龍船頭:汨羅江龍舟最早的記憶

龍船頭:汨羅江龍舟最早的記憶

資料圖片

龍船頭:汨羅江龍舟最早的記憶

大家紛紛用相機記錄當時的場景

龍船頭:汨羅江龍舟最早的記憶

□彭仁滿

龍船頭是一個地名,它位於屈原管理區河市鎮,今汨羅江溼地公園入口處,原來這兒是有一條正北方向的小汊港直通河市河(汨水、滄浪河)龍舟古賽場。

龍船頭的地名由來,跟河夾塘龍舟競渡有重大關聯。

古汨羅概念上是哀屈原而產生的名字,指的是屈原“自沉汨羅”地河泊潭,《一統志》“汨水、羅水”於河泊潭複合,始稱汨羅江。

(一)

曾經,屈原管理區全境除了邊山、鳳凰山、磊石山、獅子山是高地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是水域沼澤之地,有“三十六坪,四十八汊”之稱,典型的水鄉澤國,所以大家把它名為洞庭東汊。而這個東汊也是歷史上最早定名汨羅的地方,清郭嵩燾雲:汨羅,在羅城西。所以圍墾農場後稱之為汨羅江農場、屈原農場。

查史料,這個不到220平方公里的地方竟然出現了以龍船命名的兩個地名:營田有龍船港、河市有龍船頭。龍是楚人的圖騰,龍船頭就意味著是個朝廟、祭拜龍頭的地方。

《隋書地理志》記載:抵荊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為制《九歌》,蓋由此也。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羅(河泊潭),士人追到洞庭不見,湖大船小,莫得濟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爾鼓棹爭歸,競會亭上,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戲。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鉤初發動,皆有鼓節,群噪歌謠,震驚遠近,俗雲以此厭勝,用致豐穰。其事亦傳於他郡。

河夾塘是汨羅江最古老的競渡場所,也是最佳的場地。這與其歷史地理、人文環境有關。

從相關史料記載來看,屈原來羅地後,定居在南陽裡今河市翁家港東面的一個破廟內(後建成南陽寺),在河夾塘東北角,從此與河夾塘漁民、鄉親生活了9年時間。發大水時也一起跟鄉親到玉笥山躲水,生活起居上都是相互關照的,彼此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屈原沉江後,河夾塘鄉親紛紛飛船河泊潭,和河泊潭鄉親一同搶救屈原。

南陽裡至河泊潭一帶是漁民群居的地方,家家有船,古史記載“羅人善造杉木舟”,也是水鄉逼出來的技藝。捕魚之船,那時叫草划子,這是汨羅江龍舟的前身,此船有時也用來在湖中打草(或者收割蘆葦);在江上捕魚、打草的人聽聞屈大夫投江了,就快速划著草划子前往救屈原,時間達十多天。隨著時間的推移,參與搶救的草划子越來越多,江面就聚成了壯觀的水上船隊了。十天後,屈原屍體被汨羅江水倒灌頂託三十里回到了河夾塘(晒屍墩),被好水性的漁民打撈上岸,屈原在天有靈,自己回了居住地“親人”身邊。

河夾塘對岸(南)就是古羅城,原為春秋戰國時期古羅都。《漢書·地理志》中記載“楚文王徙羅子自枝江據此”。南陽街就是那時候所形成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屈原沉江後,民眾把南陽寺設成了屈子祠,開創了民間五月端午祭祀屈原的先河,表達了對這位“哀民生之多艱”詩人的敬意,在河夾塘舉行重大賽事是合乎民意的“群力”選擇。

(二)

明代之後,南陽街衰落,河塘市興起。據民間黃氏族譜記載,明嘉靖年間有幾個富商看中此地,移民來此新建河塘市。多年努力,此市至清代時就成為了八方輻輳、店鋪林立、商賈雲集的商貿中心,往來船隻如織,成為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通衢的商貿集散中心;“牽羊賣羊買到河夾大塘”的童謠因此傳遍大江南北;此鎮也成為汨羅江最古老、最繁榮的一大集鎮;至解放初,河市街全長一公里,門面240多間,祠堂、戲院、旅社、作坊、南北貨一應俱全,“小南京”名稱享譽三省。

清周韞祥河塘詞雲:“昔渡河塘,洪濤簸揚。今渡河塘,履如康莊。匪河昔難涉而今易杭,曰舟是降。卿家河之南,我家河之北。且莫憾南北,歡自來迎接。哼哼者車,翹翹者輿,駒駒者馬,驍驍者夫。同舟共濟,疇昔之所無。洋洋渡口波,青青渡頭樹。一渡一歸來,猶夷不忍去。”可見河夾塘清時之繁榮昌盛。

據相關記載, 上世紀30年代初,這兒曾有10條正式龍舟,分屬湛、謝、彭、胡、陳、曹、姚、孟、鄭、黃、周11個大宗族。歷年來,此處賽事頻繁。“牛歇穀雨,馬歇社,人不歇端陽人逗罵”是河夾塘沿岸的習俗,因此,每年端午日,河夾塘兩岸人頭簇擁,熱鬧非凡。童謠“牽羊賣羊,買到河夾大塘,張三伯李四伯,恭喜老闆買羊嘖,羊嘖眯眯豆腐晰晰,端午龍舟鑼鼓喧天”可以佐證。

河夾塘龍船非競渡習俗有“太平橈子、稱船、掛紅、搶紅、抹油”五種。龍舟在江上閒遊,叫“太平撓子”;停在江心插滿各色彩旗的船(有時充當臨時裁判船)叫“稱船”;住在競渡場所沿岸已出嫁的姑娘對本宗族船的朝拜,用竹竿掛一根紅色飄帶,燃放鞭炮,召引族船過來,家人向船員贈送粽子、包子、香菸等禮品(現有贈送禮金的),飄帶則由其丈夫取下繫於龍頭,叫“掛紅”。如果外族龍船隊員辨認錯誤,先行靠近則會搶過竿上紅飄帶掛在龍頭角上揚長而去,但不接受饋贈,叫“搶紅”。競渡前,船員將龍舟提上河灘,用豬油或菜油攪拌大蒜子在船底抹上一遍,以增強船身的滑潤作用,減小江水對船的阻力,叫“抹油”。競渡方式則通行“並船”和“悶船”兩種,並船即船並行時,甲方棹手對乙方棹手大喊“並一船”!若對方響應,則應答“來”,就開始賽事。悶船是不聲不響地開賽。江中劃太平橈子的前後兩隻船,後船棹手暗示部分橈手不聲不響下橈奮力前劃;前船見狀,響應戰事,也一齊下橈競劃,叫“悶船”。競渡的勝利是宗祠至高無上的光榮。舊時,得勝的宗祠要用紅轎子將龍頭和棹手抬回去,到祠堂後還要將龍頭祭在神龕上敬香、磕拜;期望先人讓他們來年保持這份光榮;然後則唱大戲三天,熱熱鬧鬧。因此有民謠“寧可荒掉一年田,不能輸掉一年船”。河夾塘龍舟競渡,解放前奪取橫渡,也有逆水包抄龍頭的。演繹了汨羅江龍舟一系列風俗習慣,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

據河市鎮90歲老人黃俊杰回憶,1945年8月下旬,為慶祝抗戰勝利,湘陰縣調集全縣28艘龍舟,在河夾塘舉行賽事,觀眾達20多萬人。自羅城到宋家坪5公里兩岸都站滿了觀眾,白茫茫一片(看龍舟穿白襯衣是風俗習慣),盛況空前。解放後,1953年至1956年,1963年至1965年都舉行過較大規模的競渡活動。據當時《湘陰報》記者唐大柏回憶,上世紀50年代,那時汨羅江的端午節和龍舟賽有很重的鄉土氣味,而且除了賽龍舟外,江中還有各種供觀賞和遊玩的綵船,江岸還有各種節目,場面極其熱鬧動人。1959年,作為當時《湘陰報》的記者,他在現場見證了汨羅江(河夾塘)上龍舟賽盛況,並用相機定格下了許多激動人心的瞬間。據老幹部回憶,1959年正是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來河夾塘拍攝《汨羅江上賽龍舟》新聞紀錄片的那次,全縣24艘龍舟在此舉行盛大賽事,觀眾20萬之眾,紀錄片後來在全國播放。

上世紀80年代屈原區開放龍舟競賽,一年間就風生水起,全區打造新龍舟達30多艘,1985年,屈原區自己組織了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次龍舟競賽,參賽龍舟12艘,觀眾達6萬之多。之後,民間連年自發組織進行龍舟比賽,自得其樂。2000年後,重大賽事轉入汨羅市區域。

1991年,屈原管理區在河夾塘進行龍舟賽,時任國家領導人王震、省委書記熊清泉親臨觀看。

2018年,數據統計屈原區民間龍舟達到了60多艘,主要分佈在河夾塘移民眾多的汨水線(河市河、灰灘河、黃金河、三洲河)、羅水線(河泊潭、灣河、羅水港)、湘水線(龍船港、古湖、沉沙港、古汨羅江)等三大水域。

近年,在汨羅端午龍舟的影響下,河夾塘龍舟傳人每年都有30多人被全國各地邀請去擔當教練,說明河市龍舟在外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中國的龍船頭就在河夾塘,這是值得汨羅江龍舟驕傲的事情。

(除資料圖片外由彪型斌、唐大柏提供)

版權聲明:“大美湖湘”頭條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目前本平臺尚未實行稿費制,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通過私信進行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投稿/糾錯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