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輝騰的秋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輝騰的秋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哈曼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輝騰的秋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哈曼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輝騰的秋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哈曼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輝騰的秋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哈曼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輝騰的秋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哈曼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受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輝騰的秋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哈曼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受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覺醒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輝騰的秋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哈曼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受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覺醒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酒神巴克斯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輝騰的秋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哈曼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受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覺醒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酒神巴克斯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輝騰的秋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哈曼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受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覺醒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酒神巴克斯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輝騰的秋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哈曼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受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覺醒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酒神巴克斯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人物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輝騰的秋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哈曼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受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覺醒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酒神巴克斯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人物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庇泰族人和半人馬的戰鬥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輝騰的秋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哈曼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受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覺醒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酒神巴克斯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人物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庇泰族人和半人馬的戰鬥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意大利, (1475-1564)

—ArtYouhua—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前 言

米開朗基羅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當中均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37歲時,世人就把他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洛蒂”——米開朗基羅。

作 品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藝廊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閒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古以色列國第二代國王,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女預言家利比亞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395×橫38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受人文主義思想和受薩伏那洛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和浪漫主義的 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女預言家利 比亞是西斯廷教堂內壁畫的一部分,是先知和巫女的形象。她正翻開一本書,扭曲著的身體極富動感,嚴謹的人物 造型和畫家獨特的“明暗均衡法”使人物產生了雕塑般感覺,紅色衣裙和綠色襯布對比強烈,使觀賞者不能不由衷 讚歎大師高超的藝術魅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創造亞當》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圖中描寫了上帝創造亞當的宗教傳說。據載,上帝按照自己的形 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入其鼻孔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取名亞當,並將他及其妻夏娃同置於伊甸園中。此畫 中的亞當是一個健壯的裸體男青年,卻缺乏應有的活力。至高無上的耶和華身披寬大的斗篷,在天使們的伴隨下, 正向他飛來。耶和華飽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亞當,亞當慵倦地斜臥于山坡之上。亞當成熟、健壯的身軀在深沉的土色 中顯露出來。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驚天動地的一觸之間,他健壯的身軀和 渾身的肌肉就要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在這幅作品中,體現了畫家對人的讚美,以及他對人充滿信心的人文主義思想。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逐出伊甸園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280×橫57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逐出伊甸園》為西斯廷教堂天頂畫部分之一。畫家把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兩個情節畫在 一幅畫上,中間用智慧樹與蛇分開,構圖勻稱協調。左邊形體健美的夏娃居於中心地位,她大膽地摘取禁果表現了 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形象是畫家的傑作之一,整個樂園之美是通過這一形象體現出來的。她既無肉慾又不貪婪,從 她的臉上我們感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意志。右邊的亞當成為視覺的焦點,他的手勢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子,沒 有後悔和羞恥。畫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畫面,強調了人物高傲、獨立自主的感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縱1370×橫1220釐米 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

這幅氣勢磅礴的《最後的審判》體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要用正義懲罰一切邪惡,“末日”意味著人類 悲劇的總崩潰。畫家用超人的勇氣,全部採用裸體形象展示,這又一次證實了他敢於肯定人的意義。畫中的基督被 畫家表現為復仇之神,他曾拯救過塵世,但塵世拒絕了他。審判塵世的基督沒有憐憫,只有公正、威嚴和至高無上 的權力。耶穌旁邊的是聖母馬利亞,不敢去正視這悲劇的“世界末日”,對這位善良的婦女來說,是太可怕了。壁畫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裸露的人體與天空的灰藍色調子相對照,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緊張氣氛。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 高175釐米 1498 聖伯多祿大殿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構圖,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她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人體實際比例之間的矛盾問題。耶穌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杜利聖家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板上蛋彩 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此畫是一個傳統題材,主要是描繪聖母、聖約瑟和聖嬰基督。不過,畫家在這一幅畫上的三個宗教形象已經完 全成為了民間生活的普通人物。畫家把約瑟、瑪利亞表現在專注於聖嬰的天倫樂趣之中。畫面通過三個人物戲劇性 的組合,得到了和諧的、世俗化的體現。聖家族就在一塊草地上休憩,背景上還有幾個裸體像,好像有一個野外浴 池。構圖緊湊,主調和諧,給人以親切之感。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製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琪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摩西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聖伯多祿鎖鏈堂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反叛的奴隸》又名《被縛的奴隸》,塑造一位強健有力的裸體青年奴隸側轉著身體,胸腰間被一條象徵性的繩索縛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雕像具有運動的節奏,他那壯實的軀體呈螺旋形擰起;他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這種動勢的轉折,體現了巨大的內在激情,似乎將要迸發一股無比強大的反抗力,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麼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脣,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蘊蓄著極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舉頭祈望解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具有一種被壓抑、被束縛而渴望解脫的痛苦,和實現理想的要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里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米開朗基羅為陵墓創作了幾件雕塑作品,雲石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就是其中著名的傑作。在中世紀意大利,統治階級在墓前立奴隸像是象徵死者的權威。顯然,用奴隸雕像裝飾陵墓,是沿用古羅馬時代紀念碑裝飾的慣例,米開朗基羅在教皇墓前造奴隸雕像,在於通過兩尊奴隸雕像,傳達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希望求得解脫內在精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晝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象剛 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右手在背後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夜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鬆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徵著黑夜的降臨,枕後的面具則象徵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甦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暮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作品賞析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鬆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於苦悶而在發呆。

更多作品欣賞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多明尼克像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雕塑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埋葬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子、聖約翰和天使(曼徹斯特聖母)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壁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洪水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天頂畫 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參孫和兩個非利士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蹲著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圖”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科隆納聖母憐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安德烈·誇拉泰西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埃及豔后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結和利亞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布魯圖斯的半身像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被詛咒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帶著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大理石大衛的手臂和青銅大衛的身影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怪誕的人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法國亨利二世陵墓雕像的設計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跪著的裸體女子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德爾普拉託區的防禦工事草圖(地面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輝騰的秋天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哈曼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受難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覺醒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酒神巴克斯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卡希納之戰人物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拉庇泰族人和半人馬的戰鬥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基督耶穌復活草圖 米開朗基羅

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開朗基羅

麗達與天鵝 米開朗基羅

來源:每日藝術欣賞

-END-

我們尊重原創,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9515619

收藏諮詢:13522454081(微信同號

投稿諮詢:13552642966(微信同號

地址:北京市宋莊國際藝術區龍吟雅風

官網:http://www.art579.com

投稿郵箱:art579@163.com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