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好萊塢8大片廠之一米高梅電影公司logo背後的故事

米高梅電影公司(MGM,Metro-Goldwyn-Mayer Pictures)曾經是好萊塢神一樣的存在,它的名字由三位元老米特羅、高德溫和梅耶的名字簡稱組合得來。米高梅於1924年4月24日宣告成立,從此便書寫了一系列影史傳奇。從《賓虛》《亂世佳人》到《貓和老鼠》再到007;從創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到推出奧斯卡獎再到旗下巨星雲集, 20世紀40年代之前,米高梅一直是好萊塢最大、最有影響力的集製片、發行、放映於一身的電影公司。二戰後米高梅連受打擊,被迫放棄電影發行和電影院業務經營、飽受電視行業衝擊以及頭號功臣梅耶的離去,是其衰敗的致命三要素。之後公司連年虧損,米高梅不得不多次易主。2010年米高梅終因無力償還債務和推出新作而宣佈破產保護,並於同年重組。隨後,“望遠鏡娛樂”(Spyglass Entertainment)贏得了米高梅的經營權,引領米高梅這家斬獲過奧斯卡170餘座獎盃的老店踏上了新的征程。

解讀好萊塢8大片廠之一米高梅電影公司logo背後的故事

米高梅的“雄獅利奧”Logo曾一度成為了美國的象徵,足以見其地位之顯赫。這款Logo是電影公司宣傳人員霍華德·迪斯於1917年專門為高德溫影業而設計的。日後,高德溫影業公司、米特羅影業公司以及路易斯·梅耶影業公司合併組成了米高梅,這款標識亦被保留了下來。選用獅子作為Logo主體的靈感來源於雄獅在霍華德·迪斯的母校哥倫比亞大學有著吉祥物的美譽,而且當時學校中亦有一支名為“雄獅”的體育隊。近百年的歷史盪滌亦證明了選用獅子的這一決策非常正確,甚至極為高明,因為只有獅子的霸氣、貴氣、驕傲、榮耀,才能配得上米高梅的王者風範。

解讀好萊塢8大片廠之一米高梅電影公司logo背後的故事

大多數觀眾都對片頭獅吼的威嚴記憶猶新,卻鮮有人知共有7頭獅子為這聲獅吼貢獻了肖像權。第一頭名叫“Slats”,它作為“先鋒”佔據了米高梅1924年至1928年無聲電影的片頭;第二頭名叫“Jackie”,是米高梅雄獅軍團中第一位獻聲並“震懾”到觀眾的猛將,雖說當時還處於默片時代,但是當它以片場Logo的姿態出現在大銀幕上時,米高梅總是會“任性”的派出工作人員用留聲機播放事先錄製好的Jackie的咆哮聲為其造勢;Telly和Coffee 分別在1927年至1932年、1932年至1934年為米高梅的片頭做出過貢獻,不過知名度不及隨之而來的第5頭獅子Tanner,畢竟在Tanner出鏡的1934年至1956年間是米高梅最為輝煌的黃金年代;第6頭名為George,它的鬃毛非常濃密,但被使用的時間非常短暫;最後真正意義上的“雄獅利奧”(Leo)作為第7頭獅子隆重登場,它是獅群中最為勇猛的一員,於1957年一直“服役”至今,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獅子王”。

解讀好萊塢8大片廠之一米高梅電影公司logo背後的故事

此外,米高梅Logo中的其他元素雖然會隨著時代的更迭多多少少發生著變化,但幾個核心的要素卻一直在發揚並傳承:圍繞獅子的圓環上印有拉丁語Ars Gratia Artis,是米高梅的座右銘,意為“為藝術而藝術”;圓環兩側盤旋纏繞著宛如電影膠片的緞帶;圓環下方飾有一個希臘戲劇面具(關於這個面具的意義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向帶著面具訓練獅子拍攝Logo的馴獸師致敬,也有人認為是電影逐步取代戲劇的紀念);“Metro-Goldwyn-Mayer”居中,左“Trade”右“Mark”的配置(米高梅商標)更是世代相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