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侗盤子粉和廣東腸粉,哪一種米粉更能征服你的舌尖?

作者:蒲鐵牛

米粉發展到現在,大部分的地區都已使用機器製作,只有盤子粉和廣東腸粉相對的保留了手工製作的純粹性。之所以說是相對,是因為在沒有機器磨漿之前,盤子粉和廣東腸粉都是採用石磨磨漿。相比之下,機器磨漿效率更高,出漿更為細膩,口感也有很大的改變,所以盤子粉和廣東腸粉的製作,優勝劣汰,從石磨磨漿改成了機器磨漿,而其它的環節依然保持著手工製作。盤子粉和廣東腸粉的製作工具以及製作流程一模一樣,但是起源不同,吃法各異。

盤子粉原本叫米麵或者米皮,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當機器製作慢慢搶佔市場後,才盛行起的稱呼,用於區別人工製作和機器製作。直到現在,你若是去湖南芷江、新晃以及貴州銅仁等苗侗聚集區地吃米粉,說是下米粉,吃到的準時圓的,要說米麵才能吃到盤子粉。

盤子粉發展歷史悠久,上溯到公元前220年,秦始皇準備南征百越,各地徵糧。這可愁壞了秦鎮的李十二。因為這一年,關中大旱,灃河缺水,秦鎮一帶稻子乾枯,田裡好不容易長出了稻穗,可收割後,碾出來的大米又小又幹巴,根本沒辦法想秦始皇納貢。李十二是秦鎮的種糧大戶還兼任地方官,作為秦鎮的首席責任人,若納不上糧,一定是秦始皇第一個開刀對象。

催糧官又來了,氣勢洶洶,態度惡劣,但李十二不敢得罪,陪著小心,還殺了只老母雞,裝入篦中,放在甑上蒸熟,用以款待催糧官。那時候的甑要麼是大件瓷器,要麼是大件的銅器,若非大富人家,是置辦不起的,相對而言,篦就簡單多了,就像現在竹簸箕。甑相當於蒸箱,篦相當於放米漿的鐵皮盤子。當然,李十二做夢也沒有想到,這玩意就是製作盤子粉最原始的工具,更想不到他會因此成為盤子粉的老祖宗。

苗侗盤子粉和廣東腸粉,哪一種米粉更能征服你的舌尖?

圖1、西周青銅獸面紋甑

李十二的小兒子剛滿一週歲,還沒斷奶,但李十二的媳婦奶水不足,便在李十二招待催糧官的時候去磨坊磨了一點米漿,準備趁甑篦還有火,蒸點米糊糊喂孩子。今年年成不好,就算是大戶人家,也得節省,因此,米漿不敢太濃,摻得很稀,盛了一碗,端到廚房時,催糧官已經吃完了竹篦上面的老母雞,起身要走,李十二順手將篦丟在灶臺上,連忙跑出去恭送。李家娘子見他們都走了,就將那碗米漿放在篦上,正準備蒸時,孩子不知怎麼就嚎啕大哭起來,便顧不得蒸米糊糊,慌忙跑去哄孩子了。這時,一隻貓盯上了這碗米漿,畢竟偷吃這碗米漿比抓老鼠吃要輕鬆許多,正準備大快朵頤,不料李十二送客回來了,並且走進了廚房。貓的好事立即被破壞,心中怒火高升,遂一腳將米漿踢翻,然後揚長而去。

看著滿篦的米漿,李十二顧不得追打那隻壞貓,連忙端起篦子將米漿倒回碗中,無奈篦底那一層怎樣也倒不乾淨,洗之可惜,便順手將篦放入甑內,想把米漿蒸熟,在刮下來吃,不至於浪費。就這樣一個不經意的動作,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盤子粉。

苗侗盤子粉和廣東腸粉,哪一種米粉更能征服你的舌尖?

圖2、現代人用的竹篩類似古時的篦

李十二靈光一閃,又加工了許多張,然後快馬跑到長安,求見秦始皇。他是秦鎮大戶,自然有些見識,知道皇宮裡有很多肉醬,將自己偶然間發明的東西上貢,並建議秦始皇拌著肉醬吃。秦始皇依計品嚐後,龍顏大悅,免了秦鎮人民的稅賦,還將李十二提拔為御廚總管,留在身邊為官,並將這東西定名為米麵。但是秦鎮的老百姓對秦始皇的意見還是很大,都說皇帝要肥厚面子,老百姓只有清瘦皮囊,所以老百姓只願意將這東西稱為米皮,擺明了要和秦始皇對著幹。

苗侗盤子粉和廣東腸粉,哪一種米粉更能征服你的舌尖?

圖3、剛出蒸箱的盤子粉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開始南征百越,一路徵發,到了夜郎國,即現在的湖南省新晃縣境內,遭到了夜郎國王多同的頑強抗擊。秦軍久攻不下,加上秦軍士兵多是西北吃小麥麵食的,吃不慣南方的米飯,於是軍心開始動搖。秦始皇見勢不妙,便要李十二帶領廚工做米麵給士兵吃。米麵本是皇宮貢品,老百姓哪裡能夠吃得到?況且吃法和麥粉擀的麵條接近,所以士兵們吃了之後,軍心一下子又高漲起來。多同見秦軍一餐飯後猶如打了雞血一般,突然變得無比生猛,心中奇怪,連忙令人去打探軍情,得知秦軍一下子變得生猛,原來是吃了米麵的緣故。多同是個天生的吃貨,便主動向秦始皇求和,提出的唯一條件是傳授他製作米麵的技術。

儘管多同掌握了製作米麵的技術,但甑篦並沒有普及到尋常百姓家,所以當時米麵僅為官府宴請之用,並沒有廣為流傳,直到唐末宋初,鐵鍋普及到尋常百姓家庭之後,米麵才正式成為商品流通於民間。多同以及其部屬的後代多為苗侗,聚集於貴州東南部和湖南西南部,因此,這裡的人格外喜歡米麵。到了清末民國,白鐵工藝開始臻熟,竹篦慢慢被白鐵製作的盤子代替,便有少數的人將之稱為盤子粉。

苗侗盤子粉和廣東腸粉,哪一種米粉更能征服你的舌尖?

圖4、待切的盤子粉

相比盤子粉,廣東腸粉的誕生晚了七百多年,時光穿梭到公元654年,是為唐高宗永徽五年,禪宗六祖慧能十六歲,那時他還不是六祖,大家都叫他慧能,也叫他盧行者。這一年,慧能不畏艱辛,長途跋涉來到了著名的佛教道場—龍龕道場(位於現在的廣東羅定)求學。

在龍龕道場,早餐都是吃油味餈,亦稱鹽味餈,是用石磨把大米磨成漿後添加到竹篦內放入鍋內蒸。蒸好了就成了一層大塊的米糕,然後再往竹篦內添加另一層生米漿,直接添加在已經蒸熟了的米糕上蒸,這樣重複添加四五層蒸熟後就成了瀧州當時傳統美食油味餈。

也是這年,嶺南大地出現罕見旱災,大量難民湧入龍龕道場,以求救濟。由於難民數量較多,日常用餐已經沒有米飯,僅能提供油味餈。龍龕道場的和尚們都忙得不亦樂乎,就連外來的惠能也被安排到廚房幫廚。惠能去磨坊提了桶米漿回廚房,由於廚房門檻較高,加之他人瘦體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被門檻絆了一下,盛滿米漿的大桶偏倒,嘩啦啦,桶內的米漿就少了一半。本來糧食就少,一下子潑灑了一半,該如何是好?慧能還是硬著頭皮如實向師父惠積彙報,惠積師父知道責怪無用,得想辦法才是,便來到廚房,看了一下,就往桶裡加滿了清水,重新攪拌,心想死馬當作活馬醫,大不了稀一點,蒸出來總比米粥要強吧?可蒸出來後他卻發現這次的油味餈白如雪花、薄如蟬翼、晶瑩剔透,吃起來鮮香滿口、細膩爽滑、還有一點點韌勁,味道比原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且還提高了不少產量。

惠積不禁大喜,馬上分咐惠能、寶亮等弟子為瀧州百姓傳授新油味餈做法,這種油味餈片很快就在瀧州大地傳播開。惠能很懂感恩,在傳播過程中幫起了個新的名稱,叫作惠積餈。由於惠積餈源自龍龕道場,當地也有人稱之為龍龕餈。

惠積時常提醒慧能清洗甑篦,保證甑篦的乾淨,慧能卻認為甑篦本來就沒什麼髒東西,何必去清洗呢?由此而慢慢悟道,後來到了江西曹溪寶林寺,以一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點明瞭三千部佛法的精髓所在,終成禪宗六祖。

時光如白駒過隙,千年以後,乾隆皇帝遊江南,受了吃客大臣紀曉嵐的蠱惑,專門拐到羅定吃龍龕餈。乾隆讚不絕口,認為龍龕餈“夠爽、夠嫩、夠滑”,並乘興說:“這餈並不算是餈吧,反而有點像豬腸子,不如就叫腸粉吧”。從此,廣東腸粉正式命名。

苗侗盤子粉和廣東腸粉,哪一種米粉更能征服你的舌尖?

圖5、抽屜式腸粉機

廣東腸粉按流派分為兩種,一種是抽屜式腸粉,另一種是布拉腸粉。抽屜式腸粉使用純米漿做成,餡料簡單,基本上都由小型早餐店或者路邊攤製作出售,享用的人大多行色匆匆,屬於正在為生活奔忙的群體。而布拉腸粉,使用粘米粉再添加澄面、粟粉和生粉,餡料豐富,相比抽屜式腸粉,更加精緻。一般較為高檔的茶餐廳,均製作布拉腸,享用的人大多數已經衣食無憂,有閒情、閒時,能夠從容不迫地品味生活,所以這群人往往從早到晚都呆在茶餐廳,佔據餐位,卻並沒有多高消費,很多茶餐廳因此倒閉。

苗侗盤子粉和廣東腸粉,哪一種米粉更能征服你的舌尖?

圖6、布拉腸粉機

盤子粉不分流派,無論貧窮貴賤,一視同仁,當你坐在粉館裡,端起一碗盤子粉時,這一天的生活才真正開始。

廣東腸粉吃法簡單,無論布拉腸還是抽屜式腸粉,調味靠的是一勺子豉汁,每家腸粉店的豉汁配方都不盡一致,這勺子豉汁決定了這一家店的口碑好壞。

苗侗盤子粉和廣東腸粉,哪一種米粉更能征服你的舌尖?

圖7、準備被人吃掉的腸粉

盤子粉吃法多樣,可炒、可湯、可幹拌,但都離不開臊子,無論牛肉羊肉、雞鴨魚鵝,煮製出來後,苗侗人民都將之稱為臊子,臊子的好和壞,決定了這一家粉店的成與敗。

於我而言,廣東腸粉僅是停留在口舌之中的些許回味,而盤子粉卻是那一抹揮之不去的鄉愁。

苗侗盤子粉和廣東腸粉,哪一種米粉更能征服你的舌尖?

本文圖片除圖2、圖3外,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