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告誡:末法時期修行應該注意的事項

佛陀的告誡:末法時期修行應該注意的事項

末法時期修行應該注意的事項——《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講解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難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看到這些菩薩發願在惡世弘法,文殊師利菩薩也讚歎有加,他又向世尊諮請:“將來的惡世中,菩薩摩訶薩應該怎樣來護持、宣說這部經呢?”這其實是文殊菩薩請佛演說今後弘法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也就是教授我們方便善巧,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障礙。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第一安樂行

佛就開始講:“如果菩薩摩訶薩在惡世中宣說《法華經》,需要安住在四法之中。這第一法,是要安住在菩薩行處與親近處。”

前面說過,“菩薩摩訶薩”這個詞在不同的經文中意義不盡相同,此處是指發願留在娑婆世界度眾生的菩薩,因為他們的發心超過其他菩薩,所以稱之為大菩薩。這個開示很重要,即使你想要往生他方國土,也要隨分修學,因為這是增上菩薩行的重要部分。只要能漸次修集這些智慧和方便,離初地也不遠了。

“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贊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親近諸有凶戲、相扠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悕望。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悕求。

世尊繼續講,這第一法又可以分為兩方面:菩薩摩訶薩行處和菩薩摩訶薩親近處。

菩薩摩訶薩行處

菩薩摩訶薩行處,是指菩薩安住的心行境界,又可以分為兩條。第一,要住在忍辱地,讓心意平和、安定,不管遇到什麼狀況,都不會驚慌、倉促。“卒暴”是急促、緊迫的意思。第二,要“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這一條就不簡單了。為什麼說“於法無所行”呢?真正的菩薩,會常常住在真如三昧之中,整個就是一真法界,沒有差別對待相,連“自己在依法修行”這種分別相都不可得。比如,你在修忍辱行,但你並不會認為有一個我在這裡修忍辱行,這就叫“於法無所行”。“觀諸法如實相”的意思也一樣,比如有人打你罵你,但在你眼中看來,這都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你這樣觀察,就是觀諸法如實相。

“亦不行不分別”,這一句又有一層深意。“行不分別”,是指那些錯誤混淆了世俗諦和勝義諦的人,他們以為般若波羅蜜就是不能分別,所以強行壓制自己不去作思惟和分別。這裡佛說“不行不分別”,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去做這種事,不要把不分別作為修行的方法。為什麼佛這麼說呢?因為正確的佛法,應該是像《六祖壇經》所講的“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如果一個人完全不思惟、不分別,就跟愚痴人沒有兩樣了。《瑜伽師地論》說“非理分別起煩惱”,又說“正智如實取事;邪智邪分別不如實取事”,有人把它總結成一句很簡短有力的話:“應分別而不分別是愚痴,不應分別而分別是煩惱。”所以,我們要亦分別亦不分別,該分別的就分別,不該分別的就不分別,然後觀諸法為實相。比方說,人家對你不好,你知道他對你不好,但也同時知道這都是諸法實相。

菩薩摩訶薩親近處

菩薩摩訶薩親近處,又分為初親近處和第二親近處兩種。初親近處,是對出家菩薩而說的教誡,因為他們代表佛教,所以行為的標準要特別地嚴格。佛從反面來講,教出家菩薩注意不要親近哪些地方。這裡佛先講了五個方面:

第一,不要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也就是不要去攀附權貴,這會產生問題:當他們支持你時,佛法可能會一時很興盛;當他們不支持你,甚至要打擊、懲罰你時,佛法可能就遭殃了。等於是讓佛法被這些人操縱在手上,隨他們高興。我們都知道:伴君如伴虎。所以這不是合適的做法。有些在家菩薩從事公職或者經營事業,一定會跟政府官員打交道,這是不需要規避的。

第二,不要親近“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贊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外道梵志、尼揵子”,外道不用解釋,“梵志”是婆羅門的義譯,“尼揵子”是修苦行的外道。這是要你不要親近外道出家人和外道在家修行人。“造世俗文筆”,就是寫作世俗文學,比如小說、情詩等等。一個菩薩,如果寫些跟男女情愛有關,或是那些會引起別人遐想的文字,就可能對他的弘法造成影響,出家菩薩更是絕對不能做。“贊詠外書”,就是讚揚宣傳外道典籍。比方說現在有些人,去附會別的宗教,弄個什麼宗教對談之類,一起來辦法事,這就會讓別人以為佛教和其它宗教沒什麼區別,等於是變相抵毀。“路伽耶陀”,又譯為“路伽耶底迦”等,是順世外道,他們持唯物世界觀,不認為有六道輪迴、因果報應,主張隨順世間的享樂。“逆路伽耶陀”,又譯作逆順世外道、左順世外道,是順世外道的一個支派,在主張上有一些不同。

這也是對出家菩薩而說。若是以在家的身相主動親近他們,教化他們親近佛法,則是一種方便善巧,《楞嚴經》說這是“與其同事”。

第三,你不能去看凶殘血腥的競鬥。“諸有凶戲、相扠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比如古羅馬的角鬥、鬥雞鬥牛、摔角等等,都是凶戲,這裡的“相扠”是拳擊,“那羅”是角力;“等種種變現之戲”,意思是除了經文裡說的這些,其它各種變相的鬥毆,我們也不應該看。這一條在菩薩戒裡也有。

第四,不要親近做不正當營生的人,比如屠宰、養殖、獵戶、漁夫等等。“旃陀羅”在這裡是屠夫的意思。印度有種姓制度,屠宰、殯葬等卑賤的行業只有旃陀羅種姓才能做。在一般的社會裡,不正當的行業還包括賣酒、賭博、色情業等等,你不能主動去找他,否則會有大麻煩。第一,會給周圍的人留下惡劣的印象,流言蜚語會說:“某某法師的弘法經費都是這些人捐的。”你說這像話嗎?第二,如果你親近他、求他幫忙,他看你可憐,賣你個人情,這就變成他佈施給菩薩,未來世的福報會很大,但他做的惡業又很大,這個業報就雜染得很厲害。而且,他心裡對你不是那麼尊敬,對佛法也不是恭敬渴求,你想度他都很難。所以,你不能主動親近這些人。當然,如果他們主動來供養你,你也不應該拒絕他們,因為他們想在佛法上種善根,但你在接受供養時,也不能過度稱讚他們的佈施功德。就算一個人捐了再多的錢,你也不能明知他做不正業,還跟他說:“唉呀,您真是大施主啊!有了這個功德,您做這個職業也沒關係。”總之你要非常小心。

總的來說,對這四類人,佛叫出家菩薩不要主動親近。不過,如果他們主動來求法,出家菩薩可以為他們說法,但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也就是這裡說的“無所悕求”。簡單來說,就是叫你不要主動去攀緣他們,讓他們來供養你。

第五,也不要親近聲聞修行人。“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就是聲聞種性的四眾修行人。“亦不問訊”,也不要經常去向他恭敬問候,比如現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發短信跟他拜年,這也算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就是要你儘量少跟他們在一起。為什麼要這樣?因為他們對大乘法不恭敬渴求,你如果對他們太客氣,反而更容易讓他們覺得大乘法沒什麼了不起。你想靠這種方式勸他們信受大乘法,估計也是收效甚微。而如果是他們主動來問你,你可以跟他們說法,不過,也要一邊觀察因緣一邊謹慎地說,不要作過多的指望。

“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訶薩不應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亦不樂見。若入他家,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不現胸臆,乃至為法猶不親厚,況復餘事。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常好坐禪,在於閒處,修攝其心。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

佛繼續講菩薩親近處。這一段很明顯是為出家菩薩講的。“不應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亦不樂見”,對男眾出家菩薩而言,你不要因為對方是女性,就特別殷勤地為她說法;也不要看到女性聽眾來,就喜笑顏開,顯得非常高興。這都會讓周圍的人覺得你心不清淨,甚至懷疑你有不良企圖。

接下來的這幾句話,也是為出家菩薩講的:如果你去別人家,不要單獨跟女童、少女、寡女說話;不要和五種不男之人親厚結交;不要單獨去這些人的家裡,一定要去的情況下,你要一心念佛;在為女人說法的場合,你不要露齒笑,也不要敞開衣裳、露出胸膛,這樣顯得很不莊嚴。“五種不男之人”,是指不具足男性特徵的人,包括生不男、犍不男、妒不男、變不男和半不男,具體情況請你自己看佛學辭典。“乃至為法猶不親厚,況復餘事”,“為法”就是弘揚佛法,佛這是告訴你:就算是為了弘揚佛法,你都不要和這些人特別親厚,更何況是因為其他理由。比方說,有個女人來親近你,她覺得你是一個大善知識,發心一定要護持你,前前後後幫了你很多忙。你很感動,跟她結為義兄義妹,甚至說要生生世世一起弘揚佛法。這些就不合適,等於你特別親厚這一個人,這樣就會成為繫縛,還有可能產生緋聞,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這就是在講同性戀的可能,“不樂”是“不偏好”的意思。如果你收的弟子和沙彌都是長相清秀的男人,或者經常收養漂亮的小男孩,人家可能就會說你貪愛男色。這是講下一輩的。“不樂與同師”就講師兄弟之間,是同一輩的。比如你覺得“我有一個很帥的師兄,真高興”,對這個師兄特別關愛,這也會讓人家有閒話講。所以這一段,前面講異性,後面講同性,你要看得出來。然後,正因為有這些隱患,佛就告誡我們要遮止,“常好坐禪,在於閒處,修攝其心”,也就是要把自己的六根守攝好,不要亂攀緣。

這裡說的是男眾出家菩薩,如果是對女眾出家菩薩,只要把文中的性別反轉過來,就是佛要告誡我們的意思。總的來說,前一段是講權勢、社會關係等方面,主要涉及錢財和供養;這一段是講色情。為什麼?因為出家菩薩弘法過程中最大的兩個障礙,一個是金錢的糾紛,另一個就是色情的糾紛。如果你處理不好,就會引來很大的麻煩,弘法也會變得很困難。

“複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剛才的第一親近處講的是待人處事中的要領,是對出家菩薩的教誡。這裡的第二親近處就告訴菩薩自己要怎麼修行,是對所有的菩薩都適用的開示。

“觀一切法空,如實相”,菩薩要“如實正觀”一切法空,也就是要有般若慧。當然,對地上菩薩而言,這一段道理不用佛說,他們也都知道。我們現在如果想在菩提道上增進,就要把這個學好。不過,這個法義絕對不是字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你如果理解成“一切法都是無常,緣起緣滅,所以叫一切法空,這就是實相”,那你就離道千里了。

什麼是“一切法空”?“一切法”指三界有法,也就是蘊處界萬法,不包括離於三界的第八識;而“空”就是第八識。《楞伽經》說:“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意思是說,佛會用很多不同的名相來指代能生萬法的第八識,有: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及最前面的如來藏。也就是說,這些名詞都是同義語。

所以,這個“一切法空”有兩個層面的意思:第一,從世俗諦來說,一切三界有法都由第八識所生,沒有自性,所以說“一切法空”,這裡的“空”指無自性。第二,從第一義諦,也就是勝義諦來說,諸法都由第八識出生,這樣的話,也不能說它們異於第八識,所以,我們可以把它們統統都視作第八識,無有分別,因而說“一切法空”,意思是一切法都是空,這個“空”指第八識。“如實相”,我們前面講過,“實相”或“諸法實相”,也是第八識的別名。這個別名是強調:三界萬法都是第八識所生,自己沒有真實的自體性,而以第八識為它的實性。所以,像這樣按照勝義諦來觀察,將世間的一切法都視為第八識的法相,整個就是“一真法界”,遠離能取、所取,也遠離一切差別對待之相,這就是“觀一切法空,如實相”,菩薩安住於這種境界,可以稱為修“真如三昧”,亦即《心經》所說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都是從勝義諦的角度來描述這種境界。也就是說,菩薩住在真如三昧中,遠離差別對待相,他沒有了這種分別心,也就不見法相之所以為法相的差別。在這個境界中,無有一法可得,更何況說某個法顛倒了、動了、退了、轉了?“如虛空”,像虛空那樣,沒有一物。“無所有性”,這個“性”是指一切的性質,比如善、惡,凡、聖,常、無常,男、女等等。世俗諦裡才能假名安立這些性;勝義諦裡無有一法可說,更何況安立這些性質!

“一切語言道斷”,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講。第一,第八識的心體完全不起分別,沒有語言文字相,就算是第八識中用來了別根身、器界、種子的緣慮心,也不會生起語言文字;會生起語言文字的一定是意識心。所以,當有語言文字相現起時,你就知道這一定是與意識心相應,不是第八識實相。第二,勝義諦的境界不與語言相應。語言文字是依分別而建立的假名,都是世俗諦,不是勝義諦。即使是描述勝義諦境界的語言文字,包括這一段在內,也都只是一個讓你契入這個境界的指向,實際上是世俗諦。不過,因為這是指向勝義諦境界的語言,所以佛經有時也方便稱它們是勝義諦。

“不生、不出、不起”,“不生”就是《心經》裡“不生不滅”的“不生”,意思是第八識不是某個時候出生的。“不出”,龍樹菩薩說的“八不中道”裡,就有一句“不來亦不出”,也譯作“不來不去”。“來”的意思是靠近這個主體,“去”是相反。我們來看,色法有來去,這很明顯;心法的來去,要從它的作用處來判斷。第八識一直都在執持種子,也就是說,任何時候它都在作用,這樣的話,哪有什麼來去?“無名、無相”,名和相都是由覺知心的觀察而建立的,一真法界遠離覺知分別,所以沒有名、相可言。“實無所有”,這個唯一實相中,統統不可分別,無有一法可得。“無量無邊”,整個就是一真法界,不可能去丈量計算,當然就沒有數量、邊界可說。“無礙無障”,跟前面一樣,整個都是一真法界,怎麼會有障礙?不過,這裡其實也在講第八識圓通無礙的了別性,它了別根身、器界、種子,沒有任何距離、障礙可言。比如,當一個人發起了菩提心,十方世界所有眾生的第八識都能感應到,《金剛經》有一句“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這不就是無量無邊、無障無礙嗎?

“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之前都在描述勝義諦,這裡就講世俗諦了。“以因緣有”,從因緣上來講,三界萬法都是依第八識而有,以第八識為因,所以說三界萬法都是因緣有法。“從顛倒生故說”,但是,因為眾生不瞭解這個真相,有共同的業力與各別的妄想,所以便有三界有法的相、名、分別的建立,佛菩薩只好隨順世間的相、名、分別,運用語言文字來教化眾生,讓他們離開三界萬法的繫縛。“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這就是佛再次總結,要你修習真如三昧,這個般若慧是第二親近處。你有沒有注意到,前面行處的第二條,是“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也是在講這個,可見般若智慧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第一親近處強調戒律,第二親近處強調定慧等持。

以上的行處和親近處,就是四安樂行中的第一安樂行。佛接著說重頌來總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  於後惡世,  無怖畏心,  欲說是經,

    應入行處,  及親近處。  常離國王,  及國王子、

    大臣官長,  凶險戲者,  及旃陀羅、  外道梵志。

    亦不親近,  增上慢人,  貪著小乘、  三藏學者,

這和經文說的一樣。這裡的“三藏學者”是指小乘學人。

   破戒比丘,  名字羅漢,  及比丘尼,  好戲笑者,

    深著五欲,  求現滅度,  諸優婆夷,  皆勿親近。

這一條比經文說得詳細。佛叫出家的菩薩法師不要親近破戒的出家人、假名阿羅漢和異性出家人,也不要親近喜歡戲笑玩耍、貪著五欲,或那些期求現世滅度的異性在家居士。

   若是人等,  以好心來,  到菩薩所,  為聞佛道。

    菩薩則以,  無所畏心,  不懷悕望,  而為說法。

    寡女處女,  及諸不男,  皆勿親近,  以為親厚。

    亦莫親近,  屠兒魁膾,  畋獵漁捕,  為利殺害,

    販肉自活,  衒賣女色,  如是之人,  皆勿親近。

    凶險相撲,  種種嬉戲,  諸淫女等,  盡勿親近。

    莫獨屏處,  為女說法,  若說法時,  無得戲笑。

    入裡乞食,  將一比丘,  若無比丘,  一心念佛。

    是則名為,  行處近處,  以此二處,  能安樂說。

這裡就提到“衒賣女色”、“諸淫女等”,也就是色情業者和貪著淫慾的異性。“入裡乞食,將一比丘,若無比丘,一心念佛”,這是佛告訴你,如果你是出家人,出去乞食時最好跟別的比丘一起去,實在沒有人、只好一個人去的情況下,也要一心念佛。這裡的唸佛,我們讀了這一部分就應該知道,是以實相念佛為最善,也就是“觀一切法空,如實相”;如果你實在不懂得實相念佛的道理,也可以用稱名唸佛或觀想念佛。

   又復不行,  上中下法,  有為無為,  實不實法,

    亦不分別,  是男是女。  不得諸法,  不知不見,

    是則名為,  菩薩行處。  一切諸法,  空無所有,

    無有常住,  亦無起滅,  是名智者,  所親近處。

    顛倒分別,  諸法有無,  是實非實,  是生非生。

    在於閒處,  修攝其心,  安住不動,  如須彌山。

    觀一切法,  皆無所有,  猶如虛空,  無有堅固。

    不生不出,  不動不退,  常住一相,  是名近處。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如果你認為這是說“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所以空無所有”,雖然對前三句而言說得過去,但你要看到後面還有一句“亦無起滅”。這裡的“起滅”是指無常法的起滅。其實,這四句偈是在描述勝義諦的真如境界,後面的“不生不出,不動不退,常住一相”也是如此。其中的“常住一相”是超越常、無常的常住一相。前面講過,勝義諦境界中,沒有法相分別可得,所以也沒有常住法、無常法可說。另外,如果有人只憑這個“無有常住”,就以為《法華經》反對有常住法的存在,他就誤會得更遠了。

   若有比丘,  於我滅後,  入是行處、  及親近處,

    說斯經時,  無有怯弱。  菩薩有時,  入於靜室,

    以正憶念,  隨義觀法。  從禪定起,  為諸國王、

    王子臣民、  婆羅門等,  開化演暢,  說斯經典,

    其心安隱,  無有怯弱。  文殊師利!  是名菩薩,

    安住初法,  能於後世,  說法華經。

以上是第一安樂行的內容。如果後世有出家菩薩能夠依教行事,別人就很難障礙他,大眾也會認為他是清淨的修行人,願意聽他說法。這樣,他就能遠離怯弱憂惱,自在地演說《法華經》。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亦不輕慢諸餘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

第二安樂行

接著,佛講四安樂行中的第二安樂行。前面說第一安樂行的時候,沒有指明時代,這裡就明白講“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我們現在就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諍訟特別多,同樣是修行人,對經典的解讀不盡相同,也就是說,大家在法義上有很大分歧,所以,僧團之間表面上相安無事,實際上並不和睦,甚至互相攻擊、拆臺。這個末法時代大概會持續一萬年左右,最後的幾十年,法諍最激烈,然後佛教的正法和經典全部滅盡。《無量壽經》說:“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可能《無量壽經》還會再住世一百年。之後,直到彌勒佛出世,這個世界才會再有佛教正法。

佛就告訴我們,在這樣的末法時代,菩薩在宣說《法華經》時應該注意哪些事情。“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說法時、讀經時,不要經常去指摘別人的過失和經典的錯誤。“樂”是指特別喜歡,所以,佛這裡並不是叫我們完全不能說。有些經根本就是偽經,還有些經有翻譯上的錯誤,碰到這種情況,你就要講出來,這是不得已的。而且,有些經典說的是不了義法,比如前面的“女人身有五障”,我們按照“依了義法,不依不了義法”的原則,把相關的問題說清楚,這也符合佛陀的教法。

“亦不輕慢諸餘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法師”,是指能演說正確佛法的人,沒有在家出家、男性女性之分。同樣是法師,大家都還沒成佛,肯定各有優缺點,如果有人智慧、修為不如你,你不能輕慢他,也不要多作評論。“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對聲聞人,不要指名道姓地批評或稱讚他,也不要因為他是聲聞人而嫌棄他。因為,你批評他,別人會覺得你多管閒事,自以為是菩薩,批評人家聲聞人;你稱讚他,別人可能會因為你這個菩薩的稱讚,去親近他、跟他學法,結果學的是聲聞法;他雖然是聲聞人,但將來一定會成佛,你如果著相去嫌棄他,就背離了《法華經》的教旨。“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你如果能這樣善行第二安樂行,大家就不會對你有壞印象,願意來親近你、聽你說法,如果他們問你問題,你要儘量用大乘法來方便解答,引導他們趨入大乘。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  安隱說法,  於清淨地,  而施床座。

    以油塗身,  澡浴塵穢,  著新淨衣,  內外俱淨,

    安處法座,  隨問為說。

    若有比丘,  及比丘尼,  諸優婆塞,  及優婆夷,

    國王王子、  群臣士民,  以微妙義,  和顏為說。

    若有難問,  隨義而答,  因緣譬喻,  敷演分別。

    以是方便,  皆使發心,  漸漸增益,  入於佛道。

    除懶惰意,  及懈怠想,  離諸憂惱,  慈心說法。

    晝夜常說,  無上道教,  以諸因緣、  無量譬喻,

    開示眾生,  鹹令歡喜。  衣服臥具,  飲食醫藥,

    而於其中,  無所悕望。  但一心念,  說法因緣,

    願成佛道,  令眾亦爾。  是則大利,  安樂供養。

    我滅度後,  若有比丘,  能演說斯,  妙法華經。

    心無嫉恚,  諸惱障礙,  亦無憂愁,  及罵詈者,

    又無怖畏,  加刀杖等,  亦無擯出,  安住忍故。

    智者如是,  善修其心,  能住安樂,  如我上說。

    其人功德,  千萬億劫,  算數譬喻,  說不能盡。

重頌說得比較詳細。簡單來說,你要在清淨的地方,以清淨的身相說法。無論誰來聽法,你都要和顏悅色地為他們方便說法,不要懷有懈怠、憂惱、怖畏之心,要常常想:“這些人能來聽法,是很不容易的。我要盡我所能,用種種方便善巧讓他們入於佛道。”如果你能以這樣的慈悲心和方便力在末法中弘宣《法華經》,不僅能夠利益眾生,自己也會成就無量的功德。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無懷嫉妬諂誑之心,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

第三安樂行

接下來是第三安樂行。在第二安樂行裡,佛說的是“末法時代”,現在是“於後末世法欲滅時”,也就是末法時代的後期、佛法快要滅盡的時候。這時的事態更加嚴峻,跟你見解不同,來毀罵打擊你的人更多。你要知道,現在還只是末法時代的初期,就已經有佛教徒說《法華經》等等大乘經是偽經了,但大多數佛教徒仍然願意信受,所以你現在讀誦、宣說《法華經》,一般沒有什麼阻力,而且會有很多人隨喜讚歎。但是,到了末法時代的後期,說不定十個佛教徒裡就有九個不信,你說你在讀《法華經》,可能會被一大群道友恥笑,說你在學外道法;你宣說《法華經》,可能更被扣上“附佛外道”、“邪魔歪道”甚至“一闡提”的帽子。所以,你如果在這種環境下護持《法華經》,面臨的困難比現在還要大得多,佛這裡就告訴你要做好第三安樂行。

首先,“受持、讀誦斯經典者,無懷嫉妬諂誑之心”,如果你信受《法華經》,覺得這確實是無上法寶,在那個時代裡,你這種人是相當難得的,但是,你不要懷有嫉妒、諂誑之心。比如說,有的佛教徒不信受這部經,甚至說這是偽經,但他的名氣很大,受到大眾的尊敬和供養,你就不要忿忿不平,覺得“我才是真菩薩,他們應該來供養我”,你要安忍。“諂”,是諂媚、拍馬屁。佛門裡的諂,主要是巴結有錢、有身分的人以得到名聞利養;而最嚴重的諂媚,是為了一己之私,亂蓋冬瓜印,把沒有開悟、沒有正見的人推許為高僧大德,甚至推舉成佛。“誑”,是欺騙,包括大妄語:明知道自己沒有德行,還偽裝成得道高僧的樣子招搖撞騙。諂媚和欺騙,都是為了名聞利養,所以這兩個字常常在佛經中一起出現。

我們要知道,隱瞞自己的過失,也是欺騙的一種。有的修行人會刻意隱瞞自己的缺點和過失,扮出一副大德的樣子來博取大眾的信賴,就算你是信受《法華經》的菩薩,也不能用這種方式來弘法。學佛人應該質直純樸,是什麼樣就什麼樣,你把缺點隱藏起來,在人前扮大德,等於是在欺騙人家。而且,關鍵在於,你這樣是在逃避自己的缺點──在人前裝模作樣的時間久了,你很容易真的以為自己很有德行;在人們的讚美聲中,你也會覺得這些缺點都是小問題,還有更多重要的事等著你去做──這樣,你就錯過了改正的機會。甚至當人家質疑你時,你不僅不反省自己,反而生起嗔心,覺得都是人家不對。但是,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當你的完美形象破滅時,大家對你的信心就立刻土崩瓦解,就算你是真心想教化他們,教給他們的法也是對的,他們也很難再來親近你,對你的教法也會生起懷疑,甚至轉而毀謗。所以,這種做法是得不償失。

“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對其他的修行人,不管他修的法門是否如法、是否究竟,你都不要起輕慢心,也不要輕易譴責人家。比如,有的人花錢買野生動物放生,造成濫捕濫殺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你不要瞧不起人家,更不要過度譴責人家。你應該隨喜讚歎他們的發心,讓他們生起歡喜心,再引導他們贊助環保公益事業,或者勸他們吃素,這樣既不會破壞環境,也可以達到放生的目的。

接下來,對在家、出家人,無論他們是哪一乘修行人,你都不要打擊他們的信心,對他們說:“你們修行這麼懈怠,怎麼可能證果!我看你們都還差得遠,恐怕永遠都成不了佛吧!”這種話會讓他們產生疑悔,障礙他們的修行。就算他們再懈怠,你也不能打擊他們,因為在這個時代還願意修行,已經很不容易了,你應該守護他們,保持他們學佛的信心。“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你不要為了諍勝,用戲論來辯論法義。“戲論”,是違背真理的無意義的言論。

簡單來說,你弘法時要有善巧方便,也要注意修養。如果你不管看到什麼都指責、批評一通,不僅會增添其他修行人的對抗情緒,也會讓一般人覺得你很自負,不願意來親近你。反過來,你如果能做到上面講的這些,就能減少由人情、是非產生的障礙。所以,佛告訴我們,應該以大悲心對待一切眾生,把諸佛視作慈父,把諸菩薩視作大師,常常恭敬禮拜十方諸大菩薩,這樣就容易保持平和柔軟的心。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這還是告訴我們要觀察眾生的因緣,這樣才能隨順他們的根性,演說最契合的佛法。“不多不少”,要演說他恰恰能受用的法,不要講超過他接受範圍的,讓他聽不懂;也不要只講他老早就知道的,讓他覺得索然無味。“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就算是對恭敬渴求佛法的人,也不要講超過他層次的法,當然更不能明說密意,或者給予太過明顯的機鋒,以免使他陷入迷惘,這樣反而是障礙他。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說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歎。”

這一段是佛告訴我們成就第三安樂行的功德。如果菩薩摩訶薩能在佛法將滅時,依照第三安樂行來弘法,就沒有人能惱亂他。他會得到很好的同修道友,也能吸引大眾前來聽經。大家聽了菩薩的說法後,也會生起很大的信心,願意受持、讀誦、書寫、供養這部《法華經》。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說是經, 當舍嫉恚慢、 謟誑邪偽心, 常修質直行。

    不輕蔑於人, 亦不戲論法, 不令他疑悔, 雲汝不得佛。

    是佛子說法, 常柔和能忍, 慈悲於一切, 不生懈怠心。

    十方大菩薩, 愍眾故行道, 應生恭敬心, 是則我大師。

    於諸佛世尊, 生無上父想, 破於憍慢心, 說法無障礙。

    第三法如是, 智者應守護, 一心安樂行, 無量眾所敬。

這個重頌不用解釋了。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居士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虛空諸天,為聽法故亦常隨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閒林中,有人來欲難問者,諸天晝夜常為法故而衛護之,能令聽者皆得歡喜。所以者何?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文殊師利!是《法華經》,於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第四安樂行

這是第四安樂行,也是末法時代後期的菩薩特別要注意的。簡單來說,信持《法華經》的菩薩,對在家、出家的修行人都要起大慈心,對還不是菩薩的人要生起大悲心,他要常常這樣想:“這些眾生太可憐了!這麼好的一乘佛法,有的人無緣聽聞,有的人聽了也不信受。願我將來成佛時,成就無量的方便善巧,不論他們身在哪裡,都用神通力和智慧力來導引化度,讓他們安住於唯一佛乘。”這就是第四安樂行。

如果菩薩成就了這第四安樂行,他演說《法華經》就不會有過失,而且能得到大眾的尊重和供養,這是因為他常常懷著慈悲心,大家也都感應得到。這位菩薩會成就很大的功德,甚至天人也為了聽聞妙法來守護他。而且,不管他在哪裡說法,聽者都會歡喜信受。為什麼呢?因為三世諸佛都加持、護佑著這部《法華經》。

佛又告訴我們,很多佛國土,連這部經的名字都聽不到,更不用說見聞經句、受持讀誦了。所以,我們現在能夠聽聞到《法華經》,真是非常殊勝稀有。

這段經文也是在說,真正的《法華經》(第八識)是沒有名字的,當然更不可能聞見,乃至受持讀誦。要是你能夠透過第八識所顯的作用,找到這個不能聞見的第八識心體,從而通達一切法無見無聞、各各不相知,你才算真正懂得《法華經》。

接著,世尊用譬喻來形容《法華經》的珍貴稀有。

“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轉輪聖王,欲以威勢降伏諸國,而諸小王不順其命,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罰。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即大歡喜,隨功賞賜,或與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嚴身之具;或與種種珍寶:金、銀、琉璃、車璩、馬腦、珊瑚、虎珀,象馬車乘,奴婢人民。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所以者何?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輪王明珠喻

譬如轉輪聖王要統一天下,碰到不願歸順的國家,他會起兵討伐。戰爭結束後,大王會獎賞立下戰功的將士,田宅城池、衣服裝飾、金銀珠寶、象馬車乘、奴婢勞力,這些都可以隨意賞賜;只有髮髻中的明珠,大王不會輕易送人。因為這顆明珠只有轉輪聖王頭上才有,如果輕易給了別人,身邊的眷屬一定會大為驚怪。

轉輪聖王

轉輪聖王分為金輪聖王、銀輪聖王、銅輪聖王和鐵輪聖王四種,管轄的國土大小和出世時的人壽長短都不一樣。所有的轉輪聖王,都在人壽兩萬歲以上的增劫中出生,增劫是人的平均壽命由十歲慢慢增長到八萬四千歲的這段時間。也就是說,轉輪聖王的出生要看眾生的福德,人壽是眾生福德的一大象徵。金輪聖王在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出世,管轄四大部洲,他有一個金色的輪寶。四大部洲的這些小國王,只要聽到金輪聖王出世了,都會主動來歸順,根本不需要討伐,也不用宣傳。銀輪聖王在人壽六萬歲時出世,管轄三個部洲,他要派使者去宣傳,其它的小國才會來歸順。銅輪聖王在人壽四萬歲時出生,管轄兩個部洲,他要用軍事威脅,派大軍壓近國境,才能讓小國歸順。鐵輪聖王在人壽兩萬歲時出世,管轄一個部洲,他得親自去討伐,通過戰爭才能降伏其它國家。

“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而諸魔王不肯順伏。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其有功者,心亦歡喜,於四眾中為說諸經,令其心悅,賜以禪定、解脫、無漏根力、諸法之財,又復賜與涅槃之城,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皆歡喜,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如來也是一樣,他以禪定、智慧成就一個法國土,為三界法王。但是,仍有魔王不肯順服,擾亂世間,佛就帶領弟子們一同降伏魔軍。對那些有戰功的人,佛會說法給他們聽,讓他們得到禪定、解脫、無漏根力和諸法之財,又賜與他們涅槃之城,令他們歡喜,但不會為他們演說《法華經》。“諸法之財”有很多,比如三十七道品裡的七覺支、五根、五力等等。“又復賜與涅槃之城,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皆歡喜”,這個涅槃是指二乘的涅槃,也就是之前講的化城。看得出來,這裡講的主要還是聲聞人。魔有四種,這裡的“魔王”明顯不是指天魔,因為佛不可能去跟魔打仗,具體指什麼下一段會講。

這一段譬喻表達的是:《法華經》是佛最重要的法藏,除此之外已經沒有更奧祕的法可以說了,所以佛不會輕易宣說《法華經》。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眾生。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此《法華經》,能令眾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間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而今說之。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祕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不過,對轉輪聖王而言,如果真的有立下奇功的將士,他一高興,也會把髻中這顆稀有的寶珠賞賜出去,讓立功的將士擁有與轉輪聖王一樣的殊榮。如來也是一樣,當他看到這麼多弟子英勇地降伏了眾魔,非常歡喜,就會為大眾演說這部難得值遇的《法華經》。這部經能引導一切眾生得成佛果,是最深細、最貴重的經典,因為世人很難生信、多有毀謗,所以諸佛如來一直仔細守護著這個祕密的法藏,不輕易對人宣說。現在,佛不久將入涅槃,是演說的時候了。

四魔

上一段的“諸魔王”,就是指五陰魔、煩惱魔和死魔──如果不知道“五陰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道理,眾生就會執著在五陰上,這種無明的煩惱還會派生出各種其它煩惱,使眾生流轉於生死,不得解脫。總的來說,這三者都會損害眾生慧命,障礙眾生解脫,所以稱之為魔,屬於內魔;而天魔,也就是他化自在天的天人,屬於外魔。真正能障礙修行人的,其實還是內魔。

這一段就是佛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到最後關頭才演說《法華經》。因為你一旦懂得《法華經》的真實義,就會立刻超越佛與眾生的差別相,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推崇世俗諦的教法,也不會再執著於成佛、度眾生這些表相了。

至此,第四安樂行就都講完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  哀愍一切,  乃能演說,  佛所贊經。

    後末世時,  持此經者,  於家出家,  及非菩薩,

    應生慈悲,  斯等不聞,  不信是經,  則為大失。

    我得佛道,  以諸方便,  為說此法,  令住其中。

這是第四安樂行的內容。

  譬如強力,  轉輪之王,  兵戰有功,  賞賜諸物,

    象馬車乘,  嚴身之具,  及諸田宅,  聚落城邑,

    或與衣服,  種種珍寶,  奴婢財物,  歡喜賜與。

    如有勇健,  能為難事,  王解髻中,  明珠賜之。

這還是轉輪聖王的那個譬喻。最後一偈就說,如果確實有立下奇功的勇士,大王還是會解下髻中的明珠賞賜給他。

   如來亦爾,  為諸法王,  忍辱大力,  智慧寶藏,

    以大慈悲,  如法化世。  見一切人,  受諸苦惱,

    欲求解脫,  與諸魔戰。  為是眾生,  說種種法,

    以大方便,  說此諸經。  既知眾生,  得其力已,

    末後乃為,  說是法華。  如王解髻,  明珠與之。

    此經為尊,  眾經中上,  我常守護,  不妄開示,

    今正是時,  為汝等說。

“既知眾生,得其力已,末後乃為,說是法華”,對這些志求解脫的眾生,佛先以種種方便教化使他們得到自在,最後再講《法華經》,引導他們入於佛道。

  我滅度後,  求佛道者,  欲得安隱,  演說斯經,

    應當親近,  如是四法。  讀是經者,  常無憂惱,

    又無病痛,  顏色鮮白,  不生貧窮、  卑賤醜陋。

    眾生樂見,  如慕賢聖,  天諸童子,  以為給使。

    刀杖不加,  毒不能害,  若人惡罵,  口則閉塞。

    遊行無畏,  如師子王,  智慧光明,  如日之照。

    若於夢中,  但見妙事。  見諸如來,  坐師子座,

    諸比丘眾、  圍繞說法。  又見龍神、  阿修羅等,

    數如恆沙,  恭敬合掌,  自見其身,  而為說法。

    又見諸佛,  身相金色,  放無量光,  照於一切,

    以梵音聲,  演說諸法。  佛為四眾,  說無上法,

    見身處中,  合掌贊佛,  聞法歡喜,  而為供養,

    得陀羅尼,  證不退智。  佛知其心,  深入佛道,

    即為授記,  成最正覺: ‘汝善男子!  當於來世,

    得無量智,  佛之大道。  國土嚴淨,  廣大無比。’

    亦有四眾,  合掌聽法。  又見自身,  在山林中,

    修習善法,  證諸實相,  深入禪定,  見十方佛。

如果後世的菩薩能成就這四安樂行,將會得到很大的利益,甚至能在夢中蒙佛授記。這裡說的各種利益,文字不難,你可以自己看。

   諸佛身金色, 百福相莊嚴, 聞法為人說, 常有是好夢。

    又夢作國王, 舍宮殿眷屬, 及上妙五欲, 行詣於道場。

    在菩提樹下, 而處師子座, 求道過七日, 得諸佛之智。

    成無上道已, 起而轉法輪, 為四眾說法, 經千萬億劫,

    說無漏妙法, 度無量眾生。 後當入涅槃, 如煙盡燈滅。

    若後惡世中, 說是第一法, 是人得大利, 如上諸功德。”

剛才說夢中得佛授記,這裡又用一段五字偈描述成佛和般涅槃的夢境。如果你真的做了這種夢,也是佛菩薩在用神通力鼓勵、加持你,讓你更加精進修行。

總之,發心在惡世宣說《法華經》的菩薩,都要儘量按這四安樂行來做,這樣他的弘法會更順利,成就的功德也更多,從而得以漸漸趨近佛道,最終成佛。

——————

本文摘自《法華探微》。《法華探微》由釋能會法師講述,實證佛教研究中心撰稿,開演《法華經》又名《妙法蓮華經》的義理。全集下載網址:http://pan.baidu.com/s/1sl2bBGh

佛陀的告誡:末法時期修行應該注意的事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