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把旅遊扶貧做得不一樣

綿竹 四川 德陽 文化 玫瑰 農業 韓國 設計 中國商務新聞網 2019-05-21

在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如何充分挖掘鄉村特色文化,講好鄉村故事、弘揚民俗文化、傳承民間藝術?四川省綿竹市正通過小小年畫挖掘深層文化內涵,大力提升鄉村旅遊品質。

小小年畫大創意

走進四川省綿竹市孝德鎮,彷彿走進一幅幅年畫中。在這裡,乾淨整潔的民居牆壁上隨處可見精美的年畫:喜慶的胖娃娃、嬌俏的少女、慈祥的長壽翁、威武的門神……掩映在綠樹青瓦間,處處皆是景。

“村裡的路分為不同的顏色,是根據年畫常用的紅、黃、藍等顏色設計的;村民家牆外的年畫設計也有講究的,像家裡有老人的就喜歡畫長壽翁……這些都是近幾年孝德鎮打造幸福美麗新村升級版帶來的改變。”當地村民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如今,像她這樣的年輕人有不少都返鄉創業了,無論是做民宿還是開飯館都能找到致富路。她遙指著一棟二層小樓說,“像那樣一家飯館年收入能有40萬元。”

不僅僅是景色美,這裡還有“手藝人”。而這些“手藝人”也實現了用文化帶動產業振興。2018年,年畫村共有年畫企業15家,年畫作坊20家,年畫從業人員400餘人,年畫產品銷售額達4000餘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18765元。

當地負責人告訴記者,年畫文化深植於農耕文化,這裡的民間藝人在農忙時就忙碌于田間地頭,在農閒時也能放下“鋤頭”拿起“筆頭”進行年畫創作。

“鄉遇畫裡”文創社區就位於年畫村,這裡既是年畫的發源地,也是年畫藝人的聚集區,有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6人,年畫藝人30餘人。孝德鎮抓住鄉村振興的契機,積極探索出了一條年畫文化的創新路子。年畫街坊9家作坊創意年畫產品琳琅滿目,年畫創意產品銷售額達2500餘萬元。

“授人以漁”引人才

與年俗村不同,位於綿竹市沿山旅遊發展觀光帶的中國玫瑰谷則更顯浪漫氣息。

“綿竹的玫瑰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了12000畝,建立了從種植、加工、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玫瑰生態全產業鏈,帶動旅遊、大健康、文化、科技研發等產業發展。”銀谷玫瑰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負責人曾珠告訴國際商報記者,現在,玫瑰谷項目已經先後被國家農業部、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被國家林業局批准成為“四川綿竹國家玫瑰公園”,被納入德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域。“就在去年,月季園成功舉辦了第八屆中國月季展,展出月季達3000多種。未來,像月季園這樣打造成歐式莊園風格的園林將吸引更多年輕人拍攝婚紗,短期度假。”

中國玫瑰谷是由北京銀谷集團在綿竹市投資打造的重點建設項目,但實際上,投資超過10億元,規劃總面積87.3平方公里,輻射土門、廣濟、遵道和金花四個鄉鎮十四個村的玫瑰谷項目才剛剛起步。

“2008年,北京銀谷集團對綿竹進行災後援建,卻發現僅僅援建並不夠,他們希望幫助當地百姓生產自救。經過調查發現這裡適合種植玫瑰,於是公司從保加利亞引進了大馬士革三號品種,經過6年試驗才確定大規模種植。現在,這裡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玫瑰種植基地。”曾珠笑著告訴記者,儘管大馬士革玫瑰每年採摘期只有二、三十天,不過平時的田間管護也需要當地百姓,平時用人維持在500人,高峰時能有2000多人,按日結算,因此當地百姓都能保證收入。

“年紀大的人做田間管理、扦插培育,年輕人或到工廠,或做代理經銷商,很多人返鄉了。”曾珠告訴記者,她是地地道道的綿竹人,多年前在韓國從事對外漢語教學,但是知道了“授人以漁”的故事後,她毅然回到了家鄉。

綿竹市是四川省德陽市代管的縣級市。無論是年畫村還是玫瑰谷,都是四川省德陽市旅遊扶貧和文旅融合的縮影。德陽市正以“古蜀文化、三國文化、綿竹年畫”為代表,依託三星堆、龐統祠、綿竹年畫和孝泉古鎮分別打造和培育出四大文化產業園區。

未來,德陽市還將開發打造新型文旅業態,重點支持打造白馬關三國文化產業園、綿竹年畫產業園、T39創意園、冶軸文創園等文旅園區,引進一批新型文化企業,發展動漫、遊戲、創意設計、數字內容等業態,逐步形成規模化、專業化、鏈條化發展態勢。大力開發與文旅相結合的各類服務和休閒消費,形成文旅消費新格局。鼓勵引導文化市場轉型升級,打造文旅市場優秀品牌,拓寬特色旅遊產品銷售渠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