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什麼時候吃上真正的麵條的?時間絕對要比一些人想象得晚

提示:麥子在由顆粒變為粉末的過程,其實也是一段始終伴隨著火光與煙塵的歲月。今天,當我們手棒熱氣騰騰的麵條,是否還能想起這些?被火燒過的地方,也曾是綠色的海洋。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吃上真正的麵條的?時間絕對要比一些人想象得晚

東灰山遺址,距甘肅省民樂縣六壩鎮東北約2.5千米,是由灰土與沙土堆積而成的一座呈東南—西北走向沙土丘,高出地表約5—6米,面積24萬平方米。

很安靜。站在這裡的時候,可以很清楚看到六壩鎮現代示範園區的辦公樓,辦公樓周圍有近千座現代化的溫棚,人們在那裡種植著各類蔬菜果,同時,開發農業觀光旅遊。但我們到來的時候,這裡分明沒有一個多餘的人,只有果蔬與莊稼生長的聲音。遺址在一片空地上,在入口處,我們看到了當地做的規劃圖,被張掛在一個巨大的廣告版上,很是醒目。溫棚在遺址的西北邊,遺址的東南邊是成片的方格農田,裡面種著的是玉米,有一人高,是即將成熟的模樣。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吃上真正的麵條的?時間絕對要比一些人想象得晚

遺址所在的空地上生長著荒草,因為缺水的原因,許多地表都在裸露著,與莊稼地裡鮮亮的綠色多少顯得有些不搭調,而這恰恰總會讓人聯想起什麼。

東灰山遺址於1958年被發現,1975年,張掖地區文化處調查該址,在水渠兩側斷面上發現少量炭化小麥籽粒。隨後引起考古專家與農業科學家的關注,除了小麥,還有青稞、大麥、粟、黍稷、高粱等炭化糧籽。專家稱,在一個遺址發現五種重要作物的炭化種子,在國內是首次。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吃上真正的麵條的?時間絕對要比一些人想象得晚

然而,這裡土出的小麥具體是在什麼時間呢?1985年,我國著名農學家李在對東灰山遺址出土的小麥進行研究時,判斷其出土小麥的年代在距今5000年前後。對此,有人聲稱,這可以改變世界農業史,但由於測定方法存在爭議,5000年前後的結果並沒有得到學界的普遍認可。1987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學考古系組成了聯合考古隊,對東灰山遺址進行了正式考古發掘。結果顯示,東灰山遺址屬於一處單純的四壩文化遺址,年代在距今3900年至3400年之間。

兩者相差1000年,怎麼回事?1987年,在東灰山遺址進行考古發掘,作為執行領隊的許永傑,說出了其中的緣由:李璠教授主要是受了1950年代將四壩文化認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的認識影響,同時接受了馬廠類型屬於馬家窯文化的認識的影響,而為碳十四年代測定提供了誤導的參考年代。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吃上真正的麵條的?時間絕對要比一些人想象得晚

小麥是西亞物種,它的故鄉是今天西亞的兩河流域地區。在那裡,考古工作者發現了最早的小麥遺存,距今約1萬年。由西至東,作為外來物種,小麥傳入我國併成為主食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考古結果顯示,早在距今約7000年時,小麥已經傳播到了中亞地區的西南部,但又經數千年,小麥才繼續東傳進入東亞地區。

為何會經歷如此漫長的時間?專家們給出的答案是:氣候的不同,特別是東亞和西亞降雨季節差異大,使小麥在傳播過程中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所以,進入東亞的時間過程十分漫長,而且相對較晚。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吃上真正的麵條的?時間絕對要比一些人想象得晚

麥子,由西而東,居然“走”了6000年!面對空曠的遺址,我們忽然就想到了青海喇家遺址出土的“麵條”。喇家遺址位於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喇家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大型聚落遺址,距今約4000年。提到它,人們首先想到的是4000年前的那一場地震災難,然後才會想到那裡出土的“麵條”,整個遺址湧動著一種親情與糧食的溫暖。但專家經過分析發現,青海喇家遺址出土的“麵條”,材質是粟與穄,而不是麥。如此,一個溫情也堅硬的問題在我們的心裡突起——中國人到底是什麼時候吃上白麵條的?

顏師古注《急就篇》中說“麥飯豆羹皆野人農夫之食耳”,意思是麥飯豆羹都是不好吃的食品,甚至可以理解為劣等糧食。因為,在小麥傳入中國之前,我們的先民就已開始種植、食用小米和稻米,製作方式都是用煮器或者蒸器以顆粒的形式進行蒸煮,所以,古代先民在最初食用小麥的時候,也是蒸煮小麥顆粒,而這分明影響到了當時人們的味覺判斷。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吃上真正的麵條的?時間絕對要比一些人想象得晚

因為不好吃,所以,一直得不到廣泛的種植。今天的考古研究表明,西周時期,我國北方才開始大面積種植小麥,而在這個時候,小麥在人們的生活裡是常以顆粒的姿態出現的。當時雖說磨粉工具已經產生,主要是石磨棒、石磨盤、杵臼等,這些工具的確可以將小麥加工成麵粉,但效率較低。石轉磨是在戰國晚期才出現的,也就是說在那時,大量的小麥才有可能被加工成麵粉,吃到老百姓的嘴裡分明需要是個普及的過程,以此推演,我們的先民普及麵條可能只能是在西漢,距今也就2000多年。

由顆粒轉換為粉末,麥子在中國經歷了近2000年的“時光轉換”,而與之相伴的始終是火。東灰山遺址是一個農耕文化相當發展的部落,考古學家先後在這裡採集了56件石器,都被用作生產工具,包括石鋤、石犁、石鐮、石斧、石刀、石鑿等等,先民們不僅用它們平整土地、翻田耕作,還用它們驅逐猛獸、獲取獵物。這樣的生活方式很容易使人想到直到今天也被廣泛應用,但已沒有多少感覺的詞——刀耕火種。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吃上真正的麵條的?時間絕對要比一些人想象得晚

刀當然是石刀,其間流淌著的是生存的不易和艱辛。火種即火耕,是使用火去除掉森林,並以此來獲得空地變成耕地,人類使用這個“技術”發展農耕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東灰山的先民們當然不會成為例外。科學們對此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5000年前的河西走廊是一方水草豐茂、森林遍地的人間仙境,火耕使得生態逐步被毀壞、草木衰減,野生動物也隨之減少,土地也因此開始鹽鹼化,一些曾經綠草如茵的地方變作不毛之地。再加上外界大氣候的變化,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東灰山人不得不離開此處,東移至更適合生存的地方。

如此一說,麥子在由顆粒變為粉末的過程,其實也是一段始終伴隨著火光與煙塵的歲月。今天,當我們手棒熱氣騰騰的麵條,是否還能想起這些?被火燒過的地方,也曾是綠色的海洋。期待現代的科技能為我們帶來再次的綠水青山。(文/路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