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後學中,以孟子和荀子影響最為深遠。本文客觀綜述孟子與荀子的學說觀點,旨在總結孟、荀的學說精要,以啟發讀者對儒家思想的再思考,至於“荀子非儒之爭”、“性善性惡之辯”等問題,本文不做討論。

"

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後學中,以孟子和荀子影響最為深遠。本文客觀綜述孟子與荀子的學說觀點,旨在總結孟、荀的學說精要,以啟發讀者對儒家思想的再思考,至於“荀子非儒之爭”、“性善性惡之辯”等問題,本文不做討論。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號稱“亞聖”,是僅僅次於孔子的意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極高。孟子原名孟軻(約公元前385年-前304年),鄒國人,魯國公族孟孫氏後裔。今天山東曲阜城南13公里的附鳧村,傳說為孟子的出生地,當地有孟子故里街。位於山東鄒城東關的孟廟則是北宋時期修建的,其第四進院落即為“亞聖殿”。孟子並不是孔子的門徒,他自己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所謂“私淑”是指孟子未能親受業於孔子之門,但就學於子思之徒,因而得聞孔子之道,並以之善沿其身。

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雖然不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以子思為老師,他的思想可以由子思、曾參而追溯到孔子。孟子的思想繼承了孔子的仁愛精神,在政治上強烈呼籲仁政和王道。孟子和孔子的處境相似,都屬於社會的另類,在當時的政治社會發展趨勢中,他們都被邊緣化了,沒有多少國君願意聽從他們的主張,他們的見解由此被人們認為是迂闊遙遠、虛無縹緲的,對它們不屑一顧。

"

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後學中,以孟子和荀子影響最為深遠。本文客觀綜述孟子與荀子的學說觀點,旨在總結孟、荀的學說精要,以啟發讀者對儒家思想的再思考,至於“荀子非儒之爭”、“性善性惡之辯”等問題,本文不做討論。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號稱“亞聖”,是僅僅次於孔子的意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極高。孟子原名孟軻(約公元前385年-前304年),鄒國人,魯國公族孟孫氏後裔。今天山東曲阜城南13公里的附鳧村,傳說為孟子的出生地,當地有孟子故里街。位於山東鄒城東關的孟廟則是北宋時期修建的,其第四進院落即為“亞聖殿”。孟子並不是孔子的門徒,他自己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所謂“私淑”是指孟子未能親受業於孔子之門,但就學於子思之徒,因而得聞孔子之道,並以之善沿其身。

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雖然不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以子思為老師,他的思想可以由子思、曾參而追溯到孔子。孟子的思想繼承了孔子的仁愛精神,在政治上強烈呼籲仁政和王道。孟子和孔子的處境相似,都屬於社會的另類,在當時的政治社會發展趨勢中,他們都被邊緣化了,沒有多少國君願意聽從他們的主張,他們的見解由此被人們認為是迂闊遙遠、虛無縹緲的,對它們不屑一顧。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上地而食人肉。(《孟子·離婁上》)

孟子就是這樣以一個另類的眼光看待社會的,比如戰國是一個連年兼併、烽煙四起的時代,戰爭的勝利者往往會感覺志得意滿、國勢日張,但孟子的觀感卻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給予殺戮以強烈的譴責。孟子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戰爭。

"

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後學中,以孟子和荀子影響最為深遠。本文客觀綜述孟子與荀子的學說觀點,旨在總結孟、荀的學說精要,以啟發讀者對儒家思想的再思考,至於“荀子非儒之爭”、“性善性惡之辯”等問題,本文不做討論。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號稱“亞聖”,是僅僅次於孔子的意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極高。孟子原名孟軻(約公元前385年-前304年),鄒國人,魯國公族孟孫氏後裔。今天山東曲阜城南13公里的附鳧村,傳說為孟子的出生地,當地有孟子故里街。位於山東鄒城東關的孟廟則是北宋時期修建的,其第四進院落即為“亞聖殿”。孟子並不是孔子的門徒,他自己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所謂“私淑”是指孟子未能親受業於孔子之門,但就學於子思之徒,因而得聞孔子之道,並以之善沿其身。

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雖然不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以子思為老師,他的思想可以由子思、曾參而追溯到孔子。孟子的思想繼承了孔子的仁愛精神,在政治上強烈呼籲仁政和王道。孟子和孔子的處境相似,都屬於社會的另類,在當時的政治社會發展趨勢中,他們都被邊緣化了,沒有多少國君願意聽從他們的主張,他們的見解由此被人們認為是迂闊遙遠、虛無縹緲的,對它們不屑一顧。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上地而食人肉。(《孟子·離婁上》)

孟子就是這樣以一個另類的眼光看待社會的,比如戰國是一個連年兼併、烽煙四起的時代,戰爭的勝利者往往會感覺志得意滿、國勢日張,但孟子的觀感卻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給予殺戮以強烈的譴責。孟子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戰爭。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秦軍——殺人機器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戰國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財富大量增加,各國實力都在不斷增強。孟子卻從來沒有加入主旋律的“歌功頌德”隊伍當中,他看到了社會的另一幅景象。他站在被奴役和受損害者的一方,強烈譴責生活中的貧富不均和人民的沉重苦難,就像那句著名的元代散曲說的那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民本思想

孟子與這個時代的發展主流格格不入,但他和孔子一樣,因此而不朽,贏得了中國人的普遍敬意,也像人類歷史上很多偉大思想家一樣,都不是順應時代,而是時代的批判者。

"

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後學中,以孟子和荀子影響最為深遠。本文客觀綜述孟子與荀子的學說觀點,旨在總結孟、荀的學說精要,以啟發讀者對儒家思想的再思考,至於“荀子非儒之爭”、“性善性惡之辯”等問題,本文不做討論。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號稱“亞聖”,是僅僅次於孔子的意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極高。孟子原名孟軻(約公元前385年-前304年),鄒國人,魯國公族孟孫氏後裔。今天山東曲阜城南13公里的附鳧村,傳說為孟子的出生地,當地有孟子故里街。位於山東鄒城東關的孟廟則是北宋時期修建的,其第四進院落即為“亞聖殿”。孟子並不是孔子的門徒,他自己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所謂“私淑”是指孟子未能親受業於孔子之門,但就學於子思之徒,因而得聞孔子之道,並以之善沿其身。

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雖然不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以子思為老師,他的思想可以由子思、曾參而追溯到孔子。孟子的思想繼承了孔子的仁愛精神,在政治上強烈呼籲仁政和王道。孟子和孔子的處境相似,都屬於社會的另類,在當時的政治社會發展趨勢中,他們都被邊緣化了,沒有多少國君願意聽從他們的主張,他們的見解由此被人們認為是迂闊遙遠、虛無縹緲的,對它們不屑一顧。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上地而食人肉。(《孟子·離婁上》)

孟子就是這樣以一個另類的眼光看待社會的,比如戰國是一個連年兼併、烽煙四起的時代,戰爭的勝利者往往會感覺志得意滿、國勢日張,但孟子的觀感卻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給予殺戮以強烈的譴責。孟子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戰爭。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秦軍——殺人機器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戰國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財富大量增加,各國實力都在不斷增強。孟子卻從來沒有加入主旋律的“歌功頌德”隊伍當中,他看到了社會的另一幅景象。他站在被奴役和受損害者的一方,強烈譴責生活中的貧富不均和人民的沉重苦難,就像那句著名的元代散曲說的那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民本思想

孟子與這個時代的發展主流格格不入,但他和孔子一樣,因此而不朽,贏得了中國人的普遍敬意,也像人類歷史上很多偉大思想家一樣,都不是順應時代,而是時代的批判者。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孟子·盡心下》)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君有大過則諫,反覆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所以富有民本思想。他認為人民高於國家,國家高於君主,得到了人民的擁護才能做統治者。君主如何對待臣民,臣民就可以用同樣的態度回報君主。君主有了過錯,就應該對他進行批評,不能諱而不言,反覆勸諫而不聽,則可以推翻他,換一個人做君主。如果遇到一位暴君不肯主動下臺的話,可以把他殺掉,這就是所謂的“革命”。早期的儒家有“湯武革命論”的思想,到漢代(特別是王莽之後),統治者不喜歡這種論調,漸漸就沒有人說了。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民本思想也體現了民權高於主權,主權高於君權的特點。齊宣王在詢問孟子應不應該佔領被自己打敗的燕國時,孟子以燕民的態度作為齊國是否應該佔領燕國的尺度,而不認為這是侵略戰爭或是帝國主義。換句話說,孟子不是以是否侵犯了燕國的主權為標準,而是以燕國人民的人權狀態、悅和不悅為標準。這也是孟子“民為貴”思想的又一具體例證。

"

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後學中,以孟子和荀子影響最為深遠。本文客觀綜述孟子與荀子的學說觀點,旨在總結孟、荀的學說精要,以啟發讀者對儒家思想的再思考,至於“荀子非儒之爭”、“性善性惡之辯”等問題,本文不做討論。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號稱“亞聖”,是僅僅次於孔子的意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極高。孟子原名孟軻(約公元前385年-前304年),鄒國人,魯國公族孟孫氏後裔。今天山東曲阜城南13公里的附鳧村,傳說為孟子的出生地,當地有孟子故里街。位於山東鄒城東關的孟廟則是北宋時期修建的,其第四進院落即為“亞聖殿”。孟子並不是孔子的門徒,他自己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所謂“私淑”是指孟子未能親受業於孔子之門,但就學於子思之徒,因而得聞孔子之道,並以之善沿其身。

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雖然不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以子思為老師,他的思想可以由子思、曾參而追溯到孔子。孟子的思想繼承了孔子的仁愛精神,在政治上強烈呼籲仁政和王道。孟子和孔子的處境相似,都屬於社會的另類,在當時的政治社會發展趨勢中,他們都被邊緣化了,沒有多少國君願意聽從他們的主張,他們的見解由此被人們認為是迂闊遙遠、虛無縹緲的,對它們不屑一顧。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上地而食人肉。(《孟子·離婁上》)

孟子就是這樣以一個另類的眼光看待社會的,比如戰國是一個連年兼併、烽煙四起的時代,戰爭的勝利者往往會感覺志得意滿、國勢日張,但孟子的觀感卻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給予殺戮以強烈的譴責。孟子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戰爭。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秦軍——殺人機器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戰國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財富大量增加,各國實力都在不斷增強。孟子卻從來沒有加入主旋律的“歌功頌德”隊伍當中,他看到了社會的另一幅景象。他站在被奴役和受損害者的一方,強烈譴責生活中的貧富不均和人民的沉重苦難,就像那句著名的元代散曲說的那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民本思想

孟子與這個時代的發展主流格格不入,但他和孔子一樣,因此而不朽,贏得了中國人的普遍敬意,也像人類歷史上很多偉大思想家一樣,都不是順應時代,而是時代的批判者。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孟子·盡心下》)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君有大過則諫,反覆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所以富有民本思想。他認為人民高於國家,國家高於君主,得到了人民的擁護才能做統治者。君主如何對待臣民,臣民就可以用同樣的態度回報君主。君主有了過錯,就應該對他進行批評,不能諱而不言,反覆勸諫而不聽,則可以推翻他,換一個人做君主。如果遇到一位暴君不肯主動下臺的話,可以把他殺掉,這就是所謂的“革命”。早期的儒家有“湯武革命論”的思想,到漢代(特別是王莽之後),統治者不喜歡這種論調,漸漸就沒有人說了。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民本思想也體現了民權高於主權,主權高於君權的特點。齊宣王在詢問孟子應不應該佔領被自己打敗的燕國時,孟子以燕民的態度作為齊國是否應該佔領燕國的尺度,而不認為這是侵略戰爭或是帝國主義。換句話說,孟子不是以是否侵犯了燕國的主權為標準,而是以燕國人民的人權狀態、悅和不悅為標準。這也是孟子“民為貴”思想的又一具體例證。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重民本

朱元璋在閱讀《孟子》一書,看到“草芥”“寇仇”等語時,說:“這不是臣子所應該說的話。”隨即下令罷除孟子在孔廟的配享地位,將牌位撤出來,並下詔書告訴群臣,如果有人膽敢上書勸諫此事,都要按照大不敬的罪名處置。

"

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後學中,以孟子和荀子影響最為深遠。本文客觀綜述孟子與荀子的學說觀點,旨在總結孟、荀的學說精要,以啟發讀者對儒家思想的再思考,至於“荀子非儒之爭”、“性善性惡之辯”等問題,本文不做討論。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號稱“亞聖”,是僅僅次於孔子的意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極高。孟子原名孟軻(約公元前385年-前304年),鄒國人,魯國公族孟孫氏後裔。今天山東曲阜城南13公里的附鳧村,傳說為孟子的出生地,當地有孟子故里街。位於山東鄒城東關的孟廟則是北宋時期修建的,其第四進院落即為“亞聖殿”。孟子並不是孔子的門徒,他自己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所謂“私淑”是指孟子未能親受業於孔子之門,但就學於子思之徒,因而得聞孔子之道,並以之善沿其身。

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雖然不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以子思為老師,他的思想可以由子思、曾參而追溯到孔子。孟子的思想繼承了孔子的仁愛精神,在政治上強烈呼籲仁政和王道。孟子和孔子的處境相似,都屬於社會的另類,在當時的政治社會發展趨勢中,他們都被邊緣化了,沒有多少國君願意聽從他們的主張,他們的見解由此被人們認為是迂闊遙遠、虛無縹緲的,對它們不屑一顧。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上地而食人肉。(《孟子·離婁上》)

孟子就是這樣以一個另類的眼光看待社會的,比如戰國是一個連年兼併、烽煙四起的時代,戰爭的勝利者往往會感覺志得意滿、國勢日張,但孟子的觀感卻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給予殺戮以強烈的譴責。孟子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戰爭。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秦軍——殺人機器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戰國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財富大量增加,各國實力都在不斷增強。孟子卻從來沒有加入主旋律的“歌功頌德”隊伍當中,他看到了社會的另一幅景象。他站在被奴役和受損害者的一方,強烈譴責生活中的貧富不均和人民的沉重苦難,就像那句著名的元代散曲說的那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民本思想

孟子與這個時代的發展主流格格不入,但他和孔子一樣,因此而不朽,贏得了中國人的普遍敬意,也像人類歷史上很多偉大思想家一樣,都不是順應時代,而是時代的批判者。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孟子·盡心下》)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君有大過則諫,反覆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所以富有民本思想。他認為人民高於國家,國家高於君主,得到了人民的擁護才能做統治者。君主如何對待臣民,臣民就可以用同樣的態度回報君主。君主有了過錯,就應該對他進行批評,不能諱而不言,反覆勸諫而不聽,則可以推翻他,換一個人做君主。如果遇到一位暴君不肯主動下臺的話,可以把他殺掉,這就是所謂的“革命”。早期的儒家有“湯武革命論”的思想,到漢代(特別是王莽之後),統治者不喜歡這種論調,漸漸就沒有人說了。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民本思想也體現了民權高於主權,主權高於君權的特點。齊宣王在詢問孟子應不應該佔領被自己打敗的燕國時,孟子以燕民的態度作為齊國是否應該佔領燕國的尺度,而不認為這是侵略戰爭或是帝國主義。換句話說,孟子不是以是否侵犯了燕國的主權為標準,而是以燕國人民的人權狀態、悅和不悅為標準。這也是孟子“民為貴”思想的又一具體例證。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重民本

朱元璋在閱讀《孟子》一書,看到“草芥”“寇仇”等語時,說:“這不是臣子所應該說的話。”隨即下令罷除孟子在孔廟的配享地位,將牌位撤出來,並下詔書告訴群臣,如果有人膽敢上書勸諫此事,都要按照大不敬的罪名處置。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節文》

有一個名叫錢唐的人不怕死,上書進諫說:“我為孟軻而死,死有餘榮。”當時的同僚都在替錢唐擔心,認為他這次會丟掉性命,但是朱元璋卻被他的誠懇打動,沒有治他的罪。孟子配享隨後也恢復了,但朱元璋還是認為讓學校的學子讀到這樣的字眼極為不妥,於是便讓人把《孟子》書中的忌諱字句全部刪除,刪節版取名為《孟子節文》。

孟子·獨立精神

在孟子的思想之中,對士人的獨立精神和文化尊嚴有非常充分的申說。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盡心下》)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孟子·公孫丑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文天祥《正氣歌》)

這種浩然之氣在兩千多年中塑造了中國人的品格,文天祥的《正氣歌》中的浩然之氣便是來源於孟子。無數像文天祥這樣的先賢受到孟子的激勵,懷抱經世濟民的壯志,投身於中華民族的各項偉大事業之中,最終匯聚成民族的浩然正氣。

"

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後學中,以孟子和荀子影響最為深遠。本文客觀綜述孟子與荀子的學說觀點,旨在總結孟、荀的學說精要,以啟發讀者對儒家思想的再思考,至於“荀子非儒之爭”、“性善性惡之辯”等問題,本文不做討論。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號稱“亞聖”,是僅僅次於孔子的意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極高。孟子原名孟軻(約公元前385年-前304年),鄒國人,魯國公族孟孫氏後裔。今天山東曲阜城南13公里的附鳧村,傳說為孟子的出生地,當地有孟子故里街。位於山東鄒城東關的孟廟則是北宋時期修建的,其第四進院落即為“亞聖殿”。孟子並不是孔子的門徒,他自己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所謂“私淑”是指孟子未能親受業於孔子之門,但就學於子思之徒,因而得聞孔子之道,並以之善沿其身。

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雖然不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以子思為老師,他的思想可以由子思、曾參而追溯到孔子。孟子的思想繼承了孔子的仁愛精神,在政治上強烈呼籲仁政和王道。孟子和孔子的處境相似,都屬於社會的另類,在當時的政治社會發展趨勢中,他們都被邊緣化了,沒有多少國君願意聽從他們的主張,他們的見解由此被人們認為是迂闊遙遠、虛無縹緲的,對它們不屑一顧。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上地而食人肉。(《孟子·離婁上》)

孟子就是這樣以一個另類的眼光看待社會的,比如戰國是一個連年兼併、烽煙四起的時代,戰爭的勝利者往往會感覺志得意滿、國勢日張,但孟子的觀感卻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給予殺戮以強烈的譴責。孟子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戰爭。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秦軍——殺人機器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戰國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財富大量增加,各國實力都在不斷增強。孟子卻從來沒有加入主旋律的“歌功頌德”隊伍當中,他看到了社會的另一幅景象。他站在被奴役和受損害者的一方,強烈譴責生活中的貧富不均和人民的沉重苦難,就像那句著名的元代散曲說的那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民本思想

孟子與這個時代的發展主流格格不入,但他和孔子一樣,因此而不朽,贏得了中國人的普遍敬意,也像人類歷史上很多偉大思想家一樣,都不是順應時代,而是時代的批判者。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孟子·盡心下》)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君有大過則諫,反覆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所以富有民本思想。他認為人民高於國家,國家高於君主,得到了人民的擁護才能做統治者。君主如何對待臣民,臣民就可以用同樣的態度回報君主。君主有了過錯,就應該對他進行批評,不能諱而不言,反覆勸諫而不聽,則可以推翻他,換一個人做君主。如果遇到一位暴君不肯主動下臺的話,可以把他殺掉,這就是所謂的“革命”。早期的儒家有“湯武革命論”的思想,到漢代(特別是王莽之後),統治者不喜歡這種論調,漸漸就沒有人說了。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民本思想也體現了民權高於主權,主權高於君權的特點。齊宣王在詢問孟子應不應該佔領被自己打敗的燕國時,孟子以燕民的態度作為齊國是否應該佔領燕國的尺度,而不認為這是侵略戰爭或是帝國主義。換句話說,孟子不是以是否侵犯了燕國的主權為標準,而是以燕國人民的人權狀態、悅和不悅為標準。這也是孟子“民為貴”思想的又一具體例證。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重民本

朱元璋在閱讀《孟子》一書,看到“草芥”“寇仇”等語時,說:“這不是臣子所應該說的話。”隨即下令罷除孟子在孔廟的配享地位,將牌位撤出來,並下詔書告訴群臣,如果有人膽敢上書勸諫此事,都要按照大不敬的罪名處置。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節文》

有一個名叫錢唐的人不怕死,上書進諫說:“我為孟軻而死,死有餘榮。”當時的同僚都在替錢唐擔心,認為他這次會丟掉性命,但是朱元璋卻被他的誠懇打動,沒有治他的罪。孟子配享隨後也恢復了,但朱元璋還是認為讓學校的學子讀到這樣的字眼極為不妥,於是便讓人把《孟子》書中的忌諱字句全部刪除,刪節版取名為《孟子節文》。

孟子·獨立精神

在孟子的思想之中,對士人的獨立精神和文化尊嚴有非常充分的申說。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盡心下》)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孟子·公孫丑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文天祥《正氣歌》)

這種浩然之氣在兩千多年中塑造了中國人的品格,文天祥的《正氣歌》中的浩然之氣便是來源於孟子。無數像文天祥這樣的先賢受到孟子的激勵,懷抱經世濟民的壯志,投身於中華民族的各項偉大事業之中,最終匯聚成民族的浩然正氣。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文天祥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

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後學中,以孟子和荀子影響最為深遠。本文客觀綜述孟子與荀子的學說觀點,旨在總結孟、荀的學說精要,以啟發讀者對儒家思想的再思考,至於“荀子非儒之爭”、“性善性惡之辯”等問題,本文不做討論。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號稱“亞聖”,是僅僅次於孔子的意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極高。孟子原名孟軻(約公元前385年-前304年),鄒國人,魯國公族孟孫氏後裔。今天山東曲阜城南13公里的附鳧村,傳說為孟子的出生地,當地有孟子故里街。位於山東鄒城東關的孟廟則是北宋時期修建的,其第四進院落即為“亞聖殿”。孟子並不是孔子的門徒,他自己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所謂“私淑”是指孟子未能親受業於孔子之門,但就學於子思之徒,因而得聞孔子之道,並以之善沿其身。

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雖然不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以子思為老師,他的思想可以由子思、曾參而追溯到孔子。孟子的思想繼承了孔子的仁愛精神,在政治上強烈呼籲仁政和王道。孟子和孔子的處境相似,都屬於社會的另類,在當時的政治社會發展趨勢中,他們都被邊緣化了,沒有多少國君願意聽從他們的主張,他們的見解由此被人們認為是迂闊遙遠、虛無縹緲的,對它們不屑一顧。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上地而食人肉。(《孟子·離婁上》)

孟子就是這樣以一個另類的眼光看待社會的,比如戰國是一個連年兼併、烽煙四起的時代,戰爭的勝利者往往會感覺志得意滿、國勢日張,但孟子的觀感卻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給予殺戮以強烈的譴責。孟子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戰爭。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秦軍——殺人機器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戰國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財富大量增加,各國實力都在不斷增強。孟子卻從來沒有加入主旋律的“歌功頌德”隊伍當中,他看到了社會的另一幅景象。他站在被奴役和受損害者的一方,強烈譴責生活中的貧富不均和人民的沉重苦難,就像那句著名的元代散曲說的那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民本思想

孟子與這個時代的發展主流格格不入,但他和孔子一樣,因此而不朽,贏得了中國人的普遍敬意,也像人類歷史上很多偉大思想家一樣,都不是順應時代,而是時代的批判者。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孟子·盡心下》)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君有大過則諫,反覆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所以富有民本思想。他認為人民高於國家,國家高於君主,得到了人民的擁護才能做統治者。君主如何對待臣民,臣民就可以用同樣的態度回報君主。君主有了過錯,就應該對他進行批評,不能諱而不言,反覆勸諫而不聽,則可以推翻他,換一個人做君主。如果遇到一位暴君不肯主動下臺的話,可以把他殺掉,這就是所謂的“革命”。早期的儒家有“湯武革命論”的思想,到漢代(特別是王莽之後),統治者不喜歡這種論調,漸漸就沒有人說了。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民本思想也體現了民權高於主權,主權高於君權的特點。齊宣王在詢問孟子應不應該佔領被自己打敗的燕國時,孟子以燕民的態度作為齊國是否應該佔領燕國的尺度,而不認為這是侵略戰爭或是帝國主義。換句話說,孟子不是以是否侵犯了燕國的主權為標準,而是以燕國人民的人權狀態、悅和不悅為標準。這也是孟子“民為貴”思想的又一具體例證。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重民本

朱元璋在閱讀《孟子》一書,看到“草芥”“寇仇”等語時,說:“這不是臣子所應該說的話。”隨即下令罷除孟子在孔廟的配享地位,將牌位撤出來,並下詔書告訴群臣,如果有人膽敢上書勸諫此事,都要按照大不敬的罪名處置。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節文》

有一個名叫錢唐的人不怕死,上書進諫說:“我為孟軻而死,死有餘榮。”當時的同僚都在替錢唐擔心,認為他這次會丟掉性命,但是朱元璋卻被他的誠懇打動,沒有治他的罪。孟子配享隨後也恢復了,但朱元璋還是認為讓學校的學子讀到這樣的字眼極為不妥,於是便讓人把《孟子》書中的忌諱字句全部刪除,刪節版取名為《孟子節文》。

孟子·獨立精神

在孟子的思想之中,對士人的獨立精神和文化尊嚴有非常充分的申說。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盡心下》)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孟子·公孫丑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文天祥《正氣歌》)

這種浩然之氣在兩千多年中塑造了中國人的品格,文天祥的《正氣歌》中的浩然之氣便是來源於孟子。無數像文天祥這樣的先賢受到孟子的激勵,懷抱經世濟民的壯志,投身於中華民族的各項偉大事業之中,最終匯聚成民族的浩然正氣。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文天祥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荀子於五十歲(有學者認為是傳抄時誤將十五改為五十)時,開始到齊國稷下學宮遊學,在齊襄王時代稱為學宮備受尊崇的資深教授(史載“最為老師”),之後又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長官)。在齊國呆了許多年之後,荀子又輾轉來到楚國,春申君任命他為蘭陵(位於今山東蘭陵縣)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荀子家居蘭陵,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為他的兩名弟子為法家代表人物,使歷代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宗師,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國歷史上受到許多學者猛烈抨擊。

荀子·唯物天譴論

荀子思想包含著唯物(自然)主義天道觀以及人定勝天的觀點。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荀子·天論》)

這句收錄在中學課本的話被人們認為是光輝的唯物主義命題。荀子在此闡釋的是一個純自然的天,它的運行有自己的規律,既不是因為有堯這樣賢明的君主才存在,也不會因為有桀這樣的暴君而消失。如果順應這個運行規律來統治,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治理效果;如果違背它,國家就會發生混亂。

"

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後學中,以孟子和荀子影響最為深遠。本文客觀綜述孟子與荀子的學說觀點,旨在總結孟、荀的學說精要,以啟發讀者對儒家思想的再思考,至於“荀子非儒之爭”、“性善性惡之辯”等問題,本文不做討論。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號稱“亞聖”,是僅僅次於孔子的意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極高。孟子原名孟軻(約公元前385年-前304年),鄒國人,魯國公族孟孫氏後裔。今天山東曲阜城南13公里的附鳧村,傳說為孟子的出生地,當地有孟子故里街。位於山東鄒城東關的孟廟則是北宋時期修建的,其第四進院落即為“亞聖殿”。孟子並不是孔子的門徒,他自己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所謂“私淑”是指孟子未能親受業於孔子之門,但就學於子思之徒,因而得聞孔子之道,並以之善沿其身。

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雖然不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以子思為老師,他的思想可以由子思、曾參而追溯到孔子。孟子的思想繼承了孔子的仁愛精神,在政治上強烈呼籲仁政和王道。孟子和孔子的處境相似,都屬於社會的另類,在當時的政治社會發展趨勢中,他們都被邊緣化了,沒有多少國君願意聽從他們的主張,他們的見解由此被人們認為是迂闊遙遠、虛無縹緲的,對它們不屑一顧。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上地而食人肉。(《孟子·離婁上》)

孟子就是這樣以一個另類的眼光看待社會的,比如戰國是一個連年兼併、烽煙四起的時代,戰爭的勝利者往往會感覺志得意滿、國勢日張,但孟子的觀感卻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給予殺戮以強烈的譴責。孟子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戰爭。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秦軍——殺人機器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戰國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財富大量增加,各國實力都在不斷增強。孟子卻從來沒有加入主旋律的“歌功頌德”隊伍當中,他看到了社會的另一幅景象。他站在被奴役和受損害者的一方,強烈譴責生活中的貧富不均和人民的沉重苦難,就像那句著名的元代散曲說的那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民本思想

孟子與這個時代的發展主流格格不入,但他和孔子一樣,因此而不朽,贏得了中國人的普遍敬意,也像人類歷史上很多偉大思想家一樣,都不是順應時代,而是時代的批判者。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孟子·盡心下》)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君有大過則諫,反覆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所以富有民本思想。他認為人民高於國家,國家高於君主,得到了人民的擁護才能做統治者。君主如何對待臣民,臣民就可以用同樣的態度回報君主。君主有了過錯,就應該對他進行批評,不能諱而不言,反覆勸諫而不聽,則可以推翻他,換一個人做君主。如果遇到一位暴君不肯主動下臺的話,可以把他殺掉,這就是所謂的“革命”。早期的儒家有“湯武革命論”的思想,到漢代(特別是王莽之後),統治者不喜歡這種論調,漸漸就沒有人說了。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民本思想也體現了民權高於主權,主權高於君權的特點。齊宣王在詢問孟子應不應該佔領被自己打敗的燕國時,孟子以燕民的態度作為齊國是否應該佔領燕國的尺度,而不認為這是侵略戰爭或是帝國主義。換句話說,孟子不是以是否侵犯了燕國的主權為標準,而是以燕國人民的人權狀態、悅和不悅為標準。這也是孟子“民為貴”思想的又一具體例證。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重民本

朱元璋在閱讀《孟子》一書,看到“草芥”“寇仇”等語時,說:“這不是臣子所應該說的話。”隨即下令罷除孟子在孔廟的配享地位,將牌位撤出來,並下詔書告訴群臣,如果有人膽敢上書勸諫此事,都要按照大不敬的罪名處置。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節文》

有一個名叫錢唐的人不怕死,上書進諫說:“我為孟軻而死,死有餘榮。”當時的同僚都在替錢唐擔心,認為他這次會丟掉性命,但是朱元璋卻被他的誠懇打動,沒有治他的罪。孟子配享隨後也恢復了,但朱元璋還是認為讓學校的學子讀到這樣的字眼極為不妥,於是便讓人把《孟子》書中的忌諱字句全部刪除,刪節版取名為《孟子節文》。

孟子·獨立精神

在孟子的思想之中,對士人的獨立精神和文化尊嚴有非常充分的申說。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盡心下》)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孟子·公孫丑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文天祥《正氣歌》)

這種浩然之氣在兩千多年中塑造了中國人的品格,文天祥的《正氣歌》中的浩然之氣便是來源於孟子。無數像文天祥這樣的先賢受到孟子的激勵,懷抱經世濟民的壯志,投身於中華民族的各項偉大事業之中,最終匯聚成民族的浩然正氣。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文天祥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荀子於五十歲(有學者認為是傳抄時誤將十五改為五十)時,開始到齊國稷下學宮遊學,在齊襄王時代稱為學宮備受尊崇的資深教授(史載“最為老師”),之後又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長官)。在齊國呆了許多年之後,荀子又輾轉來到楚國,春申君任命他為蘭陵(位於今山東蘭陵縣)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荀子家居蘭陵,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為他的兩名弟子為法家代表人物,使歷代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宗師,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國歷史上受到許多學者猛烈抨擊。

荀子·唯物天譴論

荀子思想包含著唯物(自然)主義天道觀以及人定勝天的觀點。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荀子·天論》)

這句收錄在中學課本的話被人們認為是光輝的唯物主義命題。荀子在此闡釋的是一個純自然的天,它的運行有自己的規律,既不是因為有堯這樣賢明的君主才存在,也不會因為有桀這樣的暴君而消失。如果順應這個運行規律來統治,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治理效果;如果違背它,國家就會發生混亂。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朱元璋

荀子對天的闡釋與漢代儒生有所不同。漢代儒學高度神道化,天變成了一個有意志的主宰,儒生們講究“天人感應”,出現了所謂的“災異說”、“福瑞說”等,與荀子所闡釋的純自然之天大為不同。

荀子毋庸置疑地界定了“天行”與“人為”之間,並沒有所謂的 “天人感應”關係。社會的治與亂、興與衰乃是純粹的“人為”,與“天行”、“天兆”沒有絲毫瓜葛。荀子對天人關係的梳理,對後世的影響巨大。一則,讓人們認清了:人是社會治理的主宰,社會的治與亂其責任主體乃是君人者,統治者的方針政策直接影響治理效果。二則,庶民大眾面對的社會混亂,也不必再指望上天,遇難也就不必再哭天搶地,大可直言不諱地呼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三則,統治者要充分認識自然規律的作用,發佈的政策命令要順應天時,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理效果,否則就會越治越亂。

荀子·性惡論

荀子思想的另一大特點便是性惡論,與孟子的性善論截然相反。孟子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善性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每一個人都有成為聖人的可能,這與佛教中每一個人經過修煉都可以成佛的說法相似。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也,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荀子·性惡》)

荀子的思路則完全不同。荀子認為每個人的天性都是惡的,之所以後來會表現出善來,是由於“偽”的原因。此處的“偽”並非虛偽的意思,不能曲解荀子的原意,認為人的善良都是偽裝的,內心都是骯髒的。其實,這裡的“偽”是人為的意思,偽這個字就是左邊為人,右邊為為。荀子認為人的天性就是惡的,比如拿一塊糖給一群孩子吃,他們肯定會為了糖而發生爭鬥,之所以到了一定年齡會發生“孔融讓梨”的故事,是因為後天的社會教育所造成的,是人為改造的結果。教育依賴於禮義,而禮義是由聖人制定的,也就是說禮義並非是人天性所有的,而是聖人人為的。

"

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後學中,以孟子和荀子影響最為深遠。本文客觀綜述孟子與荀子的學說觀點,旨在總結孟、荀的學說精要,以啟發讀者對儒家思想的再思考,至於“荀子非儒之爭”、“性善性惡之辯”等問題,本文不做討論。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號稱“亞聖”,是僅僅次於孔子的意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極高。孟子原名孟軻(約公元前385年-前304年),鄒國人,魯國公族孟孫氏後裔。今天山東曲阜城南13公里的附鳧村,傳說為孟子的出生地,當地有孟子故里街。位於山東鄒城東關的孟廟則是北宋時期修建的,其第四進院落即為“亞聖殿”。孟子並不是孔子的門徒,他自己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所謂“私淑”是指孟子未能親受業於孔子之門,但就學於子思之徒,因而得聞孔子之道,並以之善沿其身。

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雖然不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以子思為老師,他的思想可以由子思、曾參而追溯到孔子。孟子的思想繼承了孔子的仁愛精神,在政治上強烈呼籲仁政和王道。孟子和孔子的處境相似,都屬於社會的另類,在當時的政治社會發展趨勢中,他們都被邊緣化了,沒有多少國君願意聽從他們的主張,他們的見解由此被人們認為是迂闊遙遠、虛無縹緲的,對它們不屑一顧。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上地而食人肉。(《孟子·離婁上》)

孟子就是這樣以一個另類的眼光看待社會的,比如戰國是一個連年兼併、烽煙四起的時代,戰爭的勝利者往往會感覺志得意滿、國勢日張,但孟子的觀感卻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給予殺戮以強烈的譴責。孟子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戰爭。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秦軍——殺人機器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戰國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財富大量增加,各國實力都在不斷增強。孟子卻從來沒有加入主旋律的“歌功頌德”隊伍當中,他看到了社會的另一幅景象。他站在被奴役和受損害者的一方,強烈譴責生活中的貧富不均和人民的沉重苦難,就像那句著名的元代散曲說的那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民本思想

孟子與這個時代的發展主流格格不入,但他和孔子一樣,因此而不朽,贏得了中國人的普遍敬意,也像人類歷史上很多偉大思想家一樣,都不是順應時代,而是時代的批判者。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孟子·盡心下》)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君有大過則諫,反覆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所以富有民本思想。他認為人民高於國家,國家高於君主,得到了人民的擁護才能做統治者。君主如何對待臣民,臣民就可以用同樣的態度回報君主。君主有了過錯,就應該對他進行批評,不能諱而不言,反覆勸諫而不聽,則可以推翻他,換一個人做君主。如果遇到一位暴君不肯主動下臺的話,可以把他殺掉,這就是所謂的“革命”。早期的儒家有“湯武革命論”的思想,到漢代(特別是王莽之後),統治者不喜歡這種論調,漸漸就沒有人說了。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民本思想也體現了民權高於主權,主權高於君權的特點。齊宣王在詢問孟子應不應該佔領被自己打敗的燕國時,孟子以燕民的態度作為齊國是否應該佔領燕國的尺度,而不認為這是侵略戰爭或是帝國主義。換句話說,孟子不是以是否侵犯了燕國的主權為標準,而是以燕國人民的人權狀態、悅和不悅為標準。這也是孟子“民為貴”思想的又一具體例證。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重民本

朱元璋在閱讀《孟子》一書,看到“草芥”“寇仇”等語時,說:“這不是臣子所應該說的話。”隨即下令罷除孟子在孔廟的配享地位,將牌位撤出來,並下詔書告訴群臣,如果有人膽敢上書勸諫此事,都要按照大不敬的罪名處置。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節文》

有一個名叫錢唐的人不怕死,上書進諫說:“我為孟軻而死,死有餘榮。”當時的同僚都在替錢唐擔心,認為他這次會丟掉性命,但是朱元璋卻被他的誠懇打動,沒有治他的罪。孟子配享隨後也恢復了,但朱元璋還是認為讓學校的學子讀到這樣的字眼極為不妥,於是便讓人把《孟子》書中的忌諱字句全部刪除,刪節版取名為《孟子節文》。

孟子·獨立精神

在孟子的思想之中,對士人的獨立精神和文化尊嚴有非常充分的申說。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盡心下》)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孟子·公孫丑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文天祥《正氣歌》)

這種浩然之氣在兩千多年中塑造了中國人的品格,文天祥的《正氣歌》中的浩然之氣便是來源於孟子。無數像文天祥這樣的先賢受到孟子的激勵,懷抱經世濟民的壯志,投身於中華民族的各項偉大事業之中,最終匯聚成民族的浩然正氣。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文天祥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荀子於五十歲(有學者認為是傳抄時誤將十五改為五十)時,開始到齊國稷下學宮遊學,在齊襄王時代稱為學宮備受尊崇的資深教授(史載“最為老師”),之後又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長官)。在齊國呆了許多年之後,荀子又輾轉來到楚國,春申君任命他為蘭陵(位於今山東蘭陵縣)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荀子家居蘭陵,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為他的兩名弟子為法家代表人物,使歷代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宗師,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國歷史上受到許多學者猛烈抨擊。

荀子·唯物天譴論

荀子思想包含著唯物(自然)主義天道觀以及人定勝天的觀點。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荀子·天論》)

這句收錄在中學課本的話被人們認為是光輝的唯物主義命題。荀子在此闡釋的是一個純自然的天,它的運行有自己的規律,既不是因為有堯這樣賢明的君主才存在,也不會因為有桀這樣的暴君而消失。如果順應這個運行規律來統治,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治理效果;如果違背它,國家就會發生混亂。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朱元璋

荀子對天的闡釋與漢代儒生有所不同。漢代儒學高度神道化,天變成了一個有意志的主宰,儒生們講究“天人感應”,出現了所謂的“災異說”、“福瑞說”等,與荀子所闡釋的純自然之天大為不同。

荀子毋庸置疑地界定了“天行”與“人為”之間,並沒有所謂的 “天人感應”關係。社會的治與亂、興與衰乃是純粹的“人為”,與“天行”、“天兆”沒有絲毫瓜葛。荀子對天人關係的梳理,對後世的影響巨大。一則,讓人們認清了:人是社會治理的主宰,社會的治與亂其責任主體乃是君人者,統治者的方針政策直接影響治理效果。二則,庶民大眾面對的社會混亂,也不必再指望上天,遇難也就不必再哭天搶地,大可直言不諱地呼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三則,統治者要充分認識自然規律的作用,發佈的政策命令要順應天時,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理效果,否則就會越治越亂。

荀子·性惡論

荀子思想的另一大特點便是性惡論,與孟子的性善論截然相反。孟子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善性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每一個人都有成為聖人的可能,這與佛教中每一個人經過修煉都可以成佛的說法相似。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也,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荀子·性惡》)

荀子的思路則完全不同。荀子認為每個人的天性都是惡的,之所以後來會表現出善來,是由於“偽”的原因。此處的“偽”並非虛偽的意思,不能曲解荀子的原意,認為人的善良都是偽裝的,內心都是骯髒的。其實,這裡的“偽”是人為的意思,偽這個字就是左邊為人,右邊為為。荀子認為人的天性就是惡的,比如拿一塊糖給一群孩子吃,他們肯定會為了糖而發生爭鬥,之所以到了一定年齡會發生“孔融讓梨”的故事,是因為後天的社會教育所造成的,是人為改造的結果。教育依賴於禮義,而禮義是由聖人制定的,也就是說禮義並非是人天性所有的,而是聖人人為的。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樑(魏)惠王

聖人和禮義的任務就是“化性而起偽”,用人為的東西改造人惡的天性。由此,這種禮義制度有著限制和改變人行為的意義,和國家規範制度的目的相同,所以用禮義來規範人的行為可以逐漸發展成為用法律制度來規範,因為它們都來自人為,也都可以起到“化性而起偽”的作用。此時,荀子便逐漸由儒家而進入法家的範疇。

性善論和性惡論都闡釋了人類本性的一個方面,黑格爾說:“人們以為,當他說出人本性是善這句話時,就說出了一種偉大的思想。但是他們忘了,當最終說出人性是惡這句話時,卻說出了一種更偉大的思想。

荀子·以禮入法,儒法兼綜

在荀子的書中,可以看到許多對王道和霸道的闡釋,對二者幾乎給予了同等的尊重,這與孟子崇王抑霸的理念也有所不同。王道講教化和仁政,霸道講求富國和強兵。孟子將能夠開拓疆土、搜刮民財的臣子稱為民賊,對於富國強兵的那一套東西不屑一顧,甚至持排斥態度,因為這些都違背了王道的主張。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荀子·大略》)

荀子與孟子的觀點不同,荀子認為霸道也有可取之處,霸道加上仁政就是王道,王道雖比霸道的境界高,但二者也是息息相通的,所以荀子的學說有著“王霸兼綜,儒法合流”的鮮明特徵。

荀子生活的年代較晚,已經接近秦國的統一了,新的歷史趨勢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官僚政治帝國遙遙在望,所以荀子在這個時代對政治的看法已經與孟子有很大的不同了。“儒法兼綜”在後來也成為漢代儒學的變化之一,荀子相當於預告了這一儒學演變。

"

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後學中,以孟子和荀子影響最為深遠。本文客觀綜述孟子與荀子的學說觀點,旨在總結孟、荀的學說精要,以啟發讀者對儒家思想的再思考,至於“荀子非儒之爭”、“性善性惡之辯”等問題,本文不做討論。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號稱“亞聖”,是僅僅次於孔子的意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極高。孟子原名孟軻(約公元前385年-前304年),鄒國人,魯國公族孟孫氏後裔。今天山東曲阜城南13公里的附鳧村,傳說為孟子的出生地,當地有孟子故里街。位於山東鄒城東關的孟廟則是北宋時期修建的,其第四進院落即為“亞聖殿”。孟子並不是孔子的門徒,他自己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所謂“私淑”是指孟子未能親受業於孔子之門,但就學於子思之徒,因而得聞孔子之道,並以之善沿其身。

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雖然不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以子思為老師,他的思想可以由子思、曾參而追溯到孔子。孟子的思想繼承了孔子的仁愛精神,在政治上強烈呼籲仁政和王道。孟子和孔子的處境相似,都屬於社會的另類,在當時的政治社會發展趨勢中,他們都被邊緣化了,沒有多少國君願意聽從他們的主張,他們的見解由此被人們認為是迂闊遙遠、虛無縹緲的,對它們不屑一顧。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上地而食人肉。(《孟子·離婁上》)

孟子就是這樣以一個另類的眼光看待社會的,比如戰國是一個連年兼併、烽煙四起的時代,戰爭的勝利者往往會感覺志得意滿、國勢日張,但孟子的觀感卻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給予殺戮以強烈的譴責。孟子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戰爭。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秦軍——殺人機器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戰國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財富大量增加,各國實力都在不斷增強。孟子卻從來沒有加入主旋律的“歌功頌德”隊伍當中,他看到了社會的另一幅景象。他站在被奴役和受損害者的一方,強烈譴責生活中的貧富不均和人民的沉重苦難,就像那句著名的元代散曲說的那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民本思想

孟子與這個時代的發展主流格格不入,但他和孔子一樣,因此而不朽,贏得了中國人的普遍敬意,也像人類歷史上很多偉大思想家一樣,都不是順應時代,而是時代的批判者。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孟子·盡心下》)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君有大過則諫,反覆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所以富有民本思想。他認為人民高於國家,國家高於君主,得到了人民的擁護才能做統治者。君主如何對待臣民,臣民就可以用同樣的態度回報君主。君主有了過錯,就應該對他進行批評,不能諱而不言,反覆勸諫而不聽,則可以推翻他,換一個人做君主。如果遇到一位暴君不肯主動下臺的話,可以把他殺掉,這就是所謂的“革命”。早期的儒家有“湯武革命論”的思想,到漢代(特別是王莽之後),統治者不喜歡這種論調,漸漸就沒有人說了。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民本思想也體現了民權高於主權,主權高於君權的特點。齊宣王在詢問孟子應不應該佔領被自己打敗的燕國時,孟子以燕民的態度作為齊國是否應該佔領燕國的尺度,而不認為這是侵略戰爭或是帝國主義。換句話說,孟子不是以是否侵犯了燕國的主權為標準,而是以燕國人民的人權狀態、悅和不悅為標準。這也是孟子“民為貴”思想的又一具體例證。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重民本

朱元璋在閱讀《孟子》一書,看到“草芥”“寇仇”等語時,說:“這不是臣子所應該說的話。”隨即下令罷除孟子在孔廟的配享地位,將牌位撤出來,並下詔書告訴群臣,如果有人膽敢上書勸諫此事,都要按照大不敬的罪名處置。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節文》

有一個名叫錢唐的人不怕死,上書進諫說:“我為孟軻而死,死有餘榮。”當時的同僚都在替錢唐擔心,認為他這次會丟掉性命,但是朱元璋卻被他的誠懇打動,沒有治他的罪。孟子配享隨後也恢復了,但朱元璋還是認為讓學校的學子讀到這樣的字眼極為不妥,於是便讓人把《孟子》書中的忌諱字句全部刪除,刪節版取名為《孟子節文》。

孟子·獨立精神

在孟子的思想之中,對士人的獨立精神和文化尊嚴有非常充分的申說。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盡心下》)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孟子·公孫丑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文天祥《正氣歌》)

這種浩然之氣在兩千多年中塑造了中國人的品格,文天祥的《正氣歌》中的浩然之氣便是來源於孟子。無數像文天祥這樣的先賢受到孟子的激勵,懷抱經世濟民的壯志,投身於中華民族的各項偉大事業之中,最終匯聚成民族的浩然正氣。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文天祥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荀子於五十歲(有學者認為是傳抄時誤將十五改為五十)時,開始到齊國稷下學宮遊學,在齊襄王時代稱為學宮備受尊崇的資深教授(史載“最為老師”),之後又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長官)。在齊國呆了許多年之後,荀子又輾轉來到楚國,春申君任命他為蘭陵(位於今山東蘭陵縣)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荀子家居蘭陵,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為他的兩名弟子為法家代表人物,使歷代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宗師,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國歷史上受到許多學者猛烈抨擊。

荀子·唯物天譴論

荀子思想包含著唯物(自然)主義天道觀以及人定勝天的觀點。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荀子·天論》)

這句收錄在中學課本的話被人們認為是光輝的唯物主義命題。荀子在此闡釋的是一個純自然的天,它的運行有自己的規律,既不是因為有堯這樣賢明的君主才存在,也不會因為有桀這樣的暴君而消失。如果順應這個運行規律來統治,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治理效果;如果違背它,國家就會發生混亂。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朱元璋

荀子對天的闡釋與漢代儒生有所不同。漢代儒學高度神道化,天變成了一個有意志的主宰,儒生們講究“天人感應”,出現了所謂的“災異說”、“福瑞說”等,與荀子所闡釋的純自然之天大為不同。

荀子毋庸置疑地界定了“天行”與“人為”之間,並沒有所謂的 “天人感應”關係。社會的治與亂、興與衰乃是純粹的“人為”,與“天行”、“天兆”沒有絲毫瓜葛。荀子對天人關係的梳理,對後世的影響巨大。一則,讓人們認清了:人是社會治理的主宰,社會的治與亂其責任主體乃是君人者,統治者的方針政策直接影響治理效果。二則,庶民大眾面對的社會混亂,也不必再指望上天,遇難也就不必再哭天搶地,大可直言不諱地呼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三則,統治者要充分認識自然規律的作用,發佈的政策命令要順應天時,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理效果,否則就會越治越亂。

荀子·性惡論

荀子思想的另一大特點便是性惡論,與孟子的性善論截然相反。孟子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善性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每一個人都有成為聖人的可能,這與佛教中每一個人經過修煉都可以成佛的說法相似。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也,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荀子·性惡》)

荀子的思路則完全不同。荀子認為每個人的天性都是惡的,之所以後來會表現出善來,是由於“偽”的原因。此處的“偽”並非虛偽的意思,不能曲解荀子的原意,認為人的善良都是偽裝的,內心都是骯髒的。其實,這裡的“偽”是人為的意思,偽這個字就是左邊為人,右邊為為。荀子認為人的天性就是惡的,比如拿一塊糖給一群孩子吃,他們肯定會為了糖而發生爭鬥,之所以到了一定年齡會發生“孔融讓梨”的故事,是因為後天的社會教育所造成的,是人為改造的結果。教育依賴於禮義,而禮義是由聖人制定的,也就是說禮義並非是人天性所有的,而是聖人人為的。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樑(魏)惠王

聖人和禮義的任務就是“化性而起偽”,用人為的東西改造人惡的天性。由此,這種禮義制度有著限制和改變人行為的意義,和國家規範制度的目的相同,所以用禮義來規範人的行為可以逐漸發展成為用法律制度來規範,因為它們都來自人為,也都可以起到“化性而起偽”的作用。此時,荀子便逐漸由儒家而進入法家的範疇。

性善論和性惡論都闡釋了人類本性的一個方面,黑格爾說:“人們以為,當他說出人本性是善這句話時,就說出了一種偉大的思想。但是他們忘了,當最終說出人性是惡這句話時,卻說出了一種更偉大的思想。

荀子·以禮入法,儒法兼綜

在荀子的書中,可以看到許多對王道和霸道的闡釋,對二者幾乎給予了同等的尊重,這與孟子崇王抑霸的理念也有所不同。王道講教化和仁政,霸道講求富國和強兵。孟子將能夠開拓疆土、搜刮民財的臣子稱為民賊,對於富國強兵的那一套東西不屑一顧,甚至持排斥態度,因為這些都違背了王道的主張。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荀子·大略》)

荀子與孟子的觀點不同,荀子認為霸道也有可取之處,霸道加上仁政就是王道,王道雖比霸道的境界高,但二者也是息息相通的,所以荀子的學說有著“王霸兼綜,儒法合流”的鮮明特徵。

荀子生活的年代較晚,已經接近秦國的統一了,新的歷史趨勢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官僚政治帝國遙遙在望,所以荀子在這個時代對政治的看法已經與孟子有很大的不同了。“儒法兼綜”在後來也成為漢代儒學的變化之一,荀子相當於預告了這一儒學演變。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漢宣帝

孝元皇帝,……柔仁好儒,見先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嘗侍燕,從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漢書·元帝紀》)

荀子“儒法兼綜”的思想對西漢政治也有深刻影響。漢宣帝時比較重用刑法官吏,他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漢元帝,就進言建議宣帝多任用儒生,尊崇道德教化。宣帝聽後說,我們漢家有自己的制度,歷來都是“王”“霸”兼用、禮法並重,怎麼可以效法周朝的政治,只用道德教化呢?

"

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後學中,以孟子和荀子影響最為深遠。本文客觀綜述孟子與荀子的學說觀點,旨在總結孟、荀的學說精要,以啟發讀者對儒家思想的再思考,至於“荀子非儒之爭”、“性善性惡之辯”等問題,本文不做討論。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號稱“亞聖”,是僅僅次於孔子的意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極高。孟子原名孟軻(約公元前385年-前304年),鄒國人,魯國公族孟孫氏後裔。今天山東曲阜城南13公里的附鳧村,傳說為孟子的出生地,當地有孟子故里街。位於山東鄒城東關的孟廟則是北宋時期修建的,其第四進院落即為“亞聖殿”。孟子並不是孔子的門徒,他自己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所謂“私淑”是指孟子未能親受業於孔子之門,但就學於子思之徒,因而得聞孔子之道,並以之善沿其身。

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雖然不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以子思為老師,他的思想可以由子思、曾參而追溯到孔子。孟子的思想繼承了孔子的仁愛精神,在政治上強烈呼籲仁政和王道。孟子和孔子的處境相似,都屬於社會的另類,在當時的政治社會發展趨勢中,他們都被邊緣化了,沒有多少國君願意聽從他們的主張,他們的見解由此被人們認為是迂闊遙遠、虛無縹緲的,對它們不屑一顧。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上地而食人肉。(《孟子·離婁上》)

孟子就是這樣以一個另類的眼光看待社會的,比如戰國是一個連年兼併、烽煙四起的時代,戰爭的勝利者往往會感覺志得意滿、國勢日張,但孟子的觀感卻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給予殺戮以強烈的譴責。孟子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戰爭。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秦軍——殺人機器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戰國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財富大量增加,各國實力都在不斷增強。孟子卻從來沒有加入主旋律的“歌功頌德”隊伍當中,他看到了社會的另一幅景象。他站在被奴役和受損害者的一方,強烈譴責生活中的貧富不均和人民的沉重苦難,就像那句著名的元代散曲說的那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民本思想

孟子與這個時代的發展主流格格不入,但他和孔子一樣,因此而不朽,贏得了中國人的普遍敬意,也像人類歷史上很多偉大思想家一樣,都不是順應時代,而是時代的批判者。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孟子·盡心下》)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君有大過則諫,反覆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所以富有民本思想。他認為人民高於國家,國家高於君主,得到了人民的擁護才能做統治者。君主如何對待臣民,臣民就可以用同樣的態度回報君主。君主有了過錯,就應該對他進行批評,不能諱而不言,反覆勸諫而不聽,則可以推翻他,換一個人做君主。如果遇到一位暴君不肯主動下臺的話,可以把他殺掉,這就是所謂的“革命”。早期的儒家有“湯武革命論”的思想,到漢代(特別是王莽之後),統治者不喜歡這種論調,漸漸就沒有人說了。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民本思想也體現了民權高於主權,主權高於君權的特點。齊宣王在詢問孟子應不應該佔領被自己打敗的燕國時,孟子以燕民的態度作為齊國是否應該佔領燕國的尺度,而不認為這是侵略戰爭或是帝國主義。換句話說,孟子不是以是否侵犯了燕國的主權為標準,而是以燕國人民的人權狀態、悅和不悅為標準。這也是孟子“民為貴”思想的又一具體例證。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重民本

朱元璋在閱讀《孟子》一書,看到“草芥”“寇仇”等語時,說:“這不是臣子所應該說的話。”隨即下令罷除孟子在孔廟的配享地位,將牌位撤出來,並下詔書告訴群臣,如果有人膽敢上書勸諫此事,都要按照大不敬的罪名處置。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孟子節文》

有一個名叫錢唐的人不怕死,上書進諫說:“我為孟軻而死,死有餘榮。”當時的同僚都在替錢唐擔心,認為他這次會丟掉性命,但是朱元璋卻被他的誠懇打動,沒有治他的罪。孟子配享隨後也恢復了,但朱元璋還是認為讓學校的學子讀到這樣的字眼極為不妥,於是便讓人把《孟子》書中的忌諱字句全部刪除,刪節版取名為《孟子節文》。

孟子·獨立精神

在孟子的思想之中,對士人的獨立精神和文化尊嚴有非常充分的申說。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盡心下》)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孟子·公孫丑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文天祥《正氣歌》)

這種浩然之氣在兩千多年中塑造了中國人的品格,文天祥的《正氣歌》中的浩然之氣便是來源於孟子。無數像文天祥這樣的先賢受到孟子的激勵,懷抱經世濟民的壯志,投身於中華民族的各項偉大事業之中,最終匯聚成民族的浩然正氣。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文天祥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荀子於五十歲(有學者認為是傳抄時誤將十五改為五十)時,開始到齊國稷下學宮遊學,在齊襄王時代稱為學宮備受尊崇的資深教授(史載“最為老師”),之後又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長官)。在齊國呆了許多年之後,荀子又輾轉來到楚國,春申君任命他為蘭陵(位於今山東蘭陵縣)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荀子家居蘭陵,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為他的兩名弟子為法家代表人物,使歷代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宗師,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國歷史上受到許多學者猛烈抨擊。

荀子·唯物天譴論

荀子思想包含著唯物(自然)主義天道觀以及人定勝天的觀點。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荀子·天論》)

這句收錄在中學課本的話被人們認為是光輝的唯物主義命題。荀子在此闡釋的是一個純自然的天,它的運行有自己的規律,既不是因為有堯這樣賢明的君主才存在,也不會因為有桀這樣的暴君而消失。如果順應這個運行規律來統治,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治理效果;如果違背它,國家就會發生混亂。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朱元璋

荀子對天的闡釋與漢代儒生有所不同。漢代儒學高度神道化,天變成了一個有意志的主宰,儒生們講究“天人感應”,出現了所謂的“災異說”、“福瑞說”等,與荀子所闡釋的純自然之天大為不同。

荀子毋庸置疑地界定了“天行”與“人為”之間,並沒有所謂的 “天人感應”關係。社會的治與亂、興與衰乃是純粹的“人為”,與“天行”、“天兆”沒有絲毫瓜葛。荀子對天人關係的梳理,對後世的影響巨大。一則,讓人們認清了:人是社會治理的主宰,社會的治與亂其責任主體乃是君人者,統治者的方針政策直接影響治理效果。二則,庶民大眾面對的社會混亂,也不必再指望上天,遇難也就不必再哭天搶地,大可直言不諱地呼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三則,統治者要充分認識自然規律的作用,發佈的政策命令要順應天時,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理效果,否則就會越治越亂。

荀子·性惡論

荀子思想的另一大特點便是性惡論,與孟子的性善論截然相反。孟子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善性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每一個人都有成為聖人的可能,這與佛教中每一個人經過修煉都可以成佛的說法相似。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也,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荀子·性惡》)

荀子的思路則完全不同。荀子認為每個人的天性都是惡的,之所以後來會表現出善來,是由於“偽”的原因。此處的“偽”並非虛偽的意思,不能曲解荀子的原意,認為人的善良都是偽裝的,內心都是骯髒的。其實,這裡的“偽”是人為的意思,偽這個字就是左邊為人,右邊為為。荀子認為人的天性就是惡的,比如拿一塊糖給一群孩子吃,他們肯定會為了糖而發生爭鬥,之所以到了一定年齡會發生“孔融讓梨”的故事,是因為後天的社會教育所造成的,是人為改造的結果。教育依賴於禮義,而禮義是由聖人制定的,也就是說禮義並非是人天性所有的,而是聖人人為的。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樑(魏)惠王

聖人和禮義的任務就是“化性而起偽”,用人為的東西改造人惡的天性。由此,這種禮義制度有著限制和改變人行為的意義,和國家規範制度的目的相同,所以用禮義來規範人的行為可以逐漸發展成為用法律制度來規範,因為它們都來自人為,也都可以起到“化性而起偽”的作用。此時,荀子便逐漸由儒家而進入法家的範疇。

性善論和性惡論都闡釋了人類本性的一個方面,黑格爾說:“人們以為,當他說出人本性是善這句話時,就說出了一種偉大的思想。但是他們忘了,當最終說出人性是惡這句話時,卻說出了一種更偉大的思想。

荀子·以禮入法,儒法兼綜

在荀子的書中,可以看到許多對王道和霸道的闡釋,對二者幾乎給予了同等的尊重,這與孟子崇王抑霸的理念也有所不同。王道講教化和仁政,霸道講求富國和強兵。孟子將能夠開拓疆土、搜刮民財的臣子稱為民賊,對於富國強兵的那一套東西不屑一顧,甚至持排斥態度,因為這些都違背了王道的主張。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荀子·大略》)

荀子與孟子的觀點不同,荀子認為霸道也有可取之處,霸道加上仁政就是王道,王道雖比霸道的境界高,但二者也是息息相通的,所以荀子的學說有著“王霸兼綜,儒法合流”的鮮明特徵。

荀子生活的年代較晚,已經接近秦國的統一了,新的歷史趨勢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官僚政治帝國遙遙在望,所以荀子在這個時代對政治的看法已經與孟子有很大的不同了。“儒法兼綜”在後來也成為漢代儒學的變化之一,荀子相當於預告了這一儒學演變。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漢宣帝

孝元皇帝,……柔仁好儒,見先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嘗侍燕,從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漢書·元帝紀》)

荀子“儒法兼綜”的思想對西漢政治也有深刻影響。漢宣帝時比較重用刑法官吏,他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漢元帝,就進言建議宣帝多任用儒生,尊崇道德教化。宣帝聽後說,我們漢家有自己的制度,歷來都是“王”“霸”兼用、禮法並重,怎麼可以效法周朝的政治,只用道德教化呢?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謝謝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