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孔子孟子:我沒有,這不是我說的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在封建時代,我國的統治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自先秦以來流傳了兩千餘年,深深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文化。有很多人認為,儒家提出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理念,要求人們無條件地服從於封建皇權,是統治階級奴役、壓迫人民的幫凶。而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自然也遭到了無情的批評,近現代還有人曾喊出“砸爛孔家店”、“批判孔老二”的口號。

假如孔子與孟子地下有知,一定倍感委屈,因為他倆從未說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樣的話,恰恰相反,他倆都認為應當限制君主的權力。

儒家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孔子孟子:我沒有,這不是我說的

周代採用的是分封制:周天子將土地分封給各個諸侯,諸侯又將土地分封給了諸位大夫。因此諸侯對天子、大夫對諸侯是相對獨立的,甚至可能以下犯上,比如諸侯兵強馬壯可以欺負天子,大夫實力雄厚可以欺負諸侯,所以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禮壞樂崩,十分混亂,戰爭不斷。

孔子見到春秋時代的混亂,想要重建君主的權威,孔子理想的社會是:諸侯尊重天子,大夫尊重諸侯,大家各安其位,而不是犯上作亂。

孔子主張的並非無條件地服從君主,他說: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

這句話意思是,君主要有君主的樣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樣子,父親要有父親的樣子,兒子要有兒子的樣子。可見,孔子擺在首位的是對君主的要求,他認為君主以身作則,然後臣子才會效仿。假如君主做的不對,臣子自然也會犯上作亂了。

孔子經常會說類似的話,例如當季康子向孔子請教如何處理政事時,孔子說道: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

孔子的意思是:“政”就是“正”,所以行政就要行為端正。如果君主行為端正,臣民們誰敢不端正呢?

儒家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孔子孟子:我沒有,這不是我說的

《論語·子路》也記載了孔子的類似言論: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君主立身端正,就算沒有發佈命令,臣民們也會主動為君主做事;如果君主立身不正,就算髮布了命令,臣民們也不會服從的。可見孔子強調不是臣民對君主的服從,而是君主君主對於臣民的號召力。

在先秦時代,如果一個大臣對國君不滿,可以選擇離開,到另一個國君去謀求官職。孔子自己就做過這樣的事情。

當時孔子是魯國大夫,有一次魯國國君舉行祭祀活動,結束之後沒有把祭肉分給大夫們。孔子一看:這也太不像話了,便離開了魯國。孔子當然不是在乎祭肉,而是在乎周禮。因為按照周禮,諸侯完祭祀完畢,應當把祭肉分給大夫們。孔子見國君沒有分祭肉,違背禮儀,又見他沉湎於女色不理朝政,便失望地離開了魯國,開始周遊列國,去其他國家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

因此,孔子本人絕不會一根筋地效忠於某一位君主,又怎會認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說法呢?

儒家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孔子孟子:我沒有,這不是我說的

孟子生於戰國,這一時代比春秋更為混亂,孟子的思想也比孔子更加激進。

孟子的思想是民本主義,他認為百姓的地位在國家之上: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孟子的觀點是,君主要對百姓負責,能夠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人就有資格統一天下,成為新的天子。所以孟子非常讚許商湯與周武王,認為他倆起兵推翻了夏桀和商紂的暴政,這不是犯上作亂,也不是弒君,只是誅殺了兩個獨夫民賊而已。

孟子還對那些不顧百姓死活的統治者們發出了憤怒的批判之聲: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意思是:你們這些統治者,自稱是百姓的父母,可你們tmd廚房裡放著肥肉,馬廄裡養著肥馬,但國內的百姓面黃肌瘦,野外躺著餓死的屍體,你這是率領著野獸來吃人啊!野獸同類相食,人看了都很厭惡,你哪還有B臉說自己是百姓的父母?

儒家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孔子孟子:我沒有,這不是我說的

中國歷史上又有多少人像孟子這樣痛快淋漓地批判統治者呢?

孟子還說,國君有錯時,同宗大臣應當勸諫他,假如國君屢教不改,大臣應該把國君廢掉!

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

孟子在鄒國之時,鄒國與魯國有過一次邊境衝突,鄒穆公問孟子:“我國犧牲了三十三個官吏,當他們被魯國人殺害時,百姓卻在一旁看熱鬧,無人為國獻身,這些百姓實在太可恨了。我想把他們都殺掉,但他們人數太多,殺不盡。該怎麼處理呢?”孟子絲毫沒給鄒穆公留面子,他說:“可拉倒吧。災年時,鄒國百姓四處逃荒,餓死在路邊,而你的倉庫裡卻堆滿了糧食,你的官吏也不向你彙報災情。你這是和官吏們合夥殘害百姓,現在百姓可逮到報復的機會了。行了,你也別抱怨了,好好行仁政,讓老百姓吃飽飯,他們就會追隨你的。”

儒家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孔子孟子:我沒有,這不是我說的

後來明太祖朱元璋讀了《孟子》之後雷霆大怒,認為孟子號召百姓造反,因此傳旨將孟子的塑像搬出文廟,還組織人將《孟子》中批評君主的文字全部刪掉。

孔子和孟子絕不會鼓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麼後世儒家的這一思想來自何處呢?其實是源於法家。

法家和儒家不同,他們一貫站在君主的立場上,主張君主獨裁,研究如何駕馭臣民、如何加強君主權力,讓君主能夠說一不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國君說一不二的時候,也是他們倒黴的時候,因為君主讓他們死,他們不得不死。如法家著名代表人物商鞅、韓非和李斯等人都是這麼死的。其中商鞅最為慘烈,被處以車裂之刑,五牛分屍。

儒家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孔子孟子:我沒有,這不是我說的

等到秦國用法家學說統一天下後,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皇權至高無上,皇帝獨攬大權,沒有任何人能制約他。

漢武帝時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本想用天人感應說來制約皇帝的權力,他說:如果皇帝胡作非為,上天便會降下災禍。結果漢武帝知道了,就想殺掉董仲舒,董仲舒嚇得趕緊表示:我再也不說這種話了。可見,不是儒家想提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是在皇權集中的時代,儒家不得不這麼說,如果不這麼說,君就真的要他們死了,他們也確實不得不死。

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儒家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孔子孟子:我沒有,這不是我說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