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滅亡的原因之首,一直以來被忽視,其實隱藏重大玄機

蒙恬 中國歷史 千古名將英雄夢 千古名將英雄夢 2017-08-04

倚天萬里須長劍,才貌雙全大將軍——千古冤臣蒙恬(14)

主筆:江湖閒樂生

秦之亡有很多原因,除了秦二世暴政及虛耗民力的長城等大型國防工程這些一眼可見的原因外,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我們都沒有注意,那就是秦始皇對百越的用兵。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始皇帝令“尉”屠雎帶領五十萬大軍兵分五路攻擊嶺南,先後打敗了西甌人(浙江的百越)、閩越人(福建的百越)與南越人(廣東的百越),但是當和西甌人(廣西、越南的百越)打的時候出問題了,據《淮南子.人間訓》記載,這一仗秦軍打的十分艱苦,長達三年不解甲,不弛弩。先是小勝,還殺死了西甌族的首領“譯籲宋”,但是接下來西甌人跟秦軍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他們躲進深山老林之中,憑著地利不斷襲擾秦軍,尉屠雎莫之奈何。終於有一夜,秦軍遭到了西甌人的伏擊,大敗,主將屠睢戰死,秦兵伏屍流血犧牲數十萬人。

大秦帝國滅亡的原因之首,一直以來被忽視,其實隱藏重大玄機

現在問題來了,蒙恬三十萬就打敗了強悍的匈奴,尉屠雎足足五十萬大軍,為何被一支小小的西甌搞成了這副德性?難道是統帥太蠢了嗎?不見得。屠雎這個人是什麼來頭史書沒有詳載,我們不清楚,但看他能接替一代名將王翦的位子率領半個國家的兵力南征,相信其即使比不過蒙恬,也絕不會是個無能之輩。那麼到底是為什麼戰無不勝的秦軍來到嶺南,就變的老吃敗仗了呢?我想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大秦帝國滅亡的原因之首,一直以來被忽視,其實隱藏重大玄機

第一:蒙恬北伐是收復趙國的故土,當地邊民既痛恨匈奴的劫掠,自然會站在秦軍這邊兒,這叫有有群眾基礎,戰爭就好打。而尉屠雎南征的是南蠻未開化地,對於那裡的越人來說,秦軍是侵略者,所以他們要不惜一切代價,頑強抵抗。因此同樣是拓疆,蒙恬與尉屠雎發動的戰爭性質不同,結果自然迥異。

第二:地方氣候不同。蒙恬北伐的是河套地區,那裡的氣候條件與關中差不太多,士兵們比較適應。而尉屠雎南征的百越地區是南方蠻荒之地,那裡氣候懊熱,地勢卑溼,山嶺叢雜,瘴霧極重,蛇蟲又多。秦軍一到其地,不服水土。或為瘟疫瘴氣所侵,或為猛獸毒蟲所害,往往死亡。再加上當地越人仗著熟悉地形,不斷的偷襲秦軍。久而久之,秦軍士氣日漸低落,大敗也就無法避免了。

大秦帝國滅亡的原因之首,一直以來被忽視,其實隱藏重大玄機

當然,秦軍畢竟人多,在死了足夠的多的人後,秦始皇終於平定了百越地區,分別置為桂林(約為今廣西省)、象郡(約為今越南中北部)、南海(約為今廣東省)三郡。至此,秦帝國的疆土東到大海,西涉流沙,南及五嶺,北過大夏,國土總面積超過347萬平方公里,比上世紀(前四)橫跨歐亞非的的亞歷山大帝國還大。是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可惜奪秦之鹿的西漢初年國力十分疲弱,國土一度銳減至214萬平方公里,後來若不是漢武帝爭氣又將地盤打了回來,五胡亂華可能提前爆發。

大秦帝國滅亡的原因之首,一直以來被忽視,其實隱藏重大玄機

然而,為了征服百越,帝國為此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這個代價,直接加快了大秦覆滅的腳步。如果說派蒙恬修長城築直道對帝國的安危與發展還屬必要之舉,那麼征服百越絕對是秦始皇畢生以來犯的最大的一個錯誤。

第一:征服百越不是當務之急。匈奴潛力雄厚,又佔據了帝國的命根子河套地區,所以必須將他們趕走,不能讓他們從容壯大。然而百越又何必這麼急著去擺平它呢?自古以來,百越從來就不是華夏王朝的心腹之患,因為它既稱百越,自然部族甚多,且不相統屬,一盤散沙,根本威脅不了中原政權的統治,所以楚國在最強大的時候,也只是開發到浙江湖南地區,並沒有接著往南打。漢朝也是養精蓄銳近百年,直到漢武帝最強大的時候,才在公元前109年徹底平服了百越。秦始皇又何必要那麼急呢?飯要一口口吃,仗要一代代打,什麼都得講個平衡。修長城築直道已經耗費了不少國力民力財力了,帝國至少需要幾十年的休養生息,人口物力的繁衍,才能繼續下一步的拓疆計劃。所以秦始皇最正確的做法,是把征服百越的事情,留給子孫後代去做,可他非要在自己這一輩子把所有事情都做完,這能不出亂子嗎?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做,而是不到時候做,做了不一定付得起那樣的代價。秦始皇最大的缺點,就是好大喜功,好高騖遠,什麼事情都要畢其功於一役,絲毫不怕撐死自己。唉,人有的時候進取心太強也不好呀,要有自知之明,要懂知足常樂,要有追求但不強求,這才是真正好的人生態度。所謂過猶不及、物極必反,就是這麼一個道理了。

大秦帝國滅亡的原因之首,一直以來被忽視,其實隱藏重大玄機

圖:西漢初年地圖

第二:征服百越是自殘式的自損實力。為了統治與開發新徵服的百越地區,帝國五十萬大軍全部駐紮在象郡、桂林郡、南海郡三郡。然而這些地區土地貧瘠,農業發展十分落後,五十萬南軍根本無法像蒙恬北軍那樣大規模屯田,所以只能靠修一條靈渠從巴蜀與漢中調糧,結果幾年下來,五十萬人幾乎耗盡了天府之國的糧倉,這直接導致了軍隊的供應水平下降。砍人頭得到的爵位再也無法得到相應的優厚待遇,惡性循環之下,百年來使秦軍保持高昂鬥志的軍功爵制度幾近崩潰。一旦天下大亂,秦軍則大量逃亡、甚至反叛,結果就是帝國瞬間分崩離析。

第三,征服百越的是秦始皇平生做的最吃虧的一筆買賣——五十萬大軍全賠了。秦始皇一共向外派出了八十萬大軍,北方三十萬,南方五十萬,這幾乎是帝國的全部主力。這北方三十萬軍,自直道而行,五日之內就可趕到咸陽救援。然而南方五十萬軍,僻在南荒,交通不便,關中一旦有險,數月亦救之不及。事實上,當人民起義爆發,天下大亂的時候,南方五十萬大軍一兵一卒都沒有去救秦,當時的南軍統帥南海尉趙佗,乾脆就盡誅各郡秦吏,據險自守,不但眼瞅著帝國滅亡不管,反而擁兵自重,自立為南越王了!

大秦帝國滅亡的原因之首,一直以來被忽視,其實隱藏重大玄機

廣東省博物館巨幅油畫 《和輯百越》,形象記錄了公元前204年,趙佗建立南越國的史實。

我們可以想想,如果帝國平添上這五十萬精銳大軍,還會那麼快滅亡嗎?無限遐想空間啊!

大秦帝國滅亡的原因之首,一直以來被忽視,其實隱藏重大玄機

或許,秦之亡,是因為秦始皇和他的臣子們太急功近利吧,然而,他們畢竟做了許多亙古未有、開天闢地的大事,這些大事,幾乎比此後兩千年大多數帝王將相們所做的總和還要多。在中國歷史上,秦文化是獨一無二的。秦人功利實用,滿懷開拓與進取精神,他們崇拜規則與秩序,相信武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或許,這種文化傳統在造就了一個強盛帝國的同時也埋下了覆滅的種子。但不管怎樣,他們開創了一個偉大的文明,他們為我們後人留下了無數寶貴遺產,暴政就暴政吧,至少比某些碌碌無為的昏君昏臣,一輩子啥正經事兒都沒幹出來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