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著名繪畫”《蒙娜麗莎》:每天面對近3萬名觀眾,只有保持“距離”,才能儘量讓更多人看得到'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1期,原文標題《<蒙娜麗莎>何以成為“世界最著名繪畫”?》

盧浮宮16世紀意大利繪畫首席研究員樊尚·德利厄萬告訴我,當《蒙娜麗莎》每天需要面對近3萬名觀眾的時候,只有保持“距離”,才可以儘量讓更多人看到這幅畫。

記者/張星雲 攝影/黃宇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1期,原文標題《<蒙娜麗莎>何以成為“世界最著名繪畫”?》

盧浮宮16世紀意大利繪畫首席研究員樊尚·德利厄萬告訴我,當《蒙娜麗莎》每天需要面對近3萬名觀眾的時候,只有保持“距離”,才可以儘量讓更多人看到這幅畫。

記者/張星雲 攝影/黃宇

“世界最著名繪畫”《蒙娜麗莎》:每天面對近3萬名觀眾,只有保持“距離”,才能儘量讓更多人看得到

盧浮宮鎮館之寶《蒙娜麗莎》如今每天接待3萬名觀眾

鎮館之寶

盧浮宮到處都有明顯的獨立路標帶你直通《蒙娜麗莎》。

從玻璃金字塔下方的大廳進入盧浮宮三館之一的德農館,在一片意大利雕塑裡走到頭,經過陳放著勝利女神鵰塑的臺階上二樓,右拐,就到了意大利繪畫館藏部分。掛著中世紀意大利繪畫的方形沙龍展廳(Salon Carré)後面緊接著大畫廊展廳(Grand Galerie),極其優美的長廊兩側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就在漫步其中,欣賞其華麗的裝飾和模仿自然光線的玻璃屋頂時,會在左手邊無意間遇到達·芬奇的另外幾幅繪畫:《施洗者聖約翰》《巖間聖母》《聖母子與聖安妮》並排掛在牆上,中間夾了一幅達·芬奇弟子伯納迪諾·盧伊尼(Bernardino Luini)的《莎樂美與施洗者約翰的頭顱》。按理說達·芬奇的《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也是掛在這個展廳,不過現在它被外借到阿布扎比盧浮宮展出去了。

很少有人在這幾幅畫前駐足,除了講解員會帶著旅行團停下來稍作介紹,大部分散客會急匆匆地繼續往前走,連看都不看一眼。因為再往前十幾米,就是《蒙娜麗莎》展廳的排隊入口了。

萬國大廳展廳(Salle des Etats)裡全是人。大家踮起腳尖,舉起手機,為中央玻璃罩裡的《蒙娜麗莎》拍照。另外三面牆本應該有其他威尼斯畫派的作品,但現在它們全都被遷移至另一間展廳,此時萬國大廳正在進行維修,以迎接今年底的盧浮宮達·芬奇大展。

隨著人群向前擠,《蒙娜麗莎》5米外立起的金屬欄杆就是隊伍的終點,從旁邊的出口出來是德農沙龍展廳(Salon de Denon),這裡除了掛著安格爾《大浴女》和達維特《拿破崙加冕禮》之外,還有一個小紀念品店。當然,大部分文創紀念品上都印著蒙娜麗莎的頭像,明信片、眼鏡布、盤子、日曆、筆記本,還有下雪的水晶球、襪子、撲克牌、魔方、拼圖。

也許對一些人來說,看完《蒙娜麗莎》,參觀到這裡已經結束了。這個展廳有兩臺直梯,遊客們可以從盧浮宮歐洲繪畫、非洲藝術館藏所在的二層乘電梯,跳過整個一層的古羅馬文物館藏和地下一層的伊斯蘭藝術、近東和埃及藝術館藏,直接到達地下二層的博物館出口。

“毫無疑問它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繪畫。”盧浮宮16世紀意大利繪畫首席研究員樊尚·德利厄萬(Vincent Delieuvin)告訴我,《蒙娜麗莎》2005年遷入現在的展廳,與觀眾隔得很遠,並被掛得高於水平視線,這些都是在考慮了巨大人流量之後做出的設計。“這肯定不是最理想的觀看方式,但當它每天需要面對近3萬觀眾的時候,只有保持‘距離’,才可以儘量讓更多人看到這幅畫。”

德利厄萬是在《蒙娜麗莎》遷入現展廳幾個月後調入盧浮宮的,從那時起,他便負責《蒙娜麗莎》的研究及保護工作直至今日。這13年來,每年有一天,他可以從保護玻璃後面取出真跡,移除畫框,貼近《蒙娜麗莎》仔細檢查,因為隔著那麼遠他也看不清。

“眾所周知《蒙娜麗莎》很脆弱,尤其是它木板左上方那條已經有幾個世紀之久的古老裂痕。上世紀90年代末那條裂痕翹起,曾導致顏料層受損,當時的修復師對此進行了修復。此後除了每年一次例行檢查外,這幅畫待在恆溫的保護玻璃中,且沒有經受任何移動。但我們也很清楚,這條裂痕還是不穩定,裂痕依然有可能順著蒙娜麗莎的頭髮開裂到臉部,那會是災難性的,因為裂痕沒法修復。”按照例行檢查程序,在移除畫框後首先會通過科技設備檢測,以跟蹤這幅畫所用木板和顏料層的保存狀況,然後德利厄萬還會和一位修復師貼近繪畫用肉眼仔細檢查。

《蒙娜麗莎》是如此受關注。2005年,裂痕有過疑似開裂的跡象,盧浮宮曾打算臨時取下畫進行檢測,這也就意味著《蒙娜麗莎》可能會在觀眾面前消失一天。儘管最終被證實是虛驚一場,但當時為了更好地向公眾交代,盧浮宮繪畫部決定提前告知大家。他們找到法新社,讓他們發個一行字的簡訊:“《蒙娜麗莎》木板上的裂痕引發盧浮宮領導層的擔心,一項針對性的檢測即將進行。”法新社上午11點10分發布了這條簡訊,11點15分,記者們就開始給繪畫部打電話了。隨後媒體發佈的文章,標題把盧浮宮都嚇壞了,比如加拿大媒體用的是《蒙娜麗莎毀了》,意大利則是《蒙娜麗莎會消失嗎?》。

這些都間接證明這幅畫的火爆程度。

從2010年起,盧浮宮接連對三件館藏達·芬奇的作品《聖母子與聖安妮》《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施洗者聖約翰》進行了修復。儘管德利厄萬也承認,他每年取下《蒙娜麗莎》近距離看時,會感受到清漆老化導致畫面整體越來越黃,但它並不在目前的修復計劃中。作為“世界最著名繪畫”,顯然盧浮宮對它的處理是最保守的。即便變黃變暗,它依然是人們心中最美的形象,不容輕易改變。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1期,原文標題《<蒙娜麗莎>何以成為“世界最著名繪畫”?》

盧浮宮16世紀意大利繪畫首席研究員樊尚·德利厄萬告訴我,當《蒙娜麗莎》每天需要面對近3萬名觀眾的時候,只有保持“距離”,才可以儘量讓更多人看到這幅畫。

記者/張星雲 攝影/黃宇

“世界最著名繪畫”《蒙娜麗莎》:每天面對近3萬名觀眾,只有保持“距離”,才能儘量讓更多人看得到

盧浮宮鎮館之寶《蒙娜麗莎》如今每天接待3萬名觀眾

鎮館之寶

盧浮宮到處都有明顯的獨立路標帶你直通《蒙娜麗莎》。

從玻璃金字塔下方的大廳進入盧浮宮三館之一的德農館,在一片意大利雕塑裡走到頭,經過陳放著勝利女神鵰塑的臺階上二樓,右拐,就到了意大利繪畫館藏部分。掛著中世紀意大利繪畫的方形沙龍展廳(Salon Carré)後面緊接著大畫廊展廳(Grand Galerie),極其優美的長廊兩側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就在漫步其中,欣賞其華麗的裝飾和模仿自然光線的玻璃屋頂時,會在左手邊無意間遇到達·芬奇的另外幾幅繪畫:《施洗者聖約翰》《巖間聖母》《聖母子與聖安妮》並排掛在牆上,中間夾了一幅達·芬奇弟子伯納迪諾·盧伊尼(Bernardino Luini)的《莎樂美與施洗者約翰的頭顱》。按理說達·芬奇的《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也是掛在這個展廳,不過現在它被外借到阿布扎比盧浮宮展出去了。

很少有人在這幾幅畫前駐足,除了講解員會帶著旅行團停下來稍作介紹,大部分散客會急匆匆地繼續往前走,連看都不看一眼。因為再往前十幾米,就是《蒙娜麗莎》展廳的排隊入口了。

萬國大廳展廳(Salle des Etats)裡全是人。大家踮起腳尖,舉起手機,為中央玻璃罩裡的《蒙娜麗莎》拍照。另外三面牆本應該有其他威尼斯畫派的作品,但現在它們全都被遷移至另一間展廳,此時萬國大廳正在進行維修,以迎接今年底的盧浮宮達·芬奇大展。

隨著人群向前擠,《蒙娜麗莎》5米外立起的金屬欄杆就是隊伍的終點,從旁邊的出口出來是德農沙龍展廳(Salon de Denon),這裡除了掛著安格爾《大浴女》和達維特《拿破崙加冕禮》之外,還有一個小紀念品店。當然,大部分文創紀念品上都印著蒙娜麗莎的頭像,明信片、眼鏡布、盤子、日曆、筆記本,還有下雪的水晶球、襪子、撲克牌、魔方、拼圖。

也許對一些人來說,看完《蒙娜麗莎》,參觀到這裡已經結束了。這個展廳有兩臺直梯,遊客們可以從盧浮宮歐洲繪畫、非洲藝術館藏所在的二層乘電梯,跳過整個一層的古羅馬文物館藏和地下一層的伊斯蘭藝術、近東和埃及藝術館藏,直接到達地下二層的博物館出口。

“毫無疑問它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繪畫。”盧浮宮16世紀意大利繪畫首席研究員樊尚·德利厄萬(Vincent Delieuvin)告訴我,《蒙娜麗莎》2005年遷入現在的展廳,與觀眾隔得很遠,並被掛得高於水平視線,這些都是在考慮了巨大人流量之後做出的設計。“這肯定不是最理想的觀看方式,但當它每天需要面對近3萬觀眾的時候,只有保持‘距離’,才可以儘量讓更多人看到這幅畫。”

德利厄萬是在《蒙娜麗莎》遷入現展廳幾個月後調入盧浮宮的,從那時起,他便負責《蒙娜麗莎》的研究及保護工作直至今日。這13年來,每年有一天,他可以從保護玻璃後面取出真跡,移除畫框,貼近《蒙娜麗莎》仔細檢查,因為隔著那麼遠他也看不清。

“眾所周知《蒙娜麗莎》很脆弱,尤其是它木板左上方那條已經有幾個世紀之久的古老裂痕。上世紀90年代末那條裂痕翹起,曾導致顏料層受損,當時的修復師對此進行了修復。此後除了每年一次例行檢查外,這幅畫待在恆溫的保護玻璃中,且沒有經受任何移動。但我們也很清楚,這條裂痕還是不穩定,裂痕依然有可能順著蒙娜麗莎的頭髮開裂到臉部,那會是災難性的,因為裂痕沒法修復。”按照例行檢查程序,在移除畫框後首先會通過科技設備檢測,以跟蹤這幅畫所用木板和顏料層的保存狀況,然後德利厄萬還會和一位修復師貼近繪畫用肉眼仔細檢查。

《蒙娜麗莎》是如此受關注。2005年,裂痕有過疑似開裂的跡象,盧浮宮曾打算臨時取下畫進行檢測,這也就意味著《蒙娜麗莎》可能會在觀眾面前消失一天。儘管最終被證實是虛驚一場,但當時為了更好地向公眾交代,盧浮宮繪畫部決定提前告知大家。他們找到法新社,讓他們發個一行字的簡訊:“《蒙娜麗莎》木板上的裂痕引發盧浮宮領導層的擔心,一項針對性的檢測即將進行。”法新社上午11點10分發布了這條簡訊,11點15分,記者們就開始給繪畫部打電話了。隨後媒體發佈的文章,標題把盧浮宮都嚇壞了,比如加拿大媒體用的是《蒙娜麗莎毀了》,意大利則是《蒙娜麗莎會消失嗎?》。

這些都間接證明這幅畫的火爆程度。

從2010年起,盧浮宮接連對三件館藏達·芬奇的作品《聖母子與聖安妮》《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施洗者聖約翰》進行了修復。儘管德利厄萬也承認,他每年取下《蒙娜麗莎》近距離看時,會感受到清漆老化導致畫面整體越來越黃,但它並不在目前的修復計劃中。作為“世界最著名繪畫”,顯然盧浮宮對它的處理是最保守的。即便變黃變暗,它依然是人們心中最美的形象,不容輕易改變。

“世界最著名繪畫”《蒙娜麗莎》:每天面對近3萬名觀眾,只有保持“距離”,才能儘量讓更多人看得到

盧浮宮16世紀意大利繪畫首席研究員樊尚·德利厄萬

跨世紀的美

德利厄萬說,在達·芬奇創作《蒙娜麗莎》之初,它就已經是一幅名畫了。“這幅畫太美了,以至於每個見過它的人都產生了描述它的慾望和野心。也正是因為這些野心,使得這幅畫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記載,為後來研究它的藝術史學者們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

西方第一位藝術史學者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曾被認為是最早描述這幅畫的人。達·芬奇去世30年後,瓦薩里出版了一本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家傳記合集,在那本書中,他曾深深地被達·芬奇的寫實能力所折服:“從玫瑰紅脣到鮮嫩的粉頰,無處不是生動的肌膚而非顏料的堆砌。如果人們凝神去看她的鎖骨,彷彿還能感受到脈搏的跳動。可以說,這件作品的描繪方式足以讓最大膽的藝術家絕望。蒙娜麗莎本人如此美麗,因此達·芬奇在畫像時耍了一點小花招,請來樂師、歌手、小丑在旁邊奏樂表演,同時還不停地講笑話逗她開心,以驅散人物肖像中通常出現的憂鬱表情。這幅畫中的美妙微笑,甚至讓人覺得過於超凡脫俗了,更像是神蹟顯現而非現實的人物。”

德利厄萬說這是瓦薩里一生寫過的最優美的描述,“因為瓦薩里的讚美,讓這幅畫在當時就已經成為一幅名畫”。此外瓦薩里還在文中交代了這幅畫的背景:“達·芬奇受弗朗切斯科·德爾·焦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委託,為後者的妻子畫肖像,他已經畫了四年了,仍是未完成的狀態。這幅繪畫現在由弗朗索瓦一世所有,存於楓丹白露。”

瓦薩里之後,1625年,卡西亞諾·德爾·波佐(Cassiano Dal Pozzo)曾隨羅馬教皇的公使團訪問路易十三時期的楓丹白露。波佐不僅是使團成員,還是一名繪畫的狂熱愛好者,在《蒙娜麗莎》面前,波佐的描述同樣幾乎語無倫次,他甚至都忽略了對畫面背景的描述,專注於蒙娜麗莎“優美而又有別於古希臘雕塑”的臉和手。

17世紀,皮埃爾·丹(Pierre Dan)神父也曾有幸參觀過楓丹白露,並寫過一本介紹此地所藏珍寶的書,他在書裡說,楓丹白露的繪畫藏品中,當屬達·芬奇的五幅作品最好。“達·芬奇的第五幅作品是最重要的一幅作品,一幅特別優美的繪畫,一幅意大利貴族婦女的肖像,而不是像一些人猜想的那樣是幅交際花的肖像。這幅畫叫《蒙娜麗莎》,平時人們更願意叫它《焦孔多夫人》。”

這些線索都與瓦薩里最初的描述相符。此後的幾個世紀裡,藝術史學者們一致認為畫中女子就是佛羅倫薩貴族商人焦孔多的第二任妻子麗莎(Lisa)。在中世紀的意大利語中,“蒙娜”(Monna)一詞來自拉丁語“夫人”(Mea Domina)的縮寫形式,而“焦孔達”(Gioconda)則是“焦孔多”的陰性形式,也就是這幅畫的兩個名字——“蒙娜麗莎”和“焦孔達夫人”——的來源。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1期,原文標題《<蒙娜麗莎>何以成為“世界最著名繪畫”?》

盧浮宮16世紀意大利繪畫首席研究員樊尚·德利厄萬告訴我,當《蒙娜麗莎》每天需要面對近3萬名觀眾的時候,只有保持“距離”,才可以儘量讓更多人看到這幅畫。

記者/張星雲 攝影/黃宇

“世界最著名繪畫”《蒙娜麗莎》:每天面對近3萬名觀眾,只有保持“距離”,才能儘量讓更多人看得到

盧浮宮鎮館之寶《蒙娜麗莎》如今每天接待3萬名觀眾

鎮館之寶

盧浮宮到處都有明顯的獨立路標帶你直通《蒙娜麗莎》。

從玻璃金字塔下方的大廳進入盧浮宮三館之一的德農館,在一片意大利雕塑裡走到頭,經過陳放著勝利女神鵰塑的臺階上二樓,右拐,就到了意大利繪畫館藏部分。掛著中世紀意大利繪畫的方形沙龍展廳(Salon Carré)後面緊接著大畫廊展廳(Grand Galerie),極其優美的長廊兩側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就在漫步其中,欣賞其華麗的裝飾和模仿自然光線的玻璃屋頂時,會在左手邊無意間遇到達·芬奇的另外幾幅繪畫:《施洗者聖約翰》《巖間聖母》《聖母子與聖安妮》並排掛在牆上,中間夾了一幅達·芬奇弟子伯納迪諾·盧伊尼(Bernardino Luini)的《莎樂美與施洗者約翰的頭顱》。按理說達·芬奇的《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也是掛在這個展廳,不過現在它被外借到阿布扎比盧浮宮展出去了。

很少有人在這幾幅畫前駐足,除了講解員會帶著旅行團停下來稍作介紹,大部分散客會急匆匆地繼續往前走,連看都不看一眼。因為再往前十幾米,就是《蒙娜麗莎》展廳的排隊入口了。

萬國大廳展廳(Salle des Etats)裡全是人。大家踮起腳尖,舉起手機,為中央玻璃罩裡的《蒙娜麗莎》拍照。另外三面牆本應該有其他威尼斯畫派的作品,但現在它們全都被遷移至另一間展廳,此時萬國大廳正在進行維修,以迎接今年底的盧浮宮達·芬奇大展。

隨著人群向前擠,《蒙娜麗莎》5米外立起的金屬欄杆就是隊伍的終點,從旁邊的出口出來是德農沙龍展廳(Salon de Denon),這裡除了掛著安格爾《大浴女》和達維特《拿破崙加冕禮》之外,還有一個小紀念品店。當然,大部分文創紀念品上都印著蒙娜麗莎的頭像,明信片、眼鏡布、盤子、日曆、筆記本,還有下雪的水晶球、襪子、撲克牌、魔方、拼圖。

也許對一些人來說,看完《蒙娜麗莎》,參觀到這裡已經結束了。這個展廳有兩臺直梯,遊客們可以從盧浮宮歐洲繪畫、非洲藝術館藏所在的二層乘電梯,跳過整個一層的古羅馬文物館藏和地下一層的伊斯蘭藝術、近東和埃及藝術館藏,直接到達地下二層的博物館出口。

“毫無疑問它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繪畫。”盧浮宮16世紀意大利繪畫首席研究員樊尚·德利厄萬(Vincent Delieuvin)告訴我,《蒙娜麗莎》2005年遷入現在的展廳,與觀眾隔得很遠,並被掛得高於水平視線,這些都是在考慮了巨大人流量之後做出的設計。“這肯定不是最理想的觀看方式,但當它每天需要面對近3萬觀眾的時候,只有保持‘距離’,才可以儘量讓更多人看到這幅畫。”

德利厄萬是在《蒙娜麗莎》遷入現展廳幾個月後調入盧浮宮的,從那時起,他便負責《蒙娜麗莎》的研究及保護工作直至今日。這13年來,每年有一天,他可以從保護玻璃後面取出真跡,移除畫框,貼近《蒙娜麗莎》仔細檢查,因為隔著那麼遠他也看不清。

“眾所周知《蒙娜麗莎》很脆弱,尤其是它木板左上方那條已經有幾個世紀之久的古老裂痕。上世紀90年代末那條裂痕翹起,曾導致顏料層受損,當時的修復師對此進行了修復。此後除了每年一次例行檢查外,這幅畫待在恆溫的保護玻璃中,且沒有經受任何移動。但我們也很清楚,這條裂痕還是不穩定,裂痕依然有可能順著蒙娜麗莎的頭髮開裂到臉部,那會是災難性的,因為裂痕沒法修復。”按照例行檢查程序,在移除畫框後首先會通過科技設備檢測,以跟蹤這幅畫所用木板和顏料層的保存狀況,然後德利厄萬還會和一位修復師貼近繪畫用肉眼仔細檢查。

《蒙娜麗莎》是如此受關注。2005年,裂痕有過疑似開裂的跡象,盧浮宮曾打算臨時取下畫進行檢測,這也就意味著《蒙娜麗莎》可能會在觀眾面前消失一天。儘管最終被證實是虛驚一場,但當時為了更好地向公眾交代,盧浮宮繪畫部決定提前告知大家。他們找到法新社,讓他們發個一行字的簡訊:“《蒙娜麗莎》木板上的裂痕引發盧浮宮領導層的擔心,一項針對性的檢測即將進行。”法新社上午11點10分發布了這條簡訊,11點15分,記者們就開始給繪畫部打電話了。隨後媒體發佈的文章,標題把盧浮宮都嚇壞了,比如加拿大媒體用的是《蒙娜麗莎毀了》,意大利則是《蒙娜麗莎會消失嗎?》。

這些都間接證明這幅畫的火爆程度。

從2010年起,盧浮宮接連對三件館藏達·芬奇的作品《聖母子與聖安妮》《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施洗者聖約翰》進行了修復。儘管德利厄萬也承認,他每年取下《蒙娜麗莎》近距離看時,會感受到清漆老化導致畫面整體越來越黃,但它並不在目前的修復計劃中。作為“世界最著名繪畫”,顯然盧浮宮對它的處理是最保守的。即便變黃變暗,它依然是人們心中最美的形象,不容輕易改變。

“世界最著名繪畫”《蒙娜麗莎》:每天面對近3萬名觀眾,只有保持“距離”,才能儘量讓更多人看得到

盧浮宮16世紀意大利繪畫首席研究員樊尚·德利厄萬

跨世紀的美

德利厄萬說,在達·芬奇創作《蒙娜麗莎》之初,它就已經是一幅名畫了。“這幅畫太美了,以至於每個見過它的人都產生了描述它的慾望和野心。也正是因為這些野心,使得這幅畫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記載,為後來研究它的藝術史學者們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

西方第一位藝術史學者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曾被認為是最早描述這幅畫的人。達·芬奇去世30年後,瓦薩里出版了一本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家傳記合集,在那本書中,他曾深深地被達·芬奇的寫實能力所折服:“從玫瑰紅脣到鮮嫩的粉頰,無處不是生動的肌膚而非顏料的堆砌。如果人們凝神去看她的鎖骨,彷彿還能感受到脈搏的跳動。可以說,這件作品的描繪方式足以讓最大膽的藝術家絕望。蒙娜麗莎本人如此美麗,因此達·芬奇在畫像時耍了一點小花招,請來樂師、歌手、小丑在旁邊奏樂表演,同時還不停地講笑話逗她開心,以驅散人物肖像中通常出現的憂鬱表情。這幅畫中的美妙微笑,甚至讓人覺得過於超凡脫俗了,更像是神蹟顯現而非現實的人物。”

德利厄萬說這是瓦薩里一生寫過的最優美的描述,“因為瓦薩里的讚美,讓這幅畫在當時就已經成為一幅名畫”。此外瓦薩里還在文中交代了這幅畫的背景:“達·芬奇受弗朗切斯科·德爾·焦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委託,為後者的妻子畫肖像,他已經畫了四年了,仍是未完成的狀態。這幅繪畫現在由弗朗索瓦一世所有,存於楓丹白露。”

瓦薩里之後,1625年,卡西亞諾·德爾·波佐(Cassiano Dal Pozzo)曾隨羅馬教皇的公使團訪問路易十三時期的楓丹白露。波佐不僅是使團成員,還是一名繪畫的狂熱愛好者,在《蒙娜麗莎》面前,波佐的描述同樣幾乎語無倫次,他甚至都忽略了對畫面背景的描述,專注於蒙娜麗莎“優美而又有別於古希臘雕塑”的臉和手。

17世紀,皮埃爾·丹(Pierre Dan)神父也曾有幸參觀過楓丹白露,並寫過一本介紹此地所藏珍寶的書,他在書裡說,楓丹白露的繪畫藏品中,當屬達·芬奇的五幅作品最好。“達·芬奇的第五幅作品是最重要的一幅作品,一幅特別優美的繪畫,一幅意大利貴族婦女的肖像,而不是像一些人猜想的那樣是幅交際花的肖像。這幅畫叫《蒙娜麗莎》,平時人們更願意叫它《焦孔多夫人》。”

這些線索都與瓦薩里最初的描述相符。此後的幾個世紀裡,藝術史學者們一致認為畫中女子就是佛羅倫薩貴族商人焦孔多的第二任妻子麗莎(Lisa)。在中世紀的意大利語中,“蒙娜”(Monna)一詞來自拉丁語“夫人”(Mea Domina)的縮寫形式,而“焦孔達”(Gioconda)則是“焦孔多”的陰性形式,也就是這幅畫的兩個名字——“蒙娜麗莎”和“焦孔達夫人”——的來源。

“世界最著名繪畫”《蒙娜麗莎》:每天面對近3萬名觀眾,只有保持“距離”,才能儘量讓更多人看得到

1963年《蒙娜麗莎》借展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時的場面(視覺中國供圖)

20世紀又出現了不少對畫中女子身份的新猜想,可2005年學界迎來了一次重大文本發現,在海德堡大學圖書館的一次目錄編撰過程中,工作人員在舊書中發現了一條馬基雅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的助手阿戈斯蒂諾·韋斯普奇(Agostino Vespucci)在1503年10月寫下的批註,其中就提到了“麗莎·德爾·焦孔多的肖像畫”。

“也就是說,起碼在1503年,達·芬奇就已經開始在創作《蒙娜麗莎》了。”德利厄萬說這份歷史記錄進一步確認了瓦薩里文本的可靠性,“實際上瓦薩里在佛羅倫薩寫這幅畫的時候,焦孔多夫人的子女都還在世,也都生活在佛羅倫薩,並且焦孔多家族在當地很有名,因此瓦薩里不能隨便瞎寫。之前人們經常對此提出質疑,如今這已經成為事實。”

不僅藝術史學者希望從這幅世界最著名繪畫上發掘出新東西,科學家們也一樣。《蒙娜麗莎》是盧浮宮裡最早通過X光檢測的館藏作品之一。20世紀50年代,它就已經出現因表面清漆老化而使畫面越來越模糊的問題,於是盧浮宮把它拿去做了X光檢測,併為此辦了一場達·芬奇作品回顧展,以展示這次檢測結果。記者們看完展覽,回去在報紙上寫,達·芬奇真是個天才,他畫的有些內容甚至連最前沿的現代科技都檢測不出來。作品最後一次接受X光檢查是2004年,最後一次接受紅外線掃描是2009年。“之後兩項技術都沒有什麼進步,於是我們也沒再用過。”德利厄萬說他們最想要一臺可以檢測出繪畫背後草圖紅色輪廓線的掃描機器,但現在還沒有這樣的設備,“因此藝術史學者實際也在推動科技進步”。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1期,原文標題《<蒙娜麗莎>何以成為“世界最著名繪畫”?》

盧浮宮16世紀意大利繪畫首席研究員樊尚·德利厄萬告訴我,當《蒙娜麗莎》每天需要面對近3萬名觀眾的時候,只有保持“距離”,才可以儘量讓更多人看到這幅畫。

記者/張星雲 攝影/黃宇

“世界最著名繪畫”《蒙娜麗莎》:每天面對近3萬名觀眾,只有保持“距離”,才能儘量讓更多人看得到

盧浮宮鎮館之寶《蒙娜麗莎》如今每天接待3萬名觀眾

鎮館之寶

盧浮宮到處都有明顯的獨立路標帶你直通《蒙娜麗莎》。

從玻璃金字塔下方的大廳進入盧浮宮三館之一的德農館,在一片意大利雕塑裡走到頭,經過陳放著勝利女神鵰塑的臺階上二樓,右拐,就到了意大利繪畫館藏部分。掛著中世紀意大利繪畫的方形沙龍展廳(Salon Carré)後面緊接著大畫廊展廳(Grand Galerie),極其優美的長廊兩側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就在漫步其中,欣賞其華麗的裝飾和模仿自然光線的玻璃屋頂時,會在左手邊無意間遇到達·芬奇的另外幾幅繪畫:《施洗者聖約翰》《巖間聖母》《聖母子與聖安妮》並排掛在牆上,中間夾了一幅達·芬奇弟子伯納迪諾·盧伊尼(Bernardino Luini)的《莎樂美與施洗者約翰的頭顱》。按理說達·芬奇的《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也是掛在這個展廳,不過現在它被外借到阿布扎比盧浮宮展出去了。

很少有人在這幾幅畫前駐足,除了講解員會帶著旅行團停下來稍作介紹,大部分散客會急匆匆地繼續往前走,連看都不看一眼。因為再往前十幾米,就是《蒙娜麗莎》展廳的排隊入口了。

萬國大廳展廳(Salle des Etats)裡全是人。大家踮起腳尖,舉起手機,為中央玻璃罩裡的《蒙娜麗莎》拍照。另外三面牆本應該有其他威尼斯畫派的作品,但現在它們全都被遷移至另一間展廳,此時萬國大廳正在進行維修,以迎接今年底的盧浮宮達·芬奇大展。

隨著人群向前擠,《蒙娜麗莎》5米外立起的金屬欄杆就是隊伍的終點,從旁邊的出口出來是德農沙龍展廳(Salon de Denon),這裡除了掛著安格爾《大浴女》和達維特《拿破崙加冕禮》之外,還有一個小紀念品店。當然,大部分文創紀念品上都印著蒙娜麗莎的頭像,明信片、眼鏡布、盤子、日曆、筆記本,還有下雪的水晶球、襪子、撲克牌、魔方、拼圖。

也許對一些人來說,看完《蒙娜麗莎》,參觀到這裡已經結束了。這個展廳有兩臺直梯,遊客們可以從盧浮宮歐洲繪畫、非洲藝術館藏所在的二層乘電梯,跳過整個一層的古羅馬文物館藏和地下一層的伊斯蘭藝術、近東和埃及藝術館藏,直接到達地下二層的博物館出口。

“毫無疑問它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繪畫。”盧浮宮16世紀意大利繪畫首席研究員樊尚·德利厄萬(Vincent Delieuvin)告訴我,《蒙娜麗莎》2005年遷入現在的展廳,與觀眾隔得很遠,並被掛得高於水平視線,這些都是在考慮了巨大人流量之後做出的設計。“這肯定不是最理想的觀看方式,但當它每天需要面對近3萬觀眾的時候,只有保持‘距離’,才可以儘量讓更多人看到這幅畫。”

德利厄萬是在《蒙娜麗莎》遷入現展廳幾個月後調入盧浮宮的,從那時起,他便負責《蒙娜麗莎》的研究及保護工作直至今日。這13年來,每年有一天,他可以從保護玻璃後面取出真跡,移除畫框,貼近《蒙娜麗莎》仔細檢查,因為隔著那麼遠他也看不清。

“眾所周知《蒙娜麗莎》很脆弱,尤其是它木板左上方那條已經有幾個世紀之久的古老裂痕。上世紀90年代末那條裂痕翹起,曾導致顏料層受損,當時的修復師對此進行了修復。此後除了每年一次例行檢查外,這幅畫待在恆溫的保護玻璃中,且沒有經受任何移動。但我們也很清楚,這條裂痕還是不穩定,裂痕依然有可能順著蒙娜麗莎的頭髮開裂到臉部,那會是災難性的,因為裂痕沒法修復。”按照例行檢查程序,在移除畫框後首先會通過科技設備檢測,以跟蹤這幅畫所用木板和顏料層的保存狀況,然後德利厄萬還會和一位修復師貼近繪畫用肉眼仔細檢查。

《蒙娜麗莎》是如此受關注。2005年,裂痕有過疑似開裂的跡象,盧浮宮曾打算臨時取下畫進行檢測,這也就意味著《蒙娜麗莎》可能會在觀眾面前消失一天。儘管最終被證實是虛驚一場,但當時為了更好地向公眾交代,盧浮宮繪畫部決定提前告知大家。他們找到法新社,讓他們發個一行字的簡訊:“《蒙娜麗莎》木板上的裂痕引發盧浮宮領導層的擔心,一項針對性的檢測即將進行。”法新社上午11點10分發布了這條簡訊,11點15分,記者們就開始給繪畫部打電話了。隨後媒體發佈的文章,標題把盧浮宮都嚇壞了,比如加拿大媒體用的是《蒙娜麗莎毀了》,意大利則是《蒙娜麗莎會消失嗎?》。

這些都間接證明這幅畫的火爆程度。

從2010年起,盧浮宮接連對三件館藏達·芬奇的作品《聖母子與聖安妮》《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施洗者聖約翰》進行了修復。儘管德利厄萬也承認,他每年取下《蒙娜麗莎》近距離看時,會感受到清漆老化導致畫面整體越來越黃,但它並不在目前的修復計劃中。作為“世界最著名繪畫”,顯然盧浮宮對它的處理是最保守的。即便變黃變暗,它依然是人們心中最美的形象,不容輕易改變。

“世界最著名繪畫”《蒙娜麗莎》:每天面對近3萬名觀眾,只有保持“距離”,才能儘量讓更多人看得到

盧浮宮16世紀意大利繪畫首席研究員樊尚·德利厄萬

跨世紀的美

德利厄萬說,在達·芬奇創作《蒙娜麗莎》之初,它就已經是一幅名畫了。“這幅畫太美了,以至於每個見過它的人都產生了描述它的慾望和野心。也正是因為這些野心,使得這幅畫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記載,為後來研究它的藝術史學者們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

西方第一位藝術史學者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曾被認為是最早描述這幅畫的人。達·芬奇去世30年後,瓦薩里出版了一本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家傳記合集,在那本書中,他曾深深地被達·芬奇的寫實能力所折服:“從玫瑰紅脣到鮮嫩的粉頰,無處不是生動的肌膚而非顏料的堆砌。如果人們凝神去看她的鎖骨,彷彿還能感受到脈搏的跳動。可以說,這件作品的描繪方式足以讓最大膽的藝術家絕望。蒙娜麗莎本人如此美麗,因此達·芬奇在畫像時耍了一點小花招,請來樂師、歌手、小丑在旁邊奏樂表演,同時還不停地講笑話逗她開心,以驅散人物肖像中通常出現的憂鬱表情。這幅畫中的美妙微笑,甚至讓人覺得過於超凡脫俗了,更像是神蹟顯現而非現實的人物。”

德利厄萬說這是瓦薩里一生寫過的最優美的描述,“因為瓦薩里的讚美,讓這幅畫在當時就已經成為一幅名畫”。此外瓦薩里還在文中交代了這幅畫的背景:“達·芬奇受弗朗切斯科·德爾·焦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委託,為後者的妻子畫肖像,他已經畫了四年了,仍是未完成的狀態。這幅繪畫現在由弗朗索瓦一世所有,存於楓丹白露。”

瓦薩里之後,1625年,卡西亞諾·德爾·波佐(Cassiano Dal Pozzo)曾隨羅馬教皇的公使團訪問路易十三時期的楓丹白露。波佐不僅是使團成員,還是一名繪畫的狂熱愛好者,在《蒙娜麗莎》面前,波佐的描述同樣幾乎語無倫次,他甚至都忽略了對畫面背景的描述,專注於蒙娜麗莎“優美而又有別於古希臘雕塑”的臉和手。

17世紀,皮埃爾·丹(Pierre Dan)神父也曾有幸參觀過楓丹白露,並寫過一本介紹此地所藏珍寶的書,他在書裡說,楓丹白露的繪畫藏品中,當屬達·芬奇的五幅作品最好。“達·芬奇的第五幅作品是最重要的一幅作品,一幅特別優美的繪畫,一幅意大利貴族婦女的肖像,而不是像一些人猜想的那樣是幅交際花的肖像。這幅畫叫《蒙娜麗莎》,平時人們更願意叫它《焦孔多夫人》。”

這些線索都與瓦薩里最初的描述相符。此後的幾個世紀裡,藝術史學者們一致認為畫中女子就是佛羅倫薩貴族商人焦孔多的第二任妻子麗莎(Lisa)。在中世紀的意大利語中,“蒙娜”(Monna)一詞來自拉丁語“夫人”(Mea Domina)的縮寫形式,而“焦孔達”(Gioconda)則是“焦孔多”的陰性形式,也就是這幅畫的兩個名字——“蒙娜麗莎”和“焦孔達夫人”——的來源。

“世界最著名繪畫”《蒙娜麗莎》:每天面對近3萬名觀眾,只有保持“距離”,才能儘量讓更多人看得到

1963年《蒙娜麗莎》借展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時的場面(視覺中國供圖)

20世紀又出現了不少對畫中女子身份的新猜想,可2005年學界迎來了一次重大文本發現,在海德堡大學圖書館的一次目錄編撰過程中,工作人員在舊書中發現了一條馬基雅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的助手阿戈斯蒂諾·韋斯普奇(Agostino Vespucci)在1503年10月寫下的批註,其中就提到了“麗莎·德爾·焦孔多的肖像畫”。

“也就是說,起碼在1503年,達·芬奇就已經開始在創作《蒙娜麗莎》了。”德利厄萬說這份歷史記錄進一步確認了瓦薩里文本的可靠性,“實際上瓦薩里在佛羅倫薩寫這幅畫的時候,焦孔多夫人的子女都還在世,也都生活在佛羅倫薩,並且焦孔多家族在當地很有名,因此瓦薩里不能隨便瞎寫。之前人們經常對此提出質疑,如今這已經成為事實。”

不僅藝術史學者希望從這幅世界最著名繪畫上發掘出新東西,科學家們也一樣。《蒙娜麗莎》是盧浮宮裡最早通過X光檢測的館藏作品之一。20世紀50年代,它就已經出現因表面清漆老化而使畫面越來越模糊的問題,於是盧浮宮把它拿去做了X光檢測,併為此辦了一場達·芬奇作品回顧展,以展示這次檢測結果。記者們看完展覽,回去在報紙上寫,達·芬奇真是個天才,他畫的有些內容甚至連最前沿的現代科技都檢測不出來。作品最後一次接受X光檢查是2004年,最後一次接受紅外線掃描是2009年。“之後兩項技術都沒有什麼進步,於是我們也沒再用過。”德利厄萬說他們最想要一臺可以檢測出繪畫背後草圖紅色輪廓線的掃描機器,但現在還沒有這樣的設備,“因此藝術史學者實際也在推動科技進步”。

“世界最著名繪畫”《蒙娜麗莎》:每天面對近3萬名觀眾,只有保持“距離”,才能儘量讓更多人看得到

1913年《蒙娜麗莎》失而復得後先在佛羅倫薩展出,然後歸還盧浮宮(視覺中國供圖)

成為“世界第一”

儘管從弗朗索瓦一世到路易十六,從楓丹白露到凡爾賽宮,《蒙娜麗莎》一直作為法國王室重要收藏存放於主要行宮,但那時的它還遠沒有達到“世界第一”的名聲。根據歷史記載,《蒙娜麗莎》在路易十四時期曾被掛在凡爾賽宮裡的“國王畫廊”,到了路易十五時期則被搬出了主宮,放置在旁邊一棟王室總管屬領的側建築中,此地直至路易十六時期一直用來存放王室的藝術收藏。在那裡,《蒙娜麗莎》連第一排都輪不上,只被高高地掛在第二排,它前面掛著另一位佛羅倫薩文藝復興畫家弗拉·巴爾託洛梅奧(Fra Bartolomeo)的畫。

1790年,《蒙娜麗莎》正式入駐盧浮宮,並迅速成為博物館的核心館藏,由此開始了向公眾展示的歷史。但它依然不是“唯一”。起初它被掛在大畫廊展廳,19世紀中葉轉到傑作展廳(Salle De Chefs-D’?uvre),1898年又被放在方形沙龍展廳。無論在哪裡,它都與其他作品一起展出,沒有特殊待遇。

最先關注到它的是法國和英國的文學界。作家們偏愛女性肖像,它從此被賦予了一層女性神祕色彩,薩德(Marquis de Sade)曾說蒙娜麗莎“是女性氣質的本質”,“法國史學之父”儒勒·米什萊(Jules Michelet)說“我被她吸引就像鴿子被蛇吸引一樣”。

“它能成為世界最著名繪畫,除了達·芬奇本人的用心創作外,更是現代歷史事件疊加產生的結果。”德利厄萬說,一切始於1911年那場充滿戲劇性的盜竊。

1911年8月21日一早,以臨摹名畫為生的巴黎畫家路易·貝何德(Louis Béroud)帶著畫架走進方形沙龍展廳後,第一個發現《蒙娜麗莎》被盜。沒有人知道這畫是怎麼被偷走的,去了哪裡,全世界媒體都在報道此次盜竊案,而盧浮宮從上到下的領導層也因此全換了一批,掛《蒙娜麗莎》的牆就這樣空了兩年,所有人都在等待新消息的出現。這引發了公眾極大的關注和熱情,社會各界懸賞徵集線索,人們互寄《蒙娜麗莎》的明信片。1912年天主教封齋期花車遊行時,巴黎美院的學生把《蒙娜麗莎》的複製品裝在一架螺旋槳飛機做的花車上,遊行會經過盧浮宮,意在表達這幅畫已經坐著飛機遠去了。

直到1913年《蒙娜麗莎》才再次出現。當時一位意大利古董商收到一封署名“萊昂納多五世”的信,信中表示這幅畫在自己手上,願意以低價出售。古董商與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館長一起赴約。名叫維琴佐·佩魯賈(Vincenzo Perugia)的小偷曾是盧浮宮油漆匠,將畫偷走後通過盧浮宮暗梯逃走,並很幼稚地把畫藏在自己家的床底下兩年。佩魯賈在旅館等待接頭,專家確認了此畫正是失蹤的原作後,他就當場被捕了。

事後意大利人佩魯賈說自己是受愛國主義驅使犯案的,他認為這件作品出自意大利藝術家之手,理應留在意大利而不是法國。隨後他被判處幾個月的監禁,而這幅畫則在佛羅倫薩展出後回到盧浮宮。佩魯賈成了名人,他盜竊的過程後來被很多人用繪畫和電影重現,甚至他當時被佛羅倫薩警方逮捕的照片和指紋檔案,在2015年拍賣時也被拍出了很高的價格。而正是這次失而復得,讓全世界媒體大規模報道這幅畫,也讓這幅畫成為婦孺皆知的作品。即便沒讀過藝術史的人,不瞭解達·芬奇的人,也都聽說過《蒙娜麗莎》了。

“從此《蒙娜麗莎》越來越火,它的意義超越了一幅繪畫。”德利厄萬說,達·芬奇在世時,這幅畫就被很多人臨摹過,其中出自達·芬奇工作室的《普拉多的蒙娜麗莎》最為著名,此外拉斐爾畫過一幅臨摹手稿,而且其《貴婦人與獨角獸》以及《馬達萊娜·斯特羅齊肖像》也使用了與《蒙娜麗莎》幾乎一致的構圖和人物姿勢。但更大規模地符號化《蒙娜麗莎》就要等到現代藝術了,這幅名畫後來不斷被先鋒藝術家從視覺或美學上進行解構。

抽象主義畫家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是最早開始幹這件事的人。1914年,也就是《蒙娜麗莎》被盜後剛剛回到盧浮宮那會兒,馬列維奇在自己的畫中將蒙娜麗莎藏在幾個不同顏色的立體幾何形狀背後。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為她添上過兩撇著名的鬍子,後來他解釋說,“使用蒙娜麗莎,就是因為她太有名了,這樣才能製造轟動效果”。立體派畫家費爾南多·萊熱(Fernand Léger)則把一串鑰匙、一盒沙丁魚和蒙娜麗莎畫在一起。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也創作過很多波普版本的蒙娜麗莎。這種符號化甚至一路延伸至裝置藝術,羅貝爾·菲尤(Robert Filliou)1966年做過一個叫作《蒙娜麗莎在樓梯上》(La Joconde Est Dans Les Escaliers)的作品,後來多次展出,他把拖把插在鐵皮水桶裡,拖把頭上掛了一個小牌子,上面寫著“蒙娜麗莎在樓梯上”。

大眾傳播的《蒙娜麗莎》

讓《蒙娜麗莎》更轟動的原因是兩次明星式的國外借展經歷。

1962年,時任法國文化部長安德烈·馬爾羅(André Malraux)提議應該將《蒙娜麗莎》借出外展,被當時的盧浮宮繪畫部主任日耳曼·巴贊(Germain Bazin)拒絕了。巴贊隨後離開了盧浮宮,繼任者米歇爾·拉克洛特(Michel Laclotte)同意了馬爾羅的提議。

第二年,《蒙娜麗莎》先去了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又去了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每座城市分別展了一個月,受歡迎程度誰都沒有想到,參觀總人次將近200萬。如今這兩家美術館還存有大量當年展覽時的舊照片,學校和各類團體成群結隊地組織人們來看展,美國各類政治人物在畫作前合影留念,宛若朝聖一般。在大都會博物館專門設置的展廳裡,《蒙娜麗莎》由兩名美國海軍把守,有報道說,一次,跟隨展品外借的盧浮宮館員發現畫上出現了一個汙漬,正當她想要靠近觀察時,就被海軍陸戰隊員按倒在地制服了。

1974年《蒙娜麗莎》再度啟程離開盧浮宮,先是借給日本東京國立藝術博物館兩個月,接著轉至莫斯科的普希金美術館。普通觀眾們看場面,而博物館專業人士則更關心作品的運輸過程。從盧浮宮到各地的整個運輸過程被攝影記者們大量拍攝並發表在媒體上,以向世人展現外借展品的安全性。但事與願違,後來盧浮宮工作人員推測,畫板上部那條著名的裂縫很可能就是在這幾次借展之旅過程中逐漸嚴重的。1974年之後,《蒙娜麗莎》再也沒有出過盧浮宮。

正是在第一次借展之後的幾年裡,前來盧浮宮觀看《蒙娜麗莎》的觀眾再次猛增,它所在的大畫廊展廳眼看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人流量了,於是趁著第二次借展日本和蘇聯的機會,盧浮宮將相對獨立的萬國大廳展廳裝修一新,等它再度歸來,便直接掛在了這裡。

“這些年我們一直在討論《蒙娜麗莎》應該放在哪裡比較合適。”德利厄萬說,為了與達·芬奇的其他作品更近一些,1992年《蒙娜麗莎》曾重回大畫廊展廳,但迫於人流壓力2005年再度回到萬國大廳,“至今有很多觀眾不知道,除了《蒙娜麗莎》以外,盧浮宮還有另外四幅達·芬奇畫作”。

盧浮宮與《蒙娜麗莎》由此成為一種相互造就的關係。德利厄萬說:“如果讓大家說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或者英國國家美術館有什麼代表作,也許每個人給出的答案都不一樣,但盧浮宮不是,你問所有人,所有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出《蒙娜麗莎》。”

2015年,盧浮宮收到了一批重要的藏品捐贈。早已退休的前法國水文地質工程師讓·馬爾加(Jean Margat)將自己半個世紀以來收藏的1.1萬種《蒙娜麗莎》周邊產品捐了出來,盧浮宮將這些印有蒙娜麗莎的水晶球、菸灰缸、套娃、雕塑、冰箱貼等全部入藏為繪畫部正式館藏。“其實馬爾加的這批捐贈不僅包括周邊紀念品,還有不少宣傳冊、明信片等圖像文獻。”德利厄萬說盧浮宮為這些文獻專門做了梳理,麗婭公主、麥當娜、莫妮卡·貝託魯奇、斯嘉麗·約翰遜、梅根·福克斯,所有被視為美人的女明星都曾模仿過蒙娜麗莎的姿勢進行過拍照,蒙娜麗莎不僅成為女性永恆美的化身,也被更多人用來宣傳。“政治家、企業家們紛紛拍有蒙娜麗莎式的肖像照片,他們在鏡頭前模仿蒙娜麗莎的姿勢、微笑,手放成那樣。實際上這些模仿是為了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獲得蒙娜麗莎般的親和力。這些還都是明著借用圖像,更多大人物是暗著借用,使用這幅畫中的部分構圖或者元素,讓你覺得熟悉,從而產生親切感,但你不仔細看,看不出他借用的是蒙娜麗莎。”

這500年大眾傳播的過程是如此猛烈,乃至如今,當人們看到“蒙娜麗莎”的圖案,想到的是俗不可耐的品位。無論紅酒、鵝肝還是巧克力,包裝上印了蒙娜麗莎,那就意味著它很可能並不好吃。

德利厄萬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好。“這本身就意味著圖像的成功。達·芬奇通過他天才的構圖和刻畫,創造了一個與我們對視、向我們微笑的自然和藹形象,它是如此吸引人,乃至適用於任何場景,它可能出現在沙灘上,出現在我們舉杯喝酒時,也可能出現在商店裡,當我們看到它,就會想到這幅畫,也會想到盧浮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