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工偷走《蒙娜麗莎》,引起軒然大波,使《蒙娜麗莎》成名畫

1911年8月21日,羅浮宮依例閉館後,牆上的一道暗門便打開了,從裡面走出一個人。那是一間隱蔽的儲藏室,裡面堆滿了三腳架、畫框、調色板之類的畫具,都是供美院學生臨摹古典大師之作用的。神祕現身的人是博物館僱的油漆工,名叫文森佐·佩魯吉亞。前天收工後,他沒回家,而是躲進暗室待了一夜。

油漆工偷走《蒙娜麗莎》,引起軒然大波,使《蒙娜麗莎》成名畫

確認四下沒人,他跑到《蒙娜麗莎》跟前,把畫摘了下來,然後換上館內員工的白大褂,將那幅名作摺疊起來,夾藏在衣服裡,順著扶梯下了樓。這時他才發現,通道下面的出口已經上鎖,他被困在樓梯間,直到一個管道工聽見門內有動靜,幫他把門撬開。佩魯吉亞的好運氣還沒結束,等他趕到博物館大門時,唯一的門衛恰好擅自離崗,他就這樣逃離現場。

次日一早,博物館照常開放,畫家路易·貝魯來到四方大廳,支起畫架,準備開始寫生。他忽然發現,本該出現神祕微笑的牆上只剩四顆鐵釘。他找到警衛報告,可人家懶得搭理他——想必又是哪個攝影師拍完照,忘記把畫送回原處。

可直到中午,他要等的那幅畫還是沒送回來。貝魯反覆催問,警衛這才去問攝影師,對方回話說從來就沒借過那幅畫。下面的事輪到警察去忙了,可很難找出頭緒。那年頭的博物館,連個警報電鈴都沒有,更別提什麼攝像頭、紅外格柵之類的裝置。博物館領導接到的報告很簡單:它沒了!失竊的消息這時已經外洩,新聞界趁機起鬨。

油漆工偷走《蒙娜麗莎》,引起軒然大波,使《蒙娜麗莎》成名畫

人們質問當局,下一次會不會輪到埃菲爾鐵塔被偷。關於嫌疑犯,意見領袖們紛紛捕風捉影,開始互撕,就像剛打完雞血。有人說這是美國富豪摩根僱人所為,要不就是德國人暗中使壞,保守派報紙則繼承了壞事一律歸罪於猶太人的老傳統,美麗城的黑幫自然也難脫嫌疑,還有人提到美籍德裔大盜亞當·沃斯的名字。

《蒙娜麗莎》一案恰好趕上西方傳播史的一個節點—新聞管制放鬆,加上識字率提高,一些新型小報佔領市場,面向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較低的人群。正是這些小報,以聳人聽聞的方式,把重要事件的消息傳送到社會各個角落。關於羅浮宮名畫失竊的報道,一下子成為全球眾多報刊的頭版頭條。一件藝術品獲得如此巨大規模的宣傳,歷史上還沒先例。此外,盜畫故事還被編成小品,在夜總會演出。這是一幅名畫一夜成名的故事,它從原本的名流級別,一下飛昇到眾神行列。

九天後,羅浮宮重新開放,拿破崙庭院南側的入口處車來人往,來看《蒙娜麗莎》失蹤。

《蒙娜麗莎》一案牽涉極廣,嫌疑人當中不乏各界名流。先是詩人阿波利奈爾遭到拘留,因為他倒賣過一件從羅浮宮偷來的雕像,買主是畫家畢加索。這件雕像的造型,啟發畢加索構思出《阿維尼翁的少女》,開創了一代立體派畫風。

油漆工偷走《蒙娜麗莎》,引起軒然大波,使《蒙娜麗莎》成名畫

當時尚未脫貧的畢加索正在追一個蘿莉,發誓要在藝術界出人頭地,與她共享富貴,於是積極蒐羅各種獨家專享的風格資源,以圖創新。先鋒詩人一進局子全撂了。等到傳訊畫家時,他也把屎盆子全都扣到阿波利奈爾的腦袋上。可警察煩心的不是雕像,而是古畫,最後一看查不出什麼名堂,就把兩人都放了。

兩年後,潛回佛羅倫薩的佩魯吉亞找人銷贓,結果被人舉報。在受審期間,這個文化程度有限的人打出民族主義這張牌,自稱是為祖國意大利拿回被外族掠奪的文化遺產。不管他如何狡辯,坐牢是避免不了的。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順手牽猴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