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  貞·第一章 蒙古貞的概貌


第一章 蒙古貞的概貌

第一節 社會概況

一、地理位置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即歷史上的土默特左翼旗,亦稱蒙古貞,現位於遼寧省西北部。其地域範圍,雖經歷史區劃演變,略有差異,但主體地理位置仍與土默特左翼旗基本相同。地理座標為北緯四十一度四十四分至四十二度三十四分,東經一百二十一度零一分至一百二十二度二十五分。北與庫倫、奈曼二旗交界,西與北票市毗鄰,南與義縣、北鎮、黑山接壤,東與彰武、新民相連。縣境東西長一百一十四公里,南北寬九十四公里。總面積為六千二百六十四點二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面積的百分之四點一八。

二、行政區劃

土默特左翼旗在清代,設八十個佐領。一九四八年三月十八日徹底解放,成立阜新縣土默特左旗聯合政府,屬遼北省。一九四九年五月,改屬遼西省。轄十五個區,二百九十九個行政村。一九五四年,遼西、遼東兩省合併為遼寧省,歸遼寧省管轄。一九五六年三月,區、鄉體制變動,全縣劃分為七十個鄉。一九五八年一月,將七十個鄉合併為三十五個大鄉、一個鎮。建有三百九十七個農業生產合作社。一九五八年四月七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了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同年九月,將所屬三十六個鄉鎮合併為八個政社合一的大公社。一九五九年一月,北票縣的於寺(先鋒公社)、化石戈(前進公社)劃歸本縣。當時全縣共有十個大公社。一九六一年,人民公社體制改革,將十大公社劃分成三十三個人民公社。一九六二年春,又成立了“臥鳳溝”、“國華”兩個人民公社。全縣計三十五個人民公社。一九六八年四月,縣人民委員會改稱縣革命委員會。後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稱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一九八一年三月,自治縣舉行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縣革命委員會自此改為縣人民政府,各人民公社相繼召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了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全縣共轄三十四個公社和一個鎮。一九八三年九月,按國家憲法精神,撤銷人民公社,改為鄉,鎮人民政府。全縣現有三十二個鄉、四個鎮。一個國營農場,一個國營畜牧場、七個國營林場。五百一十七個村,一千八百七十八個自然屯。

三、多民族雜居

自治縣有蒙古族、漢族、滿族、回族、錫伯族、朝鮮族、壯族、達斡爾族、苗族、彝族等十個民族共六十八萬七千人。各族人民共同生活、雜居共處在團結友愛的民族大家庭中。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後,行使地方自治權利的蒙古族人民,促進了同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民兄弟般的和睦相處,一道以勇敢、頑強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毅力,開發和建設這塊富饒的土地。現在居住於自治縣的蒙古族有十三萬零三百零三人,佔全縣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九點一。他們分佈在全縣各地。尤在佛寺、大板、王府、沙拉、大巴、哈達戶稍、紅帽子等鄉、鎮聚居較多。純蒙古族屯達一百二十八個。

歷史上漢族人民以其先進的農業技術和手工業技術,和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共同努力,使這裡的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現在居住於自治縣的漢族人口,達五十四萬八千五百三十九人,佔全縣人口的百分之八十點二,分佈於全縣各地。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佔絕大多數,其餘在工業、商業、文教等戰線上從事各項事業。

滿族人民自清代由遼東移居此地,分佈於縣城及其周圍幾個鄉,從事著農業生產。現居住於自治縣的滿族人口有三千九百一十四人,佔全縣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五七。在這裡長期與漢族人民雜居,通用漢語和漢文字。

回族現居住於自治縣的人口有四百二十一人。佔全縣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六二。多居於縣城。主要從事商業、飲食業及手工業。通用漢語和漢文字,信奉伊斯蘭教。有其獨特的風俗和講衛生、愛清潔的習慣。

朝鮮族人民具有種植水稻的豐富經驗。主要分佈於自治縣水利條件較好的地區,從事水稻生產。現有三百二十九口人,佔全縣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四八。他們在本民族內部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有傳統的歌舞藝術。

此外還有錫伯族、壯族、達斡爾族、苗族、彝族等。居住在自治縣的人數很少。他們分別在農業、工業、商業、文教衛生等行業和國家機關中,從事各項工作,為四化建設積極貢獻力量。

四、城鎮新容

阜新鎮

阜新鎮位於縣境中心部位。建國後,是自治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阜新鎮在地理座標東經一百二十一度四十六分與北緯四十二度零五分的交叉點上。其位置北與本縣他本扎蘭鄉接壤,東、西、南三面與阜新市細河區相連。總面積達十五點三平方公里。鎮以縣得名。

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均設在這裡。阜新鎮人民政府位於鎮東門外。全鎮設有四個街道辦事處,分轄四十個居民委員會;還有東、西關兩個農業村。人口總計五萬,其中非農業人口三萬七千人,阜新鎮在醫巫閭山脈和努魯爾虎山脈中間的平原上。鎮區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鎮區橫跨細河兩岸,座落於礦區之間。京沈、溝奈公路交叉於此;新義線鐵路橫貫東西。交通四通八達。鎮區平均氣溫為攝氏七點一度;無霜期一百五十九天左右;年降水量四百零六毫米左右。

阜新鎮自形成官署商賈重地,迄今已有七十七年的歷史了。

清代,這裡的人煙寥落,一片草灘荒野、黃花遍地。故有“沙日塔拉”之稱,意為“黃花灘”。清中葉有吳姓蒙古族群眾定居於此,村名為“巴勒根扎布浩若”。當時只有十餘戶人家。後來漢族邱姓、劉姓人家漸移居此,建“燒鍋”燒酒,為此地著名的東、西“燒鍋”。這個地區逐漸被蒙漢族人民群眾開發起來了。

公元一九O三年(清光緒二十九年),在土默特左翼旗範圍內設阜新縣。假奈曼旗境內的“鄂爾土阪”為縣府所在地。阜新縣之名,即取“阜物民豐”和“煥然一新”兩個成語中的“阜新”二字而得名。當時鄂爾土阪地處縣境西北隅,施政不便,於是在縣境中部,選定此地,建造房屋。一九一一年(清宣統三年)十月,縣府從鄂爾土阪遷至此地。歷盡滄桑的阜新鎮於一九四八年三月獲得解放,重見天日。

阜新鎮在新社會中的變化,已不能與舊社會同日而語了。它由過去的消費市鎮,變成了有生產能力的小工業市鎮了。鎮內有食品、紡織、化工、機械、電子、建材、精密鑄造等工業。有百貨、五金、醫藥、生產資料等商業機構。商店佈局合理,農貿市場繁榮興旺。

鎮內現有幼兒園、小學、中學、職業中學和省立蒙古族師範學校等十四所。還有報社、廣播電臺和電視臺、文化館、圖書館、新華書店,民族歌舞團、蒙古劇隊、評劇團、電影院、體育場等文化藝術單位。鎮內有人民醫院、中醫院、蒙醫院、蒙醫研究所、防疫站、婦幼保健院、結核防治所和駐軍醫院等衛生機構。

阜新鎮的城鎮建設有了很大變化。如今城內街道寬闊筆直,兩旁樓房林立,居民住宅正在不斷建設,社會設施不斷增加。

蒙,古  貞·第一章 蒙古貞的概貌

王府鎮

王府鎮原名“貝勒府”,蒙古地名為“諾延格日”。清末因土默特左翼旗札薩克由“貝勒”銜晉升為“郡王”後,改稱“王府”。王府鎮自清代前葉至民國年間,乃至滿洲帝國時期,是土默特左翼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建國後,一直是區、鄉所在地。

王府鎮位於縣城西北部。與阜新市細河區四合鄉毗鄰,距阜新市區僅十公里遠。京沈公路貫通此鎮,是本縣通往西北各鄉及奈曼、朝陽等地的必經之路。市客運班車日達八次,過往客車達二十餘次。王府鎮因靠近阜新市區,交通便利,所以工商業比較發達,現有企事業單位三十餘家,個體商販近百家。這裡是農村土特產品及工業產品的集散地。市場甚為繁榮活躍。鎮內有幼兒園、小學、中學、地區醫院等單位。

泡子鎮

泡子鎮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七十七公里。於一九八四年建鎮,實行鎮管村制,轄二十五個村。泡子鎮的建立,對於自治縣東部地區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商業財貿的繁榮,起著應有的作用。

大鄭線鐵路縱貫全鎮南北。阜泡線公路始於這裡,交通運輸方便。由於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一批集體、個體工商企業迅速恢復和興辦起來。現在鎮辦工業十幾家;國營、集體和個體商業批發、零售部門三十餘家。還有飲食、服務、修理業五十多家。街內設有糧食、蔬菜、牲畜、工業土特產品四個交易市場。文化衛生事業比較繁榮。有文化館、電影院、地區醫院、幼兒園、小學、中學等。

鶩歡池鎮

鶩歡池鎮位於縣城東北部。距縣城三十五公里。是通往彰武、瀋陽、法庫、通遼等地的交通要道。這裡工商企業較多。國營、集體企業近三十家。服務行業二百餘家。集市貿易繁榮。已成為自治縣跨區、溝通各地貿易的一條重要渠道。鎮內有幼兒園、小學、中學、地區醫院、電影院等文教衛生事業單位。

第二節 自然概況

一、地形地貌

自治縣北部有努魯爾虎山脈和南部的醫巫閭山脈,兩山脈北部末端在本縣大巴、招束溝鄉交匯,構成了本縣與遼河平原的一個天然區界。巒嶺連綿聳峙,搭起了本縣低山丘陵之骨架,相對高度顯著,形成了向外縣排水的饅頭形地形。

努魯爾虎山脈,從西南向東北斜伸,綿延。在此山脈中有烏蘭木圖山,海拔八百三十一米。西駱駝山、大青山、海拔高程均在七百米以上。

醫巫閭山脈,亦從西南向東北,斜穿至縣境中東部。在這條山脈上,主要有青龍山、海棠山、關山等,其海拔高程在四百至七百米以上。

河流隨著地形,出現了向外排洩的繞陽河、大淩河、柳河三大水系的一、二級支流。

繞陽河流域。幹流在境內長七十點五公里。

鶩歡池河:發源於查海山北麓,經由扎蘭營子、鶩歡池、塔營子、建設等鄉、鎮,至韓家杖子,匯入繞陽河干河。河流長四十六點四公里。河流本身特點是,支流多而短小,非汛期無明流,汛期洪水來勢凶猛,匯流歷時短。

二道子河:發源於查海山南麓,河長五十八點二公里。流經沙拉、扎蘭營子、騖歡池、招束溝、大固本、老河土、泡子等鄉、鎮,匯入繞陽河干流。

東沙河:有八道河、東沙子西支、八寶海河、羊腸河等四條支流。分別發源於查海山南麓與關山、醫巫閭山餘脈東北部山地,匯入繞陽河。

大淩河流域。繞陽河水系的各條支流均向東、向南注入幹流。而大淩河水系的各條支流均向西南方向注入幹流。

細河:蒙古名為“細日塔拉”河。發源於東駱駝山南麓,注入大淩河。

伊馬圖河:發源於烏蘭木圖山南麓,是阜新市區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

湯頭河:發源於西駱駝山,屬夏雨型季節性河流。

清河:發源於北票與本縣交界的大青山,是清河門區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和鎮街、礦山排水通道。

牤牛河:此河是本縣與北票市的基本界河。幹流在本縣一側長三十四點八公里,其主要支流是於寺河和官營子河。發源於烏蘭木圖山,河長分別為二十六點四公里和三十三點一公里。屬季節性河流。牤牛河干流非汛期最小流量為零點零五秒立方米。

柳河流域。柳河支流北大河是本縣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基本界河。主幹流長四十八點五公里。在縣境內有兩條支流。一條是阿哈來河,發源於烏蘭木圖山東北麓,河長三十五點七公里;另一條是福興地河,發源於烏蘭木圖山北麓,河長十九點二公里。

二、氣候

本縣屬於東北地區南部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是遼寧西北部少雨區。夏季多西南風,氣溫較高;冬季多西北風,寒冷乾燥。降雨量受氣候條件影響變化非常大,造成年際間分配不均的現象。

降水量年內分配受季風環流交替影響,變化也十分明顯。冬季寒冷乾燥,降水量較少;春季西北風和西南風交替頻繁活動,降水量少;夏季氣溫較高,受全國雨帶影響,形成年內明顯雨季,六至八月降水量居多,秋季氣溫漸低,霜期來臨,降水量逐漸減少。

本縣降水量有兩大特點:一是年際間變化大,常出現乾旱的現象,年內分配不均,每年百分之六十八的降水量集中在六、七、八月份,造成多數年份春旱秋吊。二是地區間降水量差異較大。本縣山勢方向和易來雨方向的關係比較密切。東南雨區,醫巫閭山南,地處山地迎風坡,降水量大;西南雨區向東北方向移動,縣境中部降水量較大;而烏蘭木圖山以北,地處背風坡,降水量則小。因此總的來看縣境南部降水量最大;年平均在五百四十毫米左右。自南向北遞減,到縣境北部降水量較小,僅有四百三十五毫米左右。全縣平均最大年降水量一九五三年達六百八十五點九毫米,最小年降水量一九六八年,只有三百一十九點二毫米。多數年份降水量在四百五十毫米到五百五十毫米之間。

三、土壤

全縣共有五個土類,十二個亞類,三十八個土屬,四十六個土種。其中,褐色森林土有六百六十二萬多畝,分佈在縣境中部、北部、西部;次為棕色森林土,有一百零七萬多畝,分佈於比較溫暖和溼潤的大板、國華、富榮鎮、新民、臥鳳溝等鄉所處的醫巫閭山及其他大山上部;再次為草甸土,有九十三萬多畝,分佈於繞陽河和伊馬圖河流經本縣境內的下游地區。此外,在較大河流兩岸,分別有條帶狀的風沙土和小塊水稻土分佈。在平原低窪處,還有一些輕度的鹽鹼土分佈。為提高土壤的肥沃度,提高土地生產率,各鄉、鎮的農民群眾採取深耕與施肥相結合的措施,搞好水土保持。造林種草,增加覆被,減少水土流失,增加肥力。

四、資源

植物資源。本縣是華北、內蒙古兩大植物區系交替地帶。南部醫巫閭山地區的植被,以華北植物區系成份為主,北部努魯爾虎山地區的植被,以內蒙古植物區系成份為多。兩山之間溝槽地帶的植被,則是兩大植物系成份交替,混生之地帶。

由於生境,區系歸屬,加之人們長期有計劃之干預,造就和促成了目前植被現狀;種類繁多、成份雜亂、起源古老。現在已知的野生植物有八百多種(實際遠非此限),分別歸屬於一百一十個科。

本縣有經濟價值較高的用材樹種,有各種落葉松、樟子鬆、油松,側柏;還有榆樹、槐樹、楊樹、柳樹等。潛在木材蓄積量十分雄厚。採條灌木有十多個品種,木材生產十分可觀。

藥用植物有遠志、黃芩、知母、柴胡、甘草、蒼朮、玉竹等二百五十多種。年採集量在二十五萬斤以上。除本縣需要外,行銷全國各地。

野生飼料植物非常豐富。如馬唐草、稗草、野大豆、羊草等,可為發展家畜、家禽提供良好的飼料來源。野生綠肥植物亦遍山皆是,可為發展農業生產,提供大量的優質肥料。

還有貴重的食用植物如松蘑、白蘑、木耳等。園林觀賞植物如照山白杜鵑、映山紅杜鵑、東北山梅花、紫丁香等遍於山野溝峪。河灘之處生長著做紙的原料——蘆葦。

動物資源。全縣各地人工造林面積的增多,給各種動物的棲息,創造了極好的生態環境條件。野生動物有野豬、狼、狐狸、狍子、獾子、山兔等出沒于山林野地。林中鳥類有幾十種,是人工林中害蟲的天敵。

在飼養場中,有紫貂、梅花鹿、馬鹿等經濟價值較高的動物。本縣有大、中、小型水庫,對於發展淡水漁業,創造良好的條件,頗有發展前途。

地下資源。自治縣的礦藏資源十分豐富。現在開採和發現的有煤、銅、鐵、鉬、鋅、鈹、金、孔雀石、磷、重晶石、螢石、石墨、長石、硅石、雲母、水晶、澎潤土、耐火土、石灰石等地下礦藏。

自治縣盛產的瑪瑙石、麥飯石和唐鬆草,被譽為“阜新三寶”。瑪瑙石素有天然寶石之稱,具有美觀性、耐磨性和堅硬性,在機械、儀表、工藝美術等方面,有著廣泛的使用價值。瑪瑙石遍佈全縣十三個鄉鎮的六十多個村。是我國瑪瑙石主要產地之一。自治縣生產的各種瑪瑙工藝品和首飾,色彩斑斕,晶瑩剔透,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信譽。麥飯石是我國醫藥寶庫中的一株瑰寶,具有醫療、保建、防腐保鮮和淨化水質等作用。經常飲用麥飯石礦物水,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唐鬆草遍佈全縣山區,亦是我國醫藥寶庫中的瑰寶,其枝葉含有防癌、抗癌的元素。為藥學界所崇尚。

第三節 古蹟遺址

自治縣已發現和現存的古蹟遺址比較多。

在化石戈鄉臺吉營子村胡頭溝屯西南牤牛河東岸的斷崖上,出土“紅山文化”玉器墓。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墓中有“勾雲形佩飾”、“玉龜”、“玉鴞”、“玉鳥”、“玉璧”、“玉珠”、“玉環”、“棒形玉”、“三聯璧”、“魚形墜”等玉器。此玉器墓的出土,都為以往紅山文化內涵所少見,只隨葬玉器,未隨葬陶器,是這個墓葬的一大特點。

沙拉鄉查海村遺址,距今已有八千年的歷史。是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是北方文化的歷史源頭之一。

遼代所建之塔,現存三處。塔營子鄉塔,建於遼代,距今九百多年。塔高三十八米,八面形,十三級密簷斗拱磚塔,每面都有很高藝術價值的雕刻。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紅帽子鄉兩家子塔和十家子鄉塔山之塔,均高三十米,八面形,十一級密簷斗拱磚塔。

紅帽子鄉所在地之西北隅,現有—座古城遺址。是遼代成州和遼、金、元三代同昌縣城遺址。

塔營子鄉塔營子古城遺址,是遼代順安縣城和金代、元代的懿州城遺址。境內還有遼代頭下軍州徽州、壕州、歡州等古城遺址。

元代廣寧府路尖山單家寨“大玄真宮祖碑”,現立於新民鄉上排山樓村,至今已有六百五十七年了。石碑正面東向,馱負於贔屓之上。全高三點八五米。碑冠鐫有盤龍、刻工精美。中鐫“大玄真宮祖碑”六個正楷大字。碑身兩石碑文均用寸楷刻成。

在元代懿州所在地(今塔營子)之南出土一通“懿州城南學田碑”。碑文提到元統年間辦學獻地之事。此碑出土的意義在於塔營子古城遺址,被確認為元代懿州城的遺址。

在清光緒年間,利用大板鄉海棠山天然峭壁石崖,鐫刻數百尊石浮雕佛像。稱為“海棠山摩崖造像”。這些佛像的雕刻,表現了前人的技藝高超,刻石認真,一絲不苟,造型逼真。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繪畫、浮刻藝術遺產。併為研究本地宗教,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在佛寺鄉所在地,有一巨剎,是全縣三百六十座廟中,規模最大的“瑞應寺”。此寺始建於公元一六六九年(清康熙八年),至公元一七O四年(清康熙四十三年),己構成了相當規模的寺廟建築群。佔地十二平方里。坐落於東、西、北三面崗嶺環抱的小盆地中。山門外河水縈迴,平原沃野極目無涯。寺中松柏參天,寺周山野,石雕浮像林立,無計其數。寺廟群中,尤以活佛宮殿、五大扎倉(部門)廟宇、大講經殿為主的建築,殿閣重簷高聳,氣象巍峨,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其整個建築格局,自北向南,中央突出,旁側輔助建築,如丹風朝陽向佛宮,眾星捧月朝大殿,顯得協調有致。周圍僧舍密佈,似蜂房水渦,鱗次櫛比。

此廟的出現,存在與發展,歷經三個世紀,對東北地區的蒙古族文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成為東部蒙古地區的宗教、醫學、文化的中心,以“東藏”之稱而聞名遐邇。

蒙,古  貞·第一章 蒙古貞的概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