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Q1虧損收窄,補貼成為“過去式”,但離騰訊、阿里還有一段距離 | 看財報

美團Q1虧損收窄,補貼成為“過去式”,但離騰訊、阿里還有一段距離 | 看財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5月23日晚間,美團點評公佈了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0.1%達191.7億元人民幣,餐飲外賣、到店及酒旅兩大主體業務繼續保持增長。

美團點評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摘要:

美團點評一季度收入為191.73億元,同比增長70.1%,市場預期182.54億元,上一季度為198.03億元;一季度經營虧損13.03億元,經調整虧損淨額10.39億元,去年同期經調整虧損淨額9.8億元。

美團點評第一季度總交易金額增長27.9%達1384億元,活躍商家達580萬,年度交易用戶達4.1億,較去年同期增長8600萬,平均每位交易用戶每年交易筆數較上年同期增長至24.8筆。

分業務板塊來看,餐飲外賣業務營收75.6億元,同比增長38.6%;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營收46.4億元,同比增長15.1%;新業務及其他營收16.4億元,同比增長22.4%。

本季度,美團的C、B兩端的數據也更進一步:年度交易用戶突破4.1億,在商戶側入駐美團的活躍商家同比增長27.3%達580萬。

2018年,在經過一系列邊界擴張後,美團成功上市,但也埋下了虧損的隱患。尤其是出行業務,成為拖累美團業績的主要原因。整個2018年美團在排除優先股等特殊會計處理後,經調整的虧損淨額仍有85.2億元。

因此,盈利與增長的平衡成為美團在2019年的重點。

2019年開年後,我們能明顯感覺到美團的收縮與調整,包括關閉低線城市的小象生鮮、重組摩拜海外業務,選擇聚合模式攻略網約車市場,並試水社區小型超市等等。財報也顯示,美團整體財務表現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經調整EBITDA首次轉為正值,為4.59億。

而按照最新的市值計算,美團已經成為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

整體而言,美團的業績正逐步趨好,但要想縮短與阿里、騰訊的腳步,美團仍然需要做的更多。

財務狀況進一步改善,市值僅次於騰訊、阿里

經過前一日的震盪,在財報發佈的第二天,美團的股價低開高走,最終報收於61港元,而美團的市值也重新回到了3500億港幣,成功超過網易、京東、百度,僅次於阿里、騰訊兩大巨頭。

毫無疑問,市場的信心源於美團在過去一個季度的業績表現。

在2019年第一季度,美團的交易用戶和活躍商家、總交易金額數都獲得了穩步增長,利潤表現也優於過去幾個季度。

根據美團今年一季度財報,美團總交易金額增長27.9%達1384億元,年度交易用戶達4.1億,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8600萬,平均每位交易用戶每年交易筆數較上年同期增長至24.8筆,美團將其歸功於多品類服務所帶來的優勢。

美團Q1虧損收窄,補貼成為“過去式”,但離騰訊、阿里還有一段距離 | 看財報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總收入為192億元人民幣,相比2018年同期的113億元同比增長70.1%。同時,2019年第一季度經營虧損13億元,同比增長24%;經調整EBITDA為4.589億元,轉為正值。

對這意味著經過多個季度的調整,美團的財務狀況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尤其在經調整虧損淨額佔比上,本季度為負5.4%,同比去年一季度為負8.7%,而截止2018年12月31日止三個月為負9.4%。經調整虧損淨額10.39億元,環比2018年第四季度的13億元虧損則有所收窄,同比增長6%。

對此,在隨後的分析師會議上,美團點評CEO王興就表示,儘管全國範圍內仍然保持著非常大的運營規模和精準的市場營銷,但為了應對市場競爭,優化了營銷支出的使用,以透過很小的投入就可以獲得市場份額,並且同時提高運營表現,進一步減少虧損。

實際上,外界一直在擔心美團與阿里系的競爭而引發的補貼問題。對此,王興在財報分析師會議上透露,美團在中國各線城市的外賣服務中都處於領先地位,而更為重要的是公司的用戶和商戶質量都高於競爭對手,在營收和利潤率方面都有體現。

他表示,並不擔心對手使用補貼吸引對價格比較敏感的用戶,並稱這種方式也是不可持續的,“一旦這些市場活動結束,訂單就會消失,那些居住在低線城市,對價格比較敏感的用戶會花更多時間在家做飯,他們的生活方式與北京上海這些城市的居民不同”。

王興認為,向消費者和商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和保持高的運營效率才是保持市場領先的正確做法。他表示,美團保持著規模和結構優勢,公司有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繼續保持這些優勢,儘管也會提供補貼,但是都是經過投資回報方面的計算。

“吃”依舊是大頭,到店、酒旅仍需突破

在各項業務表現上,美團依舊錶現了不錯的增長勢頭。外賣的營收貢獻從去年同期的62.6%下降到55.8%,營收結構更加健康,但酒旅業務的增幅有所放緩。

其中,餐飲外賣儘管受第一季度的季節性因素影響,同比營收略有下降但仍實現107.1億元的收入;交易金額達到了756億人民幣,交易筆數同比增長35.8%實現16.6億筆,年活躍商家數為580萬。根據Trustdata在《2019 年Q1移動互聯網行業分析報告》,美團外賣商家版APP平均每個商家的日均啟動次數達到8.9次。

從分項銷售成本上看,作為目的拉動美團增長的主要動力,外賣的業績也繼續改善。財報顯示,外賣業務靠65%的銷售成本,貢獻了55.8%的營收;遠好於去年同期要依賴80%以上的成本才能達到60%的營收。

美團Q1虧損收窄,補貼成為“過去式”,但離騰訊、阿里還有一段距離 | 看財報

而在變現率上,外賣業務也從12.9%上升到14.2%,毛利率上的提升也比較明顯,從去年同期的7.6%上升到14.4%。

在分析師會議上,美團點評CFO陳少暉也透露,公司的用戶留存率和購買頻率都比較穩定,使用美團點評平臺時間越長的用戶,購買頻率越高,平均每單金額也越高。據他介紹,從2015年至今,公司的用戶留存率維持在60%,每年外賣點單數量為45次,購買習慣沒有因為城市和年份的不同而不同。

在到店及酒旅方面,由於在商家滲透、服務品類拓展、產品供應優化及運營效率等方面的優化,美團到店及酒旅實現營收44.9億元,同比增長43.2%;總交易金額由去年同期的403億元增長15.1%至Q1的464億元,同時變現率由7.8%升至9.7%;營收貢獻從去年同期的31.38億增長到2019年Q1的44.92億元;毛利率仍然高達88.3%。

美團還是繼續保持著在國內酒店預訂業務的領先地位,國內酒店間夜量由2018年一季度的6060萬增長29.8%至2019年同期的7860萬。美團將其歸功於高端酒店進一步增加,及平均間夜價同比穩步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財報中美團透露將繼續加強酒店預訂與其他到店服務之間的協同作用。通過對飯店、婚宴場地、水療中心及其他的交叉銷售預定,幫助酒店進一步實現非住宿服務的收入來源。

而美團酒旅的競品攜程也發佈了財報,第一季度的營收總計76.3億元。其中住宿預訂營收為30億元,交通票務營收為34億元,旅遊度假營收為10億元,商旅管理業務營收2.3億元。

而對比攜程的旅遊業務結構,美團酒旅仍然存在不少的調整空間。

出行業務補貼大幅削減,新業務挑戰依舊

去年10月,美團宣佈了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以吃為中心,組建用戶平臺,到店、到家事業群,新業務快驢事業部、小象事業部,成立LBS平臺。從這次戰略調整中可以看出,美團對新業務寄予厚望,但因拓展新業務的而引發的虧損問題一直困擾著美團。這中間,美團出行業務一直是虧損的大頭。

從剛剛發佈的財報來看,經過一系列調整,以出行、零售為代表的新業務的業績也得到了改善。

財報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美團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繼續保持增長,新業務及其他當季實現交易金額164億元,營業收入39.8億元,毛利率為負11.1%,環比上升12.2%。

顯然,美團在聚焦“Food+Platform”之後,對此前擴張動作的開始不斷修正。其中,逐步改變過去單一的補貼模式,是其目前應對虧損的主要手段。

由於投資摩拜單車,以及與滴滴在網約車與外賣業務上的補貼大戰,美團在2018年的虧損被放大。不過,在最近幾個季度,美團通過對運營的優化,逐步收窄共享單車的虧損,並大幅縮減了對網約車服務的補貼,已經有效改善了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利潤率。

在網約車業務上4月下旬,美團打車正式在上海、南京啟用全新的“聚合模式”,用戶可以在美團一鍵呼叫多個不同平臺的車輛,進一步提高用戶滿意度並增強用戶粘性。目前,該模式已經在全國17個城市上線,2019年還將推廣至更多城市。

此外,財報還透露,由於認為海外單車業務無法為平臺帶來足夠的戰略協同作用,並證明其成本合理,摩拜多個海外市場的重組也在按計劃進行。

而王興也表示,將摩拜整合到平臺併發揮其協同作用,還需要時間,未來美團App將是唯一使用摩拜的平臺。

另外,在生鮮零售領域,美團在財報中透露,對於自營模式的小象生鮮,由於回報低於預期,基於對投入回報的覆盤和分配資源的考慮,小象生鮮于第一季度關閉了低線城市的小象生鮮超市,目前專注於北京兩家門店的運營提升。除了平臺模式的美團閃購業務,集團還同時開展了美團買菜業務(社區小店)的試點計劃。

據陳少暉透露,美團會通過業務模式把本地的零售商和本地的需求進行對接,包括當地超市和便利店。針對非餐飲業務計劃,其重點是要提高營業效率,減少虧損。另外他還表示,美團會努力去探索本地交通服務與新零售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團近期積極拓展的社區小店領域競爭十分激烈。目前,已經有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在入局,而此前曾大力推廣的順豐優選則折戟而歸,如何面對這些玩家的競爭,將會是未來美團的一大考驗。

而阿里的餓了麼與口碑組合仍會繼續在本地生活市場衝擊美團的領先地位。在網約車業務擁抱聚合模式後,美團打車與滴滴、高德之間火花也會成為外界關注的重點。

鈦媒體認為,美團能否在這一輪擴張與試錯中縮短與阿里、騰訊第一集團的差距,還需要時間去檢驗。(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高夢陽,編輯/趙宇航)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