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美術 陳丹青 油畫 藝術 中央美院 有畫課堂 2018-11-28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現在的年輕人要畫血腥、暴力,跟我們年輕時候要畫解放軍、保衛邊疆,其實是一回事,是我們跟不上潮流了,我不是一個趨時的人,但我非常清楚我過時了……”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問:油畫家在工作室一天的工作過程是怎樣的?

陳丹青:我每天進到工作室的流程是這樣的:第一件事是撒尿,第二件事是點菸,之後如果沒有亂七八糟的事情打電話找我,我就到洗水池旁取我上一天工作完泡著的筆,用餐巾紙把水分濾幹,把上一天的油畫渣洗掉、擦乾,一塊一塊的擠顏料,這個過程大概是半小時,之後坐在椅子上翻看上一天畫的畫,哪裡畫壞了,哪裡看起來比昨天更得意,一根菸抽完就開始幹活,幹活是非常乏味的過程,很多人說我想看你畫畫,其實我小時候也喜歡看年紀大、有成就的畫家畫畫,我看了10分鐘就走了,這其實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就像是女人在打毛衣。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問:是否是一種用潛意識在畫畫的狀態,像是整個人進入冥想的狀態?

陳丹青:有點接近。畫畫的時候是沒有腦子的,但是眼睛非常敏感,把我眼睛蒙起來,我知道調色板的黃色在哪裡,土黃色在哪裡,這是一個習慣性動作,通常畫到半小時左右,就會休息一下再繼續看。我現在畫書還好,但如果畫模特的時候就會很辛苦,因為模特保持一個動作10分鐘就會覺得苦,所以我會一邊保持跟她聊天,同時腦子裡想著這張畫,不能說是冥想,它是一個工作過程,一個緊張的工作過程。

畫人體更為緊張,主要有兩個原因:一、人很不容易請;二、人體是最難畫的,我到現在沒有畫出一幅好人體畫,畫肖像要好一點,我最拿手的是畫肖像,畫人體光是從擺姿勢開始,就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問:中國油畫離西方國家還是有一定差距,我們是否可趕上或者超過他們?

陳丹青:這個跟國家要富強是兩回事,就像洋人永遠趕不上中國山水畫,不可能趕上,只能說我們會畫出一些洋人畫不出來的油畫,因為我們的感受是自己的,比方畫內蒙,讓一個洋人油畫家來畫,他不一定有中國油畫家畫得好,但是就油畫論油畫,我們不可能超過也沒有必要去跟他們比,這是人家的藝術,就像他們不會畫山水畫、不會寫書法,不可能會有一天英國出來一個書法家跟齊白石、文徵明比。

有意思的是,為什麼最後全世界都學西洋人的油畫,本來地圖上只有一小戳人在畫油畫,因為他們創造了一種可以覆蓋全世界的文明,我們沒有創造一種可以覆蓋全世界的文明,但我們有很好的文明。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問:我去年看中央美院畢業作品展,裡面有太多當代的作品,我印象深刻的是有膀胱、尿道、腸子、血淋淋等的東西,看起來十分怪誕,感覺很難在中國看到像我喜歡的塞尚這樣的作品,這好像已經是一種潮流,是我跟不上這個潮流還是咱們現在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在退步?

陳丹青:是我們跟不上潮流了,50、60後都過時了,無論是人還是作品,我現在拿的是非常過時的東西給你們看,我不是一個趨時的人,但我非常清楚我過時了。

再者,這些青年要畫內臟、膀胱,跟我們年輕時候要畫解放軍、保衛邊疆,其實是一回事,那是我們那時候的時髦,現在畫膀胱是現在的時髦,年輕人都喜歡趕時髦,我要是現在20歲在中央美院,我很可能去畫膀胱,我的趣味不是這樣的,但這個假定已經不可能了,我不能設想自己今天如果是個90後,我可能還嫌這個不夠前衛、出格。

英法德一直到今天,公眾也還是不能接受類似這樣的東西,但是公眾不會奇怪,不會非常反感這些東西,當一個文明允許各種驚訝的時候,你真要做出讓人驚訝的東西挺難,總有一種外部的刺激讓你覺得這個東西牛,你才要去做這件事,每一代人都是這樣,就像我們小時候畫的畫都是從蘇聯看來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真的過時了。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問:藝術家和工作室是什麼關係?

陳丹青:工作室就是作案的地方。畫家在中國被誇張化了,談起藝術家好像很不得了,畫室同時也被浪漫化。但國外不這樣,畫室就是幹活的地方。至於某些人而言,真的就像作案的地方,他必須進入這個房間,他才有狀態去創作。我也是這樣,我出國前從來沒有過自己的畫室,也沒有幾個人有資格有自己的畫室,因為那時中國住房緊張。我在中央美院的一個老師,他50年代在蘇聯留學,他教我的時候已經過50歲了,他感慨沒有住的地方,也沒有畫室,30多年去了,現在隨便一個畫家都有自己的畫室,有幹活的地方。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問:藝術家“開門行動”有沒有價值被打開?

陳丹青:這個活動在國外很早就有了,叫open studio ,就是打開作坊讓大家進來看。藝術家也希望畫廊經紀人、畫廊老闆以及有錢人能夠到其畫室去,他們定期打開大門讓所有人都可以進去。比如每週六下午從12點直到5點。但美國人少,願意進去的人更少,因為他們沒有把藝術神化,畫家就是窮畫家。我到德國訪問過年輕藝術家,一天到晚開著門幹活,希望有人進去看,展示自己的空間,也許在中國的通縣、宋莊可能也有很多藝術家希望有人去看,我也很樂意大家來玩,但是做不到像國外這麼自然。

(以上問答文字為摘選)



參觀陳丹青工作室後感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一到畫室,先生便主動一一握手歡迎,竟能夠辨認每個前來之人及特性,實不曾想先生會在見面之前就做了充分的瞭解。

先生樂於分享,譬如在談論繪畫時,他就會跑上樓去找尋出來給大家看,談到木心時,就又拿當年自己記錄木心講課的筆記,這樣的舉動,在整個過程中不下五次。

來者之中,有人正好當天生日,原來也是先生特意安排選中,同時還為其準備了生日蛋糕。在整個過程中,先生都極力去照顧到照顧好每個人。當有人不知所措,先生會用微笑的目光鼓勵。有人不善言辭,先生就隔一段時間再隔一段時間地倡議大家聽他說幾句。在乘坐電梯時,給大家引路,讓大家先行,自己留待最後。在離別時,都再次握手,寄予祝語及家人,致意行禮目送。這樣的例子我在8個小時裡還感受到很多很多,在此,餘不一一。

丹青先生,是配得上“先生”二字的,我願能與丹青先生再次相見。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這次託中國油畫院組織之功,有幸見到讓我年少時有些賭氣的陳丹青老師,“活著的我最喜歡的人”,交錯而過的問答也許最終都將落套,熱氣騰騰的興奮與尷尬卻更使人印象深刻,謝謝各位,我算來著了。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有朋友問陳丹青畫室開門接客,要不要去作客?聽到這個安排,第一反應是驚歎這個老鬼修煉了得,看來蠢問題已經煩不倒他了。第二個反應是幹嘛不去呢。

我是在要飛巴厘島度假前的那個下午頗放鬆的走進陳丹青畫室的,夾在其他九個對陳丹青頗瞭解的擁躉之間。但席間我的收斂和拘謹定是讓整場活動的組織者惱火和尷尬。豈止他們!面對這種活得比你老道得多的老鬼,你真的是會生氣,明明是精於世故的周旋,他一言就把你戳醒,讓你不得不正襟危坐,不敢造次。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這個活動最意外的地方,不是在畫室,而是在畫室附近的餐廳。在那裡,對話開始放鬆起來,真正的互動和對話在沒有被拍攝的時候終於打開了。因為陳老師畫室離我家不算近,那個區域我就只去過一兩次,昨晚那家還算精緻的餐廳裡和陳老師一起吃飯聊天的場景,應該能在腦海裡留下個印象,而且那家餐廳以後可能再也不會有機會去。所以到後來有點做夢的感覺。到家後發了條朋友圈裝了一下。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我觀其人,胸懷坦坦,如青天白日,無掩蔽,無晻曖,言論挺拔,如迅雷烈風,無阿倚,無留藏,其徵於文也,其流於藝也,亦然。

吾觀其人物畫,老少異狀,男女異質,黔晳異色,妍醜異姿。均珪璋交輝,蜚聲炳著。才驅氣駕,縱橫開闔,與其為人,宏逸高朗,中表唯一。德垕言醇,才雋言卓。古人云:其根既厚,其葉滋沃,信然。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開門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即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實現一種新的轉換,達到一個新的目的。

什麼目的呢?被選中參加活動的十個人,沒有一個是專業從事繪畫或藝術工作的。中國油畫院正在嘗試著讓藝術走出小眾,引導公眾用心,用藝術來社交。我個人很喜歡這個策劃點,意義自現。中國的藝術是該好好接接地氣了,國民審美,國民素養,國民樣子,靠藝術可以好看一下子。文化,藝術,它們四處不在又四處缺席,又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問題。

挺累的一個下午,用藝術來社交併不容易。挺實在的一個下午,各種思維模式的碰撞,讓藝術的定義變得更加豐滿鮮活起來。起碼,人人都在努力感受、認知,表達並渴望交流與指導。好事情!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初見陳老師是在某門戶網站,陳老師慷慨激昂的批判社會問題。只覺得陳老師觀點犀利。終於有幸能夠做客陳老師工作室。經歷整個下午7個小時,讓我認識了感情細膩的暖男陳老師。會關心客人做的渴不渴、累不累;會專門為過生日的我準備可愛的生日蛋糕;會領唱生日歌;會為我們每個人認真的簽名,附上真摯的祝福。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終於來到陳老師的畫室,頓時又是一頓羨慕嫉妒恨,腦子不斷盤旋5個字——我也想畫畫!後來又想到老師的好友韓辛的一番話,大體意思是“你想畫隨時可以畫啊,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就可以畫啊”……隨即十分慚愧。(順便說一嘴,我也很喜歡韓辛,喜歡他可愛、率真的性格。)

雖然心裡渴望拜見陳老師,但看到他坐在那兒被我們“輪番審問”又非常心疼⋯⋯坐在那裡的他,忽而像個受審的罪犯,一個問題回答完緊接著又來一個;忽而又像個無所不知的神(崇拜者眼中),好像問他什麼都能獲得答案,或得到救贖似的。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畫家的畫室,前有培根的例子,是藝術家幹活的地方,也是藝術的現場。為什麼一定想去呢,去追蹤和緬懷,對藝術創造滯後的參與以及親身的驗證,這是藝術產生的場所。

畫室高挑開敞,即使坐落在樓宇中,空間也是舒展的,走過暗的過道,對比更強調了這種豁然開朗的感受。畫室,實木原色地板,白色踢腳線,灰顏色牆。

畫室分三個部分,一進門就是畫畫空間,大致一百多平米,層高近六米,靠門左手的牆邊立著一個單門冰箱。冰箱另一邊,鄰著兩米的操作檯,操作檯上一簇待洗的油畫筆,還有瓶裝的飲用水;再一面,是到整面到頂的窗,朝北,窗子做了一些遮擋,需要下意識向上挺身去看,視野的拋物線,越過眼皮底下的鐵軌落向遠方的樓群。畫累了,丹青老師可能會點上一支菸,於此遠眺吧。我倒是在腦海裡迅速畫了一幅這樣的素描。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近些年在奔命生活的忙碌空隙,零星地通過媒體知曉陳老師的消息,不同的媒介渠道捏成的陳老師貌似一位激憤青年,直言敏感社會話題,挑戰國內教育體系,率真的無遮攔不掩飾。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帶你探訪陳丹青畫室-陳丹青最新犀利訪談


▲陳丹青早期作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