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上海是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的發祥地。自1864年土山灣畫館創立以來,具有一個半世紀的歷史文脈。20世紀,上海曾經誕生過近40所美術學校,曾經創立過中國美術的“黃埔軍校”,曾經舉辦過第一屆全國範圍的美術展覽會,曾經有300多名著名的近現代美術先賢在這裡度過教學生活,曾經為近現代中國美術輸送過1000多名優秀人才,曾經為全國各地出版發行近四分之三的美術教材。可以說,上海形成的“新興藝術策源地”教學集群及文化生態,滋養了上海的美術教育,海納百川,承前啟後。

正於劉海粟美術館舉辦的海派美術教育文獻展,作為上海美術學院“2019主題學術年”系列活動之一,以400多件珍貴文獻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的文脈。展品涵蓋各個時期海派美術教育的教材、教學示範作品、教學計劃手稿、名師作品、學生作業、教學檔案等。其中,黃賓虹、潘天壽等近20位近現代美術史上第一代名家教學原作的集體亮相,百種珍稀美術教材的集結展示,都難得一見;更有五位校友以專題樣本的方式在此次展覽“回家”,折射出其所處時代海派教學的生動圖景,不少鮮活的教學片段是第一次公開披露。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以如此大規模的文獻系統回溯海派美術教育文脈,還是第一次。並且,這次展出的所有文獻幾乎都是原件。”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上海美術學院史論系主任李超教授告訴記者。在他看來,保護豐厚的海派美育遺產,需要讓其向文化資源轉化,活在當下,面向未來。“海派文化遺產裡核心的內聚力、創新力很大程度上在於海派美術教育。美術教育可以說真正推動海派從過去走到現在,再到未來,這是一個重要的生長點。”

信息量如此之大的這個展覽應該怎麼看?學界的研究文本是如何深入淺出轉向視覺展陳的?

聽聽李超教授為本報的獨家導覽。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看點一:近現代美術史上第一代名家教學原作集結展示

黃賓虹、張聿光、劉海粟、林風眠、汪亞塵、王一亭、潘天壽、朱屺瞻、王陶民、江小鶼、倪貽德、潘玉良、諸聞韻、朱樂三、唐蘊玉、張弦、姜丹書、汪聲遠、張大千、陶冷月、吳湖帆、吳待秋、吳子深、錢君陶、謝公展、張充仁、周碧初、謝之光、賀天健……

太多近現代美術史上的第一代名家都在其藝術生涯中有過非常重要的“上海時期”。這些名家的“上海時期”,大多與他們的教學有關,他們除了自身畫藝了得,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在上海各大美術學校擔任教職,有的甚至同時任教於好幾所學校。這是很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

眾多名家在海派美術教育中到底呈現出什麼樣的面貌,發揮出什麼樣的作用?展覽中就藏著答案。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黃賓虹先生畫冊》,1933年,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張聿光先生畫冊》,1933年,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

近20位近現代美術史上第一代名家當年的教學示範稿、課徒稿、畫集,都彙集在了這次展覽。這些畫作都與他們的教學息息相關的。不少作品甚至就是在教室、在課堂畫的,旁邊圍著一圈學生,首先起到教學示範的作用,然後才是藝術創作。

此次展出的八張黃賓虹冊頁,就是黃賓虹1933年任上海新華藝專國畫教授時為學生提供學習範本而創作的。冊頁為兩面各八開,一面山水,一面花鳥。展廳中呈現的是山水畫一面,畫幅雖小,筆墨卻極精,畫中“天柱峰”“夷陵縣”等題名透露出這些山水應為寫生記遊。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看點二:五位校友以專題樣本的方式“回家”

海派美育為什麼對全國產生了這麼大的影響?主要是因高端人才的集聚。這不是依靠一個學校,而是依靠一個教育集群,甚至是文化生態滋養而來的。眾多名家在這裡教學創作,最顯而易見的教學成果,就是人才培養。

此次展覽別出心裁地以點帶面,選取了五位在上海求學的藝術家個案折射出當時豐富多元的美術教育生態。

其中,鄭慕康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個案。眾所周知的是,鄭慕康以國畫聞名,是上海中國畫院的第一批畫師,尤其是他筆下的工筆仕女古雅秀麗、獨具一格。事實上,鄭慕康1918年從廣東來到上海,最早學習的是西洋畫,在上海美專,並且是以函授的方式——由學校把一張明信片大小的畫作印刷品寄給他,他臨摹後寄回學校,老師寫好評語再寄回給他。此次展覽共展示了18幅鄭慕康當年函授學習時的人物油畫作業,每幅長37釐米,寬50釐米,一併展示的還有當年老師給他每次作業的打分以及評語。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鄭慕康的函授油畫作業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老師給鄭慕康函授油畫作業的評語

在上海美專創辦早期,函授是很重要也很有特色的教學形式。現在來看,這種函授可謂社會美育最初的嘗試,是很有效的。當時美專本身的教學空間非常有限,大量開放函授,讓教授等學術資源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對社會美育有所貢獻。

當時老師批閱作業沒有署名,從字跡可以看出,應該有多位老師參與輔導,其中不乏張聿光、劉海粟、王濟遠等名師。他們的評分標準或許各有不同——這些作業的得分從60多分到90多分不等,但針對習作給出的每一份批閱意見都言之有物,相當中肯。 如“領子暗部宜稍帶青紫色,否則則突出頷外”“這幅筋肉的色彩變化過繁複,所以色調就很難統一,要知道人體底本色大概總是黃紅色居多”等,都是老師的評語。

通過這樣的油畫學習,的確增強了鄭慕康的寫真捉形能力。日後他的國畫正因融入了早年習得的西洋畫明暗、透視等技法,畫風日臻成熟,並且顯出自己的特色。

1921年畢業於上海美專西洋畫科的蔡謙吉,則從另外一個角度讓人們得以窺見當時的美術教學樣態。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蔡謙吉《動(西湖玉泉 觀魚)》,1920年代,水彩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蔡謙吉《滬園之椰樹》,1921年,水彩

蔡謙吉是上海美專學院制的正式學生。儘管這個名字對人們來說較為陌生,此次展出的他畫西湖、龍華等風景的多幅水彩畫卻給人驚豔之感,後印象主義風格明顯。李超透露,蔡謙吉和潘玉良、倪貽德等名家是同學。當時的一屆也不過就十幾個學生。他們的師資是一個共同的名家群體。這其實說明美術史有很多需要補白的地方。這個個案展現的是上海美專從單純的臨畫法向寫生法教學的探索路徑。老師們帶著學生走出畫室,旅行寫生,這些作品都是蔡謙吉當年戶外寫生的習作。

再看王蘭若的個案,他是上海美專國畫科1935年畢業生,他也曾在新華藝專求學。王蘭若在1930年代的畫稿是可以與展覽彙集的100本經典美術教材相對應著來看。

除了五位校友“回家”的五個樣本外,展覽還特別展示了一個學校的樣本,那便是新華藝專。

石刻拓片是新華藝專獨特的教學示範方式,用以讓學生學習中國古代書畫。此次即展出了當年教學時的秦篆泰山石刻拓片、明清二十四家石刻拓片條屏、惲南田石刻拓片條屏。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看點三:100本珍稀教材告訴你海派美術教育的前世今生

其中,年代最早的是1906年1月由商務印書館初版的《中學鉛筆習畫帖》第一編至第六編。

劉海粟1919年編著的《畫學真詮》,是他針對當時國內中等學校圖畫課程而撰寫的鉛筆畫寫生基礎教材,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理論著作。在自序中,劉海粟曾表明,當時普通學校圖畫課程欠缺規範、教材極其缺乏。他根據實踐經驗編著了《畫學真詮》,後在美術教育的專業化與普及化結合方面產生重要的學術影響。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1927年陳抱一根據研究及創作經驗所著的《油畫法之基礎》,可謂我國第一本系統介紹油畫技法的著作,在推動早期油畫教育上有著重要貢獻。

1932年滕固所著的《圓明園歐式宮殿殘跡》,是將西方田野考古的方法運用於藝術史研究的成果。對圓明園歐式宮殿的這番研究,形成了相關中歐建築文化的獨特闡述,也為研究中西美術融合發展提供了諸多借鑑的經驗。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100本教材中有初等、中學等不同階段的,有通用本,也有自印本。

事實上,這100本美術教材也僅僅是一個縮影。

看點四:呈現新中國成立之後上海美術教育的又一個高峰

新中國成立之後,上海形成了新的教育集群,聚集了程十發、江寒汀、俞雲階、哈定等一大批師資力量。

學院教育與社會化辦學相結合,是當時上海美術教育的一大特點。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前後,以徐匯、靜安、黃浦、盧灣(現併入黃浦)等區域為中心,上海形成了以專科學校、畫院、美術研究班院等為聯合共享的上海美術教育集群,其中包括: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充仁畫室、哈定畫室、新華美術研究班、新中國美術研究所、上海畫室、山河美術研究班、上海中國畫院附設美術學校、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上海市工藝美術學校、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等。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看點五:40後藝術家們的藝術檔案集體亮相

1959年,上海中國畫院附設中等美術學校正式成立,後為“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這為1983年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的成立,奠定發展的重要建設基礎

很多40後藝術家拿出珍藏已久的習作、文獻,還原新中國美術教育歷史情境。這些藝術家正是當年的學生。

展品包括陳逸飛的畢業創作稿《運公糧支援山區》,邱瑞敏最早的素描《女青年像》,夏葆元最早的素描作業,凌啟寧最早的色彩寫生。

值得一提的是,張培礎最初的水墨人物,臨摹的是方增先的作品。此次展覽中,臨摹和被臨摹的作品對比展示,非常難得。

還有校友拿出當時的學生證、成績單、聽課筆記,比如張充仁美術史筆記、顏文樑講透視學的筆記。甚至,當年應野平、鄭慕康、俞子才等老師批改繪畫作業的痕跡,也能在此次展覽中看到。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看點六:改革開放後上海恢復美術本科教學的面貌

集中展示了1983年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建院時第一批元老師資力量的作品,包括顧炳鑫、陳家泠、邱瑞敏等。

展覽中,美育的傳承關係歷歷可見。

策展人獨家導覽丨400餘件珍貴文獻是怎樣實證海派美術教育一個半世紀文脈的

據悉,此次展覽的展品得到了天津美術學院、上海油畫雕塑院、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朱屺瞻藝術館、汕頭市博物館等多家機構的大力支持。上海美術專科學校30餘位校友和家屬,以及各界人士也為展覽提供了重要的校史史料。其中,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35屆校友王蘭若先生的家屬和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1963屆校友肖鑫偉先生特別捐贈了作品和校史文獻。

作者:範昕

編輯:範昕

責任編輯:衛中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