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誘惑,是那舌尖上的美食呀

“遊子”意為在外地待久了的人;“遊蕩”意為在外地換了好幾個居所仍未回家。我目前是一個遊子,遊子總想家的。任何一個人想家無外乎兩個,一是割不斷的親朋,二是割捨不掉的美食。

人固思念舊友,這是一種心理習慣,所謂人之常情;美食直接觸及味蕾,這是人體感應器官的接觸體驗。在此引用《舌尖上的中國》的一句話,那些靠脣齒舌尖積累起來的味道記憶,才是打動人心的記憶。

上週回了一趟家,回家的路總是很美好,雖然輾轉奔波的路程,但一想到靜待我歸家的父母,總會做滿一桌子我喜歡的飯菜,我滿足了!回家的第一餐當然在家吃,那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是家的感覺沒錯了。回家前,我立下一個flag,把家裡愛吃的美食的吃遍,不然愧對“胖子”的稱號。

回家的誘惑,是那舌尖上的美食呀

生活正在往我想要的方式進行著!

 在一切有人類的地方,人們的生活方式可以千差萬別,社會物質文明的程度可以參差不同,但是人們對美食的慾望總是共同的,人們對美食的興趣總是相似的,人們品味美食得到的愉悅總是一致的。

對美食的追求,可以說是人類的一種本能,這種本能從本質上看,是生命的需要,是趨利避害、保護和繁衍生命的需要。

 這樣看來,人們追求味覺的愉悅,是一種十分健康的要求。

對於飲食與舒適,享樂之間的內在聯繫,人們很早就意識到了。中國古代早就有“君子以飲食宴樂”、“君子有酒,嘉賓設燕以樂”的記載。大自然的美景,可以使人心曠神怡;欣賞各種藝術,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而一次美食的品嚐活動,又何嘗不能得到難以忘懷的身心愉悅呢! 美食對人的誘惑,是以主體的需要為前提的。這種需要,一方面是自然人的下意識的生理本能。美國哲學家杜威說:“各種需要,例如對新鮮空氣或食物的需要,表明我們有所缺少,表明我們需要補充這種缺少,也就是通過建立至少暫時的平衡,以恢復協調。然而這些常見的生物意義卻不止於此,它們觸及了經驗中的美的根本問題。”

不滿足於家裡飯菜的我,當然要出去外面吃吃吃!

1、極具潮汕味道的腸粉,潮汕腸粉千千萬,只有小時候的味道才合我意。這是夜宵篇

回家的誘惑,是那舌尖上的美食呀

2、牛肉火鍋當然是回家必不可少的,那鮮嫩的牛肉,夠勁爆啦!牛肉丸吹彈可破那嚼勁愛了!

回家的誘惑,是那舌尖上的美食呀

3、蠔仔烙,外酥裡嫩,是家裡的味道不錯了

回家的誘惑,是那舌尖上的美食呀

4、無米粿,出門在外都是吃不到的,那一個老奶奶騎著那輛的自行車,味道一直沒變,價格也沒漲過!!!實惠

回家的誘惑,是那舌尖上的美食呀

今天匆匆忙忙就先介紹到這裡,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