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黨”齊如山,研究中國戲曲,推動梅蘭芳到美國演出

“梅黨”齊如山,研究中國戲曲,推動梅蘭芳到美國演出

1933年,齊如山為梅蘭芳創作的最後一部劇作《生死恨》。

齊如山:梅蘭芳幕後的京劇推手

劉宜慶(柳已青)

歷史真是勢利眼,不料電影也是。傳記電影《梅蘭芳》中的“三哥”邱如白,一看即知,原型是齊如山。既然是傳記電影,為何虛構人物?如果是為了藝術需要,邱如白其人其事為何太不靠譜?呈現在觀眾眼前的邱如白,原型是齊如山,顯然並不是真正的齊如山。齊如山生前,是梅蘭芳的幕後推手;齊如山死後,被人忽略乃至遺忘。這大概是齊如山的命運。其實,一代文豪、戲劇理論家齊如山並不寂寞,總會有知音,想起齊如山。好在兩三年前,遼寧教育出版社陸續出版了齊如山作品集,世人漸漸瞭解了齊如山。

“梅黨”齊如山,研究中國戲曲,推動梅蘭芳到美國演出

梅蘭芳與齊如山在抗戰前合影。

談京劇和京劇大師梅蘭芳,必然和齊如山聯繫在一起,無法繞開。歷史中的齊如山,低調,儒雅,平和,一箇舊學新學俱佳的文人,沒有電影中邱如白的瀟灑、滑頭和魔障,一絲一毫都沒有。很多人說孫紅雷扮演的邱如白非常成功。真的嗎?我質疑,一個演軍人、土匪都很得心應手的演員,真的能演好一箇舊式文人嗎?就像黎明一樣無法演出梅蘭芳的神采和神韻,是因為一代人的精神、氣質無法複製。

齊如山和梅蘭芳的相識,很有戲劇性。齊如山投身戲曲研究之時,正值梅蘭芳在舞臺上初露頭角之日。1913年冬,齊如山看梅蘭芳的《汾河灣》。作為戲曲研究者,他發現梅蘭芳的不足,齊如山對小他19歲的梅蘭芳寫了一封三千字的信,信的主要內容是以《汾河灣》為例談了身段與劇情、戲詞如何結合的問題,對梅蘭芳所演的柳迎春這個人物的身段設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兩人通了一百多封信之後,齊如山才應梅蘭芳之邀“訪梅”。有人說,齊是梅的“函授老師”,齊如山之於梅蘭芳,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梅黨”齊如山,研究中國戲曲,推動梅蘭芳到美國演出

齊如山(右)與梅蘭芳攝於加拿大皇后號船上。

齊如山成為“梅黨”的一員,與梅身邊的其他朋友一道,輔助梅蘭芳在時裝戲、古裝戲、新編歷史戲和崑曲等四個方面進行革新創造。齊如山為梅蘭芳編劇《霸王別姬》、《嫦娥奔月》,演出取得巨大的成功。藝術創新的成功,使梅、齊兩人長期合作達20年之久。20世紀30年代,齊如山幫助梅蘭芳分別到美國和蘇聯演出,在國際戲劇界取得盛譽。值得一體的是,1930年梅蘭芳赴美演出,齊如山功不可沒,從包裝策劃、籌集資金到舞臺設計、編書宣傳,做了大量工作。邀請梅蘭芳赴美演出的是“華美協進社”,這個組織由胡適、張彭春和杜威等中美學者創辦,張彭春(張伯苓之弟)也是一個兼通中西方戲劇的學者,承擔了梅蘭芳美國演出的部分導演職責,選定劇目,演出之前張彭春用英語為美國觀眾作說明。梅蘭芳在美國演出《刺虎》,謝幕達15次之多。

“梅黨”齊如山,研究中國戲曲,推動梅蘭芳到美國演出

1923年,齊如山與梅蘭芳合作編演了梅派代表作《洛神》。

20世紀上半葉,是京劇最好的時代。正如電影《霸王別姬》的臺詞“哪朝哪代京戲也不曾這樣紅火過”。電影《梅蘭芳》中邱如白對梅蘭芳說“你的時代到來了”。京劇的紅火與頂級的知識分子的加盟有關。時代氛圍使得話劇和國劇都有生存的土壤。顧毓琇、丁西林是科學家,又是戲劇家。張伯駒是大收藏家、張恨水是小說家,都愛京劇,跑龍套。1921年著名實業家穆藕初在蘇州創辦崑劇傳習所,培養了一批人才。無獨有偶,1931年,齊如山與梅蘭芳、餘叔巖等人組成北平國劇學會,並建立國劇傳習所,從事戲曲教育。如今京劇好景不再,是傳統的斷裂、時代的氛圍使然。

齊如山盡其畢生心力研究中國戲曲。他訪問過大量京劇界老角名宿,記錄下豐富生動的原始材料,並從古代經籍、辭賦、筆記、風土誌以及西方有關的心理學、戲劇理論著作中尋找線索和印證,最後整理歸納為著作,主要有《說戲》、《觀劇建言》、《中國劇之組織》、《京劇之變遷》、《臉譜圖解》、《梅蘭芳藝術之一斑》、《梅蘭芳遊美記》等三十餘種。他提出的“無聲不歌,無動不舞”論點,是對中國傳統戲劇最精煉、最準確的概括。齊如山晚年的著作《國劇藝術匯考》內容豐富,考據周詳,更修訂了自己早期研究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將有關京劇藝術的種種問題,擘肌分理,予以客觀精審的考證,為京劇研究提供了一部充實完備的參考書。。

“梅黨”齊如山,研究中國戲曲,推動梅蘭芳到美國演出

齊如山(左)與梅蘭芳(中)、張彭春(右)在赴美的船上。

齊如山不僅僅是一位熱心京劇改革的戲劇理論家,他還是一位注重收集第一手資料的歷史學家,一位詳細記錄社會掌故的宗匠,一位洞察世態萬象的民俗學家。他對於社會中的文化、風俗、習慣、人情以至婚喪、慶弔、酬應、來往、買賣、工藝、技術、娛樂、遊藝、飲食等等,都極感興趣,並悉心加以調查研究。這方面的著作有《北平三百六十行》、《故都瑣述》、《北平零食》、《北京土話》等,都是他親自調查訪問所得。齊如山筆涉萬端,寫老北京的民俗,那滋味和情狀,和鄧雲鄉筆下的老北京風情,庶幾相似。明、清時期,尤其在晚清和民國初年,出現了大量專門描寫北京民俗民風方面的竹枝詞。《續都門竹枝詞》序寫道:“或操市井之談,或抒過眼之繁華,或溯賞心之樂事。”用來評價齊如山的著作,也是妥帖的。

“梅黨”齊如山,研究中國戲曲,推動梅蘭芳到美國演出

左起:梅蘭芳先生,馬爾智先生,齊如山先生,傅芸子、傅惜華兄弟。

潮起潮落,水流雲在。一片舊時月色之下,齊如山展現了一幅幅關於遊藝、勾欄、瓦舍的社會風情畫卷。清末民初,社會劇烈變革。瞭解老北京的飲食、掌故,必讀唐魯孫;瞭解老北京的民俗、方言,必讀齊如山。事實上,齊如山的作品,和《東京夢華錄》、《揚州畫舫錄》、《武林舊事》、《都城紀勝》等筆記叢談一脈相承。1949年,齊如山勸說梅蘭芳去臺灣,梅蘭芳勸說齊如山留在大陸,最後,分道揚鑣。當齊如山回首北京前塵舊夢,夢中一定會響起梅蘭芳的唱腔吧。上世紀50年代,曹聚仁在一篇文章中說:“今日臺北報刊中文字,如齊如山、陳定山、周芝翁輩所寫的,也正是《東京夢華錄》的風格。”

“梅黨”齊如山,研究中國戲曲,推動梅蘭芳到美國演出

齊如山

齊如山晚年,閱盡人世滄桑,歷經風雲動盪,文字更加從容,淡定,所寫《齊如山回憶錄》的內容包羅萬象,全用日常口語,讀來親切感人。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1961年,梅蘭芳逝世,一個時代落幕。消息傳到臺灣,齊如山的健康受到影響。1962年,齊如山在臺灣去世。一個是臺前的歌者、舞者,一個是幕後的隱者、著者。京劇將他們的生死緊密相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