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


馬伊琍和文章離婚了。雖然希望他們能夠白頭偕老,但出現這個結果也並不覺得意外。

在婚姻諮詢中,很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出軌。很多人在這個問題沒有發生之前,會覺得如果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一定是零容忍,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01

兩情為何不能長相守


▶ 補償性出軌

小艾的丈夫總是忙於工作,不善於情感表達。

在他們的婚姻過程中,小艾總覺得,不論自己怎麼努力也會被忽略,她形容自己的情感世界是冷冰冰的。直到李先生的出現。

李先生是小艾工作中認識的一個男人,他為人開朗熱情,除了工作之外,他還總能看到小艾一些不同的變化。比如,穿了件新衣服,或者換了一個新發型。

而小艾的先生對於她這些變化是沒有關注到,更沒有給與迴應。李先生的熱情和小艾先生的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久而久之,小艾出軌了。


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生活中所有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內在期待。

不論我們的生活過得如何,在潛意識中,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扮演好自己的每個角色。孩子希望自己是個好孩子、好學生,父母希望自己是個好爸媽、是個稱職的職業者。

當然,也有人對這些角色看起來是沒有期待的,比如,遊手好閒之輩或者酗酒賭徒之流。

但即便是這類人群,也不是因為對自己沒有期待。而是因為現實生活中,沒有辦法完成對自己期待的實現,所採取的一種逃避方式。這類人,讓自己逃避在一種酒精、賭博、濫情的虛幻的價值感中,而讓自己迴避,現實中無能為力的挫敗感。

就那些對自己有期待的大多數人來說,如果現實生活中,所面對的角色,讓自己有價值感缺失、價值感不被滿足的感受,那人們就會做出對自己安慰、補償的事情。

"


馬伊琍和文章離婚了。雖然希望他們能夠白頭偕老,但出現這個結果也並不覺得意外。

在婚姻諮詢中,很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出軌。很多人在這個問題沒有發生之前,會覺得如果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一定是零容忍,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01

兩情為何不能長相守


▶ 補償性出軌

小艾的丈夫總是忙於工作,不善於情感表達。

在他們的婚姻過程中,小艾總覺得,不論自己怎麼努力也會被忽略,她形容自己的情感世界是冷冰冰的。直到李先生的出現。

李先生是小艾工作中認識的一個男人,他為人開朗熱情,除了工作之外,他還總能看到小艾一些不同的變化。比如,穿了件新衣服,或者換了一個新發型。

而小艾的先生對於她這些變化是沒有關注到,更沒有給與迴應。李先生的熱情和小艾先生的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久而久之,小艾出軌了。


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生活中所有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內在期待。

不論我們的生活過得如何,在潛意識中,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扮演好自己的每個角色。孩子希望自己是個好孩子、好學生,父母希望自己是個好爸媽、是個稱職的職業者。

當然,也有人對這些角色看起來是沒有期待的,比如,遊手好閒之輩或者酗酒賭徒之流。

但即便是這類人群,也不是因為對自己沒有期待。而是因為現實生活中,沒有辦法完成對自己期待的實現,所採取的一種逃避方式。這類人,讓自己逃避在一種酒精、賭博、濫情的虛幻的價值感中,而讓自己迴避,現實中無能為力的挫敗感。

就那些對自己有期待的大多數人來說,如果現實生活中,所面對的角色,讓自己有價值感缺失、價值感不被滿足的感受,那人們就會做出對自己安慰、補償的事情。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在親密關係中說,如果一個人在原有的情感關係中,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覺得自己的價值是沒有被充分尊重的,那麼,這個人就很有可能通過其它情感關係的建立,完成對自己的安慰。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出軌。

▶ 附體式出軌

還有一種常見的出軌心理動力是源於,一個人愛上的,不是他的愛人,而是愛上,愛人帶給他的感覺。

小張的媽媽是一個很強勢的女人,小張從小就喜歡和比較簡單、依賴性強的女孩一起玩,那種被女人需要的感覺,讓小張沒有從媽媽那邊獲得的價值感得到很大的彌補。

小張和妻子結婚的時候,妻子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小張很享受一個女人對自己的崇拜和信任,對小鳥依人的妻子很是疼愛。

隨著時間的流逝,小張的妻子很快成長為一個職場白骨精。不僅收入上,她超越了小張,生活裡很多判斷和認識,還有了自己的主見。小張內心有一種無法言說的失落。

這時候,在小張的生活中,另外一個年輕女孩出現了。小張形容這個女孩,簡直就是八年前妻子的翻版,對小張很崇拜信任。於是,小張出軌了。


類似小張這樣的朋友,在生活中並不少見。這並不是說,這樣的朋友是濫情、不負責任的,而是,這樣的朋友內心對自我情感缺損的部分沒有覺察,所以,他們會無意識的通過一個個情感關係對象,完成對於缺損部分的一個滿足。

或者說,這類朋友對每一個情感對象都是真誠的,但其實愛上的,也都不是真的那個人。更像是,他們把內心期待的情感對象,附體在一個和自己期待有相同特質的人身上。如果這個人身上的這個特質消失了,那麼,這個人對於自己的吸引力也就消失了。

對於出軌來說,心理動力有很多很多種。但是不論哪種婚姻,或者親密關係中的出軌,都會直接讓人內在的價值感和自信受到很大的挫敗。


"


馬伊琍和文章離婚了。雖然希望他們能夠白頭偕老,但出現這個結果也並不覺得意外。

在婚姻諮詢中,很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出軌。很多人在這個問題沒有發生之前,會覺得如果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一定是零容忍,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01

兩情為何不能長相守


▶ 補償性出軌

小艾的丈夫總是忙於工作,不善於情感表達。

在他們的婚姻過程中,小艾總覺得,不論自己怎麼努力也會被忽略,她形容自己的情感世界是冷冰冰的。直到李先生的出現。

李先生是小艾工作中認識的一個男人,他為人開朗熱情,除了工作之外,他還總能看到小艾一些不同的變化。比如,穿了件新衣服,或者換了一個新發型。

而小艾的先生對於她這些變化是沒有關注到,更沒有給與迴應。李先生的熱情和小艾先生的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久而久之,小艾出軌了。


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生活中所有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內在期待。

不論我們的生活過得如何,在潛意識中,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扮演好自己的每個角色。孩子希望自己是個好孩子、好學生,父母希望自己是個好爸媽、是個稱職的職業者。

當然,也有人對這些角色看起來是沒有期待的,比如,遊手好閒之輩或者酗酒賭徒之流。

但即便是這類人群,也不是因為對自己沒有期待。而是因為現實生活中,沒有辦法完成對自己期待的實現,所採取的一種逃避方式。這類人,讓自己逃避在一種酒精、賭博、濫情的虛幻的價值感中,而讓自己迴避,現實中無能為力的挫敗感。

就那些對自己有期待的大多數人來說,如果現實生活中,所面對的角色,讓自己有價值感缺失、價值感不被滿足的感受,那人們就會做出對自己安慰、補償的事情。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在親密關係中說,如果一個人在原有的情感關係中,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覺得自己的價值是沒有被充分尊重的,那麼,這個人就很有可能通過其它情感關係的建立,完成對自己的安慰。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出軌。

▶ 附體式出軌

還有一種常見的出軌心理動力是源於,一個人愛上的,不是他的愛人,而是愛上,愛人帶給他的感覺。

小張的媽媽是一個很強勢的女人,小張從小就喜歡和比較簡單、依賴性強的女孩一起玩,那種被女人需要的感覺,讓小張沒有從媽媽那邊獲得的價值感得到很大的彌補。

小張和妻子結婚的時候,妻子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小張很享受一個女人對自己的崇拜和信任,對小鳥依人的妻子很是疼愛。

隨著時間的流逝,小張的妻子很快成長為一個職場白骨精。不僅收入上,她超越了小張,生活裡很多判斷和認識,還有了自己的主見。小張內心有一種無法言說的失落。

這時候,在小張的生活中,另外一個年輕女孩出現了。小張形容這個女孩,簡直就是八年前妻子的翻版,對小張很崇拜信任。於是,小張出軌了。


類似小張這樣的朋友,在生活中並不少見。這並不是說,這樣的朋友是濫情、不負責任的,而是,這樣的朋友內心對自我情感缺損的部分沒有覺察,所以,他們會無意識的通過一個個情感關係對象,完成對於缺損部分的一個滿足。

或者說,這類朋友對每一個情感對象都是真誠的,但其實愛上的,也都不是真的那個人。更像是,他們把內心期待的情感對象,附體在一個和自己期待有相同特質的人身上。如果這個人身上的這個特質消失了,那麼,這個人對於自己的吸引力也就消失了。

對於出軌來說,心理動力有很多很多種。但是不論哪種婚姻,或者親密關係中的出軌,都會直接讓人內在的價值感和自信受到很大的挫敗。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02

失敗更容易激起鬥志


很悲傷的一個事情是,當人們面對挫敗,第一反應不是離開,而是對抗。

我們在生活中見過,很多人一旦做事情不成功、失敗,就會逃掉,但這不是一個原始的反應。面對挫敗立刻逃掉,是人們在過往的生活經驗中積累出來的,一個對自己的判斷,而做出的行為反應。

簡單的說,就是在人們選擇逃開之前,心裡有一個自己沒有覺察的自我判斷,那就是:即便我做出努力,也依然是失敗的,所以我肯定不行。

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出現問題時,總被嚴厲批評、嘲笑,而現實中又沒有讓他感受自己的失敗是被允許和接納的,那麼,這個人就會很害怕失敗再次出現。

可是通常一個人越害怕什麼,他的潛意識就越會覺得,自己就是什麼樣子。所以,往往害怕失敗的人,最終還是會出錯誤,還是會出現失敗的後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會忽略反思和修復的這個過程,直接進入到迴避、逃避的狀態當中。

對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修復的挫敗感沒有在那麼強烈的狀態下,人們面對自己有失誤,往往就會迎難而上,試圖用自己的行為,改變一個錯誤的出現。

就像打遊戲的時候,人們更容易在贏的時候停下來,打失敗、不過關的時候,反而越停不下來。這背後,有對自己是可以完成任務的,只要努力就可以有很好收穫的認知。

但生活並不是這樣。

只要是人,就有完不成的任務,只要是人,就有可能,付出也只是付出而已。

成熟的人,會接納自己的並不是無所不能的,追求的是,但求無愧於心。但對自己並不是很自信的人,或者對自己比較理想化,認為自己努力就必然有好收穫的人,就不會很容易接受這種角色的挫敗感。


"


馬伊琍和文章離婚了。雖然希望他們能夠白頭偕老,但出現這個結果也並不覺得意外。

在婚姻諮詢中,很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出軌。很多人在這個問題沒有發生之前,會覺得如果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一定是零容忍,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01

兩情為何不能長相守


▶ 補償性出軌

小艾的丈夫總是忙於工作,不善於情感表達。

在他們的婚姻過程中,小艾總覺得,不論自己怎麼努力也會被忽略,她形容自己的情感世界是冷冰冰的。直到李先生的出現。

李先生是小艾工作中認識的一個男人,他為人開朗熱情,除了工作之外,他還總能看到小艾一些不同的變化。比如,穿了件新衣服,或者換了一個新發型。

而小艾的先生對於她這些變化是沒有關注到,更沒有給與迴應。李先生的熱情和小艾先生的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久而久之,小艾出軌了。


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生活中所有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內在期待。

不論我們的生活過得如何,在潛意識中,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扮演好自己的每個角色。孩子希望自己是個好孩子、好學生,父母希望自己是個好爸媽、是個稱職的職業者。

當然,也有人對這些角色看起來是沒有期待的,比如,遊手好閒之輩或者酗酒賭徒之流。

但即便是這類人群,也不是因為對自己沒有期待。而是因為現實生活中,沒有辦法完成對自己期待的實現,所採取的一種逃避方式。這類人,讓自己逃避在一種酒精、賭博、濫情的虛幻的價值感中,而讓自己迴避,現實中無能為力的挫敗感。

就那些對自己有期待的大多數人來說,如果現實生活中,所面對的角色,讓自己有價值感缺失、價值感不被滿足的感受,那人們就會做出對自己安慰、補償的事情。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在親密關係中說,如果一個人在原有的情感關係中,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覺得自己的價值是沒有被充分尊重的,那麼,這個人就很有可能通過其它情感關係的建立,完成對自己的安慰。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出軌。

▶ 附體式出軌

還有一種常見的出軌心理動力是源於,一個人愛上的,不是他的愛人,而是愛上,愛人帶給他的感覺。

小張的媽媽是一個很強勢的女人,小張從小就喜歡和比較簡單、依賴性強的女孩一起玩,那種被女人需要的感覺,讓小張沒有從媽媽那邊獲得的價值感得到很大的彌補。

小張和妻子結婚的時候,妻子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小張很享受一個女人對自己的崇拜和信任,對小鳥依人的妻子很是疼愛。

隨著時間的流逝,小張的妻子很快成長為一個職場白骨精。不僅收入上,她超越了小張,生活裡很多判斷和認識,還有了自己的主見。小張內心有一種無法言說的失落。

這時候,在小張的生活中,另外一個年輕女孩出現了。小張形容這個女孩,簡直就是八年前妻子的翻版,對小張很崇拜信任。於是,小張出軌了。


類似小張這樣的朋友,在生活中並不少見。這並不是說,這樣的朋友是濫情、不負責任的,而是,這樣的朋友內心對自我情感缺損的部分沒有覺察,所以,他們會無意識的通過一個個情感關係對象,完成對於缺損部分的一個滿足。

或者說,這類朋友對每一個情感對象都是真誠的,但其實愛上的,也都不是真的那個人。更像是,他們把內心期待的情感對象,附體在一個和自己期待有相同特質的人身上。如果這個人身上的這個特質消失了,那麼,這個人對於自己的吸引力也就消失了。

對於出軌來說,心理動力有很多很多種。但是不論哪種婚姻,或者親密關係中的出軌,都會直接讓人內在的價值感和自信受到很大的挫敗。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02

失敗更容易激起鬥志


很悲傷的一個事情是,當人們面對挫敗,第一反應不是離開,而是對抗。

我們在生活中見過,很多人一旦做事情不成功、失敗,就會逃掉,但這不是一個原始的反應。面對挫敗立刻逃掉,是人們在過往的生活經驗中積累出來的,一個對自己的判斷,而做出的行為反應。

簡單的說,就是在人們選擇逃開之前,心裡有一個自己沒有覺察的自我判斷,那就是:即便我做出努力,也依然是失敗的,所以我肯定不行。

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出現問題時,總被嚴厲批評、嘲笑,而現實中又沒有讓他感受自己的失敗是被允許和接納的,那麼,這個人就會很害怕失敗再次出現。

可是通常一個人越害怕什麼,他的潛意識就越會覺得,自己就是什麼樣子。所以,往往害怕失敗的人,最終還是會出錯誤,還是會出現失敗的後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會忽略反思和修復的這個過程,直接進入到迴避、逃避的狀態當中。

對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修復的挫敗感沒有在那麼強烈的狀態下,人們面對自己有失誤,往往就會迎難而上,試圖用自己的行為,改變一個錯誤的出現。

就像打遊戲的時候,人們更容易在贏的時候停下來,打失敗、不過關的時候,反而越停不下來。這背後,有對自己是可以完成任務的,只要努力就可以有很好收穫的認知。

但生活並不是這樣。

只要是人,就有完不成的任務,只要是人,就有可能,付出也只是付出而已。

成熟的人,會接納自己的並不是無所不能的,追求的是,但求無愧於心。但對自己並不是很自信的人,或者對自己比較理想化,認為自己努力就必然有好收穫的人,就不會很容易接受這種角色的挫敗感。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03

競爭中修復挫敗感


在這樣的挫敗感中,被出軌一方通常會在第一時間選擇的是原諒。

人是一個很奇怪的動物,我們會快速的給自己的挫敗感,做出最有效的價值補償。比如,我是一個豁達、大度、以大局為重的人。這樣的一個自我形象塑造,往往會成為挫敗者第一條件反射。

這並不意味著,受挫者真的對這個事件的接納,除了自我價值感的維護之外,以這樣的方式,讓這個事情看起來沒有發生、沒有影響、趕快結束,其實是人們不想面對這類創傷事件的一個很好方式。

當然,這一切都是無意識中完成的。是人們自我保護的條件反射。

而且這個背後,還隱藏著一個競爭動機。那就是:和第三者一個不見面的競爭。

在出軌當事人的內心,無論他的出軌動機是什麼,大部分正常人都會對被破壞的平衡現實生活有自責的感覺。

這時候,這個人是既希望家裡的那個人不要撒潑打滾,又隱隱的渴望家裡那個人對自己疾言厲色的訓斥聲討。這兩種心理狀態都不奇怪。

一個是,人本能的害怕懲罰的表現,一個是,人從小被培養的,認為錯了就應該被懲罰的認知。

當然,也可以把這種被懲罰的狀態,更深刻的理解成,偉大的兒童心理學大師克萊因女士發現的:人在嬰兒狀態,天生就會把迫害、懲罰壞媽媽的心理投射給媽媽,認為這個壞媽媽會迫害自己。


"


馬伊琍和文章離婚了。雖然希望他們能夠白頭偕老,但出現這個結果也並不覺得意外。

在婚姻諮詢中,很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出軌。很多人在這個問題沒有發生之前,會覺得如果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一定是零容忍,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01

兩情為何不能長相守


▶ 補償性出軌

小艾的丈夫總是忙於工作,不善於情感表達。

在他們的婚姻過程中,小艾總覺得,不論自己怎麼努力也會被忽略,她形容自己的情感世界是冷冰冰的。直到李先生的出現。

李先生是小艾工作中認識的一個男人,他為人開朗熱情,除了工作之外,他還總能看到小艾一些不同的變化。比如,穿了件新衣服,或者換了一個新發型。

而小艾的先生對於她這些變化是沒有關注到,更沒有給與迴應。李先生的熱情和小艾先生的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久而久之,小艾出軌了。


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生活中所有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內在期待。

不論我們的生活過得如何,在潛意識中,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扮演好自己的每個角色。孩子希望自己是個好孩子、好學生,父母希望自己是個好爸媽、是個稱職的職業者。

當然,也有人對這些角色看起來是沒有期待的,比如,遊手好閒之輩或者酗酒賭徒之流。

但即便是這類人群,也不是因為對自己沒有期待。而是因為現實生活中,沒有辦法完成對自己期待的實現,所採取的一種逃避方式。這類人,讓自己逃避在一種酒精、賭博、濫情的虛幻的價值感中,而讓自己迴避,現實中無能為力的挫敗感。

就那些對自己有期待的大多數人來說,如果現實生活中,所面對的角色,讓自己有價值感缺失、價值感不被滿足的感受,那人們就會做出對自己安慰、補償的事情。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在親密關係中說,如果一個人在原有的情感關係中,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覺得自己的價值是沒有被充分尊重的,那麼,這個人就很有可能通過其它情感關係的建立,完成對自己的安慰。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出軌。

▶ 附體式出軌

還有一種常見的出軌心理動力是源於,一個人愛上的,不是他的愛人,而是愛上,愛人帶給他的感覺。

小張的媽媽是一個很強勢的女人,小張從小就喜歡和比較簡單、依賴性強的女孩一起玩,那種被女人需要的感覺,讓小張沒有從媽媽那邊獲得的價值感得到很大的彌補。

小張和妻子結婚的時候,妻子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小張很享受一個女人對自己的崇拜和信任,對小鳥依人的妻子很是疼愛。

隨著時間的流逝,小張的妻子很快成長為一個職場白骨精。不僅收入上,她超越了小張,生活裡很多判斷和認識,還有了自己的主見。小張內心有一種無法言說的失落。

這時候,在小張的生活中,另外一個年輕女孩出現了。小張形容這個女孩,簡直就是八年前妻子的翻版,對小張很崇拜信任。於是,小張出軌了。


類似小張這樣的朋友,在生活中並不少見。這並不是說,這樣的朋友是濫情、不負責任的,而是,這樣的朋友內心對自我情感缺損的部分沒有覺察,所以,他們會無意識的通過一個個情感關係對象,完成對於缺損部分的一個滿足。

或者說,這類朋友對每一個情感對象都是真誠的,但其實愛上的,也都不是真的那個人。更像是,他們把內心期待的情感對象,附體在一個和自己期待有相同特質的人身上。如果這個人身上的這個特質消失了,那麼,這個人對於自己的吸引力也就消失了。

對於出軌來說,心理動力有很多很多種。但是不論哪種婚姻,或者親密關係中的出軌,都會直接讓人內在的價值感和自信受到很大的挫敗。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02

失敗更容易激起鬥志


很悲傷的一個事情是,當人們面對挫敗,第一反應不是離開,而是對抗。

我們在生活中見過,很多人一旦做事情不成功、失敗,就會逃掉,但這不是一個原始的反應。面對挫敗立刻逃掉,是人們在過往的生活經驗中積累出來的,一個對自己的判斷,而做出的行為反應。

簡單的說,就是在人們選擇逃開之前,心裡有一個自己沒有覺察的自我判斷,那就是:即便我做出努力,也依然是失敗的,所以我肯定不行。

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出現問題時,總被嚴厲批評、嘲笑,而現實中又沒有讓他感受自己的失敗是被允許和接納的,那麼,這個人就會很害怕失敗再次出現。

可是通常一個人越害怕什麼,他的潛意識就越會覺得,自己就是什麼樣子。所以,往往害怕失敗的人,最終還是會出錯誤,還是會出現失敗的後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會忽略反思和修復的這個過程,直接進入到迴避、逃避的狀態當中。

對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修復的挫敗感沒有在那麼強烈的狀態下,人們面對自己有失誤,往往就會迎難而上,試圖用自己的行為,改變一個錯誤的出現。

就像打遊戲的時候,人們更容易在贏的時候停下來,打失敗、不過關的時候,反而越停不下來。這背後,有對自己是可以完成任務的,只要努力就可以有很好收穫的認知。

但生活並不是這樣。

只要是人,就有完不成的任務,只要是人,就有可能,付出也只是付出而已。

成熟的人,會接納自己的並不是無所不能的,追求的是,但求無愧於心。但對自己並不是很自信的人,或者對自己比較理想化,認為自己努力就必然有好收穫的人,就不會很容易接受這種角色的挫敗感。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03

競爭中修復挫敗感


在這樣的挫敗感中,被出軌一方通常會在第一時間選擇的是原諒。

人是一個很奇怪的動物,我們會快速的給自己的挫敗感,做出最有效的價值補償。比如,我是一個豁達、大度、以大局為重的人。這樣的一個自我形象塑造,往往會成為挫敗者第一條件反射。

這並不意味著,受挫者真的對這個事件的接納,除了自我價值感的維護之外,以這樣的方式,讓這個事情看起來沒有發生、沒有影響、趕快結束,其實是人們不想面對這類創傷事件的一個很好方式。

當然,這一切都是無意識中完成的。是人們自我保護的條件反射。

而且這個背後,還隱藏著一個競爭動機。那就是:和第三者一個不見面的競爭。

在出軌當事人的內心,無論他的出軌動機是什麼,大部分正常人都會對被破壞的平衡現實生活有自責的感覺。

這時候,這個人是既希望家裡的那個人不要撒潑打滾,又隱隱的渴望家裡那個人對自己疾言厲色的訓斥聲討。這兩種心理狀態都不奇怪。

一個是,人本能的害怕懲罰的表現,一個是,人從小被培養的,認為錯了就應該被懲罰的認知。

當然,也可以把這種被懲罰的狀態,更深刻的理解成,偉大的兒童心理學大師克萊因女士發現的:人在嬰兒狀態,天生就會把迫害、懲罰壞媽媽的心理投射給媽媽,認為這個壞媽媽會迫害自己。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不論哪種心理狀態,總之,在出軌者的內心,對被出軌者會懲罰自己,是有一個提前的心理期待的。並且,會提前認為,外面的出軌對象會更愛惜自己,體諒自己、善解人意的可人兒。

在這樣的狀況下,被出軌的人,如果沒有如預期那樣責怪、懲罰出軌者,這樣的一個落差,加上出軌者原本的愧疚心理,立刻就會讓被出軌傷害,而體諒大度的受害者的地位,反超外面的第三者。

這其實,也是選擇原諒的人,內在一個很真實的期待:我要讓你知道,我原本比你以為的要好得多,我比外面的那個人要好太多。

一般這種情況,會讓出軌者特別感激涕零,指天對地的發誓,再也不會做出傷天害理、不負責任的事情。

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自己出軌的心理訴求,沒有被自己覺察,自己原來存在的那個心理、情感缺口依然存在的情況下,自己在內在道德感、責任感上,又成為了一個錯誤的製造者。

內在的虧空,加上情感道德天平上自己的低下,再加上犯錯沒有被相應的懲罰,往往這個出軌者,會出現下一次傷害婚姻、傷害親密關係的行為。


"


馬伊琍和文章離婚了。雖然希望他們能夠白頭偕老,但出現這個結果也並不覺得意外。

在婚姻諮詢中,很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出軌。很多人在這個問題沒有發生之前,會覺得如果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一定是零容忍,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01

兩情為何不能長相守


▶ 補償性出軌

小艾的丈夫總是忙於工作,不善於情感表達。

在他們的婚姻過程中,小艾總覺得,不論自己怎麼努力也會被忽略,她形容自己的情感世界是冷冰冰的。直到李先生的出現。

李先生是小艾工作中認識的一個男人,他為人開朗熱情,除了工作之外,他還總能看到小艾一些不同的變化。比如,穿了件新衣服,或者換了一個新發型。

而小艾的先生對於她這些變化是沒有關注到,更沒有給與迴應。李先生的熱情和小艾先生的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久而久之,小艾出軌了。


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生活中所有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內在期待。

不論我們的生活過得如何,在潛意識中,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扮演好自己的每個角色。孩子希望自己是個好孩子、好學生,父母希望自己是個好爸媽、是個稱職的職業者。

當然,也有人對這些角色看起來是沒有期待的,比如,遊手好閒之輩或者酗酒賭徒之流。

但即便是這類人群,也不是因為對自己沒有期待。而是因為現實生活中,沒有辦法完成對自己期待的實現,所採取的一種逃避方式。這類人,讓自己逃避在一種酒精、賭博、濫情的虛幻的價值感中,而讓自己迴避,現實中無能為力的挫敗感。

就那些對自己有期待的大多數人來說,如果現實生活中,所面對的角色,讓自己有價值感缺失、價值感不被滿足的感受,那人們就會做出對自己安慰、補償的事情。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在親密關係中說,如果一個人在原有的情感關係中,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覺得自己的價值是沒有被充分尊重的,那麼,這個人就很有可能通過其它情感關係的建立,完成對自己的安慰。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出軌。

▶ 附體式出軌

還有一種常見的出軌心理動力是源於,一個人愛上的,不是他的愛人,而是愛上,愛人帶給他的感覺。

小張的媽媽是一個很強勢的女人,小張從小就喜歡和比較簡單、依賴性強的女孩一起玩,那種被女人需要的感覺,讓小張沒有從媽媽那邊獲得的價值感得到很大的彌補。

小張和妻子結婚的時候,妻子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小張很享受一個女人對自己的崇拜和信任,對小鳥依人的妻子很是疼愛。

隨著時間的流逝,小張的妻子很快成長為一個職場白骨精。不僅收入上,她超越了小張,生活裡很多判斷和認識,還有了自己的主見。小張內心有一種無法言說的失落。

這時候,在小張的生活中,另外一個年輕女孩出現了。小張形容這個女孩,簡直就是八年前妻子的翻版,對小張很崇拜信任。於是,小張出軌了。


類似小張這樣的朋友,在生活中並不少見。這並不是說,這樣的朋友是濫情、不負責任的,而是,這樣的朋友內心對自我情感缺損的部分沒有覺察,所以,他們會無意識的通過一個個情感關係對象,完成對於缺損部分的一個滿足。

或者說,這類朋友對每一個情感對象都是真誠的,但其實愛上的,也都不是真的那個人。更像是,他們把內心期待的情感對象,附體在一個和自己期待有相同特質的人身上。如果這個人身上的這個特質消失了,那麼,這個人對於自己的吸引力也就消失了。

對於出軌來說,心理動力有很多很多種。但是不論哪種婚姻,或者親密關係中的出軌,都會直接讓人內在的價值感和自信受到很大的挫敗。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02

失敗更容易激起鬥志


很悲傷的一個事情是,當人們面對挫敗,第一反應不是離開,而是對抗。

我們在生活中見過,很多人一旦做事情不成功、失敗,就會逃掉,但這不是一個原始的反應。面對挫敗立刻逃掉,是人們在過往的生活經驗中積累出來的,一個對自己的判斷,而做出的行為反應。

簡單的說,就是在人們選擇逃開之前,心裡有一個自己沒有覺察的自我判斷,那就是:即便我做出努力,也依然是失敗的,所以我肯定不行。

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出現問題時,總被嚴厲批評、嘲笑,而現實中又沒有讓他感受自己的失敗是被允許和接納的,那麼,這個人就會很害怕失敗再次出現。

可是通常一個人越害怕什麼,他的潛意識就越會覺得,自己就是什麼樣子。所以,往往害怕失敗的人,最終還是會出錯誤,還是會出現失敗的後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會忽略反思和修復的這個過程,直接進入到迴避、逃避的狀態當中。

對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修復的挫敗感沒有在那麼強烈的狀態下,人們面對自己有失誤,往往就會迎難而上,試圖用自己的行為,改變一個錯誤的出現。

就像打遊戲的時候,人們更容易在贏的時候停下來,打失敗、不過關的時候,反而越停不下來。這背後,有對自己是可以完成任務的,只要努力就可以有很好收穫的認知。

但生活並不是這樣。

只要是人,就有完不成的任務,只要是人,就有可能,付出也只是付出而已。

成熟的人,會接納自己的並不是無所不能的,追求的是,但求無愧於心。但對自己並不是很自信的人,或者對自己比較理想化,認為自己努力就必然有好收穫的人,就不會很容易接受這種角色的挫敗感。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03

競爭中修復挫敗感


在這樣的挫敗感中,被出軌一方通常會在第一時間選擇的是原諒。

人是一個很奇怪的動物,我們會快速的給自己的挫敗感,做出最有效的價值補償。比如,我是一個豁達、大度、以大局為重的人。這樣的一個自我形象塑造,往往會成為挫敗者第一條件反射。

這並不意味著,受挫者真的對這個事件的接納,除了自我價值感的維護之外,以這樣的方式,讓這個事情看起來沒有發生、沒有影響、趕快結束,其實是人們不想面對這類創傷事件的一個很好方式。

當然,這一切都是無意識中完成的。是人們自我保護的條件反射。

而且這個背後,還隱藏著一個競爭動機。那就是:和第三者一個不見面的競爭。

在出軌當事人的內心,無論他的出軌動機是什麼,大部分正常人都會對被破壞的平衡現實生活有自責的感覺。

這時候,這個人是既希望家裡的那個人不要撒潑打滾,又隱隱的渴望家裡那個人對自己疾言厲色的訓斥聲討。這兩種心理狀態都不奇怪。

一個是,人本能的害怕懲罰的表現,一個是,人從小被培養的,認為錯了就應該被懲罰的認知。

當然,也可以把這種被懲罰的狀態,更深刻的理解成,偉大的兒童心理學大師克萊因女士發現的:人在嬰兒狀態,天生就會把迫害、懲罰壞媽媽的心理投射給媽媽,認為這個壞媽媽會迫害自己。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不論哪種心理狀態,總之,在出軌者的內心,對被出軌者會懲罰自己,是有一個提前的心理期待的。並且,會提前認為,外面的出軌對象會更愛惜自己,體諒自己、善解人意的可人兒。

在這樣的狀況下,被出軌的人,如果沒有如預期那樣責怪、懲罰出軌者,這樣的一個落差,加上出軌者原本的愧疚心理,立刻就會讓被出軌傷害,而體諒大度的受害者的地位,反超外面的第三者。

這其實,也是選擇原諒的人,內在一個很真實的期待:我要讓你知道,我原本比你以為的要好得多,我比外面的那個人要好太多。

一般這種情況,會讓出軌者特別感激涕零,指天對地的發誓,再也不會做出傷天害理、不負責任的事情。

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自己出軌的心理訴求,沒有被自己覺察,自己原來存在的那個心理、情感缺口依然存在的情況下,自己在內在道德感、責任感上,又成為了一個錯誤的製造者。

內在的虧空,加上情感道德天平上自己的低下,再加上犯錯沒有被相應的懲罰,往往這個出軌者,會出現下一次傷害婚姻、傷害親密關係的行為。


馬伊琍文章離婚:出軌後,原諒和懺悔來的越快,後續就越曲折



在我做心理諮詢的這十幾年中,看到的不論明星夫妻,還是咱們普通老百姓,遭遇出軌這件事,能不能真正的翻篇,往往看的,不是剛剛出事之後,表面的風平浪靜。看起來高尚偉大和幡然悔悟的結果出現的越快,後續的故事或許更是跌宕起伏。

畢竟不論啥人,都是凡人。是凡人就有情緒,就需要正常的宣洩表達,就需要時間來完成對事情產生影響的一個消化。

能夠真正讓情感迴歸穩定的,一定是面對、溝通、接納不完美、接納自我,而不是隱忍和忽視。

-END-

2019年11月2日至6日(共5天)以及12月4日至8日(共5天),柏燕誼老師將在北京開設“燕誼動力成長密集體驗工作坊”。

在燕誼工作坊裡,您可以和柏老師面對面陳述自己關於婚姻、情感、家庭、育兒、個人等方面的心理困惑。

柏燕誼老師將帶領小組成員,在足夠安全和抱持的環境裡,舒適自由地與其他成員互動,重現各種現實中的關係與衝突,並在小組互動中解讀背後的真相,從而幫助大家,實現真正的自我成長。

點擊這裡招募 | 讀懂自己、接納身邊人、處理好關係,你想要的成長,都在這裡,即可瞭解小組詳情

如果您的職業為諮詢師、教師、人力資源及相關管理工作者,更有柏老師為您定製的成長團體信息。時間為2019年9月11日至15日(共5天),點擊這裡招募 | 柏燕誼動力學諮詢師體驗成長團體工作坊,即可瞭解更多信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