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小胖

1899 年,世界上第一份技術商業類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 Review)》,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刊,它最早只是一份校內刊物,後來逐漸變為風靡全球的科技商業雜誌。

120 年的歷史裡,這本雜誌見證了相對論、量子力學的理論革新,也見證了汽車、電波、互聯網給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6 月 29 日,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所評選的,彙集全球 50 家知名科技企業的榜單在杭州發佈。這份榜單名為 TR50「50 家最聰明的公司」,設立於 2010 年,是全球範圍內最權威的技術商業型榜單之一,不過有些另類的是,規模、市值、與盈利並非主要評選要素。

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TR50榜單,為什麼是平安?

「高精尖的科技創新」和「成功的商業模式」,是上榜的核心標準。所以在過去幾年的榜單裡,既有為人熟知的微軟、Intel,也有 SpaceX 和曠視科技等新興獨角獸。

我注意到,今天的榜單上,出現了一家特別的公司。它首次登上榜單,但卻是已成立逾 30 年的成熟企業,擁有超過 BAT 之和的年營收;它留給公眾最鮮明的印象並非科技,卻在過去十年投入 70 億美元用於科研。

這家公司就是中國平安。

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TR50榜單,為什麼是平安?

2019 年 “50 家聰明的公司” (TR50)全球榜單

01 巨頭的生態選擇

為了仔細探尋平安登榜的背後原因,我翻查統計了過去幾年的上榜企業,我們發現,雖然每一年的榜單中都會出現新的獨角獸面孔,但是能夠登榜多次的公司,絕大多數都是科技巨頭,比如微軟、特斯拉、華為以及騰訊和阿里巴巴。

而這些「霸榜」巨頭的戰略路徑,無一例外,均是從科技創新角度切入,最終走向「生態」戰略。

所謂生態,核心就在於開放與協同,企業不再大包大攬,而是有機地將各個生產要素進行組織,從而營造出像巴菲特所說的「整體效益遠大於各部分之和」效果。

比如,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的策略,是使自己成為生態圈的核心,以大平臺來支撐無數個小前端,在這個佈局思路下,阿里幾乎覆蓋了包括電商、金融、O2O、醫療、文娛、教育等所有互聯網場景,但電商仍然是當仁不讓的絕對核心。

依託社交地基的騰訊,則更傾向於通過資本和流量的方式,連接儘可能多的場景,發揮「工具箱」、「連接器」,在今年騰訊召開的一場規格很高的「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包括劉熾平、湯道生在內的多位高管,多次強調騰訊的「助手」定位。

另一家中國企業的代表,華為,因為其 ICT 背景,在生態建設上更強調企業端市場的合縱連橫。比如由華為最早提出的「被集成」概念,就是指在企業合作的過程中,明確業務邊界,幫助客戶成功,後來這一概念也被阿里雲所強調。總體來說,華為的生態,更側重硬件和 to B。

無論路徑分野如何,可以說,打造開放式的生態,已經成為全球頭部企業的發展共識。而越來越清晰的生態圖景,也正是平安出現在這張榜單上的關鍵所在。

中國平安成立於 1988 年,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在去年 5 月的股東大會上,平安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明哲總結了過去三十年的發展歷程:第一個十年專注保險,第二個十年致力探索綜合金融模式,第三個十年專注「金融 + 科技」雙驅動發展。

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TR50榜單,為什麼是平安?

在談到接下來的十年戰略時,馬明哲表示,平安要走「金融 + 生態」的新發展模式,「通過建立各大生態圈,再將金融業務注入其中」。

具體而言,馬明哲所說的「各大生態」,包括金融、醫療、住房、汽車和智慧城市五大生態,涉及旗下陸金所、好醫生、醫保科技、金融壹賬通等多家公司。

02 平安生態,不同在哪裡?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的生態戰略帶有非常鮮明的平安特點。

首先是,不同於以騰訊、阿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平安在構建生態的過程中,提供的是一整套解決方案,而前者,更多是通過導流、小程序、資本注入等方式,以提供工具的方式鏈接外部資源。

為什麼這樣說?我們不妨以平安醫療生態圈和平安智慧城市生態圈為例,一窺究竟。

先來看平安醫療生態圈,其核心是面向患者(Patient)、服務提供方(Provider)、支付方(Payment)三方構建了 PPP 開放平臺。比如在消費者端,平安既有為人熟知的,擁有 2.65 億註冊用戶的平安好醫生,也有線下基層醫療的萬家醫療。

針對服務提供者,平安好醫生和平安智慧醫生都有面向醫院、醫生的輔助診療檢測體系。一方面,平安的技術實力可以提供 AI、大數據等診療支持;另一方面,平安母體的保險業務,又能夠隨著醫療數據的全流程採集,更高效率地介入。

最後在支付一端,平安的保險業務可以直接完成理賠閉環,同時,平安醫保科技也在 toB、toG 兩方面科技賦能,無論是中小保險公司的商業保險,還是政府的醫療保險體系,都能夠更有效地控費。

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TR50榜單,為什麼是平安?

這是平安醫療生態的整體脈絡,佈局廣、介入深度高、全面整合數據、技術和服務資源,平安的目標是建立「世界最大的管理式醫療模式」。

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曾對這一模式進行了概括,「先服務、後產品,先從用戶的生活當中切入,再切入金融。過去兩年,平安三分之一的金融新客戶都來自 5.13 億的互聯網用戶,比如來源於使用「好醫生」的問診服務,再逐步轉向金融服務,這改變了平安的服務模式。」

再來看平安智慧城市生態。談到智慧城市,這是一塊科技巨頭都在佈局的新風口。比如 2016 年阿里雲提出了 ET 城市大腦的構想——通過架設大量城市傳感系統,利用超算平臺全局處理提升城市運轉效率;華為也提出了與阿里雲類似的「城市運營中心 IOC」概念,同樣強調整合城市的各項關鍵信息。

平安採取的是另一種思路,憑藉在大金融資產和大醫療健康的深厚積累,平安為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在提供一攬子完整解決方案。涵蓋 3 大領域 21 版塊,包括財政、政務、經貿、金融、農業、交通等等。細分到什麼程度?比如最近上海落地的垃圾分類,平安也很早就在政務解決方案中做了垃圾分類的詳細規劃。

至今,平安智慧城市已與包括杭州、南寧等全國逾 100 個城市以及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展開合作。依託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等核心技術,平安構建了一套以「智慧城市雲」支撐 N 個智慧城市板塊的「1+N」體系。

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TR50榜單,為什麼是平安?

促成一切發生的幕後動因,是平安早在十年前就開始的科技轉型。彼時,金融 + 科技還是一個面目模糊的命題,但平安每年都拿出營收的 1% 投入科技研發。目前,平安集團擁有 2.9 萬名研發人員,依靠以 AI 為代表的先進技術,60% 的壽險理賠能夠在 30 分鐘內完成,最快 26 秒內賠付就能劃轉到賬。陳心穎表示,未來十年平安將拿出 150 億美元(約合 1000 億人民幣),繼續加大科研投入。

另外一個平安生態的特點是,和其他巨頭遍佈各行各業的連接相比,平安的生態佈局顯得更加緊湊、垂直。同時,各業務之間又有著緊密的協同與配合。

馬明哲曾給出他建設生態圈的五個判斷標準,第一,是否是入口;第二,規模是否夠大;第三,是否具有較高的門檻,其他人不容易跟進;第四,是否具有轉化價值;第五,是否可以複製。

汽車之家在 2016 年被平安收購,那時外界的風評是「看不懂」,還有說平安是「門口的野蠻人」,「保險公司怎麼可能管好互聯網公司」。

三年一晃而過,結果無需多言。汽車之家市值翻了三倍,目前超過 100 億美元,各項用戶、財務指標也都在平安團隊接手後明顯回升。根據財報,汽車之家 2019 年第一季度營收 16.12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5.14%,歸屬於汽車之家的淨利潤為 6.47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33.9%,並且繼續保持著汽車垂直領域的主導地位。

如果分析背後原因的話,其一,汽車之家作為平安汽車生態圈的一個組成元素,跳出了過去汽車媒體的角色定位,形成了以線索為核心、媒體為輔助、技術為基石的內部汽車生態閉環。更重要的是,藉助平安母體的流量與車險數據,汽車之家和平安產險業務形成巨大的協同效應。汽車之家和平安產險,共同構成了平安汽車生態圈。

按照互聯網項目的評判標準,「汽車」交易頻率低、各價值環節改造難度大,並不是能拿高分的好生意。但放到平安的生態語境裡,一樁曾經不被看好的併購,就可以「點石成金」。

馬明哲道出了其中緣由,「客戶通過汽車之家引流購買一臺車,可以順道完成汽車租賃、購買汽車保險,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是單純買不買汽車保險,辦不辦信用卡的問題,這是未來金融業一種新的趨勢,即利用科技建立生態,生態再賦能金融。」

這也是平安版本的「有所為有所不為」詮釋: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也知道能為哪些行業帶來「因地制宜」的賦能方案。

結語

比爾蓋茨有一句名言,人們總是高估未來一到兩年的變化,卻低估未來十年的變革。

能夠在踐行「金融 + 生態」的第二個年頭就獲得 TR50 榜單肯定,可以期待平安將在未來十年,給商業世界帶來更多的驚喜。

-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