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初心

點擊上面“黨建網微平臺”六個字,輕鬆關注

毛澤東的初心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毛澤東一生的追求。毛澤東曾說過:“共產黨員是一種特別的人,他們完全不謀私利,而只為民族與人民求福利。”這就是毛澤東為中國共產黨人規定的初心和使命,他自己也完完全全是這樣去實踐的。

為信仰終身追求、初心不改

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為全人類謀幸福、為每個勞動者能夠自由發展並結成自由人聯合體而不懈奮鬥,這是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確定的初心。這份初心的內涵清晰地寫在《共產黨宣言》中,也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信仰。

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最初就是通過讀《共產黨宣言》等馬列著作確立起來的。1936年10月,他與美國記者斯諾談到自己1920年春天在北京期間“熱切地搜尋當時所能找到的極少數共產主義文獻的中文本”時,明確說過:“有三本書特別深刻地銘記在我的心中,使我樹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他說的這三本書,就是《共產黨宣言》《階級鬥爭》和《社會主義史》。毛澤東與當時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一樣,是在長期苦苦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過程中,經過對各種思潮、主義的反覆推求比較,最終找到馬克思主義這一真理的。毛澤東從此堅定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信仰,堅定追求共產主義事業,他一生在理論的堅定性和道路的堅定性方面,“一直沒有動搖過”。

從毛澤東一生的理論學習、思考和實踐探索來看,凡遇重大問題和思想疑難,他都要反覆閱讀《共產黨宣言》等馬列著作,從中找智慧、找思路、找方法;說到底,就是不斷堅定初心、增強信仰的力量。到了晚年,毛澤東依然對《共產黨宣言》等著作愛不釋手,並不斷要求黨內加強學習,特別提醒:“黨的高級幹部,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擠時間,讀一些馬、列的書,區別真假馬列主義。”他還風趣地對身邊工作人員說:“我活一天就要學習一天,儘可能多學一點,不然,見馬克思的時候怎麼辦?”直到去世,在毛澤東臥室床邊還擺放著他經常閱讀的至少三個版本的《共產黨宣言》。這恰恰印證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與毛澤東一生相伴的事實。他是真學真信真奉行,是一個完全徹底地為人民利益和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為人民全心全意、鞠躬盡瘁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什麼樣的政黨?她的根本宗旨、執政理念是什麼?她與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別在哪裡?這些根本問題,毛澤東等黨的領袖們曾經從這個黨與人民的關係上作過明確的解答,最具代表性的答案是毛澤東的以下一些經典論述。

第一句話:“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它應該受人民的監督,而決不應該違揹人民的意旨。”

第二句話:“共產黨員是一種特別的人,他們完全不謀私利,而只為民族與人民求福利。他們生根於人民之中,他們是人民的兒子,又是人民的教師,他們每時每刻地總是警戒著不要脫離群眾,他們不論遇著何事,總是以群眾的利益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因此他們就能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這就是他們的事業必然獲得勝利的根據。”

第三句話:“我們共產黨人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誌,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繫。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

第四句話:“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第五句話:“我們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每句話,每個行動,每項政策,都要適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錯誤,定要改正,這就叫向人民負責。”

第六句話:“共產黨就是要奮鬥,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

這樣的經典語言還有很多。毛澤東對共產黨和共產黨人根本宗旨的定位,深刻揭示了這個黨的根本屬性,反映了歷史是人民創造的這個唯物史觀的最基本道理,也講清了黨的主張與人民主張的完全一致性。

毛澤東在總結我們黨為什麼能夠取得革命勝利時,還講過這樣兩句話:“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拜人民為師,這就靈了”。前一句是1947年10月對佳縣縣委的題詞,後一句是新中國成立後對原國民黨軍將領鄭洞國所提問題的回答。毛澤東揭示了共產黨取勝的根本原因。凡事為人民著想,拜人民為師,一切就都靈了,革命如此,建設如此,改革也是如此。

為國家和民族深謀遠慮、殫精竭慮

毛澤東一生都在為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殫精竭慮,謀劃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發展戰略。到了晚年,他更加急切地思慮和掛記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復興的大業,思考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

1963年9月,就在毛澤東即將進入70週歲的時候,他在修改《關於工業發展問題(初稿)》時深刻指出,在我們基本解決了社會制度問題後,“如果不在今後幾十年內,爭取徹底改變我國經濟和技術遠遠落後於帝國主義國家的狀態,捱打是不可避免的”。為此,他特別提出:“應當以有可能捱打為出發點來部署我們的工作。”毛澤東思考的基點和核心,就是為了使社會主義的中國更加強大,一切工作都要早做準備,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些充分體現了毛澤東從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出發考慮問題的深謀遠慮。毛澤東領導制訂國家發展長期計劃時,首先考慮的是基礎工業和戰略基地。1964年期間,他在研究“三五”計劃設想時特別強調,不僅要抓好農業和國防工業這“兩個拳頭”,還要抓好基礎工業這“一個屁股”。他不斷提醒人們:準備好了敵人可能不來,準備不好敵人就可能來;把一切都準備好,敵人要來也好辦;沒有準備不行,要有備無患;任何工作,都要從最壞的可能性來設想和部署。

毛澤東始終極為關心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及生命財產安全的問題。他生前圈閱的最後一份文件,就是有關唐山地震的。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強烈地震,天津、北京等地震感明顯。這時的毛澤東,基本處在昏迷半昏迷狀態。他一清醒過來,就關心唐山震情,親自過目震情報告。當祕書報告地震造成極其慘重的損失時,毛澤東放聲大哭。身邊人員回憶說:“我第一次親見主席嚎啕大哭。”8月18日,經毛澤東親自圈閱批准,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唐山豐南一帶抗震救災的通報》。

毛澤東是帶著祖國還沒有完成完全統一、人民還沒有真正過上富裕生活、民族還沒有實現偉大復興的遺憾離開人世的。但他始終相信,這些“一定能夠實現”!

(來源:2019年6月10日《中國組織人事報》,原文標題:《毛澤東與初心使命》,作者:楊明偉)

監製/李小標 責編/劉文韜 編輯/王仁鋒 製作/王仁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