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毛澤東領導著那群先進的中國人,在中華大地上譜寫了四篇大文章,幹成了改天換地的大事業,為中華民族戰勝沉淪,實現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曾經走得非常艱難,不僅在於陷中華民族於苦海的反動腐朽勢力異乎尋常地強大,而且還在於民族的一盤散沙和人們對苦難的麻木不仁。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29年深入綏遠災區,曾被中國人民的消極忍受所驚呆,不禁感嘆到“沒有什麼事情能使中國人起來鬥爭”。

然而,當斯諾在西北一隅度過4個月後發現自己錯了。他在那裡看到一群為改變民族命運而奮鬥的生氣勃勃的中國人,這群人忠於理想、百折不撓、勇於犧牲,展現了中華民族勇擔道義、不屈不撓的性格特質。

從這群人身上,斯諾看到了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未來。這群人的領袖是毛澤東。

歷史證明,斯諾看對了。毛澤東領導著這群先進的中國人,在中華大地上譜寫了四篇大文章,幹成了改天換地的大事業,為中華民族戰勝沉淪,實現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毛澤東的四篇大文章


要把中國人民組織起來去沖決反動腐朽勢力的強大壁壘,再造中國,首先要形成強有力的政治核心,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反映這個歷史需求的政黨。先進的中國人選擇來選擇去,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組建中國共產黨。

幼年的中國共產黨不乏革命激情、鬥爭勇氣和嚴明紀律,但卻屢遭失敗,付出了一次又一次血的代價。毛澤東最先認識到癥結所在,引導中國共產黨找到了正確方向,這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於俄國十月革命的新道路——農村包圍城市。

在這條道路上,中國共產黨深深紮根於中國人民之中,以實現中國人民利益為最高準則,不斷克服自身的不健康因素,迅速成長為獨立自主的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在這裡,毛澤東破解了一個歷史性難題,即如何使黨在主要依靠農民進行革命的同時,保持自身的無產階級先鋒隊和民族先鋒隊性質,而不是淪為“農民黨”。

有了這樣一個先進政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就有了堅強的政治領導核心,中國人民的力量被喚醒、被凝聚了起來,中華民族用數十年時間走過了其他民族用兩三百年時間走過的路,高高地揚起了民族復興偉業的風帆。

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際曾提出著名的“歷史終結論”觀點,認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將成為永恆,然而不到20年時間,面對西方的困頓和中國的崛起,他修正了看法,承認西方自由民主制度表現得十分“差勁”,並參考中國國家治理經驗提出了由國家、法治和民主監督三要素構成的自由民主國家治理體系。

其實,福山仍不肯正視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是中國有效治理體系中的決定性要素。毛澤東給中國共產黨注入了可以不斷煥發勃勃生機的基因,培育了可以及時糾正錯誤和克服消極因素的有效機制,確保中國共產黨能夠經得起各種歷史風浪的嚴酷考驗,始終成為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中流砥柱。

毛澤東的四篇大文章


毛澤東從大革命失敗中悟出了一個道理——“無軍無權”,中國人民要說了算必須擁有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他最早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這一著名論斷,並堅定地走上了創建革命軍隊、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以武裝奪取政權,中國革命的中心由城市轉到農村,農民成為革命的主體力量。如何把這支軍隊建設成為無產階級性質的新型人民軍隊,確保這支軍隊忠實執行黨賦予的政治任務,是一個必須解決好的重大問題。否則,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將走不遠。

毛澤東從建軍伊始就抓住瞭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這就是實行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完善相應制度和機制,不斷糾正各種各樣妨礙實現黨的政治任務的非無產階級意識,使這支軍隊切實成為黨組織民眾、建立革命政權的骨幹力量。

新中國成立後,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被確立為國家基本軍事制度,這為建立統一而強大的現代化國防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近代中國留下的最慘痛教訓之一,就是國防疲弱。

中華民族要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不僅要擁有經濟實力,而且要擁有強大的國防實力。建設強大國防,基本前提是統一國防。

毛澤東在1954年第一屆國防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說,中國國防現代化曾經過了新軍、黃埔軍兩代,但都失敗了,原因是它們脫離了人民,失去了人民支持;國防現代化的歷史責任落在瞭解放軍的肩上,相信解放軍必能承擔起這個責任,原因就在於它是人民的軍隊,以人民的方向為方向,可以獲得人民的支持,因此,中國的國防現代化也就一定能夠在解放軍這一代得到實現。而解放軍保持人民軍隊性質不變,核心根基就是黨的領導。

換言之,只有堅持黨領導軍隊的國家基本軍事制度,中國國防現代化才能有無限廣闊的前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才可以獲得可靠的安全保障。今天,中國國防現代化正在以堅實的步伐追趕世界先進水平,而這個歷史進程是從毛澤東在羅霄山脈中段建立黨領導軍隊的基本制度時就開始起步的。

毛澤東的四篇大文章


革命勝利後,中國向哪裡去?毛澤東早在1940年發表的《新民主主義論》中就曾明確宣告,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前途是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前夕,毛澤東在西柏坡說,中國不採取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國會制度,而採取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權制度,即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表明了新中國的前景是社會主義。

毛澤東認為,新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由當代世界大勢和格局所決定的,是由經過反覆選擇的中國人民的意願所決定的,是由中華民族實現全面復興的奮鬥目標所決定的。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是近代中國百年曆史得出的必然結論。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新中國在鞏固新生人民政權和迅速恢復經濟的基礎上,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和國家工業化同時並舉,平穩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成功地在一個落後的東方農業大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以及相應的經濟基礎。

毛澤東較早地覺察到了蘇聯社會主義體制的弊端,開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他撰寫的《論十大關係》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總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始階段基本經驗的重要文獻,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觀點,如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要把改善人民生活擺在重要位置、要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關係、充分調動兩個積極性和堅持“兩條腿走路”、發展國防先要發展經濟等,至今仍閃耀著真理的光芒,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做了重要理論準備。

毛澤東的四篇大文章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領導和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毛澤東曾深有感觸地說:“在民主革命時期,經過勝利、失敗,再勝利、再失敗,兩次比較,我們才認識了中國這個客觀世界。”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並不比認識民主革命規律輕鬆,同樣避免不了正確和錯誤、勝利和失敗的反覆比較,也只有經過這樣的比較才能找到一條大體正確的道路。

今天,中國能夠穩健地走在改革開放的大道上,能夠在一輪又一輪的世界經濟、政治急劇動盪中穩步發展,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其根基就在於社會主義中國的建設。

毛澤東的四篇大文章


近代以來的中國曾一度淪落為他人刀俎之下的魚肉,飽受侮辱欺凌。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之際鄭重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華民族不再是一個受人欺侮的民族,世界將不得不認真傾聽它的聲音,尊重它的意願。但當時世界上並沒有幾個人相信這一點,特別是那些列強。

然而,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很快就讓世界不得不刮目相看。抗美援朝一戰,把已經挺進到鴨綠江邊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回到“三八線”,讓根本沒把中國人放在眼裡的美國人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中國樹立起了令世界敬畏的戰略威信。

赫魯曉夫用撕毀所有協議、停止全部援助來壓迫中國低頭,但中國沒有後退半步,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僅渡過了難關,而且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彈,把衛星送上了天,讓全世界認識到了中國所擁有的巨大潛力,樹立起了大國形象。當尼克松飛躍寬廣的太平洋走進毛澤東的書屋時,全世界都看清楚了中國已經成為當代世界力量格局中的重要一極,在國際局勢演變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還遠不是一個強國,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還比較弱,但卻在世界上確立起了自己的大國地位,其中的奧祕是什麼呢?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毛澤東所說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毛澤東給“站立起來”注入了具體而生動的內涵。毛澤東領導站立起來的中國人獨立自主地維護自己國家的主權和安全,不依附於任何力量,不接受任何“保護傘”,依靠全體人民的團結、依靠全體人民的奮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毛澤東領導站立起來的中國人敢於在國際社會伸張正義,並鄭重向世界宣告中國決不謀求霸權。

總而言之,毛澤東使中國人認識到了自己所擁有的巨大力量,精神獲得了極大解放,自尊自強、不卑不亢,從而贏得了世界尊重,這是中國能夠在世界上確立大國地位的政治根基和精神根基之所在。

作者:黃迎旭(少將)

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學研究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