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全產業鏈之前,江小白考慮過這三個問題嗎?

如果數據屬實,江小白2018年的銷售額超過了20億。

在4月初與騰訊的合作發佈會上,這組數據得以官方宣佈。當然,業內也有傳言說,江小白年營收起碼30億。這個數字也可能不靠譜,就像有人猜測江小白的營收只有7個億一樣。

但這些不是重點。在這場發佈會上,江小白還聲稱:要通過大數據賦能,實現“全產業鏈”運營模式的再造,提升行業效率。據中國網報道,這家成立不過7年的公司,在當地打造的清香型白酒全產業鏈業態,已初具規模。

比起20億營收,全產業鏈建設估計更值得行業研究。畢竟,身處傳統行業,打造一條完整的全產業鏈並不容易——長週期,見效慢,模式笨重,調頭不易。

深耕全產業鏈,雙匯和新希望六合一直被業界視為勝算最大的兩家公司。但這麼多年下來,雙匯還是在圍繞深加工環節擴展,新希望六合也只是以飼料加工環節為中心穩步延伸。

聚焦到白酒行業,做全產業鏈的企業更少。茅臺全產業鏈最早的報道可以追溯到2009年,10年下來一直致力於對上下游環節的把控。這幾年,茅臺還在與阿里、浪潮等大數據公司合作,寄期望於數字化升級。

10年後,茅臺還在摸索全產業鏈的脈絡,江小白又能否玩轉全產業鏈?結合行業背景,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探討:

  • 資金鍊
  • 供應鏈管理能力
  • 生存能力


01 資金鍊:有錢搞全產業鏈嗎?

江小白營收超過20億,但這個數字在白酒行業“半大不小”。

虎嗅曾引用一位消費行業長期觀察者的發言稱,“酒行業很大很有錢,沒有個四五十億的年營收,根本沒上牌桌。”

這話說得有點絕對,水井坊、捨得酒業都不到40億,都玩得風生水起。只是,賺這點錢搞全產業鏈,企業背後必須要有大規模的資本助推,就像在互聯網世界所向披靡的瑞幸咖啡、拼多多等。

但天眼查顯示,江小白近幾年只有3輪融資,且不過千萬級別。這點錢,它能撬起多長一條產業鏈?

在江小白對外公佈的規劃中,其高粱產業園將在2020年完工,規劃核心面積5000畝,示範種植面積2萬畝,帶動種植面積10萬畝。該項目,與“將在5年內建設完成”的集中產業園涉及投資共計30億。

大致計算下來,江小白在2019年將有大量的資金被“在建工程”佔用。其比例,很可能是2018年營收的50%。

對比同行,茅臺2018年“在建工程”投資近20億元。這筆錢,差不多是江小白整整1年的營收,但不到茅臺全年營收的3%。

高粱產業園,只是江小白全產業鏈的開端。縱向來看,江小白的全產業鏈涉及高粱育種、生態農業,並從產品研發到品牌營銷,環環相扣直到終端服務。況且,按江小白目前的表現來看,這個鏈條的每一環,幾乎都是親力在做。


做全產業鏈之前,江小白考慮過這三個問題嗎?

圖/江小白公司對外宣傳的全產業鏈介紹PPT頁面

在商業歷史上,有成功的全產業鏈企業,像新希望、雙匯;也有失敗的案例,像飛鶴乳業,雛鷹農牧。這四家都是大農業範疇的企業,資產重,資本運營週期長。

互聯網企業樂視也曾玩過“全產業鏈”模式。但在2016年,賈躍亭就公開承認了生態節奏過快,融資規模跟不上發展腳步。要知道,這一年樂視的營收達到了220億。

前端市場的造血速度,跟不上後端建設的輸血速度,樂視成為了商業史上一個失敗的案例。

奇虎360周鴻禕曾評價樂視生態稱,賈躍亭搞的不是生態,而是產業鏈通吃,什麼都想自己搞。江小白似乎與此有些相似,每一環都想親力親為。

那麼江小白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像新希望?還是像樂視?答案先要看錢夠不夠。

做全產業鏈之前,江小白考慮過這三個問題嗎?


02 供應鏈:擁有強大的上下游整合能力嗎?

其實,全產業鏈是由中糧集團引進來的一種發展模式。

全產業鏈模式是以“研、產、銷”高度一體化經營理念為主導的商業模式,將傳統的上游原材料供應、中游生產加工、下游的市場營銷全部納入企業高度掌控之中。

作為一家世界500強公司,中糧集團寄期望於產業鏈通吃來提高市場競爭力。2009年前後,中糧集團開始通過收購、兼併上下游企業,延伸自己的產業鏈觸角。供應鏈管理專家、西斯國際執行總裁劉寶紅先生,曾在《世界經理人》探討過中糧集團這種全產業鏈模式。他稱,這種兼併,其實體現了中糧集團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不足。

一般而言,當企業沒法藉助市場來有效獲取、管理資源時,它就會走豎向集成的路,將外部資源變為內部資源,將外部競爭變為內部調控。但問題是,如果一個公司沒有能力去管理外在資源,其整合、管理內在資源的能力也有限。就會導致內在資源的回報率不高,企業的競爭力不強。

那麼,江小白有足夠的上下游整合能力嗎?

與中糧不同,江小白產業鏈上只有驢溪酒廠是外部收購而來,其他全為自建。對比760畝的江記酒莊,驢溪酒廠只有32畝的面積,產能肯定要小得多,生產方面的整合難度應該不大。據介紹,是為了保護性收購該廠所擁有的的非遺釀造技藝。

傳統白酒產業鏈條一般劃分為產品研發、原料設備到終端服務等8個環節。眾所周知的是,江小白在品牌營銷方面有著突出的表現。表達瓶、說唱、街舞、塗鴉等,這個傳統白酒公司的營銷節奏,在傳統企業中已經成為佼佼者。

做全產業鏈之前,江小白考慮過這三個問題嗎?


依我看來,江小白完全可以成為一家互聯網酒水營銷公司,通過與消費者互動抓住前端市場,後端靠代工廠貼牌生產等拿出若干產品。江小白該學的應該是小米,做白酒、啤酒、米酒甚至洋酒,做“專注酒產品的無印良品”,甚至礦泉水和可樂等軟飲料也是可以的。要不要考慮一下?

只可惜,江小白並沒有重視它的核心優勢,非要死磕白酒,把純糧釀造做精。但在白酒產業鏈幾個最薄弱環節,比如原酒釀造、品牌營銷、渠道分銷方面,江小白並沒有表現出良好地整合把控能力。

那麼,中糧集團當年遭遇的問題,江小白是否也同樣會面對?就算是產業鏈框架建成,江小白又能否“再造”運營模式提升行業效率?

做全產業鏈之前,江小白考慮過這三個問題嗎?


03 生存能力:能在全產業鏈實現之前活下來嗎?

目前來說,全產業鏈建設,只是行業先頭部隊的發展主題。而二三梯隊在思考的,應該是快速搶佔市場份額,保命要緊。

《第一財經日報》2019年3月報道,2018年進入統計的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總數減少148家,另有183家虧損。白酒行業頭部的“茅五洋”,正進一步拉大差距,寡頭化正在提速。

隨著行業寡頭化趨勢逐步明顯,白酒市場的競爭,可能會逐步從現在的“集中度提升,大魚吃小魚”,轉向全國性名酒VS區域名酒、名酒企業VS區域豪強酒企。

衡水老白乾酒總經理王佔剛就曾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表示,區域品牌未來如果不迅速走向全國,做一個泛全國化的品牌,未來生存空間就會受到很大的抑制。鳳凰網酒業頻道在各區域酒企2019年經銷商大會後也總結,當下各酒企的產品導向將更趨於中高端,掘金次高端市場,品牌導向將朝著精準、互動方向發展,而市場佈局則從省內聚焦逐步向省外擴展。

作為一家中小酒企,江小白似乎在與這條發展策略背道而馳。江小白認為:品牌總有一天會老化,如果企業追求的是長期價值,必須確保有一樣東西不會變,那就是優質供應鏈。

為了向大眾推導出這個邏輯,江小白還提出來當前商業發展中的“自有品牌現象”。比如沃爾瑪推出惠宜、永輝超市推出永輝優選。他們省去了產品和消費者之間的生產商、批發商、代理商和零售商等環節,都在往上游供應鏈挺進。

於是,江小白在2018年8月發佈了全產業鏈戰略。圍繞“一瓶酒”,江小白從高粱種植到釀酒分裝、倉儲物流和市場銷售延伸;圍繞酒業,江小白更是佈局了循環農業、生態旅遊等。這個鏈條在江小白的體量角度來看,算不得“龐大”,只能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深耕。

問題是,所有二三線酒企都在前線忙市場,江小白卻在後端搞全產業鏈。寡頭化趨勢加速成為現實的白酒行業裡,江小白沒被全產業鏈的重資產模式拖死,也可能被強勢的市場競爭擠出。

這就需要江小白跑贏時間。建設一條全產業鏈,茅臺搞了10年,中糧集團也搞了10年。江小白至少也需要10年。也就是說,江小白的第一要務是,這10年裡不被擠出。

做全產業鏈之前,江小白考慮過這三個問題嗎?

商業社會一直在發生變化,企業的成功是多維度協作的結果,而不是一個領域單純的理論和方法主導的。不可否認的是,江小白仍然是一家值得關注的企業,它對年輕化市場的探索,給中國酒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可忽略的推動力量,陶石泉也是我個人尊敬的企業家。

基於此,本文對江小白全產業鏈佈局提出了疑問,希望可以引發行業的共同探討,也希望江小白可以找到更加清晰的路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