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
"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關於貓咪的高冷,一直是談了又談的話題,以至於很多時候只要人們一提起貓咪就必然談到它們的性格,這也使得許多人更喜歡狗狗而不喜歡貓咪。

有的鏟屎官甚至還說,貓咪就是這樣,養貓就像用胸口捂一塊石頭,就算最後把石頭給捂熱了,石頭也依舊是石頭,不會與人有什麼親近。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曾經專門站出來闢謠,證明貓咪和鏟屎官之間是能產生感情的,最後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最近又冒出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關於貓咪的高冷,一直是談了又談的話題,以至於很多時候只要人們一提起貓咪就必然談到它們的性格,這也使得許多人更喜歡狗狗而不喜歡貓咪。

有的鏟屎官甚至還說,貓咪就是這樣,養貓就像用胸口捂一塊石頭,就算最後把石頭給捂熱了,石頭也依舊是石頭,不會與人有什麼親近。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曾經專門站出來闢謠,證明貓咪和鏟屎官之間是能產生感情的,最後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最近又冒出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些反對的人認為貓咪其實是一種“六親不認”的動物,這倒不是對貓咪有什麼偏見,他們說的六親不認,其實就是指貓咪對於別的生物(包括鏟屎官)永遠都不可能放下戒備,說白了就是養不熟。

對此反對者還提出了許多理由來支撐,我大概聽了一下,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因為貓咪是獨居動物,所以它們天生就不會社交。在貓咪腦子裡不存在朋友親人這個概念,貓咪和鏟屎官的關係就是“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關於貓咪的高冷,一直是談了又談的話題,以至於很多時候只要人們一提起貓咪就必然談到它們的性格,這也使得許多人更喜歡狗狗而不喜歡貓咪。

有的鏟屎官甚至還說,貓咪就是這樣,養貓就像用胸口捂一塊石頭,就算最後把石頭給捂熱了,石頭也依舊是石頭,不會與人有什麼親近。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曾經專門站出來闢謠,證明貓咪和鏟屎官之間是能產生感情的,最後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最近又冒出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些反對的人認為貓咪其實是一種“六親不認”的動物,這倒不是對貓咪有什麼偏見,他們說的六親不認,其實就是指貓咪對於別的生物(包括鏟屎官)永遠都不可能放下戒備,說白了就是養不熟。

對此反對者還提出了許多理由來支撐,我大概聽了一下,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因為貓咪是獨居動物,所以它們天生就不會社交。在貓咪腦子裡不存在朋友親人這個概念,貓咪和鏟屎官的關係就是“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相信看到這有些鏟屎官就要為貓咪鳴不平了,獨居動物怎麼了?我們人類也有相當一部分喜歡獨處啊,這難道就能帶代表它們是“六親不認”嗎?更何況,貓咪小的時候和貓媽媽在一起,怎麼可能沒有親人的概念?

對此,反對者也一一做出了反駁:首先,人類本身就是群居動物,儘管有人內向,但是他還是能夠知道什麼叫朋友,什麼叫親人。

其次,小貓當然也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可這只是因為它們還很弱小,需要依賴母貓。等到小貓長大了,它不需要依賴母貓,自然就沒了母親這個概念。

"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關於貓咪的高冷,一直是談了又談的話題,以至於很多時候只要人們一提起貓咪就必然談到它們的性格,這也使得許多人更喜歡狗狗而不喜歡貓咪。

有的鏟屎官甚至還說,貓咪就是這樣,養貓就像用胸口捂一塊石頭,就算最後把石頭給捂熱了,石頭也依舊是石頭,不會與人有什麼親近。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曾經專門站出來闢謠,證明貓咪和鏟屎官之間是能產生感情的,最後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最近又冒出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些反對的人認為貓咪其實是一種“六親不認”的動物,這倒不是對貓咪有什麼偏見,他們說的六親不認,其實就是指貓咪對於別的生物(包括鏟屎官)永遠都不可能放下戒備,說白了就是養不熟。

對此反對者還提出了許多理由來支撐,我大概聽了一下,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因為貓咪是獨居動物,所以它們天生就不會社交。在貓咪腦子裡不存在朋友親人這個概念,貓咪和鏟屎官的關係就是“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相信看到這有些鏟屎官就要為貓咪鳴不平了,獨居動物怎麼了?我們人類也有相當一部分喜歡獨處啊,這難道就能帶代表它們是“六親不認”嗎?更何況,貓咪小的時候和貓媽媽在一起,怎麼可能沒有親人的概念?

對此,反對者也一一做出了反駁:首先,人類本身就是群居動物,儘管有人內向,但是他還是能夠知道什麼叫朋友,什麼叫親人。

其次,小貓當然也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可這只是因為它們還很弱小,需要依賴母貓。等到小貓長大了,它不需要依賴母貓,自然就沒了母親這個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不得不說,反對者為了給貓咪扣上“六親不認”的帽子真是費盡心思。可是在我看來,反對者的話根本就是謠言,說得越多錯得越多,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反對者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在說獨居動物因為生活模式的緣故,不需要也不存在親人朋友的概念。這種說法看似正確,可是卻沒有搞明白動物為什麼會產生親人朋友這樣的概念

"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關於貓咪的高冷,一直是談了又談的話題,以至於很多時候只要人們一提起貓咪就必然談到它們的性格,這也使得許多人更喜歡狗狗而不喜歡貓咪。

有的鏟屎官甚至還說,貓咪就是這樣,養貓就像用胸口捂一塊石頭,就算最後把石頭給捂熱了,石頭也依舊是石頭,不會與人有什麼親近。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曾經專門站出來闢謠,證明貓咪和鏟屎官之間是能產生感情的,最後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最近又冒出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些反對的人認為貓咪其實是一種“六親不認”的動物,這倒不是對貓咪有什麼偏見,他們說的六親不認,其實就是指貓咪對於別的生物(包括鏟屎官)永遠都不可能放下戒備,說白了就是養不熟。

對此反對者還提出了許多理由來支撐,我大概聽了一下,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因為貓咪是獨居動物,所以它們天生就不會社交。在貓咪腦子裡不存在朋友親人這個概念,貓咪和鏟屎官的關係就是“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相信看到這有些鏟屎官就要為貓咪鳴不平了,獨居動物怎麼了?我們人類也有相當一部分喜歡獨處啊,這難道就能帶代表它們是“六親不認”嗎?更何況,貓咪小的時候和貓媽媽在一起,怎麼可能沒有親人的概念?

對此,反對者也一一做出了反駁:首先,人類本身就是群居動物,儘管有人內向,但是他還是能夠知道什麼叫朋友,什麼叫親人。

其次,小貓當然也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可這只是因為它們還很弱小,需要依賴母貓。等到小貓長大了,它不需要依賴母貓,自然就沒了母親這個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不得不說,反對者為了給貓咪扣上“六親不認”的帽子真是費盡心思。可是在我看來,反對者的話根本就是謠言,說得越多錯得越多,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反對者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在說獨居動物因為生活模式的緣故,不需要也不存在親人朋友的概念。這種說法看似正確,可是卻沒有搞明白動物為什麼會產生親人朋友這樣的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親人朋友這一概念。讓我們把時間推回到幾億年前,那個時候正值三疊紀末到侏羅紀初,此時恐龍是地球的主宰。而在這些龐然大物的腳下,生存著一些奇怪的小動物。

這些小動物基本上都是依靠吃蟲或者吃植物為生,它們除了長相獨特之外,還有一項特殊的行為,那就是幼崽出生後,母獸會通過哺乳的形式將孩子撫養長大。沒錯,這些小動物就是最早的哺乳動物。

"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關於貓咪的高冷,一直是談了又談的話題,以至於很多時候只要人們一提起貓咪就必然談到它們的性格,這也使得許多人更喜歡狗狗而不喜歡貓咪。

有的鏟屎官甚至還說,貓咪就是這樣,養貓就像用胸口捂一塊石頭,就算最後把石頭給捂熱了,石頭也依舊是石頭,不會與人有什麼親近。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曾經專門站出來闢謠,證明貓咪和鏟屎官之間是能產生感情的,最後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最近又冒出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些反對的人認為貓咪其實是一種“六親不認”的動物,這倒不是對貓咪有什麼偏見,他們說的六親不認,其實就是指貓咪對於別的生物(包括鏟屎官)永遠都不可能放下戒備,說白了就是養不熟。

對此反對者還提出了許多理由來支撐,我大概聽了一下,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因為貓咪是獨居動物,所以它們天生就不會社交。在貓咪腦子裡不存在朋友親人這個概念,貓咪和鏟屎官的關係就是“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相信看到這有些鏟屎官就要為貓咪鳴不平了,獨居動物怎麼了?我們人類也有相當一部分喜歡獨處啊,這難道就能帶代表它們是“六親不認”嗎?更何況,貓咪小的時候和貓媽媽在一起,怎麼可能沒有親人的概念?

對此,反對者也一一做出了反駁:首先,人類本身就是群居動物,儘管有人內向,但是他還是能夠知道什麼叫朋友,什麼叫親人。

其次,小貓當然也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可這只是因為它們還很弱小,需要依賴母貓。等到小貓長大了,它不需要依賴母貓,自然就沒了母親這個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不得不說,反對者為了給貓咪扣上“六親不認”的帽子真是費盡心思。可是在我看來,反對者的話根本就是謠言,說得越多錯得越多,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反對者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在說獨居動物因為生活模式的緣故,不需要也不存在親人朋友的概念。這種說法看似正確,可是卻沒有搞明白動物為什麼會產生親人朋友這樣的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親人朋友這一概念。讓我們把時間推回到幾億年前,那個時候正值三疊紀末到侏羅紀初,此時恐龍是地球的主宰。而在這些龐然大物的腳下,生存著一些奇怪的小動物。

這些小動物基本上都是依靠吃蟲或者吃植物為生,它們除了長相獨特之外,還有一項特殊的行為,那就是幼崽出生後,母獸會通過哺乳的形式將孩子撫養長大。沒錯,這些小動物就是最早的哺乳動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哺乳行為的出現是動物演化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母獸給幼崽哺乳,除了能夠提高幼崽的存活率外,還帶來了一項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幼崽和母獸之間建立了聯繫。

要知道在哺乳動物以前,動物繁殖都是直接生下大量的幼崽,等幼崽出生後憑藉本能在自然界中自生自滅。這樣的繁殖方式就導致了幼崽不知道父親和母親,而母獸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情況到了哺乳動物身上就發生了轉變,通過哺乳行為母獸接觸到了幼崽,幼崽也接觸到了母獸。在這樣的互動當中,就在彼此間形成了不同的身份。母獸的身份就是母親,需要撫養自己的幼崽。幼崽的身份就是孩子,需要依賴母獸。

"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關於貓咪的高冷,一直是談了又談的話題,以至於很多時候只要人們一提起貓咪就必然談到它們的性格,這也使得許多人更喜歡狗狗而不喜歡貓咪。

有的鏟屎官甚至還說,貓咪就是這樣,養貓就像用胸口捂一塊石頭,就算最後把石頭給捂熱了,石頭也依舊是石頭,不會與人有什麼親近。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曾經專門站出來闢謠,證明貓咪和鏟屎官之間是能產生感情的,最後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最近又冒出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些反對的人認為貓咪其實是一種“六親不認”的動物,這倒不是對貓咪有什麼偏見,他們說的六親不認,其實就是指貓咪對於別的生物(包括鏟屎官)永遠都不可能放下戒備,說白了就是養不熟。

對此反對者還提出了許多理由來支撐,我大概聽了一下,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因為貓咪是獨居動物,所以它們天生就不會社交。在貓咪腦子裡不存在朋友親人這個概念,貓咪和鏟屎官的關係就是“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相信看到這有些鏟屎官就要為貓咪鳴不平了,獨居動物怎麼了?我們人類也有相當一部分喜歡獨處啊,這難道就能帶代表它們是“六親不認”嗎?更何況,貓咪小的時候和貓媽媽在一起,怎麼可能沒有親人的概念?

對此,反對者也一一做出了反駁:首先,人類本身就是群居動物,儘管有人內向,但是他還是能夠知道什麼叫朋友,什麼叫親人。

其次,小貓當然也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可這只是因為它們還很弱小,需要依賴母貓。等到小貓長大了,它不需要依賴母貓,自然就沒了母親這個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不得不說,反對者為了給貓咪扣上“六親不認”的帽子真是費盡心思。可是在我看來,反對者的話根本就是謠言,說得越多錯得越多,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反對者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在說獨居動物因為生活模式的緣故,不需要也不存在親人朋友的概念。這種說法看似正確,可是卻沒有搞明白動物為什麼會產生親人朋友這樣的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親人朋友這一概念。讓我們把時間推回到幾億年前,那個時候正值三疊紀末到侏羅紀初,此時恐龍是地球的主宰。而在這些龐然大物的腳下,生存著一些奇怪的小動物。

這些小動物基本上都是依靠吃蟲或者吃植物為生,它們除了長相獨特之外,還有一項特殊的行為,那就是幼崽出生後,母獸會通過哺乳的形式將孩子撫養長大。沒錯,這些小動物就是最早的哺乳動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哺乳行為的出現是動物演化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母獸給幼崽哺乳,除了能夠提高幼崽的存活率外,還帶來了一項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幼崽和母獸之間建立了聯繫。

要知道在哺乳動物以前,動物繁殖都是直接生下大量的幼崽,等幼崽出生後憑藉本能在自然界中自生自滅。這樣的繁殖方式就導致了幼崽不知道父親和母親,而母獸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情況到了哺乳動物身上就發生了轉變,通過哺乳行為母獸接觸到了幼崽,幼崽也接觸到了母獸。在這樣的互動當中,就在彼此間形成了不同的身份。母獸的身份就是母親,需要撫養自己的幼崽。幼崽的身份就是孩子,需要依賴母獸。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我們可以將哺乳這一行為,簡化成接觸——互動——認同的模式。哺乳動物通過彼此的互動,建立起了彼此的聯繫,由此也就形成了各自的身份。有了身份的認同,自然就產生了相應的感情。

比如通過哺乳確立了母子關係,通過求偶和接受求偶確立了交配關係,通過社交行為確立了朋友關係。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身份這個東西就是雙方互動的產物。

"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關於貓咪的高冷,一直是談了又談的話題,以至於很多時候只要人們一提起貓咪就必然談到它們的性格,這也使得許多人更喜歡狗狗而不喜歡貓咪。

有的鏟屎官甚至還說,貓咪就是這樣,養貓就像用胸口捂一塊石頭,就算最後把石頭給捂熱了,石頭也依舊是石頭,不會與人有什麼親近。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曾經專門站出來闢謠,證明貓咪和鏟屎官之間是能產生感情的,最後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最近又冒出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些反對的人認為貓咪其實是一種“六親不認”的動物,這倒不是對貓咪有什麼偏見,他們說的六親不認,其實就是指貓咪對於別的生物(包括鏟屎官)永遠都不可能放下戒備,說白了就是養不熟。

對此反對者還提出了許多理由來支撐,我大概聽了一下,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因為貓咪是獨居動物,所以它們天生就不會社交。在貓咪腦子裡不存在朋友親人這個概念,貓咪和鏟屎官的關係就是“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相信看到這有些鏟屎官就要為貓咪鳴不平了,獨居動物怎麼了?我們人類也有相當一部分喜歡獨處啊,這難道就能帶代表它們是“六親不認”嗎?更何況,貓咪小的時候和貓媽媽在一起,怎麼可能沒有親人的概念?

對此,反對者也一一做出了反駁:首先,人類本身就是群居動物,儘管有人內向,但是他還是能夠知道什麼叫朋友,什麼叫親人。

其次,小貓當然也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可這只是因為它們還很弱小,需要依賴母貓。等到小貓長大了,它不需要依賴母貓,自然就沒了母親這個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不得不說,反對者為了給貓咪扣上“六親不認”的帽子真是費盡心思。可是在我看來,反對者的話根本就是謠言,說得越多錯得越多,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反對者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在說獨居動物因為生活模式的緣故,不需要也不存在親人朋友的概念。這種說法看似正確,可是卻沒有搞明白動物為什麼會產生親人朋友這樣的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親人朋友這一概念。讓我們把時間推回到幾億年前,那個時候正值三疊紀末到侏羅紀初,此時恐龍是地球的主宰。而在這些龐然大物的腳下,生存著一些奇怪的小動物。

這些小動物基本上都是依靠吃蟲或者吃植物為生,它們除了長相獨特之外,還有一項特殊的行為,那就是幼崽出生後,母獸會通過哺乳的形式將孩子撫養長大。沒錯,這些小動物就是最早的哺乳動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哺乳行為的出現是動物演化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母獸給幼崽哺乳,除了能夠提高幼崽的存活率外,還帶來了一項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幼崽和母獸之間建立了聯繫。

要知道在哺乳動物以前,動物繁殖都是直接生下大量的幼崽,等幼崽出生後憑藉本能在自然界中自生自滅。這樣的繁殖方式就導致了幼崽不知道父親和母親,而母獸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情況到了哺乳動物身上就發生了轉變,通過哺乳行為母獸接觸到了幼崽,幼崽也接觸到了母獸。在這樣的互動當中,就在彼此間形成了不同的身份。母獸的身份就是母親,需要撫養自己的幼崽。幼崽的身份就是孩子,需要依賴母獸。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我們可以將哺乳這一行為,簡化成接觸——互動——認同的模式。哺乳動物通過彼此的互動,建立起了彼此的聯繫,由此也就形成了各自的身份。有了身份的認同,自然就產生了相應的感情。

比如通過哺乳確立了母子關係,通過求偶和接受求偶確立了交配關係,通過社交行為確立了朋友關係。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身份這個東西就是雙方互動的產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樣的行為模式在所有的哺乳動物身上都有所顯現,這當中自然也包括貓咪。所以說只要鏟屎官能夠和貓咪產生互動,再由互動建立起雙方的關係,最後就能確立身份,確立了身份自然也就產生了感情。

好了,我們搞清楚了身份與情感的來源,現在就只需要確認一點,那就是貓咪作為獨居動物,它們能夠和鏟屎官建立起互動關係嗎?

"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關於貓咪的高冷,一直是談了又談的話題,以至於很多時候只要人們一提起貓咪就必然談到它們的性格,這也使得許多人更喜歡狗狗而不喜歡貓咪。

有的鏟屎官甚至還說,貓咪就是這樣,養貓就像用胸口捂一塊石頭,就算最後把石頭給捂熱了,石頭也依舊是石頭,不會與人有什麼親近。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曾經專門站出來闢謠,證明貓咪和鏟屎官之間是能產生感情的,最後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最近又冒出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些反對的人認為貓咪其實是一種“六親不認”的動物,這倒不是對貓咪有什麼偏見,他們說的六親不認,其實就是指貓咪對於別的生物(包括鏟屎官)永遠都不可能放下戒備,說白了就是養不熟。

對此反對者還提出了許多理由來支撐,我大概聽了一下,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因為貓咪是獨居動物,所以它們天生就不會社交。在貓咪腦子裡不存在朋友親人這個概念,貓咪和鏟屎官的關係就是“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相信看到這有些鏟屎官就要為貓咪鳴不平了,獨居動物怎麼了?我們人類也有相當一部分喜歡獨處啊,這難道就能帶代表它們是“六親不認”嗎?更何況,貓咪小的時候和貓媽媽在一起,怎麼可能沒有親人的概念?

對此,反對者也一一做出了反駁:首先,人類本身就是群居動物,儘管有人內向,但是他還是能夠知道什麼叫朋友,什麼叫親人。

其次,小貓當然也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可這只是因為它們還很弱小,需要依賴母貓。等到小貓長大了,它不需要依賴母貓,自然就沒了母親這個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不得不說,反對者為了給貓咪扣上“六親不認”的帽子真是費盡心思。可是在我看來,反對者的話根本就是謠言,說得越多錯得越多,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反對者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在說獨居動物因為生活模式的緣故,不需要也不存在親人朋友的概念。這種說法看似正確,可是卻沒有搞明白動物為什麼會產生親人朋友這樣的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親人朋友這一概念。讓我們把時間推回到幾億年前,那個時候正值三疊紀末到侏羅紀初,此時恐龍是地球的主宰。而在這些龐然大物的腳下,生存著一些奇怪的小動物。

這些小動物基本上都是依靠吃蟲或者吃植物為生,它們除了長相獨特之外,還有一項特殊的行為,那就是幼崽出生後,母獸會通過哺乳的形式將孩子撫養長大。沒錯,這些小動物就是最早的哺乳動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哺乳行為的出現是動物演化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母獸給幼崽哺乳,除了能夠提高幼崽的存活率外,還帶來了一項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幼崽和母獸之間建立了聯繫。

要知道在哺乳動物以前,動物繁殖都是直接生下大量的幼崽,等幼崽出生後憑藉本能在自然界中自生自滅。這樣的繁殖方式就導致了幼崽不知道父親和母親,而母獸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情況到了哺乳動物身上就發生了轉變,通過哺乳行為母獸接觸到了幼崽,幼崽也接觸到了母獸。在這樣的互動當中,就在彼此間形成了不同的身份。母獸的身份就是母親,需要撫養自己的幼崽。幼崽的身份就是孩子,需要依賴母獸。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我們可以將哺乳這一行為,簡化成接觸——互動——認同的模式。哺乳動物通過彼此的互動,建立起了彼此的聯繫,由此也就形成了各自的身份。有了身份的認同,自然就產生了相應的感情。

比如通過哺乳確立了母子關係,通過求偶和接受求偶確立了交配關係,通過社交行為確立了朋友關係。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身份這個東西就是雙方互動的產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樣的行為模式在所有的哺乳動物身上都有所顯現,這當中自然也包括貓咪。所以說只要鏟屎官能夠和貓咪產生互動,再由互動建立起雙方的關係,最後就能確立身份,確立了身份自然也就產生了感情。

好了,我們搞清楚了身份與情感的來源,現在就只需要確認一點,那就是貓咪作為獨居動物,它們能夠和鏟屎官建立起互動關係嗎?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大家不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明明都是野生動物,為什麼有的動物群居,有的動物獨居呢?

其實這不過是兩種應對自然壓力的辦法罷了,像牛羊這類食草動物,在食物鏈中處於被捕食者的地位,它們想要在天敵環伺的情況下生存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團結起來。換句話說,動物之所以選擇群居,是因為個體相對弱小,只能依靠群體的力量生存下去。

"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關於貓咪的高冷,一直是談了又談的話題,以至於很多時候只要人們一提起貓咪就必然談到它們的性格,這也使得許多人更喜歡狗狗而不喜歡貓咪。

有的鏟屎官甚至還說,貓咪就是這樣,養貓就像用胸口捂一塊石頭,就算最後把石頭給捂熱了,石頭也依舊是石頭,不會與人有什麼親近。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曾經專門站出來闢謠,證明貓咪和鏟屎官之間是能產生感情的,最後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最近又冒出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些反對的人認為貓咪其實是一種“六親不認”的動物,這倒不是對貓咪有什麼偏見,他們說的六親不認,其實就是指貓咪對於別的生物(包括鏟屎官)永遠都不可能放下戒備,說白了就是養不熟。

對此反對者還提出了許多理由來支撐,我大概聽了一下,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因為貓咪是獨居動物,所以它們天生就不會社交。在貓咪腦子裡不存在朋友親人這個概念,貓咪和鏟屎官的關係就是“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相信看到這有些鏟屎官就要為貓咪鳴不平了,獨居動物怎麼了?我們人類也有相當一部分喜歡獨處啊,這難道就能帶代表它們是“六親不認”嗎?更何況,貓咪小的時候和貓媽媽在一起,怎麼可能沒有親人的概念?

對此,反對者也一一做出了反駁:首先,人類本身就是群居動物,儘管有人內向,但是他還是能夠知道什麼叫朋友,什麼叫親人。

其次,小貓當然也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可這只是因為它們還很弱小,需要依賴母貓。等到小貓長大了,它不需要依賴母貓,自然就沒了母親這個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不得不說,反對者為了給貓咪扣上“六親不認”的帽子真是費盡心思。可是在我看來,反對者的話根本就是謠言,說得越多錯得越多,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反對者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在說獨居動物因為生活模式的緣故,不需要也不存在親人朋友的概念。這種說法看似正確,可是卻沒有搞明白動物為什麼會產生親人朋友這樣的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親人朋友這一概念。讓我們把時間推回到幾億年前,那個時候正值三疊紀末到侏羅紀初,此時恐龍是地球的主宰。而在這些龐然大物的腳下,生存著一些奇怪的小動物。

這些小動物基本上都是依靠吃蟲或者吃植物為生,它們除了長相獨特之外,還有一項特殊的行為,那就是幼崽出生後,母獸會通過哺乳的形式將孩子撫養長大。沒錯,這些小動物就是最早的哺乳動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哺乳行為的出現是動物演化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母獸給幼崽哺乳,除了能夠提高幼崽的存活率外,還帶來了一項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幼崽和母獸之間建立了聯繫。

要知道在哺乳動物以前,動物繁殖都是直接生下大量的幼崽,等幼崽出生後憑藉本能在自然界中自生自滅。這樣的繁殖方式就導致了幼崽不知道父親和母親,而母獸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情況到了哺乳動物身上就發生了轉變,通過哺乳行為母獸接觸到了幼崽,幼崽也接觸到了母獸。在這樣的互動當中,就在彼此間形成了不同的身份。母獸的身份就是母親,需要撫養自己的幼崽。幼崽的身份就是孩子,需要依賴母獸。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我們可以將哺乳這一行為,簡化成接觸——互動——認同的模式。哺乳動物通過彼此的互動,建立起了彼此的聯繫,由此也就形成了各自的身份。有了身份的認同,自然就產生了相應的感情。

比如通過哺乳確立了母子關係,通過求偶和接受求偶確立了交配關係,通過社交行為確立了朋友關係。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身份這個東西就是雙方互動的產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樣的行為模式在所有的哺乳動物身上都有所顯現,這當中自然也包括貓咪。所以說只要鏟屎官能夠和貓咪產生互動,再由互動建立起雙方的關係,最後就能確立身份,確立了身份自然也就產生了感情。

好了,我們搞清楚了身份與情感的來源,現在就只需要確認一點,那就是貓咪作為獨居動物,它們能夠和鏟屎官建立起互動關係嗎?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大家不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明明都是野生動物,為什麼有的動物群居,有的動物獨居呢?

其實這不過是兩種應對自然壓力的辦法罷了,像牛羊這類食草動物,在食物鏈中處於被捕食者的地位,它們想要在天敵環伺的情況下生存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團結起來。換句話說,動物之所以選擇群居,是因為個體相對弱小,只能依靠群體的力量生存下去。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一點放到食肉動物身上也是如此,犬科動物因為骨骼的因素導致體型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集體捕獵效率更高。

而貓科動物的身體構造更適合伏擊捕獵,孓然一身就能應對生存壓力。(獅子之所以選擇前進,是因為非洲草原上樹木稀少不適合伏擊,只能走上集體捕獵的路線。)

"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關於貓咪的高冷,一直是談了又談的話題,以至於很多時候只要人們一提起貓咪就必然談到它們的性格,這也使得許多人更喜歡狗狗而不喜歡貓咪。

有的鏟屎官甚至還說,貓咪就是這樣,養貓就像用胸口捂一塊石頭,就算最後把石頭給捂熱了,石頭也依舊是石頭,不會與人有什麼親近。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曾經專門站出來闢謠,證明貓咪和鏟屎官之間是能產生感情的,最後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最近又冒出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些反對的人認為貓咪其實是一種“六親不認”的動物,這倒不是對貓咪有什麼偏見,他們說的六親不認,其實就是指貓咪對於別的生物(包括鏟屎官)永遠都不可能放下戒備,說白了就是養不熟。

對此反對者還提出了許多理由來支撐,我大概聽了一下,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因為貓咪是獨居動物,所以它們天生就不會社交。在貓咪腦子裡不存在朋友親人這個概念,貓咪和鏟屎官的關係就是“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相信看到這有些鏟屎官就要為貓咪鳴不平了,獨居動物怎麼了?我們人類也有相當一部分喜歡獨處啊,這難道就能帶代表它們是“六親不認”嗎?更何況,貓咪小的時候和貓媽媽在一起,怎麼可能沒有親人的概念?

對此,反對者也一一做出了反駁:首先,人類本身就是群居動物,儘管有人內向,但是他還是能夠知道什麼叫朋友,什麼叫親人。

其次,小貓當然也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可這只是因為它們還很弱小,需要依賴母貓。等到小貓長大了,它不需要依賴母貓,自然就沒了母親這個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不得不說,反對者為了給貓咪扣上“六親不認”的帽子真是費盡心思。可是在我看來,反對者的話根本就是謠言,說得越多錯得越多,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反對者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在說獨居動物因為生活模式的緣故,不需要也不存在親人朋友的概念。這種說法看似正確,可是卻沒有搞明白動物為什麼會產生親人朋友這樣的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親人朋友這一概念。讓我們把時間推回到幾億年前,那個時候正值三疊紀末到侏羅紀初,此時恐龍是地球的主宰。而在這些龐然大物的腳下,生存著一些奇怪的小動物。

這些小動物基本上都是依靠吃蟲或者吃植物為生,它們除了長相獨特之外,還有一項特殊的行為,那就是幼崽出生後,母獸會通過哺乳的形式將孩子撫養長大。沒錯,這些小動物就是最早的哺乳動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哺乳行為的出現是動物演化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母獸給幼崽哺乳,除了能夠提高幼崽的存活率外,還帶來了一項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幼崽和母獸之間建立了聯繫。

要知道在哺乳動物以前,動物繁殖都是直接生下大量的幼崽,等幼崽出生後憑藉本能在自然界中自生自滅。這樣的繁殖方式就導致了幼崽不知道父親和母親,而母獸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情況到了哺乳動物身上就發生了轉變,通過哺乳行為母獸接觸到了幼崽,幼崽也接觸到了母獸。在這樣的互動當中,就在彼此間形成了不同的身份。母獸的身份就是母親,需要撫養自己的幼崽。幼崽的身份就是孩子,需要依賴母獸。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我們可以將哺乳這一行為,簡化成接觸——互動——認同的模式。哺乳動物通過彼此的互動,建立起了彼此的聯繫,由此也就形成了各自的身份。有了身份的認同,自然就產生了相應的感情。

比如通過哺乳確立了母子關係,通過求偶和接受求偶確立了交配關係,通過社交行為確立了朋友關係。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身份這個東西就是雙方互動的產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樣的行為模式在所有的哺乳動物身上都有所顯現,這當中自然也包括貓咪。所以說只要鏟屎官能夠和貓咪產生互動,再由互動建立起雙方的關係,最後就能確立身份,確立了身份自然也就產生了感情。

好了,我們搞清楚了身份與情感的來源,現在就只需要確認一點,那就是貓咪作為獨居動物,它們能夠和鏟屎官建立起互動關係嗎?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大家不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明明都是野生動物,為什麼有的動物群居,有的動物獨居呢?

其實這不過是兩種應對自然壓力的辦法罷了,像牛羊這類食草動物,在食物鏈中處於被捕食者的地位,它們想要在天敵環伺的情況下生存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團結起來。換句話說,動物之所以選擇群居,是因為個體相對弱小,只能依靠群體的力量生存下去。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一點放到食肉動物身上也是如此,犬科動物因為骨骼的因素導致體型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集體捕獵效率更高。

而貓科動物的身體構造更適合伏擊捕獵,孓然一身就能應對生存壓力。(獅子之所以選擇前進,是因為非洲草原上樹木稀少不適合伏擊,只能走上集體捕獵的路線。)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而動物選擇獨居之後,就意味著需要面對更多的競爭。我們常說一山不容二虎,其實就是因為一座山上的食物資源只夠一隻老虎獨立生存,兩虎相遇自然會打架,如果食物充足生存壓力較小,老虎並不會特別排斥同類。

而貓咪作為家庭寵物,每天有鏟屎官管飯,又有能夠遮風擋雨的房子,沒有野外那麼大的生存壓力,自然也就不會將鏟屎官視為敵人,就有可能和鏟屎官形成互動,建立聯繫

"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關於貓咪的高冷,一直是談了又談的話題,以至於很多時候只要人們一提起貓咪就必然談到它們的性格,這也使得許多人更喜歡狗狗而不喜歡貓咪。

有的鏟屎官甚至還說,貓咪就是這樣,養貓就像用胸口捂一塊石頭,就算最後把石頭給捂熱了,石頭也依舊是石頭,不會與人有什麼親近。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曾經專門站出來闢謠,證明貓咪和鏟屎官之間是能產生感情的,最後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最近又冒出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些反對的人認為貓咪其實是一種“六親不認”的動物,這倒不是對貓咪有什麼偏見,他們說的六親不認,其實就是指貓咪對於別的生物(包括鏟屎官)永遠都不可能放下戒備,說白了就是養不熟。

對此反對者還提出了許多理由來支撐,我大概聽了一下,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因為貓咪是獨居動物,所以它們天生就不會社交。在貓咪腦子裡不存在朋友親人這個概念,貓咪和鏟屎官的關係就是“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相信看到這有些鏟屎官就要為貓咪鳴不平了,獨居動物怎麼了?我們人類也有相當一部分喜歡獨處啊,這難道就能帶代表它們是“六親不認”嗎?更何況,貓咪小的時候和貓媽媽在一起,怎麼可能沒有親人的概念?

對此,反對者也一一做出了反駁:首先,人類本身就是群居動物,儘管有人內向,但是他還是能夠知道什麼叫朋友,什麼叫親人。

其次,小貓當然也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可這只是因為它們還很弱小,需要依賴母貓。等到小貓長大了,它不需要依賴母貓,自然就沒了母親這個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不得不說,反對者為了給貓咪扣上“六親不認”的帽子真是費盡心思。可是在我看來,反對者的話根本就是謠言,說得越多錯得越多,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反對者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在說獨居動物因為生活模式的緣故,不需要也不存在親人朋友的概念。這種說法看似正確,可是卻沒有搞明白動物為什麼會產生親人朋友這樣的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親人朋友這一概念。讓我們把時間推回到幾億年前,那個時候正值三疊紀末到侏羅紀初,此時恐龍是地球的主宰。而在這些龐然大物的腳下,生存著一些奇怪的小動物。

這些小動物基本上都是依靠吃蟲或者吃植物為生,它們除了長相獨特之外,還有一項特殊的行為,那就是幼崽出生後,母獸會通過哺乳的形式將孩子撫養長大。沒錯,這些小動物就是最早的哺乳動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哺乳行為的出現是動物演化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母獸給幼崽哺乳,除了能夠提高幼崽的存活率外,還帶來了一項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幼崽和母獸之間建立了聯繫。

要知道在哺乳動物以前,動物繁殖都是直接生下大量的幼崽,等幼崽出生後憑藉本能在自然界中自生自滅。這樣的繁殖方式就導致了幼崽不知道父親和母親,而母獸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情況到了哺乳動物身上就發生了轉變,通過哺乳行為母獸接觸到了幼崽,幼崽也接觸到了母獸。在這樣的互動當中,就在彼此間形成了不同的身份。母獸的身份就是母親,需要撫養自己的幼崽。幼崽的身份就是孩子,需要依賴母獸。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我們可以將哺乳這一行為,簡化成接觸——互動——認同的模式。哺乳動物通過彼此的互動,建立起了彼此的聯繫,由此也就形成了各自的身份。有了身份的認同,自然就產生了相應的感情。

比如通過哺乳確立了母子關係,通過求偶和接受求偶確立了交配關係,通過社交行為確立了朋友關係。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身份這個東西就是雙方互動的產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樣的行為模式在所有的哺乳動物身上都有所顯現,這當中自然也包括貓咪。所以說只要鏟屎官能夠和貓咪產生互動,再由互動建立起雙方的關係,最後就能確立身份,確立了身份自然也就產生了感情。

好了,我們搞清楚了身份與情感的來源,現在就只需要確認一點,那就是貓咪作為獨居動物,它們能夠和鏟屎官建立起互動關係嗎?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大家不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明明都是野生動物,為什麼有的動物群居,有的動物獨居呢?

其實這不過是兩種應對自然壓力的辦法罷了,像牛羊這類食草動物,在食物鏈中處於被捕食者的地位,它們想要在天敵環伺的情況下生存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團結起來。換句話說,動物之所以選擇群居,是因為個體相對弱小,只能依靠群體的力量生存下去。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一點放到食肉動物身上也是如此,犬科動物因為骨骼的因素導致體型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集體捕獵效率更高。

而貓科動物的身體構造更適合伏擊捕獵,孓然一身就能應對生存壓力。(獅子之所以選擇前進,是因為非洲草原上樹木稀少不適合伏擊,只能走上集體捕獵的路線。)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而動物選擇獨居之後,就意味著需要面對更多的競爭。我們常說一山不容二虎,其實就是因為一座山上的食物資源只夠一隻老虎獨立生存,兩虎相遇自然會打架,如果食物充足生存壓力較小,老虎並不會特別排斥同類。

而貓咪作為家庭寵物,每天有鏟屎官管飯,又有能夠遮風擋雨的房子,沒有野外那麼大的生存壓力,自然也就不會將鏟屎官視為敵人,就有可能和鏟屎官形成互動,建立聯繫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我們打個比方,鏟屎官將小貓照顧長大,供應它們的飲食和起居。這樣的行為就和貓咪之間建立了一種照顧與被照顧的互動關係,這樣的關係對應的就是母獸與幼崽,所以貓咪就會將鏟屎官當成自己的母親,說不定還會抱著腿撒嬌。

綜上所述,鏟屎官與貓咪之間產生感情的前提是要確認彼此的身份,而確認身份的前提就是形成互動關係,即使是獨居動物也是如此。這要鏟屎官能夠頻繁地和貓咪互動,最後一定能夠使貓咪產生感情。

"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關於貓咪的高冷,一直是談了又談的話題,以至於很多時候只要人們一提起貓咪就必然談到它們的性格,這也使得許多人更喜歡狗狗而不喜歡貓咪。

有的鏟屎官甚至還說,貓咪就是這樣,養貓就像用胸口捂一塊石頭,就算最後把石頭給捂熱了,石頭也依舊是石頭,不會與人有什麼親近。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曾經專門站出來闢謠,證明貓咪和鏟屎官之間是能產生感情的,最後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最近又冒出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些反對的人認為貓咪其實是一種“六親不認”的動物,這倒不是對貓咪有什麼偏見,他們說的六親不認,其實就是指貓咪對於別的生物(包括鏟屎官)永遠都不可能放下戒備,說白了就是養不熟。

對此反對者還提出了許多理由來支撐,我大概聽了一下,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因為貓咪是獨居動物,所以它們天生就不會社交。在貓咪腦子裡不存在朋友親人這個概念,貓咪和鏟屎官的關係就是“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相信看到這有些鏟屎官就要為貓咪鳴不平了,獨居動物怎麼了?我們人類也有相當一部分喜歡獨處啊,這難道就能帶代表它們是“六親不認”嗎?更何況,貓咪小的時候和貓媽媽在一起,怎麼可能沒有親人的概念?

對此,反對者也一一做出了反駁:首先,人類本身就是群居動物,儘管有人內向,但是他還是能夠知道什麼叫朋友,什麼叫親人。

其次,小貓當然也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可這只是因為它們還很弱小,需要依賴母貓。等到小貓長大了,它不需要依賴母貓,自然就沒了母親這個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不得不說,反對者為了給貓咪扣上“六親不認”的帽子真是費盡心思。可是在我看來,反對者的話根本就是謠言,說得越多錯得越多,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反對者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在說獨居動物因為生活模式的緣故,不需要也不存在親人朋友的概念。這種說法看似正確,可是卻沒有搞明白動物為什麼會產生親人朋友這樣的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親人朋友這一概念。讓我們把時間推回到幾億年前,那個時候正值三疊紀末到侏羅紀初,此時恐龍是地球的主宰。而在這些龐然大物的腳下,生存著一些奇怪的小動物。

這些小動物基本上都是依靠吃蟲或者吃植物為生,它們除了長相獨特之外,還有一項特殊的行為,那就是幼崽出生後,母獸會通過哺乳的形式將孩子撫養長大。沒錯,這些小動物就是最早的哺乳動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哺乳行為的出現是動物演化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母獸給幼崽哺乳,除了能夠提高幼崽的存活率外,還帶來了一項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幼崽和母獸之間建立了聯繫。

要知道在哺乳動物以前,動物繁殖都是直接生下大量的幼崽,等幼崽出生後憑藉本能在自然界中自生自滅。這樣的繁殖方式就導致了幼崽不知道父親和母親,而母獸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情況到了哺乳動物身上就發生了轉變,通過哺乳行為母獸接觸到了幼崽,幼崽也接觸到了母獸。在這樣的互動當中,就在彼此間形成了不同的身份。母獸的身份就是母親,需要撫養自己的幼崽。幼崽的身份就是孩子,需要依賴母獸。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我們可以將哺乳這一行為,簡化成接觸——互動——認同的模式。哺乳動物通過彼此的互動,建立起了彼此的聯繫,由此也就形成了各自的身份。有了身份的認同,自然就產生了相應的感情。

比如通過哺乳確立了母子關係,通過求偶和接受求偶確立了交配關係,通過社交行為確立了朋友關係。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身份這個東西就是雙方互動的產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樣的行為模式在所有的哺乳動物身上都有所顯現,這當中自然也包括貓咪。所以說只要鏟屎官能夠和貓咪產生互動,再由互動建立起雙方的關係,最後就能確立身份,確立了身份自然也就產生了感情。

好了,我們搞清楚了身份與情感的來源,現在就只需要確認一點,那就是貓咪作為獨居動物,它們能夠和鏟屎官建立起互動關係嗎?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大家不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明明都是野生動物,為什麼有的動物群居,有的動物獨居呢?

其實這不過是兩種應對自然壓力的辦法罷了,像牛羊這類食草動物,在食物鏈中處於被捕食者的地位,它們想要在天敵環伺的情況下生存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團結起來。換句話說,動物之所以選擇群居,是因為個體相對弱小,只能依靠群體的力量生存下去。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一點放到食肉動物身上也是如此,犬科動物因為骨骼的因素導致體型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集體捕獵效率更高。

而貓科動物的身體構造更適合伏擊捕獵,孓然一身就能應對生存壓力。(獅子之所以選擇前進,是因為非洲草原上樹木稀少不適合伏擊,只能走上集體捕獵的路線。)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而動物選擇獨居之後,就意味著需要面對更多的競爭。我們常說一山不容二虎,其實就是因為一座山上的食物資源只夠一隻老虎獨立生存,兩虎相遇自然會打架,如果食物充足生存壓力較小,老虎並不會特別排斥同類。

而貓咪作為家庭寵物,每天有鏟屎官管飯,又有能夠遮風擋雨的房子,沒有野外那麼大的生存壓力,自然也就不會將鏟屎官視為敵人,就有可能和鏟屎官形成互動,建立聯繫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我們打個比方,鏟屎官將小貓照顧長大,供應它們的飲食和起居。這樣的行為就和貓咪之間建立了一種照顧與被照顧的互動關係,這樣的關係對應的就是母獸與幼崽,所以貓咪就會將鏟屎官當成自己的母親,說不定還會抱著腿撒嬌。

綜上所述,鏟屎官與貓咪之間產生感情的前提是要確認彼此的身份,而確認身份的前提就是形成互動關係,即使是獨居動物也是如此。這要鏟屎官能夠頻繁地和貓咪互動,最後一定能夠使貓咪產生感情。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我相信各位鏟屎官對於貓咪的感情是很濃厚的,所以就算我不說這麼多,各位也不會對貓咪產生什麼不好的看法。但是面對謠言,我還是要有力地進行還擊,不僅要告訴大家它是假的,還要說明它為什麼是假的。

最後的最後,也祝大家能夠和貓咪們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使彼此的感情能夠更加深厚。

參考文獻:[1]劉永卓,陳平富.夾縫求生機——恐龍時期的哺乳動物[J].化石,2016(03):11-18.[2]羅哲西. 中國侏羅紀的哺乳形動物及其對哺乳動物早期演化的意義(英文)[A]. 中國古生物學會.中國古生物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中國古生物學會:中國古生物學會,2015:3.[3]張楠. 催產素在動物親社會行為中的作用及其研究進展[D].北京協和醫學院,2017.[4]邊疆暉,樊乃昌.捕食風險與動物行為及其決策的關係[J].生態學雜誌,1997(01):35-40.

"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關於貓咪的高冷,一直是談了又談的話題,以至於很多時候只要人們一提起貓咪就必然談到它們的性格,這也使得許多人更喜歡狗狗而不喜歡貓咪。

有的鏟屎官甚至還說,貓咪就是這樣,養貓就像用胸口捂一塊石頭,就算最後把石頭給捂熱了,石頭也依舊是石頭,不會與人有什麼親近。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曾經專門站出來闢謠,證明貓咪和鏟屎官之間是能產生感情的,最後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最近又冒出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些反對的人認為貓咪其實是一種“六親不認”的動物,這倒不是對貓咪有什麼偏見,他們說的六親不認,其實就是指貓咪對於別的生物(包括鏟屎官)永遠都不可能放下戒備,說白了就是養不熟。

對此反對者還提出了許多理由來支撐,我大概聽了一下,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因為貓咪是獨居動物,所以它們天生就不會社交。在貓咪腦子裡不存在朋友親人這個概念,貓咪和鏟屎官的關係就是“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相信看到這有些鏟屎官就要為貓咪鳴不平了,獨居動物怎麼了?我們人類也有相當一部分喜歡獨處啊,這難道就能帶代表它們是“六親不認”嗎?更何況,貓咪小的時候和貓媽媽在一起,怎麼可能沒有親人的概念?

對此,反對者也一一做出了反駁:首先,人類本身就是群居動物,儘管有人內向,但是他還是能夠知道什麼叫朋友,什麼叫親人。

其次,小貓當然也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可這只是因為它們還很弱小,需要依賴母貓。等到小貓長大了,它不需要依賴母貓,自然就沒了母親這個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不得不說,反對者為了給貓咪扣上“六親不認”的帽子真是費盡心思。可是在我看來,反對者的話根本就是謠言,說得越多錯得越多,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反對者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在說獨居動物因為生活模式的緣故,不需要也不存在親人朋友的概念。這種說法看似正確,可是卻沒有搞明白動物為什麼會產生親人朋友這樣的概念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親人朋友這一概念。讓我們把時間推回到幾億年前,那個時候正值三疊紀末到侏羅紀初,此時恐龍是地球的主宰。而在這些龐然大物的腳下,生存著一些奇怪的小動物。

這些小動物基本上都是依靠吃蟲或者吃植物為生,它們除了長相獨特之外,還有一項特殊的行為,那就是幼崽出生後,母獸會通過哺乳的形式將孩子撫養長大。沒錯,這些小動物就是最早的哺乳動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哺乳行為的出現是動物演化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母獸給幼崽哺乳,除了能夠提高幼崽的存活率外,還帶來了一項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幼崽和母獸之間建立了聯繫。

要知道在哺乳動物以前,動物繁殖都是直接生下大量的幼崽,等幼崽出生後憑藉本能在自然界中自生自滅。這樣的繁殖方式就導致了幼崽不知道父親和母親,而母獸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情況到了哺乳動物身上就發生了轉變,通過哺乳行為母獸接觸到了幼崽,幼崽也接觸到了母獸。在這樣的互動當中,就在彼此間形成了不同的身份。母獸的身份就是母親,需要撫養自己的幼崽。幼崽的身份就是孩子,需要依賴母獸。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我們可以將哺乳這一行為,簡化成接觸——互動——認同的模式。哺乳動物通過彼此的互動,建立起了彼此的聯繫,由此也就形成了各自的身份。有了身份的認同,自然就產生了相應的感情。

比如通過哺乳確立了母子關係,通過求偶和接受求偶確立了交配關係,通過社交行為確立了朋友關係。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身份這個東西就是雙方互動的產物。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樣的行為模式在所有的哺乳動物身上都有所顯現,這當中自然也包括貓咪。所以說只要鏟屎官能夠和貓咪產生互動,再由互動建立起雙方的關係,最後就能確立身份,確立了身份自然也就產生了感情。

好了,我們搞清楚了身份與情感的來源,現在就只需要確認一點,那就是貓咪作為獨居動物,它們能夠和鏟屎官建立起互動關係嗎?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大家不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明明都是野生動物,為什麼有的動物群居,有的動物獨居呢?

其實這不過是兩種應對自然壓力的辦法罷了,像牛羊這類食草動物,在食物鏈中處於被捕食者的地位,它們想要在天敵環伺的情況下生存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團結起來。換句話說,動物之所以選擇群居,是因為個體相對弱小,只能依靠群體的力量生存下去。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這一點放到食肉動物身上也是如此,犬科動物因為骨骼的因素導致體型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集體捕獵效率更高。

而貓科動物的身體構造更適合伏擊捕獵,孓然一身就能應對生存壓力。(獅子之所以選擇前進,是因為非洲草原上樹木稀少不適合伏擊,只能走上集體捕獵的路線。)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而動物選擇獨居之後,就意味著需要面對更多的競爭。我們常說一山不容二虎,其實就是因為一座山上的食物資源只夠一隻老虎獨立生存,兩虎相遇自然會打架,如果食物充足生存壓力較小,老虎並不會特別排斥同類。

而貓咪作為家庭寵物,每天有鏟屎官管飯,又有能夠遮風擋雨的房子,沒有野外那麼大的生存壓力,自然也就不會將鏟屎官視為敵人,就有可能和鏟屎官形成互動,建立聯繫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我們打個比方,鏟屎官將小貓照顧長大,供應它們的飲食和起居。這樣的行為就和貓咪之間建立了一種照顧與被照顧的互動關係,這樣的關係對應的就是母獸與幼崽,所以貓咪就會將鏟屎官當成自己的母親,說不定還會抱著腿撒嬌。

綜上所述,鏟屎官與貓咪之間產生感情的前提是要確認彼此的身份,而確認身份的前提就是形成互動關係,即使是獨居動物也是如此。這要鏟屎官能夠頻繁地和貓咪互動,最後一定能夠使貓咪產生感情。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我相信各位鏟屎官對於貓咪的感情是很濃厚的,所以就算我不說這麼多,各位也不會對貓咪產生什麼不好的看法。但是面對謠言,我還是要有力地進行還擊,不僅要告訴大家它是假的,還要說明它為什麼是假的。

最後的最後,也祝大家能夠和貓咪們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使彼此的感情能夠更加深厚。

參考文獻:[1]劉永卓,陳平富.夾縫求生機——恐龍時期的哺乳動物[J].化石,2016(03):11-18.[2]羅哲西. 中國侏羅紀的哺乳形動物及其對哺乳動物早期演化的意義(英文)[A]. 中國古生物學會.中國古生物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中國古生物學會:中國古生物學會,2015:3.[3]張楠. 催產素在動物親社會行為中的作用及其研究進展[D].北京協和醫學院,2017.[4]邊疆暉,樊乃昌.捕食風險與動物行為及其決策的關係[J].生態學雜誌,1997(01):35-40.

闢謠,貓咪並非六親不認,小貓將鏟屎官當成老母親,每日抱腿撒嬌

#健康真探社##萌寵溫情時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