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滿族建築


大政殿及十王亭

“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出在地面上”,從興京到盛京,從民居到宮殿,滿族人居在遼寧留下了怎樣的軌跡,本刊帶你傾聽

滿族建築變奏曲

◎文/圖 佟悅 Text and Photo by Tong Yue

從新賓赫圖阿拉城到永陵的仿古一條街,從遼陽東京城到瀋陽方城,從瀋陽故宮到大帥府的四合院,放眼遼寧,到處都可以看到帶有鮮明滿族風格的建築。甚至如今普及的地熱電炕,都可以從滿族建築中的火炕地炕中找到異曲同工之處。可以說,從赫圖阿拉建城以來,滿族風格的建築不僅遺存眾多,而且對近現代遼寧建築和城市建設的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讓我們從赫圖阿拉城、東京城再到瀋陽故宮這幾處昔日的盛京宮闕殿庭,臨流溯源,對滿族早期建築文化及其流變影響作以實地品味。

赫圖阿拉城中國最後一座山城式都城

說起滿族建築,不得不先說赫圖阿拉城。赫圖阿拉城(興京城)位於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建於1603年,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努爾哈赤於此黃衣稱朕,建國號大金,建元天命,史稱“後金”。

擁有400多年曆史的赫圖阿拉城不僅是後金開國的第一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座山城式都城,更是迄今保存最完善的女真族山城。赫圖阿拉城在建城之制與修建施工技術上,不但吸收繼承了中國古代建城傳統,而且有自己的獨創,它因山築城,就地取材,隨勢設街,高岡建房,又首創布椽築城法,增強牆體的牢固性與抗震性,尤其在宮殿建築上充分體現了宗教信仰與民族習俗,比如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外城東南門外所建堂子,每次出兵前都要祭天,求祖先與天地諸神保佑,這些都對以後建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努爾哈赤遷都遼陽、瀋陽乃至清入關後的北京均建堂子,就是在界藩、薩爾滸臨時行宮也設堂子,皆為赫圖阿拉城堂子之傳承。

在赫圖阿拉城建造的如汗宮大衙門(俗稱“金鑾殿”)、八旗衙門、關帝廟等眾多建築中,有一處保留至今的滿族民居院落,從中可以看到典型的滿族建築風格。 該民居正房3間,明間(正中間)開門,為廚房,設灶4處,東西間室內砌萬字炕,順山窄炕上放木板箱櫃,西次間為長輩居住,箱櫃上擺放供器等,山牆正中懸掛祖宗板子與家神案子。

口袋房、萬字炕、天地龕、索羅杆子(神杆),民居無一不具,至於關東三大怪“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叼著大煙袋、養活孩子吊起來”,在民居內皆可覓到蹤跡。

遼陽東京城從遊獵向農耕過渡的象徵

1621年,努爾哈赤將都城從赫圖阿拉遷到遼陽後,次年開始興建東京城。東京城呈菱形,東西長約896米、南北為886米,設有撫近門、天祐門、懷遠門等八門,城內的主要建築有八角殿、汗王宮、堂子、住宅、商業店鋪等。也就是說,東京城雖然規模不大,但宮殿、城池、衙署等種類齊全。而且相較於赫圖阿拉城來說,有了三大變化:一是大量使用遼東漢人工匠,以磚石構築取代了赫圖阿拉時期的木石雜築的方法,這是清軍入關前在城郭建築史上的一次飛躍;二是八門建門樓,城池設施日臻完善,更加科學;三是以前後金的城池建在險要的山嶺之上,而這一次的築城卻是在緩坡丘陵地帶,標誌著他們從遊獵向農耕過渡。

1625年,努爾哈赤遷都到盛京,即今天的瀋陽。雖然東京城作為都城的歷史,只有短短四年,但在滿族建築史上卻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與赫圖阿拉城、瀋陽城共同體現了後金城市演變的過程。

瀋陽故宮八旗殿亭中外宮殿建築中的唯一範例

滿族建築的典範無疑是瀋陽故宮,它始建於明代末年,至今已經歷近400年歲月滄桑。古樸淳厚、雕樑畫棟的汗王宮殿,既是大清王朝在遼寧地區崛起奠基的歷史見證,也是滿、漢建築文化融合成就的實物載體,因而2004年作為人類建築文化的優秀範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東路的大政殿、八旗亭區域,是瀋陽故宮最先建成的組群。同類的建築組合形式,起源於滿族政權早期的典禮集會場所。在定都瀋陽前已在滿族都城中沿用多年。按努爾哈赤所說,這種大殿是供“汗與諸貝勒議事、擺宴”之處。與八旗亭同類的建築,則與滿族人改革狩獵組織創建的八旗制度相關。由於八旗是行政、軍事、生產三位一體的社會組織,滿族政權下所有人口、土地和財產都歸八旗分別領屬,國中重要事項也必須由八旗貝勒共同商定。所以,處理國政的大殿前也為每旗各設一席之地。史書記載,建國初年興京城集會時,八旗貝勒官員原是分八處在大殿前席地而坐,後來才在殿前建起八座“涼棚”為固定處所。在滿族第二座都城東京城,由於建築技術的改進,“大殿”被建成了八角亭子樣式,史稱“八角殿”,使用也相當頻繁。

歷史上的滿族建築


清末盛京城內外郭圖

瀋陽故宮大政殿是1625年努爾哈赤定都後始建,位於現故宮東路北側正中,高逾20米,仍沿襲八角殿的基本造型,殿身八面,八角重簷攢尖琉璃瓦頂。殿前分兩翼各列五亭,靠北兩座為左、右翼王亭,其餘八亭每旗各一,均為同式方亭。在這裡舉行議政和集會等儀式時,汗王設坐大政殿內,各旗貝勒官員在本旗亭列坐;平日裡,旗亭則是各旗處理本旗事務的衙署。

清太宗時期,這裡是舉行皇帝登基、元旦朝賀、凱旋祝捷、皇室婚嫁等宮廷大典的專用場所,常是皇帝和數百上千的八旗貝勒官員及蒙古使臣同聚一廷,其間還按滿洲“國俗”“備陳樂舞設大宴”,場面熱烈壯觀。這11座君臣殿亭構成的建築組群,生動體現出滿族政權獨有的八旗制度特色,是中外宮殿建築中絕無僅有的。

皇宮內廷一脈相傳的滿族建築風格

現存瀋陽故宮中路中軸線上的清入關前建築,就是昔日的盛京皇宮,為皇太極繼位後由原來的四貝勒府基礎上擴建增飾而成。其南部相當於皇宮的外院,主要用於日常朝會聽政和接待重要賓客,主體建築崇政殿(俗稱金鑾殿),是滿族民間常見的五間硬山式單簷平房,仍體現出滿族初興時的樸實風格。

崇政殿後的區域,是皇太極與其後妃日常生活居住的皇宮內廷。來到這裡馬上就會感覺到與眾不同的滿族生活氣息。首先令人新奇的就是位於鳳凰樓北的後宮院落不建於平地,而是整體坐落在距地面近4米的人工砌築高臺之上。這是沿襲滿族在山區生活時習俗所致。在早年的遼東山區女真城寨中,部族酋長都擇高而居,既彰顯權威,又利於指揮部眾和保證安全,努爾哈赤早年所居佛阿拉、赫圖阿拉兩座山城裡也是如此。遷都遼陽後,則是在舊城東五里太子河畔山崗上另建東京城居住,也有這種習俗影響的因素。後來定都瀋陽這座建於平地的都城,則改用在內院砌築高臺建房的方法延續昔日舊俗。清初《盛京城闕圖》中所繪太祖汗宮和八旗貝勒府無不如此,皇太極時還對各級貴族府邸築臺高度作出具體規定,將以往的習俗轉化為禮儀制度。

內廷區域的中宮清寧宮建成於1631年左右,是皇宮主人清太宗和皇后所居正寢,也是滿族風格住宅的優秀典範。其特色,一是“口袋房”,即五間正房偏東開門,形成西側四間連通開敞的大空間;二是“萬字炕”,室內南北各設與三間面寬等長的火炕,西壁下以窄炕通連,形成三面拐角相連的“轉圈炕”;三是“煙囪出在地面上”,即連接室內火炕煙道的煙囪,並非如漢族房屋那樣設於屋頂,而是豎立在西山牆外北側地面,高逾屋簷,狀似小塔。這些都是適應東北自然環境和滿族禮儀、信仰習俗的突出特色。此外,清寧宮在造型、牆體、地面、門窗樣式等細節上,仍多有與滿族傳統民宅一致之處,成為研究其建築文化不可多得的載體。

遼寧是滿族故鄉,以往二三百年間,與清寧宮相同風格的滿族住宅曾遍佈城鄉,雖有“泥坯草房”“青磚瓦房”等不同檔次,但基本要素大致相同。一是質樸堅實、防寒保暖、就地取材的“關東本色”;二是正房內西牆供神、西炕設供品祭器、門前庭院立索羅杆的“滿族土風”。清中葉後,許多經商、闖關東來遼寧的漢族人,為適應當地生活,也多仿照滿族住宅建房而居。本地滿族人除“口袋房”外,也借鑑漢族“一明兩暗”的“對面屋”格局,只不過以西屋為尊,西牆置“祖宗板”的風俗猶存。

“九宮格”中新皇宮滿漢文化融合鑄就的輝煌

1625年努爾哈赤定都瀋陽城時,這裡只有明代初年始建的四座城門,城內的主幹道則是十字相交的兩條街。老汗王進城後首先興建的兩座建築,一是建於十字路交叉點附近的大殿(今大政殿),再一處是在城北門內的汗王宮。八旗貝勒府則建於“田字格”城區各處,其中皇太極府邸約在今故宮中路北側之地。可以想見,當時城內最引人矚目的是大殿和太祖汗王宮。不過直到5年後這座城裡依然舊貌未改,堂堂都城,城門甚至沒有正規名稱。從山城來到平地城的滿族人,對新都城的建設似乎無計可施了。

轉變開始於天聰五年(1631年)。新汗王皇太極為提升皇權增強國力,決意實行“參漢酌金(滿)”的改革。先仿明制增設六部,又在重用漢官過程中,採納其建議按中原規制改造都城,其中也應包括提升新皇宮的地位。

本次瀋陽城改造後最顯著的變化,是改原四門為八門,城內隨之改為井字街劃分的九分區,並設六部兩院衙門於南城。工竣後,新皇宮順理成章地與大政殿、十王亭(八旗衙署)同居“九宮格”中心,其他貝勒府只能在本旗所在的外八格“拱衛環繞”,由此呈現出“天子居中、以御四方”的理想格局。原為城中心焦點的大政殿,成為助皇宮聚集靈光的座標,而那建於城北的老汗王宮,不久就淡出人們的視線,漸被忘卻。崇德元年(1636年)改元稱帝時,又改變原來只按方位、形制、用途簡單稱呼各宮殿的不規範做法,按帝王宮殿規制,以漢語為主為各主要建築正式命名,使皇宮建築與國家禮制結合,地位大幅提升。1637年,於井字街北側交叉路口分建鍾、鼓樓的同時,又在大清門前兩側增建文德坊、武功坊兩座跨街牌樓,作為宮禁前左右闕門,既為尊崇帝王的標誌,也起到美化宮門前景觀的作用。

由此可見,借鑑中原文化對瀋陽城的改造,不僅讓這座都城規制一新,也使盛京皇宮建築群從功能到景觀都成為統攝方城的靈魂。這種新格局的樹立,也頗有利於方城和故宮的相依並存。時至今日,自八門連接城區的井字街仍然人車如織,川流不息,與古老的故宮一同見證盛京都城的輝煌。

以故宮為代表的滿族建築對後世遼寧建築風格影響甚大,成為遼寧重要的文化遺存。近年來遼寧加大對以滿族文化為底色的遼寧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不僅瀋陽故宮盛景依舊,赫圖阿拉城、東京城也逐漸恢復原貌重建,成為當地重要旅遊景區和文化聖地。目前在建和規劃中的瀋陽市大東區堂子廟巷歷史文化街區、瀋陽市于洪區靜安滿族小鎮和瀋陽市遼中區黃旗堡滿族風情一條街等,無疑會更加凸顯遼寧文化的傳承與自信,為遼寧的經濟振興注入一股活力。

歷史上的滿族建築


康熙時期的盛京城闕圖,中間就是故宮

佟悅,滿族,瀋陽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著有《清代盛京城》《遼寧滿族史》等著作。

原文刊載《今日遼寧》C1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