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漫畫 銃夢 日本動漫 阿凡達 詹姆斯·卡梅隆 遊戲時光VGtime 2019-03-09

“十年磨一劍”,《阿麗塔:戰鬥天使》恐怕對中國這句老話感觸頗深。從和《阿凡達》一起發佈,到《阿凡達》引領電影革命、席捲全球票房,《銃夢》真人電影版一直以來都處於停滯的狀態,一停就是十年。在這期間,詹姆斯·卡梅隆忙於《阿凡達2》而不能抽身,《阿凡達》系列成功地喧賓奪主,把曾經的重頭戲《銃夢》從“C位”拉了過來,自己坐了上去。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而《銃夢》作為誕生在日本漫畫黃金時期的20世紀90年代所誕生的作品,強敵環繞,但依靠木城ゆきと(後文採用大陸的“木村雪戶”這一名字)嚴謹的設定、精湛的畫工,和極為超前並紮實的劇情脫穎而出,成為那個黃金時代,甚至是整個日本漫畫的佼佼者。

難產的《戰鬥天使》

早在2005年,詹姆斯·卡梅隆就把《銃夢》的版權買了下來。據卡梅隆所言,他想改編這部作品的主要原因是“被加里的個人魅力所吸引”,希望女兒也能成長成加里這樣堅強、自主的女性。而卡梅隆接觸到《銃夢》的契機,據傳是被著名“死宅”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環太平洋》《水形物語》導演)所推薦,當然遊戲迷可能因為《死亡擱淺》更熟悉他。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當時卡梅隆的心中,《銃夢》的優先級比《阿凡達》還要高,《阿凡達》甚至是《銃夢》的技術試探。只不過《阿凡達》對電影工業的衝擊早已寫進電影史,而其自身的商業價值也遠超有原作人氣支撐的《銃夢》,《阿凡達》喧賓奪主,成為了卡梅隆迄今為止的工作重心。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可是《銃夢》一直以來是卡梅隆的一塊心頭肉,劇本已經寫完,角色的小傳也完成得差不多,但他深感自身精力有限。直到羅伯特·羅德里格茲的出現,讓卡梅隆放心大膽地把《銃夢》的導演職位交給了他,自己退居監製。不過卡梅隆還是放心不下“漫改達人”(《罪惡之城》)羅德里格茲,給其來了個“筆試”,讓他改編了一下劇本,這才安心。

羅德里格茲也不負眾望,電影中充滿了對原作分鏡的還原和致敬。也得益於電影工業的發展,讓加里這個眼睛碩大有點“二次元”的角色儘可能的得到了還原,木城雪戶在《銃夢》中精緻的畫工,尤其是那些科幻設定也能夠得以呈現。

羅德里格茲對作品情節的改編也使作品的內容顯得更為豐富。雖然為了國際化,加里變成了阿麗塔、歐科變成了雨果,但脫胎自《銃夢》12話的內容,把“死亡鐵球”情節前提、把歐科的章節提前,極大地豐富了原有內容,使其更適合作為120分鐘的電影劇情。

像瓦爾茲、詹妮弗·康娜麗,還有愛德華·諾頓這些早已成名的演員,也為電影奉獻了出色的表演。類似於對火星鎧甲獲取方式的改動,更讓電影在某些內容顯得比原作更為“合理”,這點確實讓原作粉絲喜出望外。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作品還充滿了羅德里格茲的“暴力美學”,像攔腰斬斷、虐狗情節非常有當年《罪惡之城》的特色。個人認為電影可能會出個限制級的導演剪輯版,以便在更深的層次上對此進行展現。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不過,由於過於強調視覺奇觀導致作品主題的搖擺、男主的動機問題交代不明等問題,硬盤放映之後也在這一方面受到一些批評。儘管在漫畫誕生的28年後,得益於電影工業的進步讓《銃夢》為更多的人所熟知。但我們懷念的,始終是那部完全可以被稱為“神作”的漫畫。

名副其實的“神作”

《銃夢》是1991年至1995年,連載在集英社旗下漫畫雜誌《Business Jump》的科幻漫畫。因為“失去的十年”這個大環境,日本當時的ACG產業都瀰漫著一種“神學”氣息,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極其後續模仿者自然不必多說,遊戲又有《天地創造》這樣的作品,在它們之前就誕生的《銃夢》或許是這個潮流的引領者。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銃夢》的故事講述著一個被艾德救出的少女加里,從機械變成人類再拯救人類的故事。故事置身在後工業化的時代,叫做“廢鐵城”的地方。廢鐵城裡的景象破敗不堪,人類大多有著機械的軀幹或是器官,人們正如這些由鋼鐵鑄造的機械一樣,心如死灰,幾乎毫無情感,城市中僅有的娛樂項目是單純尋求感官上刺激的“死亡格鬥”和“死亡鐵球”。

而人類大多數的工作,是幫助天空中的城市“撒冷”清除垃圾。這個名字脫胎自聖城耶路撒冷,這座飄在空中的城市還是“廢鐵城”中為數不多還有慾望的人類的目標,是他們拼盡全力想要進入的地方。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主角加里就在由撒冷傾倒至廢鐵城的廢墟中被艾德所救。看似柔弱的加里擁有鋼鐵般的身軀,就像當時大部分少年漫畫,前期有著從失敗到勝利的王道展開。在當時,整個日本漫畫界的主角大部分都是充滿陽剛之氣的男性,這個有著柔弱的外表、卻有驚人力量的女主角給當時的讀者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觀感。可是就在這樣的展開下,作者木村雪戶卻將整個世界觀如抽絲剝繭般徹底逐漸托出,讓觀眾把注意力從少女轉移到整個世界。

加里故事中邂逅了愛情,可是當男伴歐科如飛蛾撲火一般衝向“天空”,並招致自身毀滅的過程中,讀者還看到了故事中整個“天空”與“地面”運轉規則(器官捐贈)的殘酷與無情;當加里投身到“死亡鐵球”時,讀者看到了是整個“廢鐵城”的麻木不仁;當到後來依舊充滿神學和隱喻“梅菲斯特的契約”出現的時候,讀者開始藉由自身理解自由;當加里衝進“天空”,發現天空的人類由“腦後插管”維持喜悅,與地上的人一樣擁有著“殘缺”甚至更為殘酷,讀者也會開始思考所謂的“真實”究竟是什麼。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銃夢》神就神在,它通過加里的行為,一步步揭露世界,進而引發讀者更深層次的思考。更何況,1981年由哲學家普特南所提出的“缸中之腦”假說通過《黑客帝國》電影系列為更多人所熟知,可是早在1991年,木城雪戶就已經構思完成了,超前性可想而知。

更別說作為漫畫家的木城雪戶自身的畫工紮實、細緻,即使放到現在也毫不過時。

《銃夢》系列第二部作品《銃夢Last Order》更是進一步拔高思想內涵,把神學和哲學概念融入整個作品,尤其是“吸血鬼”篇,直到現在依舊為人所津津樂道。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下一頁:“一九八四”年的“美麗新世界”

“一九八四”年的“美麗新世界”

關於反烏托邦題材,有兩部著名的小說。一個是誕生自1932年的阿道司·赫胥黎《美麗新世界》,另一個是喬治·奧威爾在1949年所著的《一九八四》。這兩部反烏托邦經典作品,有著看似明顯的“對立”。《一九八四》描繪的是強權下的反烏托邦世界,真理被埋沒、信息被剝奪,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被“老大哥”所監視著;《美麗新世界》則是描繪一種“虛假的美好”,這個世界上沒有愛,只有虛假的娛樂、虛假的自由、虛假的幸福,整個世界的文化變成了庸俗文化。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但《銃夢》就神奇在,一個被看作娛樂產品、流行文化的漫畫,卻把這兩個看似對立的作品給捏合在一起。

漫畫裡,中期出現的羅亞教授就是那位“老大哥”。這位老大哥製造了瘋狂戰士、時刻觀察著廢鐵城和撒冷的人們。因為羅亞教授的計策,導致了加里成為了羅亞教授的眼線,嚴格掌控著整個廢鐵城的動向。也因為羅亞博士,撒冷和廢鐵城之間幾乎沒有信息流動,讓天上地下完全成為獨立的個體,撒冷的真相不為人所知,直接導致了歐克等廢鐵城居住者飛蛾撲火。而到後來,羅塔博士釋放真相之後誘導了獨立事件的發生。也就是說,沒有主角加里這個變量出現,一切都會如羅亞博士的規劃所展開著。

電影《阿麗塔》則把漫畫中《一九八四》的內容進一步放大,借飾演者愛德華·諾頓之口中“老大哥”的名言——“我在看著你”。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廢鐵城和撒冷這兩個截然相反的城市生態,卻時刻釋放著《美麗新世界》的信號。

如前文所說,儘管廢鐵城的風貌與《美麗新世界》所描繪物質豐腴的世界截然相反,廢鐵城的人們卻同樣追求著感官上的刺激,一種名副其實的庸俗文化。而《美麗新世界》所描繪的自私、冷漠的世界,又與廢鐵城有多大區別呢?

撒冷的世界更是如此。機械的大腦讓人們開始各盡其職,享受著虛擬的幸福,甚至記憶都可以是虛假且能改造的。人們失去了思考的權力、人們失去了作為人本身該有的創造力。在某種程度上講,撒冷裡的人們,比廢鐵城中用機械代替器官的人們,更不像“人”。漫畫中,作者把“缸中之腦”的假說和《美麗新世界》中所描繪的“烏托邦”完美結合,這也是後續同類作品中屢有出現的橋段。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銃夢》這部漫畫,完成了《一九八四》和《美麗新世界》這二者所描繪截然相反的世界的結合。它既描繪出了強權下,人們所接受的信息是被控制的世界;它又塑造了一個“被製造”的烏托邦,和充斥著庸俗娛樂和“被幸福”的世界。

此外,也得益於冷戰的科幻思潮,木城又通過“除了大腦都變成機械的人”和“除了大腦機能都健全的人”,來讓讀者判斷,究竟什麼才是人。

《銃夢》神就神在,它是一本既有著出色的視覺美感、同時有著極為深度的思想內涵的漫畫。與《阿基拉》《風之谷》等前輩一樣,它讓這個世界的人重新審視了“漫畫”這一載體,賦予漫畫更多的可能性。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從不是曲高和寡

或許有的人,在接觸到《銃夢》的種種設定和思想內涵的時候,被嚇怕了。漫畫中種種的科幻設定詞彙、神學詞語,總有種勸退的意思。而實際上,《銃夢》系列漫畫要比讀者想象中的平易近人得多。

無論是《銃夢》前期的王道展開,還是後面的復仇大戰,都在木城雪戶精湛的畫功之下,融入了大量當年的流行內容。木城雪戶在訪談中,毫不忌諱地表達對“功夫”和“機甲”(mecha)這些九十年代特別受歡迎的元素的喜愛,儘管他有的時候特別刻意地強調“我是一個不追逐潮流的人”。

漫畫中的打鬥分鏡,是木城雪戶參照了大量中國功夫的資料,尤其是邵氏電影。而世界觀的設定,也融合了很多搖滾樂隊的“梗”,無獨有偶的是,國內《銃夢》的粉絲和《JOJO》的粉絲重合度很高。時代的因素自然不由分說,但音樂品味的高度相似,可能也是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而“廢鐵城”內種種的機械設定,也深受當時流行的蘿蔔動畫影響,木城雪戶自己畫漫畫之前,也是個狂熱的GUNPLA愛好者,最喜歡的機體就是扎古。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同時,木城雪戶其人,也不似一些特立獨行的漫畫作者抗拒過度商業化,甚至是抗拒動畫化和遊戲化。早在1993年,《銃夢》就製作了一個OVA動畫,動畫改編的內容與《阿麗塔:戰鬥天使》電影內容高度重合,90年代的賽璐璐風格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可能是“死亡鐵球”篇在當時改編難度有點大,因此動畫也僅此一例。不過隨著《阿麗塔:戰鬥天使》的火爆,以及日本動畫行業“文藝復興”的潮流,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銃夢》的動畫版很有可能通過某種契機(比如說Netflix),實現TV或是劇場動畫化。

更值得一提的是遊戲。1998年,眼鏡廠Banpresto對《銃夢》漫畫進行深度的改編,製作了遊戲《銃夢:火星的記憶》。其地球篇幾乎是《銃夢》原作漫畫劇情的重演。遊戲原創的“宇宙篇”,融合了原作者木城雪戶當時萌生的很多新想法,它也成為了漫畫續作《銃夢Last Order》的契機。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更別說,詹姆斯·卡梅隆花了一億美元的天價買下來《銃夢》的改編權這樣的事情,據木城雪戶的說法,這個價格在當時是漫畫改編版權的上限。

木城雪戶本來就沒有試圖創造出曲高和寡的作品,他更像是像《食夢者》中形容那些“精於計算”的漫畫家——思考著如何把流行元素融入到漫畫、思考著如何反趨勢而行創造一個強大的女主角、思考著如何把自己的作品多媒體化以讓更多的人接觸到它。

因此,所謂的“深度”與大眾並不矛盾,《黑客帝國》如此,《銀翼殺手》如此,《銃夢》也是如此。而無論是羅德里格茲還是詹姆斯·卡梅隆,都把《銃夢》做“小”了。作為一個在1991年就已經詮釋“缸中之腦”概念的漫畫作品,《銃夢》所改編的電影本應該讓劇情顯得更合乎邏輯、讓人物動機更為充分。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阿麗塔:戰鬥天使》迴避了原作自身的“深度”,重點放在了視覺奇觀上,而主題更像是卡梅隆的初衷——描寫一個堅強女性的成長過程,僅此而已。

所以,如果你因《阿麗塔:戰鬥天使》而對《銃夢》感興趣,我相信,這個漫畫不會讓你失望的,儘管它誕生至今已經有28年了。

但畢竟,《銃夢》是“神作”。

華麗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背後,是一部可稱神作的漫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