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是如何變成曼哈頓的

曼哈頓 建築 設計師 法律 花旗集團 觀察者網新媒體 2018-11-28

【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文/美國志】

紐約是一個世界級都會,而曼哈頓又是紐約當之無愧的中心。教育機構、博物館、美術館、華爾街、高檔餐廳等等設施都匯聚於此。

不過,曼哈頓有一個先天的缺點,那就是它是一個島。

因此,曼哈頓和美國其它城市最大的區別就是,不能夠攤大餅一樣發展,只能以密集和高層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式。

曼哈頓的高樓密集,街道狹窄,但是奇怪的是走在曼哈頓的街上經常可以看到陽光,而且有大量公共空間。


曼哈頓是如何變成曼哈頓的


▲遠眺曼哈頓

在曼哈頓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是如何能夠讓高密度摩天大樓、陽光、空間和諧存在的呢?


曼哈頓是如何變成曼哈頓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進入歷史上所謂的“鍍金時代”(Gilded Age),這是一個經濟、工商業、社會、城市化都快速發展的時代。

在建築界,最重要的兩大發明就是“電梯”和“鋼結構”。有了這兩樣“寶物”,摩天大樓就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當時的建築設計師只追求兩件事:一、如何把樓蓋得更高;二、如何把面積鋪得更大。

所以那個時候出現的建築物幾乎都是方方正正、體積龐大,容積率極高,不浪費一點兒建築機會。當時最著名的建築就是1915年建成的恆生大樓(Equitable Building)。


曼哈頓是如何變成曼哈頓的


▲大樓宣傳畫

這棟大樓成為當時粗暴建築思想的集中體現。大樓太大,創造了2.8萬平方米的陰影,它旁邊的勝家大樓(Singer Building)27層以下采光被完全遮擋。容積率太大,裡面可以塞入1.5萬人,對周圍的交通造成嚴重破壞。


曼哈頓是如何變成曼哈頓的


▲今日的恆生大樓

許多紐約人都抱怨,如果繼續建造這種建築,曼哈頓一定會變成一個看不到陽光的魔窟。

1916年,紐約市政府推出了《1916區劃法案》,法案規定:

地產開發者可以在一定的高度限制範圍內,在用地上保持100%的建築密度;超過這一高度,則應讓出臨街一側的空間;高度如果更高,則繼續讓出面積。只有建築體量出讓到一定程度,即主樓的平面面積少於用地面積的25%時,才不必繼續後退。

簡而言之,就是越往高蓋,樓層面積就得越小。

這樣陽光從樓頂斜射下來的時候就可以照到街道上了。

後來曼哈頓的建築就從原來的“棺材盒”變成了“結婚蛋糕”——基座很大,越往上越小,最後出現一個獨特的尖頂。


曼哈頓是如何變成曼哈頓的


▲克萊斯勒大廈尖頂

以前建築師琢磨如何把樓蓋得更高更大,而這個法案通過之後,大家琢磨的就是如何在尖頂上玩出花樣。

今天很多經典的曼哈頓建築都是這個造型,比如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等等……


曼哈頓是如何變成曼哈頓的


▲遠眺帝國大廈

有了規則,大家就會開始研究如何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發揮才華。

​1952年,利華公司,也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聯合利華的前身,決定興建新的總部大樓。

公司總裁Charles Luckman和設計師們研究發現,法案規定建築修到高空時,面積不能超過總佔地面積的25%。那麼他們索性一步到位,主體只佔面積25%

這樣建築主體就是一個長方體,而多出來的面積建造一個花園。公司員工可以在公園散步休息,這在當時的紐約是獨有的享受。


曼哈頓是如何變成曼哈頓的


▲利華大廈

在當時,許多摩天大樓都沿襲Art Deco的風格,外觀上採用花崗岩和浮雕裝飾。利華大廈是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牆大樓。

有趣的是,利華公司是一個生產清潔劑的公司。所以設計師們在大廈外部安裝了一輛洗窗機,玻璃幕牆每天被洗刷的一塵不染,順便就成了公司最好的“代言人”。

今天利華大廈已經不那麼顯眼,但是在當時開創了多項先例。所以1983年,它被列為美國國定古蹟。

大樓建成之後,利華公司老闆Luckman發現自己熱愛建築設計,索性辭職去當建築設計師了。而今天的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體育館就是他的作品。


曼哈頓是如何變成曼哈頓的


▲利華大廈

利華大廈把本可以建築辦公室的面積建成了公園,這鼓勵了紐約市政府進一步修改法律。

1961年,紐約市通過新的法案,規定建築設計方案如果能夠為城市提供公共空間,就獎勵20%的建築面積。於是很多開發商主動把面積讓出來,設計廣場、綠化、水池、座椅等。

美國總統特朗普私宅所在的紐約特朗普大廈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1980年特朗普大廈剛建立之時,由於紐約市對摩天大樓的高度有規定,特朗普大廈被限高。雙方談判後,紐約市政府同意,若特朗普大廈公開部分區域為公共空間,大廈可以再多蓋20層,而這10幾把椅子所在的休息區,就屬於紐約市政府列為“私人所有公共區域”的空間。


曼哈頓是如何變成曼哈頓的


▲特朗普大廈內的私人所有公共空間

曼哈頓是如何變成曼哈頓的


▲特朗普大廈內的私人所有公共空間

而最大膽的案例應該就要算是花旗銀行大廈了。當時

它硬生生在底部10層挖出一個鏤空空間,只保留幾個支撐柱。該建築原址的街角處最初為“聖彼得福音路德教會”所擁有。花旗集團購下該地之後,教會要求要在原址修建一個新教堂。

於是花旗大廈設計師索性把底部10層全部掏空,用幾個支撐柱支撐,在街角留出了新教堂的空間,也讓大廈底部成為行人的公共空間。


曼哈頓是如何變成曼哈頓的


每當所謂的“教育專家”討論“創意”的時候就喜歡強調天馬行空。

其實真正好的創意和設計就是在簡單明確的規則下的發揮。規則簡單,大家容易理解。規則明確則大家知道自己創意的範圍,反而不需要胡亂設計,而是專注於一點。


曼哈頓是如何變成曼哈頓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