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黑暗!馬龍:比賽要一場一場打 帶著勝利渴望'

"
"
走出黑暗!馬龍:比賽要一場一場打 帶著勝利渴望

馬龍

2019 年 4 月 28 日,布達佩斯世乒賽決賽,中國選手馬龍對戰瑞典選手M·法爾克。

M·法爾克來者不善。半決賽,M·法爾克對戰韓國選手安宰賢,兩人展開7局大戰,最終M·法爾克抓住機會 ,4比3戰勝安宰賢闖入決賽。這是瑞典選手時隔22年重新闖入世乒賽決賽,也是1987年以來,世乒賽男單決賽首次由中國選手進行“外戰”。

決賽當天,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樑坐在觀眾席上,臉上難掩緊張之色。與大多數人高馬大、喜歡退臺的歐洲選手不同,M·法爾克善於近臺進攻,速度和搶先手能力突出。為此,決賽戰前,同樣是正膠打法的劉國樑親自上陣,陪馬龍進行適應性訓練。

劉國樑的緊張不僅來自於對手,還來自於剛剛回歸賽場不久的馬龍。2018年下半年,馬龍因膝傷數次退賽。2019年3月,馬龍在卡塔爾公開賽重新迴歸,此時他已經闊別國際賽場8個月之久。帶著卡塔爾公開賽和亞洲盃一冠一亞的戰績,馬龍來到布達佩斯。在比賽前,他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低,甚至向媒體開玩笑說,自己是“中國隊的5號種子”。

決賽一開場,馬龍大比分直落兩局,但法爾克很快適應過來,拿下了第三局。第四局比分膠著,馬龍一度7:9落後,又將比分追至9:9平。

“第四局開始後,我有一個技術戰術的變化,前面我一直落後,但打到9:9的時候,我的效果就有了。”比賽結束不久後,馬龍回憶道。他比劃了一個揮拍的動作:“當對手領先時,我心理有優勢,輸了就輸一個。但是當他不再領先、不是很敢(放開做)的時候,他就有可能失誤。”

拿下了那一分,繼而拿下了那一局、那一場比賽,馬龍實現了世乒賽的男單三連冠。

在膝蓋傷病最嚴重的2個月,劉國樑和中國男隊主教練秦志戩帶著馬龍尋訪了幾乎全國所有膝關節權威醫生。也是在那段時間,外籍康復師Rafal來到國乒,成為國乒康復保障團隊的一員。他鼓勵馬龍:“這麼長時間沒有打球,也許會讓你真的感受到自己有多麼愛這項運動,等到康復的那一天,你內心對勝利的渴望會超過所有人。”

進入國家隊就算“打出來了”

如果從5歲學球算起,馬龍和乒乓球相處已經26年。他出生在遼寧鞍山,一個乒乓球氛圍濃厚的城市。從5歲到11歲,馬龍在鞍山的生活圍著乒乓球轉。6年裡,馬龍換了3所小學,換學校的緣由無一例外都是因為要換地方練球。他每天上午上學,下午練球。比賽打贏了,父親會獎勵他肉串。馬龍異常清楚地記得,一次比賽贏了300塊獎金,父親用這300塊請教練吃了飯。

馬龍自認是一個害怕選擇的人。人生最初的選擇並非由他完成。11歲那年,馬龍入選遼寧集訓隊,懵懵懂懂走上了職業運動員道路。他從小不算有野心的人,除了簡單地想贏怕輸,對自己的成就和未來沒有太多規劃。“能打到國家隊吧,進入國家隊就算‘打出來了’。”

13歲時,他被教練帶到北京深造。沒多久,他被選入國家二隊,一年後,又升入國家一隊。進入國家一隊,馬龍剛剛15歲。

雖然難免想家,但如今的馬龍回味自己圍著球桌轉的童年時光、早早離家的少年時代,覺得自己從未出現無所適從的感覺。國內乒乓人才眾多,從省隊到國家二隊、從二隊到一隊。。。。。。 每到一地都意味著激烈的競爭,不由地推著馬龍往前走。

在馬龍看來,乒乓球是一項運動週期漫長的運動,給運動員足夠的時間完成技術和心智的成長。“其他運動可能兩三年就能出成績,但是乒乓球不一樣。就算一個天才,從學球算起,最少也得打12年才能打到單打冠軍,這還是打瘋了的情況。”

馬龍是在學球的第15年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男單世界冠軍。2007 年 2 月,科威特公開賽上,不到 19歲的馬龍連克王皓、王勵勤兩名前輩,又在決賽戰勝馬琳,獲得自己的第一個公開賽男單冠軍。而在前一年,他隨隊前往不來梅世乒賽,收穫了一塊團隊金牌。外界早有聲音,認定馬龍是國家隊男隊培養的核心、中國乒乓球下一代的領軍人物。

出題的人

外界普遍將 2013 年到 2015 年形容為馬龍的“低谷”,但馬龍並不認可這種說法。“其實那兩年比賽成績也挺好的,但是要是與劉國樑這樣的前輩比起來,總覺得自己還是差一點。”在那兩年,他的世界排名長居第一,拿下了大小賽事無數冠軍,只是缺少“三大賽”的金牌。

在當時擔任乒乓球男隊教練的劉國樑看來,影響馬龍的是心態,他的技術早已完善。他曾經很形象地描繪馬龍和張繼科打法的不同,張繼科打球就像是手抓大閘蟹,幾個爪抓住,讓對方跑不了,而馬龍的打球像包粽子,會把對手密密地裹進粽葉裡。他形容馬龍是“出題的人”,不斷給對方出難題,直到對方解不出來為止。

馬龍自認從小不屬於力量型,更長於變化。他也承認,打球的風格一定與性格有關。他用“內向、敏感、善變、有韌勁”9個字形容自己,也形容自己的打法。“平時生活中沒有那麼明顯,但也基本上是這些。”

2014年,國家乒乓球男隊推選隊長。最後馬龍以2票的微弱優勢戰勝張繼科當選。他後來自己分析,相比個性強烈的張繼科,自己相對而言顯得更平和一些,“在隊員之間、隊員與教練之間磨合時,也許更合適一點”。

進化

“龍隊”的稱號,一叫就是五年,在微博上,馬龍給自己設置的ID是“captain龍”。在某種程度上,馬龍和漫威電影中的美隊(Captain America)有相似之處:責任心強,性格穩定,能力全面。

馬龍真正進化為美隊一般的“定海神針”級人物,是在 2015年獲得蘇州世乒賽男單冠軍之後。前三次都止步於半決賽,第四次參加世乒賽,馬龍放開了打,越打越輕鬆。正如他所言,從那時起他才是“心理和技術都真正成熟穩定了”。

那一年,日本的乒乓球雜誌形容馬龍為“中國式橫拍理念體系培養出的最高傑作”。而在馬龍的粉絲看來,作為“85後”乒乓球運動員代表,馬龍歷經改大球、發球無遮擋、比分改11分、無機膠水等諸多變化,在承受規則掣肘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兵器庫”積累了豐富的“兵器”。

馬龍承認,世乒賽冠軍給自己帶來了信心。單論技術水平 ,他並非比前幾年突飛猛進 。“乒乓球是一個綜合性項目,是相互限制的運動,你的技術雖好,但我可以限制你。大家都會緊張,可是如果在緊張的時候,還能依然保持信念 ,保持手感,那你就贏了。”

馬龍的第二次進化是在里約奧運會男單16進8的比賽。那場比賽,馬龍對陣韓國選手鄭榮植。這原本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比賽,可是馬龍輸了第一局,第二局又在10:7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連追3分。

第二局結束,劉國樑拉著後背溼透的馬龍換了一身乾淨衣服。換好衣服後,劉國樑拉著馬龍,指著入場口說,你從這兒走出去,再進來的時候,就相當於死過一次,你又重新來了。

無論在訓練中付出多少,站在賽場上,永遠都是一個人的戰鬥。“一對一的比賽,教練也幫不了你,很多時候都需要靠自己。” 馬龍一分一分地打,經過了55分鐘的6局苦戰,終於拿下比賽。這是馬龍認為職業生涯中“最難的一場球”。“挺過了這關,才有了現在的馬龍。”

走過黑暗

里約奧運會後,對於要不要往東京奧運會走,馬龍猶豫了很久。該拿的冠軍都拿到了,而此時身體傷病也折磨著自己。從里約回來的飛機上,教練秦志戩拋給馬龍兩個問題:“東京奧運會,我們還能繼續嗎?”以及“為什麼想打東京奧運會?”

思索了半年,馬龍告訴秦志戩,他想去東京,因為自己還能打。然而不斷有狀況衝擊著這個決定。2018年8月,馬龍在保加利亞公開賽男單首輪比賽中不敵英格蘭選手皮切福特,爆冷出局。而更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從那場比賽後,膝傷折磨著這位30歲的老將,讓他經歷了職業生涯最黑暗和艱難的時光。

在長達8個月的時間,馬龍沒有出現在國際賽場上。他的膝蓋一直青一塊紫一塊,無法進行有球對抗訓練。從5歲學球以來, 馬龍從未這麼久沒摸過球拍。

“我人生中最可怕的一次噩夢,是夢見自己站在籃球場上。球場坐滿了人,我想籃下突破,但是我的腳就像粘在了地上,就是站不起來。意識告訴我,自己是在做夢,我試著跳出夢境,告訴自己可以的,一定能跳出來,我一定可以成功的。但不管我怎麼努力,雙腳還是灌了鉛般沉重,無論如何跳不起來。”

這是紀錄片《科比·布萊恩特的繆斯》的開場白。在不能打球的日子裡,馬龍無數次回看了這部紀錄片。科比在2012至2013賽季與跟腱撕裂痛苦拉鋸,忍受著嚴重膝傷的馬龍感同身受。

戰勝傷病是痛苦的,而恢復的過程更是艱辛的。即便在過年放假的幾天裡,馬龍也奔波於康復中心和訓練館。為備戰世乒賽進行封閉集訓,高強度的訓練讓他一度吃不消。替馬龍治療時,Rafal常常想多和他聊幾句,但馬龍經常“累得一句話都不想說”。

曾有報道概括,馬龍是天才,但更是“用刻苦戰勝天才的天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馬龍並不喜歡“努力”這個標籤,他覺得能進入中國兵乓球隊,每個人都不乏天賦和努力,他從不覺得自己的成功是因為比別人更努力。

在受傷的日子裡,馬龍發覺了自己的努力。“如果有一天能夠分享自己的職業生涯,我想告訴大家,努力和堅持是你最可貴的品質,無論結果如何,做到自己不會後悔的那一刻。”

2019 年 6 月,在衛冕世乒賽冠軍一個月後,馬龍在中國公開賽上拿到了自己的第28個巡迴賽冠軍。比賽結束後,國際乒聯的記者問馬龍,這個數字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馬龍這樣回答:

“有的時候,你累了、需要動力,想想這些會讓自己驕傲、覺得榮幸。但更多的時候,站在賽場裡,你不會考慮這些榮譽,更多的還是一場一場打、一站一站打。有時候贏得一站冠軍比這些數字更讓我高興。”

比賽結束後,在問答網站“知乎”上,問題“馬龍有哪些照片一張圖就是一個故事?”下多了一張新圖片:結束比賽的當天,馬龍和隊友馬不停蹄地飛往札幌備戰日本公開賽,在香港轉機時,疲憊的馬龍枕著自己的紅色旅行袋,在候機大廳睡著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