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讀萬卷書 不如行萬里路”


這句中國古話大家一定都熟悉,但是把這句話放在0-6歲孩子身上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欣然接受的,也不是都能做得來的。

尤其是近期被國內朋友的票圈刷屏最多的:國內教育的問題。從“紅黃藍”事件,到“學區房”問題(雖然在歐洲很多國家也有同樣困惑)映射到中國教育的現狀。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video resource:http://www.youtube.com/watch?v=B9


從“應試填鴨式教育”過來的我們,在90年代末也是聽著國外“歡樂教育”過來的,而在中國90年代末擠在教室烏壓壓看著黑板抄著題揹著課文的時候,歐洲已經通過“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實踐獲得一批又一批對世界發展有巨大貢獻的人了。讓我們看看都有誰?

谷歌的兩位聯合創始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這兩位GOOGLE創始人原來是“發小”,他們也曾表示:他們的成功起源於蒙特梭利,因為是蒙特梭利教會了他們不循規蹈矩,自由探索,自我激勵,所以他們才有今天的成功。


亞馬遜的創始人CEO Jeff Bezos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他當時的老師在回憶Jeff在蒙特梭利幼兒園的時候,如果不引領他到其他task,他可能會不吃不喝一直在研究同一個東西(也是能見到成功人士的特質某種程度上是與生俱來的)。

除了這兩位大家熟識的成功人士,還有很多名人也是從蒙校畢業的。那麼蒙校到底和傳統的幼兒園有什麼區別呢?


瑪麗亞·蒙特梭利:孩子未來的“引領者”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早在19世紀初,一位意大利女醫學博士在攻克自己學業之餘,特別關注了當時的問題兒童,並且深刻感受到那些兒童的潛力正在漸漸被嚴厲地苛責和不屑湮滅掉。

從那時起她便開始研究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從而最大化孩子的潛力,讓孩子想學習,有成就感,並且瞭解人情世故。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這個把一生奉獻給教育的人叫瑪利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她所提出的教育方針也以她的名字命名為蒙特梭利教育法,為千千萬萬的孩子與家庭照亮學習之路。

蒙特梭利教育:教育應該是“引導”而非“教導”

首先最重要的是到底是誰要“走”這“萬里路”,不是爸媽,不是老師,也不是爺爺奶奶,而是孩子自己。蒙特梭利(簡稱蒙)教育理念的其中一條是:

教導孩子最高的境界是孩子可以旁若無人的探索知識。

"The greatest sign of success for a teacher... is to be able to say, ’The children are now working as if I did not exist."

這麼做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建立孩子完成任務後所得到的發自內心的自豪感,而不是一個小貼紙,更不是一句“你太棒了”。

這一點我不得不承認,這些“表面獎勵”在大多數加拿大幼兒園都是用來鼓勵孩子的渠道之一。不是說這麼做特別不好,而是不夠好。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蒙教育是把大環境設計安排好。

哪裡放puzzle(益智遊戲),哪裡放water/sand table(觸感領域),哪裡放世界地圖(文化探索),讓孩子自由去選擇。老師則是在一邊介紹玩具的基本用法,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需求給予幫助。

比如小A差兩步就完成一個拼圖,老師會耐心看著他完成而不是給過多提示;小B苦苦思考一個拼圖很久沒有什麼進展,老師會提點一二,比如如何顏色分類來加快尋找拼圖速度,動手都留給B自己完成。

基本上老師不是一個boss,而是連接每個知識點的橋樑,孩子們堅強的後盾。有大環境和“後盾”,孩子們可以暢遊在知識的海洋,享受學習的樂趣。

正宗的“蒙特梭利幼兒園”長什麼樣子?

蒙特梭利國際聯合會總部(AMI)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而傳說中的“蒙特梭利幼兒園”其實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他們是不開設幼兒園的,只負責培訓AMI老師,需要全職培訓1年。

可見,國內有很多教育機構打著“蒙式教育”的幌子,家長們還是要擦亮眼睛,首先自己要先了解什麼是“蒙式教育”。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幼兒園,是在一個開放空間裡分成五大學習活動區。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01 Practical Life:

體驗生活,創造獨立自主技能,學會安全運用常用工具,比如切菜,針線活。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02 Sensorial:

五官盛宴,水/沙子/木頭/石頭/水果/樂器。通過感官刺激獲得新的知識與技能。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03 Language:

讀書,唱歌,與寫字。鍛鍊視覺跟蹤與識別能力,拿筆寫字畫畫可以鍛鍊精細肌動機能。還可以鍛鍊孩子表達事物的能力,不論是具象的文字符號,還是抽象的繪畫和表演,都需要足夠的自信來展示自己的才華。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04 Mathmatics:

熟悉各種數字與衡量單位,重量,體積,時間,金錢,等等。這些概念性知識可以通過簡單易懂的玩具進行學習。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05 Culture:

擴展孩子眼界,發掘地理,歷史,音樂在世界各個地方的樣子,是否可以發現不同的閃光點,以及探索未知的世界帶來的緊張刺激感。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 混齡教學

在蒙教室裡有3-6歲的孩子,年紀長的會照顧和帶領年紀小一點的,或者反過來。總之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求同存異。


  • 培養主動研究意識

我發現很多同齡的小夥伴,即便是學生時期的“學霸”,有相當一部分在畢業後並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很長一段時間是迷茫的、失去自我的,甚至從來都沒有過自我。

如果想讓孩子從“被動教導”轉化為“主動研究”,就需要蒙教育把每個孩子的短板變成他們的長板,因為孩子們願意發掘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也就是“潛力”是要靠自己來發掘才會發掘得更徹底,更透徹。


  • 老師的工作主要是觀察,輔助孩子

在老師講解班上教具的用法後,便讓孩子自主學習。而老師的功用絕對不是沒事做了,他仔細地觀察每個孩子的性向,每個孩子學習的方式,每個孩子的興趣,適時的引導他們。

蒙教育者經過特別的訓練,熟知他們工作的環境,和孩子溝通時的說話技巧,以及如何換個角度看問題,讓孩子們覺得他們的行動他們做主。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在家能進行“蒙特梭利教育”嗎?

很多家長都跟我反應過,寶寶不喜歡他們買的玩具,彷彿更對那些家長手裡拿的、生活用品更有興趣。

是的,這是寶寶的天性,他們從一出生就自帶“探索”屬性。而“玩具”的本意是開發智力、讓孩子消停一會兒,然而不要忽略,從根本上孩子需要的是“自主探索”。其實,蒙特梭利提倡的


“最有效的教育”是源於生活。

以下在蒙式教育中設計的內容,在家也可以輕鬆設置。

  • 語言language

在荷蘭總部專門培訓AMI老師的幼兒園叫2Voices,意為:雙語教育幼兒園。這也是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是蒙特梭利教育的強項。

在2Voices裡,孩子除了可以學習父母的母語和英語外,還可以學習荷蘭語。總之,語言學習是蒙特梭利,尤其是2Voices的強項。而且他們有不同的工具來實現。

拼寫遊戲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孩子們還可以通過手指觸摸出字母的寫法,同時家長可以在旁邊告訴他對應的單詞事物是什麼。比如孩子寫完一個S,家長跟著說:S,sun,太陽。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 感官體驗Senses

為什麼要進行“感官體驗”呢?

因為大腦皮層內的開發,直接連通的人的手和身體各個部位所給它傳遞的刺激。嬰兒出生下來的時候,大腦的運作能力是無窮的。

觸感遊戲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我們可以找幾種不同材質的東西,和孩子一起依次矇住眼睛,用手觸摸不同類型的材質,包括大理石、皮草、纖維。他們會通過不同的冷暖和軟硬程度,來判斷兩個相同的材質 。

嗅覺遊戲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或者聞不同液體的味道來識別和匹配不同的瓶子。

音樂遊戲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更高級點的,還有通過不同的音調學習的鈴鐺學習聲調和樂譜。


  • 數學科學Math

除了感官和語言,蒙特梭利最強大的一個功能就在於培養數學邏輯思維。

“從小到大“遊戲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Pink Tower(粉紅塔)這個看似簡單的工具(任何積木或套娃都可以),能讓孩子通過探索來掌握大小的關係,從而自己擺出從大到小的邏輯順序 。

人體地圖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蒙式教育是通過讓孩子能以一種“遊戲”的方式接觸知識,不論是生物學、天文學、植物動物學都可以以這種方式更直觀的讓孩子“玩兒起來”。


蒙式方程式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更神奇的是,蒙特梭利還設計了通過模型讓孩子明白“方程式”原理,從根本加深了孩子的印象,更解答了最根本的疑問。

其實,不管你能否依循蒙式教育,作為家長的大家是否也可以吸取一點蒙式教育的精髓。


"做到孩子的啟蒙老師,而不是規劃師,更不是獨裁者。"


因為學習需要的是從內心湧出的好奇心和動力,這樣學習道路才會長久,而不被輕易放棄。

先進思想的媽媽們都關注了

蒙特梭利:這是早教至少該有的樣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