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馬克思主義者的“人類情懷”

作者:姚永明 來源:學習時報 字數:1926

核心閱讀

“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與馬克思的“人類情懷”一脈相承,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為使世界朝著增進人類福祉的正確方向演進而貢獻的“中國智慧”,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者“人類情懷”的最新表達。

康德說,人類最震撼的秉性,就在於為他人而工作,為後代而犧牲。200年來共產黨人沒有忘記馬克思,不止因為在過去的200年裡,人類社會的發展沒有偏離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揭示,還因為這樣一種為他人而工作的“人類情懷”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追求。

200年前,馬克思誕生在當時還屬於法國的特利爾,小時候他和所有同齡人一樣都是“沒有名氣的”。註定他將是不平凡的,是他17歲中學畢業時寫的一篇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馬克思在文中的話語把他的老師驚呆了,他在文中立志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認為只有那樣,我們的事業才能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正是在這樣的“情懷自引”下,馬克思在30歲時寫了一個“小冊子”,被稱為《共產黨宣言》,這是一個被世界閱讀最多的宣言,以至成為全世界勞動者的“聖經”。在這個宣言中,馬克思堅定地表達了不為自己卻為全人類而思想的意願和決心。

新千年來臨之際,在資本主義的故鄉,由英國劍橋大學文理學院教授們發起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評選,結果馬克思位居第一名。為了驗證評選結果的可靠性和客觀性,同年9月,英國廣播公司(BBC)又以同一命題再次在全球互聯網上公開徵詢投票一個月,彙集全球投票的結果,仍然是馬克思位居第一,愛因斯坦第二。2005年7月,英國廣播公司又以古今最偉大的哲學家為題,調查了3萬名聽眾,結果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榮登榜首,遠高於排名第二、得票率僅為12.6%的蘇格蘭哲學家休謨。這一系列多少有點意外的評選結果震驚了全世界,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馬克思能贏得包括懷有意識形態偏見的人們普遍而客觀的評價?其中的一個答案就是馬克思的“人類情懷”。

青年毛澤東也以“人類情懷”立志。1951年,已經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澤東,感慨萬千地與湖南省立第一中學的老同學周世釗等人,談到青年時代在湖南省立圖書館讀書時的情景。他說,“說來也是笑話,我讀過小學、中學,也當過兵,卻不曾見過世界地圖,因此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湖南圖書館的牆壁上,掛有一張世界大地圖,我每天經過那裡,總是站著看一看”。“世界既大,人就一定特別多,這樣多的人怎樣過生活,難道不值得我們注意嗎?在韶山沖裡,我就沒有看見過幾個生活過得快活的人。韶山沖的情形是這樣,全湘潭縣、全湖南省、全中國、全世界的情形,恐怕也差不多!我真懷疑,人生在世間,難道註定要過痛苦的生活嗎?”“決不!這種不合理的現象,是不應該永遠存在的,是應該徹底推翻、徹底改造的!總有一天,世界會起變化,一切痛苦的人,都會變成快活的人,幸福的人!”“從那時候起,我就決心要為全中國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正是基於這樣的宏願,1918年4月7日,星期日,在這一天,毛澤東等14人在蔡和森家開滿桃花的庭院裡成立了新民學會。新民學會起初的宗旨是“革新學術,砥礪品行”。後來,根據毛澤東的提議,學會宗旨改為了“改造中國與世界”。

鄧小平用發展來抒發“人類情懷”。他高度關注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問題,提出“應當把發展問題提到全人類的高度來認識,要從這個高度去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他十分關注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命運,強調我們搞的是主張和平的社會主義,“中國和所有第三世界國家的命運是共同的。中國永遠不會稱霸,永遠不會欺負別人,永遠站在第三世界一邊”。

習近平總書記則從歷史規律的高度,順應時代潮流,不斷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實踐。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時,首次向世界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並很快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2017年2月“人類命運共同體”被正式寫入聯合國決議當中。“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依託改革開放40年偉大實踐的宏大背景,在總結治國理政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的基礎上,以“人類的名義”而提出的建設美好世界的倡議。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呼籲“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事實上,“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不僅深深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是儒家“仁愛”思想的當代發展和具體化,而且“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與馬克思的“人類情懷”一脈相承,是中國作為世界負責任大國,為使世界朝著增進人類福祉的正確方向演進而貢獻的“中國智慧”,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者“人類情懷”的最新表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