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馬克思主義聖火的傳播者——讀《偉大的馬克思——做新時代馬克思主義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中共中央機關刊《求是》雜誌第7期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關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六年前的舊文重發,頗有深意。因為這篇文章講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問題、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問題、如何看待歷史走向未來的問題。

近日,讀了著名哲學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陳先達先生所著的《偉大的馬克思——做新時代馬克思主義者》。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一個立體的馬克思,對馬克思主義也有了全新的體會,對如何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有了深刻的理解。

“盜火者”馬克思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人被稱為偉大的“盜火者”,他叫普羅米修斯。普羅米修斯為了人類的生存發展,從宙斯那裡盜走了天火。其後,普羅米修斯被鎖鏈縛在高加索山脈的一塊岩石上,一隻飢餓的惡鷹天天來啄食他的肝臟,而他的肝臟又總是重新長出來。普羅米修斯從容面對苦難,從不屈服。

馬克思是無產階級的普羅米修斯,有著為解放全人類而奮鬥的博大情懷。17歲的馬克思,在他的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指出:“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他立志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馬克思主義與以往任何學說的根本不同之處在於,它是為無產階級解放而產生的理論。馬克思是一個關注現實問題的人,他的著作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戰鬥性,幾乎都是對剛剛發生或正在發生的重大事件的分析研究、評論闡發。“盜火者”馬克思不是書齋裡的學問家,他是科學家、思想家,更是革命家,他創立了革命的理論,締造了革命的組織,參加了實際革命鬥爭。

如本書所言,人類歷史上不乏心懷人民、品德高尚的思想家,但很多思想家只是對窮人的悲慘表示哀憐,最多是提出不切實際的理論、進行註定失敗的社會實驗。馬克思不是用眼淚、憐憫、抽象的人道主義來對窮苦大眾表示同情和撫慰,他用科學理論揭示工人階級窮苦的原因和獲得解放的途徑。共產主義社會理想,不是古希臘柏拉圖推崇的“理想國”,不是空想社會主義暢想的烏托邦,不是中國傳統文化倡導的大同世界。馬克思主義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要解放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並找到了實現的路徑、方式、方法。

馬克思有著“盜火者”天才的一面,對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這兩個偉大的發現——唯物史觀和通過剩餘價值揭開資本主義生產的祕密,都應當歸功於馬克思。由於這些發現,社會主義已經變成了科學。”恩格斯是馬克思的親密戰友,與馬克思共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轉變。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稱讚馬克思是“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是“科學巨匠”。恩格斯謙遜地聲稱,馬克思是天才,自己至多是能手,他們創立的理論以馬克思的名字來命名是理所應當的,自己甘當“第二小提琴手”。

時光流轉,人去世變,然而馬克思的偉大卻在歲月沉澱中突顯出來。1999年秋天,英國廣播公司(BBC)進行世紀偉人評選,馬克思排在當代世界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之前,位居第一。縱觀人類思想史,還沒有一種思想能夠像馬克思主義這樣影響如此廣大深遠,這種影響不限於思想領域,更在現實實踐中,在社會生活中、在國家制度上、在世界格局裡,在這些層面,我們都看到了馬克思主義對世界無與倫比的重大影響。

 馬克思主義真理之火在淬鍊中更加璀璨

本書以其言簡意賅、鮮活生動的文風而成為一本通俗理論讀物,對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瞭解不多的人,讀起來也不吃力。同時,本書又是一本學術性很強的書,對馬克思主義中的很多問題都做了深入淺出地闡釋、剖析,直面國際學術界對馬克思主義的各種非議、歪曲和攻擊,並展開了有理有據有力的理論回擊。

馬克思主義從誕生之日起,其真理性、完整性、統一性、革命性就受到各種曲解和非議。第二國際後期的理論家,極力把哲學從馬克思主義中驅逐出去。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和西方學者則相反,他們企圖把馬克思主義僅僅歸結為哲學,而且歸結為被大大縮小了的人本主義和異化理論。馬克思主義分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這三部分是相互貫通、緊密聯繫的,是“一塊整鋼”。本書指出,這個劃分是由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使命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身的內在邏輯決定的。

陳先達先生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對各種“反馬”、“非馬”的理論很熟悉,直擊其要害,讓我們能認清它的錯誤,從而更加堅定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自信。比如,西馬代表人物盧克奇對傳播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發揮了很大作用,但他提出衡量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標準是方法、是辯證法。書中對這個錯誤觀點進行了深刻的剖析。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宗教,書中就講清楚了科學信仰和宗教信仰的區別,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科學信仰。

“馬克思主義在理論上的勝利,逼得它的敵人裝扮成馬克思主義者,歷史的辯證法就是如此。”20世紀30年代初,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全文發表以後,逐步興起了一個重新解釋馬克思主義的浪潮。人道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異化論的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思潮湧動。還有形成了某種學派的馬克思主義,如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現象學馬克思主義、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等等,名目繁多,不勝枚舉。本書指出:“人們通過理論家的三稜鏡,與其說是馬克思主義,不如說是肢解或變形的馬克思主義。”還有那些製造“青年馬克思”與“老年馬克思”對立、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立的觀點,馬克思主義“危機論”、“過時論”的論調,都是站不住腳的。

史論結合是本書的鮮明特點,把對馬克思主義真理的闡釋放在整個人類文明史、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宏大歷史中去考察。蘇東劇變並沒有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失敗,而是證明了教條主義和修正主義的失敗,從反面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就、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再度顯示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威力。

做馬克思主義聖火的傳播者

陳先達先生是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不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馬克思主義有著精深的研究,而且對馬克思主義教學有著多年的經驗和思考。所以,本書的下篇《做新時代馬克思主義者》這一部分就重點寫了馬克思主義教學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對這些問題原因、危害作了細緻分析,並給出瞭解決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的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指出:“落後就要捱打,貧窮就要捱餓,失語就要捱罵。”在2016年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實際工作中,在有的領域中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籤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這種狀況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在今年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非常重視,馬克思主義在黨校、高校的師資力量、辦學條件、教學質量也得到明顯的改善和提高。陳先達先生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傑出代表,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員不要認為自己的教學無足輕重,而要明確自己手中握有舉足輕重的“三權”——課堂的主導權、論壇的發言權、著作中學術話語的領導權。掌握好、使用好這“三權”,才能培養出一代又一代馬克思主義的信奉者,才能有力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其實,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員,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該馬克思主義聖火的傳播者。

本書推崇馬克思的偉大、闡述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主張馬克思主義信仰,但本書絕不是提倡盲從、盲信,而是主張在理想思考基礎上的堅信。比如,在評價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問題上,我們信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但“並不是說一切唯物主義都好,一切唯心主義都壞”。書中詳述了恩格斯是在回答哲學基本問題上來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指出簡單地認為唯心主義代表反動、唯物主義代表進步,這是蘇聯哲學家日丹諾夫的錯誤。這樣透徹詳盡的論述,就能讓我們弄清楚,在什麼意義上贊同唯物主義,在什麼意義上批判唯心主義,在什麼意義上讚揚聰明的唯心主義,在什麼意義上批判愚蠢的唯物主義。

本書彰顯了作者淵博的學識,除了對馬克思主義的精通,對古今中外的學術文化也很熟悉,對傳統文化中的名言警句更是信手拈來。對於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地位、影響,很多著作都有充分的論述。本書在這方面有很多獨到的見解,處處閃耀著作者的思想火花。比如,我們經常講,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在這“三化”中,本書認為,中國化處於核心地位。本書在語言表達上,既有馬克思哲學的辯證氣質,又有文學化的表達色彩,深入淺出,引人深思、值得細細品味。很多語言非常鮮活接地氣,用大實話、家常話指出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不同水平的讀者都可以從中學到很多。

大家的書,讀一遍是不夠的,而應多讀、常讀,因為常讀常新、溫故知新。放在案頭,時常翻閱,能解疑釋惑,能堅定信仰,能啟迪智慧。

(陳有勇 作者為求是雜誌社評論部評論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