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概論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從狹義上說,馬克思主義即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從廣義上說,馬克思主義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展,即在實踐中不斷髮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從現代學來說 ,馬克思對歷史的主流有著深遠的影響,對未來的道路有著重大意義。

·馬克思主義基本特徵。

1.科學性和革命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是指它以客觀事實為根據,以揭示事物的規律為己任,通過概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從而為人類正確地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集中體現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辯證法觀察事物,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反對把客觀世界和人的認識絕對化、凝固化,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本質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

2.實踐性和階級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顯著的特徵,一是它的實踐性,全面論證了實踐在哲學中的基礎地位,強調理論依賴並服務於實踐,哲學的任務不只是解釋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二是它的階級性,公開申明它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

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實踐性所決定的,也是它的階級性所要求的,在實踐性和階級性的基礎上,實現了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統一,成為解放全人類,推動社會進步的思想武器。

·為什麼要學習 堅守馬克思主義

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僅有助於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觀察世界、認識世界,而且還能夠為改造世界、創造世界提供正確的思維方法;不僅可以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滿足自身需要,而且還能夠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激發人們不斷前進、創造幸福生活的動力。這是因為認真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就可以在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中所蘊含的科學立場、觀點和方法的基礎上,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個人全面發展規律有更為正確而深刻的認識;就會培養和提高人們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和戰略思維的能力,以更加科學的眼光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會更加自覺地將自身的理想將與人類和民族的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創造人類美好的生活中實現自身的幸福,在實現社會價值的過程中體現自身的價值。

·哲學基本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哲學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物質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問題,即意識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究竟誰是世界的本原。其二,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即思維能否反映存在、物質能否被人們的意識所反映和認識的問題。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1.世界的物質性物質性首先體現在,意識統一與物質。世界歸結起來由兩大現象構成,一類是物質現象,一類是意識現象。從意識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物質世界中一種特殊的存在;從意識的本質看,是人腦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從意識的作用上看,意識能動性的發揮必須以尊重物質世界的客觀規律為前提,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意識統一與物質。

2.世界物質統一性還體現在人類社會也統一與物質,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各方面都表現出人類社會具有物質性。

3.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他是勞動中伴隨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於它的物質性。

·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統一

1.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尊重客觀規律,才能更好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人們對客觀規律認識愈深刻、全面,主觀能動性愈充分地發揮。如果 違背客觀規律,就會受到它的懲罰。

2. 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認識、掌握和利用客觀規律的必要條件,因為客觀規律是隱藏在事物內部的。要正確地認識必須通過實踐,依靠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利用客觀規律改造世界。

3.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的。既要尊重客觀規律,又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把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有機統一起來。

·事物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及其方法論意義

1.唯物辯證法的聯繫觀:事物是普遍聯繫的,任何一個事物內部各要素是相互聯繫的、每一個事物都是與周圍其它事物相聯繫的、整個世界是一個有機聯繫的統一整體。方法論要求:我們要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

2.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自然界是變化發展的、人類社會是變化發展的、人的認識也是變化發展的。方法論要求: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是一個發展的事物、要弄清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要有對立統一規律包括的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對立統一規律包括的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原理,其意義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解決矛盾時,必須從對立中把握同一,從同一中把握對立。

第二,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原理。該原理包括的觀點有:①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② 矛盾同一性對事物發展的作用;③ 矛盾鬥爭性對事物發展的作用;④ 內因和外因辯證關係。該原理對於我們自覺地利用矛盾的這兩種力量推動事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說明事物的發展不僅表現為 “相反相成”,而且表現為“相輔相成”。它還說明和諧作為矛盾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體現著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其意義在於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學認識的首要前提。

第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該原理包括的觀點有:① 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辯證關係;②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係;③ 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辯證關係。其意義在於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第五,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原理。其意義在於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道理,是關於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係原 理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各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

總之,在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體系中,矛盾分析法居於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認識方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廣泛而深刻的內容。

用矛盾分析法可分析的具體問題有:(1)關於和諧的問題。(2)關於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3)關於人的認識規律的問題。(4)關於非對抗性矛盾的問題。

·質量互變規律包括的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第一,事物存在的質、量、度原理。認識質是認識和實踐的起點和基礎。認識量的意義:一是認識事物的量是認識的深化和精確化。二是隻有正確瞭解事 物的量,才能正確估計事物在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因為同質的事物由於數量不同,在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認識度才能確切地把握事物的質,不致混淆不 同的事物;認識度才能為實踐活動提供正確的準則即適度原則,防止“過”或“不及”。當然,也不能把“度”絕對化。

第二,事物發展的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原理。其意義在於,我們就要十分注意量變和質變的關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 海”,只有腳踏實地創造質變的條件,才能達成事物質的飛躍;急於求成,拔苗助長,必將事與願違。然而,當事物質變的條件已趨成熟時,則應把握契機,乘勢而 為,勇於創新,促成事物的轉化。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括的原理有

第一,辯證否定觀。堅持辯證的否定觀,就要對一切事物採取科學的分析態度,要同時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 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對待古代文化遺產,要批判地繼承,“古為今用”,“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待外國東西,要有選擇地吸收,“洋為中 用”,既不能一概拒絕,也不能全盤照搬。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大膽地吸取人類社會包括資本主義社會所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時對其腐朽的東西給予堅決 的批判。

第二,事物辯證發展的否定之否定過程。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方向和道路,這一原理對於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發展的曲折性和前進性,具有重 要的指導意義。由於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我們就不能奢望什麼事情都是徑情直遂、一帆風順的,要善於洞察事物發展中的各種可能性,充分估計其困難和曲折,經得起困難和挫折的考驗,堅定信心,知難而上,開闢前進的道路。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是認識的源泉。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認識來源於實踐。 實踐和客觀事物同認識主體就不能發生任何關係.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即認識。堅持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就必然要反對形形色色的先驗論和唯心論。一切知識就其最初來源而言,仍然是實踐。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這與實踐是認識的源泉直接相關。由於認識來源於實踐,因而隨著實踐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人的認識和知識必然也要跟著發展。實踐推動著主體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高。這是說,實踐的發展和深化推動著人的智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3)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這是實踐對認識起決定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一種認識是否正確.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最終確定。此外再無別的標準.

(4)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認識世界的目的,只是為了改造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重要的問題是不僅能夠正確認識和解釋世界,而且在於運用這種正確的認識指導實踐.能動地改造世界。所以,必須堅持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堅持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統一。

·認識的本質及規律

(1)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或通過實踐對客體的能動的、創造性的反映。

(2)對認識的本質的規定的理解: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來源,認識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觀自生,也不是直接來源於客體,而是通過主體能動地改造客體的實踐活動中獲得。正如恩格斯所說:“人的思維的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

2.堅持了唯物主義反映論原則,認識是對客體的反映或摹寫,即認識是以客體為原型的,認識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寫客體的內容。

3.認識對客體的反映是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特徵,包括一定的選擇性、重構性,而不是簡單的、直接的摹寫。

4.世界上的事物是無限的,事物的發展是無限的,社會實踐的發展也是無限 的,因而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永遠不會終結,人類的認識是永無止境的無限發展過程.

綜合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和認識的不斷反覆,無限發展,就是認識辯證運 動的全過程:實踐,認識,再實踐和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一步步地深 化和提高,這也是認識發展的總規律.但這種反覆性和無限性,不是一種單純的循環,而是波浪式的發展.

·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

1.真理的客觀性

真理是人們對事物本質規律的正確認識。雖然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但仍有客觀性,具體表現在:一方面,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是不依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另一方面,檢驗真理的實踐標準也具有客觀性。因而真理具有客觀性,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又把真理稱為客觀真理。

唯心主義者往往宣揚主觀真理論,有兩種典型表現,一種是馬赫主義者把真理看成純粹的“思想形式”,而且主張凡是多數人承認的就是真理,另一種是實用主義者簡單地將有用的認識都看成真理,宣揚“有用即真理”,這些都是唯心主義真理觀。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明了對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這是由於人的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具有主觀性和差別性。但這些具有差別的認識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最終應當由實踐來檢驗。承認人的認識上的主觀性和差別性,並不等於否定客觀真理。

真理的客觀性決定了真理具有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特定的條件下,即在同一個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個對象的認識,正確的只有一個,反對“多元真理觀”。

2.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關係

任何真理既有絕對性又有相對性,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真理的絕對性通常也稱作絕對真理,它有三方面的涵義:一是從真理的內容來看,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賴於主體、不依賴於人或人類的客觀內容,二是從人類的認識本性來看,人類能夠正確認識無限多樣的永恆發展的物質世界。三是從真理的發展趨勢來看,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構成絕對真理,因此,承認認識發展的無限性也就必然承認絕對真理。

真理的相對性通常又稱作相對真理,真理相對性的表現有三方面:一是從認識廣度上說,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範圍的正確認識,有待擴展;二是從深度上說,任何真理都只是對客觀事物和規律的近似的正確認識,有待深化;三是從進程上說,任何真理都只是對事物發展的一定階段的正確認識,有待發展。

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也是辯證統一的關係,這主要表現在:第一,相互依賴。絕對真理都存在於相對真理之中,並通過相對真理表現出來;相對真理都包含有絕對真理,沒有純粹的相對真理。第二,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也是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絕對之中有相對,相對之中有絕對。第三,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人類認識的發展,就是不斷地從相對真理髮展到絕對真理的過程。

在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問題上,必須反對兩種錯誤觀點:一種是誇大真理的絕對性否認相對性的絕對主義錯誤;另一種是誇大真理的相對性否認絕對性的相對主義錯誤。

真理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真理的具體性是指,真理是全面的、歷史的、有條件的。每一個真理都有其適用範圍,在一定的時間、地點等條件下才是適用的,超出了特定的條件和範圍,真理就有可能轉化為謬誤。

·真理與價值的關係.

真理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價值是客觀事物對人的需要的滿足.追求真理和創造價值是人類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兩大主題,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是人類活動的兩個基本原則。

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的辯證關係:

(1)追求真理和創造價值是人生活動的兩大目標。

(2)真理和價值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凡有真理的必有價值,凡有價值的東西不應與真理相悖。

(3)但真理與價值又是有區別的,它們側重點有所不同,真理強調的是人的認識與客觀對象的一致,價值則強調客觀事物滿足人的需要的特點,而人的需要有合理與不合理之分,滿足人的不合理需要這類事物所體現的價值,與真理常常是相悖的。

(4)只有通過正確反映對象並能動地改造對象以滿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甚至是最高價值,才能實現真理與價值的統一。

真理原則與價值原則的結合:

(1)人類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要把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結合起來,通過一定得自我調節來解決真理和價值的衝突。

(2)在實踐基礎上實現真理與價值的歷史的具體的統一,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內在條件,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條基本原則。這一原則,充分體現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堅持真理和捍衛人民利益的統一,尊重歷史規律和無產階級及人類解放的統一上,也充分體現在社會主義一要發展生產力,二要共同富裕的基本體現。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

一、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含義

1.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它包括:第一,“自然地理環境”,它指人類社會所處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如國土大小,地貌狀況,資源分佈等。第二,“人口因素”,它指構成人類社會的有生命的個人的總和,如人口數量和質量,人口的分佈等。第三,“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體。它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是社會存在的主要內容。

2.社會意識是指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藝術、道德、宗教、哲學、科學以及風俗習慣等。其中,有的社會意識具有階級性,如政治、法律、思想、藝術、道德、哲學等許多社會科學;有的社會意識則沒有階級性,如自然科學,某些社會科學等。

二、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第一,社會存在的性質決定社會意識的性質。社會意識來源於社會存在,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就會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與之相適應。社會意識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階級性。第二,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社會存在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發展中,與此相聯繫,人們的社會意識也必然會相應地發生或早或晚、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變化。

2.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第一,從質的方面看,不同性質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著不同性質的作用。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反之,落後的、反動的、非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著重大的阻礙作用。第二,從量的方面看,無論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什麼性質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淺、範圍大小、時間長短的不同。一般來說,群眾掌握先進的、科學的社會意識越多、越普遍,對社會的促進作用越大;反之,對社會的促進作用越小。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1.生產力:是人類改造物質世界的能力,是人們生產物質產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

2.生產關係:是指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人們之間的社會關係,它集中體現出人們之間的物質利益關係。

3.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生產方式這個矛盾統一體中的對立雙方。它們之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其中,生產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對生產關係起著決定作用。首先,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生產力是生產關係形成的前提和基礎。生產關係是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建立起來的,是生產力的發展形式,它的性質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狀況。有什麼樣的生產力,最終就會有什麼樣的生產關係。其次,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係的發展和變革。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經常處於變化和發展之中。與生產力相比較,生產關係則更具有相對穩定性,一種生產關係一經產生,就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的形式。但是,生產關係也不是凝固不變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在相對穩定中也會發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重要變化。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原來的生產關係再也容納不下它的發展時,就遲早會引起生產關係的根本變革,使舊的生產關係為新的生產關係所代替。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生產關係對生產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會起著束縛或解放生產力的作用,起著阻礙或發展生產力的作用。當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相適合時,它會有力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不相適合時,它會阻礙甚至破壞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有時會十分突出。例如,當生產關係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時,生產關係的變革對生產力的發展,就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不過,即使在這種狀況下,生產關係仍然是由生產力所決定的,因為生產關係之所以要變革,歸根到底還是由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決定的。不論在何種情況下,生產關係反作用的發揮,都是以適應一定的生產力狀況為前提的,都是建立在生產力決定作用的基礎之上的。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規律

1.經濟基礎是指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係的總和。

2.上層建築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組織和設施。它包括政治上層建築和觀念上層建築兩部分。

3.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也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規律,就是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供給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會物質生活資料,創造了人類的物質文明。

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不僅以其實踐活動為創造精神財富提供取之不盡的源泉,而且以其千

百萬創造者的偉大的力量和智慧,為人類社會提供不可勝計的精神財富的成品。

3.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人類社會經歷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演變,都必須通過人民群眾自覺的革命鬥爭,勞動人民是革命鬥爭的主力軍.總之,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構成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首先,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著商品經濟的本質及其發展過程。其次,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礎。最後,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進一步發展成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正是這一矛盾的不斷運動,才使資本主義制度最終被社會主義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觀必然性。

·勞動價值理論及其現實意義

基本原理:一切商品的價值都是由人的勞動創造的,凝結在商品價值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決定商品價格變動的原因,由此引出四個基本原理:1.使用價值與價值; 2. 價值源泉 3.價值量 4.價值轉換為價格。

意義:1.勞動價值理論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

2.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

3.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的理論依據

4.合理調整收入分配的指導思想

·剩餘價值理論及其意義

剩餘價值論:認為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就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剩餘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它決定著資本主義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發展的全部過程;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的高漲和危機;決定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滅亡。

意義:1.從經濟上建立了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的可行性和科學依據.從而為政治上對資產階級的統治進行反對找到了方向和基礎。

2.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基礎.馬克思主義者哲學的一個主要的方面就是對異化 的批判.而這個哲學觀點的出現的經濟學基礎就在於此.

3.馬克思主義優勢佔有道義上的優勢.而這種道義上的優勢是政治合理性的根本基礎.

4.對未來社會制度的構想和設計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與經濟危機

1.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是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

2.在資本主義的社會當中,當科學技術不斷地進步,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使社會生活資料得到不斷的豐富。然而由於資本主義的不斷剝削導致勞動者的消費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導致社會出現高度的相對剩餘即產生積壓。當社會出現相對剩餘時,資本家可能會減少商品的生產,從而導致工人失業。這樣勞動者的消費水平進一步的下降,使社會相對過剩更加明顯,社會矛盾進一步的激化,從而可能導致經濟危機的爆發。

3. 當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時,社會結構嚴重失調,引發經濟危機。此時大量的企業倒閉,大量的工人失業,使勞動者的基本生活條件得不到有效的保證。隨著企業的倒閉商品的生產大大的降低,社會的供需逐漸趨向平衡,社會的供求矛盾得到緩解,從而渡過經濟危機。但是由於資本主義制度的存在,這樣的危機只能緩解而不能得到根本上的解決,只能從經濟恢復到經濟的高漲,從經濟的高漲到矛盾的激化,最終再次爆發經濟危機,如此循環。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及其實質

1.新變化主要體現在生產力、生產關係和上層建設三方面。

2.實質:當代資本主義雖然發生了許多新變化,但它的經濟基礎仍然是資本主義的私人佔有制。在資本主義社會,控股權還是掌握在少數資本家手中。股權社會化不過是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的一種新模式。因此,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導致經濟危機的根源依然存在。

·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學社會主義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闡述的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包括:(1)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2)消滅剝削,消滅階級,實現共同富裕和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3)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4)堅持無產階級專政;(5)堅持共產黨的領導;(6)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是各國社會主義實踐的理論基石,但這些基本原則的運用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如果忽視各國的生產力發展狀況和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以及歷史文化傳統的差異,機械地照搬這些原則,那就會扼殺科學社會主義的生機與活力。

·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的關係

1.兩個必然”,指的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兩個絕不會”指的是“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兩個必然”與“兩個決不會”思想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觀點。

2. 第一,“兩個必然”揭示了歷史發展的總趨勢,而“兩個決不會”進一步為這種發展趨勢提供了理論依據;

第二,“兩個必然”的思想論證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規律,而“兩個決不會”的思想強調的是實現“兩個必然”的客觀條件,是對“兩個必然”思想的補充和發展;

第三,我們既要堅信“兩個必然”,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同時又要堅信“兩個決不會”, 充分認識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的、艱鉅的和曲折的歷史過程,必須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事業進行長期的、艱苦的奮鬥。

·什麼是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是一種政治信仰和思想體系,現今的共產主義奉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為基本思想。共產主義主張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並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制度、沒有剝削和沒有壓迫,體現的是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也是一個社會化的集體大生產的社會。共產主義者認為未來所有階級社會最終將過渡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共產主義社會後,人類社會的意識形態將進入高級階段。

·共產主義社會社會基本特徵

1.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消費資料按需分配,這也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必要條件;生產力高度發展又是共產主義社會本身的一個重要特徵;適應高度發展的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共產主義社會在生產關係上將徹底廢除私有制,實行普遍的生產資料公有制;與生產資料的社會佔有相適應,共產主義社會將按照自然資源的情況和社會成員的需要,對生產進行有計劃的組織和管理;只有共產主義才能實現分配的真正平等。

2.社會關係高度和諧,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不存在階級、國家、戰爭,如與自然之間也達到高度和諧,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和社會關係的高度和諧相聯繫。

3.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這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根本價值目標,也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根本特徵,勞動不再是單純的謀生的手段,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

·個人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的關係

個人理想:指處在一定歷史條件個社會關係中的個體對於自己的未來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所產生的種種嚮往和設想。包括個人具體的職業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我們黨在現階段的奮鬥目標和行動綱領,也是我國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理想。

共產主義崇高理想:指追求建立全民公有,按需分配的理想社 會,是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人類社會的最理想的社會形態,它是一個遙遠的、終極性的目標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體中國人民現階段的共同理想,實現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是統一的;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必須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基礎;而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必須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忽視遠大理想與共同理想的緊密聯繫和相互統一,就會導致共產主義“渺茫論”和“空想論”,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就會迷失方向,失去前進的動力.我們應該立足當前,把握未來,在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的實踐中,進一步樹立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