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信仰的價值追問與共產黨人的初心

馬克思主義 藝術 學習時報 2018-12-07

作者:董振華

導 讀

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科學的信仰、理性的信仰。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實踐運動,還是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裡面都貫穿著一個靈魂,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追求。實現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追求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就是信仰,是根本的價值追求。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是馬克思主義。這個信仰要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必須搞清楚兩個基本問題:第一,信仰是什麼?第二,馬克思主義是什麼?只有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真正把馬克思主義信仰內化到靈魂深處、轉化為現實的實踐。

信仰是對價值的最高追問

信仰的本質是價值問題,是對價值的最高追問。信仰從本質上來講是思想認識問題。人們認識世界有兩個方面:一是想搞清楚“是不是”的問題,這是事實判斷;二是想搞清楚“該不該”的問題,這是價值判斷。事實判斷服從唯物論的原則,與人們的主觀願望沒有關係,是按照客觀標準和外在尺度認識的世界;價值判斷則服從價值論的原則,同一個事實不同的人有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價值判斷,這是按照主觀標準和內在尺度認識的世界。事實判斷旨在求真,價值判斷旨在求善。

信仰屬於價值判斷,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價值判斷都是信仰問題,信仰是對價值的最高追問。價值判斷就是回答“該不該”的問題。所謂價值追問,就是對“該不該”或者“有沒有意義”問題的追問。價值觀也就是怎麼看“該”或者“不該”、“有意義”或者“沒有意義”。如果對價值的追問超越了生命價值,就會上升為信仰。例如,什麼是拜金主義的價值觀?就是把金錢作為判斷“該”或者“不該”的標準,認為有錢就該,沒有錢就不該。但是如果把這樣的價值追問達到這樣的地步:為了錢就可以不活,即超越了生命價值,這就上升為對金錢的信仰。再如,什麼是自由的價值觀?就是把自由作為判斷“該”或者“不該”的標準,凡是符合自由的就是該的,凡是不符合自由的就是不該的,但是如果把這樣的價值追問達到這樣的地步:不自由毋寧死,這就不是普通的自由價值觀,而是對自由的信仰。

由此可見,為了信仰,是可以付出生命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入黨誓詞中說: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這就是信仰的宣示。

信仰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區別

信仰可以有很多種,但是總體上來說,根據追問價值通達信仰的不同方式,可以把信仰大致分為兩類:理性的信仰和非理性的信仰。

人們認識世界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事實判斷,另一個是價值判斷。事實問題是科學的範圍,但是科學永遠不能超越事實範圍走向價值領域,也就是說,“是不是”的事實問題,永遠不可能回答“該不該”的價值問題。價值問題是由人文來回答的。人文由藝術、宗教和哲學組成。它們都是回答價值問題的,但是它們回答價值問題的方式不同。藝術用感性直觀的方式表達價值,宗教是用非理性的方式回答價值問題,哲學則是為價值找到理性的依據。

信仰是對價值的最高追問。藝術沒有自己獨立的王國,不可能直接通達信仰,只能用來表達信仰。那麼,通達信仰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個是宗教,另一個是哲學。這兩種信仰所達到的價值追問高度,沒有本質區別,為了宗教的信仰可以獻身,基於哲學的信仰同樣可以犧牲生命。它們的根本區別在於通達信仰的方式:宗教是以非理性的方式通達信仰,是因信而信;哲學是用理性的方式通達信仰,是因真而信。也就是說,信仰有兩種:理性的信仰和非理性的信仰。

非理性的信仰是排斥理性的。非理性的信仰不需要理由,是“因信而信”。宗教都屬於這樣的信仰。一個宗教信仰,無論它的邏輯多麼嚴密,但前提是經不起理性追問的。

理性的信仰恰恰是以理性作為根基的,經過理性反思為真才信,是“因真而信”。馬克思主義就是理性的信仰。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性信仰

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科學的信仰、理性的信仰。那麼,這樣的信仰為什麼是科學的和理性的?這可以從它對終極關懷的理性回答中找到答案。

人的特性在於,雖然生存於有限,卻要追問無限;雖然存在具有偶然性,卻要追問必然;雖然生命是暫時的,卻要追問永恆。這就是終極關懷。也就是說,人類會立足於有限追求無限,有限的是現實生活,無限的是價值追求。那麼,怎麼通過有限的生命來通達無限的意義和價值呢?

從理論上來講,只有兩種可能:第一,通過無限延長自己的生命來追求無限的意義和價值。這絕對不是一個理性主義者所能夠給出的答案,因為有理性的人都知道,無論一個人的生命有多久,總有大限要來臨的那一天。第二,理性主義者的方案,承認生命有限,不去無謂地追求生命無限,而是追求生命的高度,也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無限的意義和價值。在這樣的情況下,生命的長短已經不具備根本意義了。如果一個人的生命是有意義和價值的,即使是短暫的,也是燦爛的和值得的。

馬克思沿著這個思路為共產黨人找到了信仰。1835年8月,馬克思中學畢業寫過一篇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在這篇作文中,馬克思用詩一樣優美的語言,表達了崇高的人生價值追求:“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選擇“最能為人類而工作”這樣的職業,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和價值。

馬克思所倡導的價值追求到底是不是理性的和科學的?是不是值得信仰呢?讓我們借用海德格爾的一個理念“向死而在”,從生命的終極意義上來追問一下吧:生命的本質實際上是一個有限的過程,不要去追求那個最終的結果,因為最終的結果都是走向無限的虛無,即死亡。我們只有面對無限,才能思考和規劃如何安排好自己有限的生命過程,才能反向思考我們今天該不該這樣活。

假設要面對死亡了,我們回顧一下自己的一生,感到生命是有意義和價值的,選擇是無悔的,如果再重新度過一生的話,我們還會這麼過。請問這個理由是什麼?理由可以有很多,但是真正的理由絕不可能建立在世俗的基礎之上,因為在這個時候世俗的東西已經沒有意義了。既然生命的本質是一個過程,那麼,有意義的生命在於過程的精彩。什麼樣的生命過程才是精彩的呢?馬克思告訴我們:“尊嚴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來、使他的活動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質的東西,就是使他無可非議、受到眾人欽佩並高出於眾人之上的東西。”也就是說,一個人應該有尊嚴地度過自己的一生,有尊嚴的生命才是值得的,才是精彩的,才是有意義和價值的。對於沒有尊嚴的生命過程而言,每一分鐘的延續都是恥辱。什麼樣的生命過程才是有尊嚴的呢?馬克思說因為生命得到了人們的尊重,達到了崇高。為什麼會得到人們的尊重呢?馬克思的回答是:因為“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

什麼是主義呢?“主義”就是核心的價值追求。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呢?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所倡導的、被共產黨人所遵循的價值和靈魂,即造福人民和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如果為了這樣的價值追求可以獻出生命,那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這樣的信仰是科學的、理性的信仰,具有崇高的生命價值追求。

在實踐中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

我們往往會在不同的層次上使用“馬克思主義”這個概念。比如說,馬克思主義分為三個組成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這裡是指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再比如說,我們從事的事業是偉大的事業,因為這是造福人民的馬克思主義事業,這裡是指馬克思主義的運動和實踐。還比如說,我們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這裡是指把這個主義當成信仰的人。

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實踐運動,還是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都貫穿著一個靈魂,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追求,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道”。古人云:“道不離器。”馬克思主義的“道”,就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運動和實踐中。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點在於它的實踐性,而不是空談“主義”。離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運動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只能是一個幽靈。所謂“大道之行也”,“道”是用來行的,不行就沒有“道”。

馬克思主義的“道”就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表達、運動實踐中,就在每一個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的身上。實現馬克思主義這一價值追求,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正是對資本邏輯的揚棄、對資本主義的撥亂反正。所謂社會主義,就是把社會的整體利益和理性價值作為核心價值追求。如果制度理念、制度安排和制度設計是圍繞讓社會整體利益得到有效滿足而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這樣的制度就是社會主義制度,這樣的社會就是社會主義社會,這樣的文化就是社會主義文化。

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關係就是“道器不離”:馬克思主義是靈魂,社會主義是載體;馬克思主義是價值追求,社會主義是價值實現方式;馬克思主義是“道”,社會主義是“器”。如果馬克思主義離開了社會主義,它只能成為空想,只能成為空中樓閣;如果社會主義沒有了馬克思主義,就會丟魂,就會走邪路。

由此可以看出一個清晰的邏輯,馬克思主義無論有多少個理論形態,它的“道”只有一個,而實現馬克思主義價值追求,即“行道”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也就是說,社會主義的具體模式可以有多個。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並不能說明社會主義的失敗,更不能說明馬克思主義的失敗,只能說明蘇聯模式具體路徑的失敗。同樣的道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說明每個國家、每個民族可以而且必須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歷史條件、面對的課題和任務、人民的需要和要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造福人民的具體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本身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轉換而不斷完善和發展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實現造福人民的馬克思主義價值追求的中國道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實現形態,就是造福人民的具體實踐和現實運動。正是基於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和價值認同,我們把全國十幾億人的力量凝聚起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鬥,帶領人民不斷創造“中國奇蹟”,不斷創造美好生活。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文章來源:《學習時報》2018年9月26日第1版

本期編輯:董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