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

作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南開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教授 逄錦聚

今年是《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50週年。150年來,歷經實踐的反覆檢驗,《資本論》依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芒。今天我們紀念這部永載史冊的馬克思主義經典鉅著的問世,就要把《資本論》作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運用它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併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一、《資本論》是政治經濟學領域的偉大革命

《資本論》是馬克思以畢生精力撰寫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鉅著。馬克思主義誕生之前,以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曾經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識地把階級利益的對立、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當作研究的出發點,因而包含著一些科學的成分。但由於階級的侷限,這些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沒有把資本主義看作歷史上過渡的發展階段,而是看作社會生產的絕對的最後的形式,所以他們終究不能揭示資本主義制度的實質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在對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進行批判揚棄的基礎上,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闡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和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滅亡的歷史規律;根據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分析,論證了資本主義被共產主義取代的歷史必然性,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科學社會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資本論》內容極其豐富,除經濟學內容外,還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內容,以及有關政治、法律、歷史、教育、道德、宗教、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精闢論述,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

《資本論》在政治經濟學領域實現了偉大的變革,它系統闡釋了剩餘價值理論,科學論證了唯物史觀。這兩大發現,正如恩格斯對馬克思做的經典評價所言:“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不僅如此,馬克思還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由於剩餘價值的發現,這裡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中的經典,是射向資產者最厲害的炮彈。

二、《資本論》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

科學理論的價值在於指導實踐。《資本論》雖然揭示了一系列關於資本主義經濟運動規律的理論,但其所蘊含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卻遠遠超出資本主義經濟的範疇,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重要的科學指南,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

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自其創立之日起,就明確申明瞭為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根本立場。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中國共產黨堅持這一根本立場,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也正是堅持了這一根本立場,才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根本立場的繼承和最新發展。在當代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方法論。《資本論》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當前,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的結合上進行思考,從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上來思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出發進行思考。只有這樣,才能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更準確地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斷變化的特點,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在繼續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好解決我國社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更好實現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更好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關於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一般規律的理論。馬克思關於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理論,包括勞動價值理論、分工協作理論、商品生產商品交換理論、價格和價值規律理論等。這些理論,只要是發展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在任何社會任何發展階段都是適用的。以價值規律為例。價值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其基本要求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以此為基礎,商品實行等價交換。價值規律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包括兩重含義,一重是指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另一重是指社會總勞動量按一定的比例用來生產某種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由此決定,資源配置也有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資源在同一部門內配置,另一個層次是資源在社會各部門配置。不管哪一個層次的資源配置,都是由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在決定著。今天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本質上是強調尊重價值規律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這有利於樹立關於政府和市場關係的正確觀念,有利於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關於資本主義經濟運動規律和發展趨勢的理論。這些理論不僅對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發展趨勢有指導作用,而且就其中揭示的市場經濟運行一般規律而言,對今天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經濟發展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以虛擬資本理論為例。虛擬資本範疇和虛擬資本理論是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經濟運動、揭示資本主義經濟運動規律過程中首先提出的,但如果抽象掉馬克思揭示的虛擬資本的資本主義外殼,實際上揭示的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一般原理。過去,我們對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係重視不夠,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例如實體經濟結構不合理、虛擬經濟在某些領域過度膨脹等。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覆強調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和穩定。我們要進一步學習運用馬克思關於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相互關係的原理,緊密結合我國實際,既堅定發展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金融環境,又積極規範發展虛擬經濟,加強金融領域監管。

關於未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論。這方面的理論,包括資本主義必然為共產主義所代替的理論、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和高級階段理論、全社會佔有生產資料的理論、按勞分配理論等。這些理論,不僅是我們認識當代世界和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及其本質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指導我們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基本實踐,從實際出發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指南。我國社會主義雖然沒有像馬克思預測的那樣產生於發達資本主義社會,但是社會主義制度、道路的選擇的理論基礎,依然建立在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之上。在時代發展變化的同時,我國從實際出發,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理論,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等等。這些理論,既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未來社會基本原理的繼承,又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和發展。

三、繼承和發展《資本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發展和創新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今天我們紀念《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50週年,就是要把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使命擔當起來,進一步構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力爭在以下五個方面有所創新、有所前進。

深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的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被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反覆證明了的科學,它沒有過時,因為當今時代仍然是馬克思所揭示的世界歷史時代,只是時代主題和時代特徵發生了變化。我們要繼續研究和概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學好用好《資本論》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並把它與時代特點、當代中國實際和世界新的實際相結合,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推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中國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其中包含著豐富的經濟學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提出了許多新理論、新觀點。如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關於樹立和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關於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理論,關於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理論,等等。這些理論成果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總結當代中國經濟建設的實踐經驗。我國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是前無古人的實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提出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答的重大問題,而這些問題是國外現有經濟學理論無法完全解釋的。問題是時代的脈搏,豐富的實踐為理論創新提供了基本方向和強大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應當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為主題和主攻方向,給出符合中國實際的新的理論回答。

吸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經濟思想。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華民族在文明發展的長河中興衰跌宕,積澱了豐富的經濟思想。今天,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應當總結中華民族傳統經濟思想,吸取其精華並進行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進一步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構建提供豐富的滋養。

借鑑世界各國的文明成果。世界各國在發展中形成的經濟理論和經濟思想,包含著許多有益成分。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在科學分析和實踐檢驗的基礎上,吸取世界各國經濟理論和發展經驗中的有益成分,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融通各種資源,在交流互鑑中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