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呂后,她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她是第一個被記載於史冊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大權獨攬的女性,她第一次次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史書中第一次和皇帝並列在本紀之中。但是呂后在傳統歷史觀眾的名聲和評價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因為她個人的汙點而忽視,或者說有意忽視其政治功績和在當時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本文旨在通過歷史記載還原並分析呂后的功過,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呂后的過失

在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評價是很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僭越皇權,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這一批判,是建立在以男權主義為主體的價值觀之上的。因為在中國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社會的性質實際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且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依附於父族或者夫族之上的;而且在此之上建立的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也是倡導男尊女卑的。

在這種兩千餘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凌駕皇權之上,執掌朝政十六年之久,開始了女性專權,所以遭到了維護男權統治的史學家們的批判

"

提到呂后,她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她是第一個被記載於史冊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大權獨攬的女性,她第一次次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史書中第一次和皇帝並列在本紀之中。但是呂后在傳統歷史觀眾的名聲和評價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因為她個人的汙點而忽視,或者說有意忽視其政治功績和在當時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本文旨在通過歷史記載還原並分析呂后的功過,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呂后的過失

在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評價是很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僭越皇權,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這一批判,是建立在以男權主義為主體的價值觀之上的。因為在中國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社會的性質實際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且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依附於父族或者夫族之上的;而且在此之上建立的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也是倡導男尊女卑的。

在這種兩千餘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凌駕皇權之上,執掌朝政十六年之久,開始了女性專權,所以遭到了維護男權統治的史學家們的批判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呂后

2、穢亂後宮

在諸多史書中都記載有呂后和審食其通姦的事情,在呂后大權獨攬之後還封審食其為左丞相,並且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曾側面提到了這件事。

呂后身為皇太后,理應作為天下女性的表率,卻私通審食其,穢亂後宮,在個人道德操守上有汙點; 並且這種作風會影響劉氏皇族的聲譽,敗壞良好的社會風氣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闢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闢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

"

提到呂后,她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她是第一個被記載於史冊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大權獨攬的女性,她第一次次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史書中第一次和皇帝並列在本紀之中。但是呂后在傳統歷史觀眾的名聲和評價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因為她個人的汙點而忽視,或者說有意忽視其政治功績和在當時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本文旨在通過歷史記載還原並分析呂后的功過,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呂后的過失

在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評價是很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僭越皇權,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這一批判,是建立在以男權主義為主體的價值觀之上的。因為在中國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社會的性質實際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且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依附於父族或者夫族之上的;而且在此之上建立的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也是倡導男尊女卑的。

在這種兩千餘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凌駕皇權之上,執掌朝政十六年之久,開始了女性專權,所以遭到了維護男權統治的史學家們的批判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呂后

2、穢亂後宮

在諸多史書中都記載有呂后和審食其通姦的事情,在呂后大權獨攬之後還封審食其為左丞相,並且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曾側面提到了這件事。

呂后身為皇太后,理應作為天下女性的表率,卻私通審食其,穢亂後宮,在個人道德操守上有汙點; 並且這種作風會影響劉氏皇族的聲譽,敗壞良好的社會風氣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闢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闢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楚漢傳奇》中的審食其

3、誅殺異姓王

劉邦消滅項羽後,為了穩定局勢,採用權宜之計,分封了八位異姓王;在局勢穩定之後,劉邦開始了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這些行動的背後都有呂后的影子,其中呂后更是直接策劃了誅殺韓信、彭越的行動。劉邦呂后夫婦通過各種手段,將八位異姓王誅殺七位,只餘下明哲保身的長沙王吳芮。

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雖然在後世多被批判誅殺功臣、鳥盡弓藏,但確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同時,劉邦在誅殺異姓王之後分封劉氏宗親,久而久之造成諸侯王與中央政府的對立,在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

"

提到呂后,她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她是第一個被記載於史冊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大權獨攬的女性,她第一次次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史書中第一次和皇帝並列在本紀之中。但是呂后在傳統歷史觀眾的名聲和評價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因為她個人的汙點而忽視,或者說有意忽視其政治功績和在當時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本文旨在通過歷史記載還原並分析呂后的功過,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呂后的過失

在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評價是很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僭越皇權,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這一批判,是建立在以男權主義為主體的價值觀之上的。因為在中國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社會的性質實際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且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依附於父族或者夫族之上的;而且在此之上建立的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也是倡導男尊女卑的。

在這種兩千餘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凌駕皇權之上,執掌朝政十六年之久,開始了女性專權,所以遭到了維護男權統治的史學家們的批判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呂后

2、穢亂後宮

在諸多史書中都記載有呂后和審食其通姦的事情,在呂后大權獨攬之後還封審食其為左丞相,並且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曾側面提到了這件事。

呂后身為皇太后,理應作為天下女性的表率,卻私通審食其,穢亂後宮,在個人道德操守上有汙點; 並且這種作風會影響劉氏皇族的聲譽,敗壞良好的社會風氣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闢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闢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楚漢傳奇》中的審食其

3、誅殺異姓王

劉邦消滅項羽後,為了穩定局勢,採用權宜之計,分封了八位異姓王;在局勢穩定之後,劉邦開始了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這些行動的背後都有呂后的影子,其中呂后更是直接策劃了誅殺韓信、彭越的行動。劉邦呂后夫婦通過各種手段,將八位異姓王誅殺七位,只餘下明哲保身的長沙王吳芮。

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雖然在後世多被批判誅殺功臣、鳥盡弓藏,但確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同時,劉邦在誅殺異姓王之後分封劉氏宗親,久而久之造成諸侯王與中央政府的對立,在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西漢初年分封的諸侯王

4、誅殺劉邦子嗣、大封諸呂

①、呂后掌握大權之後,首先誅殺了趙王劉如意;之後用帶有侮辱性質的刑法“人彘”殺死了戚夫人,還邀請惠帝前來觀看,惠帝看後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自此不理朝政,沉湎酒色,早早就病死了。

②、呂后在執掌大權之後,先後殺害了樑王劉恢、趙王劉友,還致使燕王劉建絕嗣,自此劉邦的兒子只剩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

在實行宗法制的古代,呂后實際上是劉邦子嗣的嫡母,呂后以母親的身份殺害兒子,絲毫沒有道德、禮法中所提倡的仁慈

③、呂后還多次分封呂氏宗族的人為諸侯王,其中以呂產、呂祿二人為首,呂氏族人掌握了西漢中央政府的大部分權力,這也開啟了漢朝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后分封諸呂的做法實際上破壞了劉邦與漢臣“非劉氏不王”的盟誓,呂后和呂氏宗族擾亂朝政的行為引起了很多功臣和劉姓諸侯王的不滿,並最終在呂后死後爆發了平定諸呂之亂的戰爭,其本質是劉氏宗親和漢臣為奪取政權而對外宣佈的發兵藉口

"

提到呂后,她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她是第一個被記載於史冊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大權獨攬的女性,她第一次次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史書中第一次和皇帝並列在本紀之中。但是呂后在傳統歷史觀眾的名聲和評價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因為她個人的汙點而忽視,或者說有意忽視其政治功績和在當時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本文旨在通過歷史記載還原並分析呂后的功過,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呂后的過失

在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評價是很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僭越皇權,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這一批判,是建立在以男權主義為主體的價值觀之上的。因為在中國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社會的性質實際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且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依附於父族或者夫族之上的;而且在此之上建立的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也是倡導男尊女卑的。

在這種兩千餘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凌駕皇權之上,執掌朝政十六年之久,開始了女性專權,所以遭到了維護男權統治的史學家們的批判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呂后

2、穢亂後宮

在諸多史書中都記載有呂后和審食其通姦的事情,在呂后大權獨攬之後還封審食其為左丞相,並且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曾側面提到了這件事。

呂后身為皇太后,理應作為天下女性的表率,卻私通審食其,穢亂後宮,在個人道德操守上有汙點; 並且這種作風會影響劉氏皇族的聲譽,敗壞良好的社會風氣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闢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闢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楚漢傳奇》中的審食其

3、誅殺異姓王

劉邦消滅項羽後,為了穩定局勢,採用權宜之計,分封了八位異姓王;在局勢穩定之後,劉邦開始了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這些行動的背後都有呂后的影子,其中呂后更是直接策劃了誅殺韓信、彭越的行動。劉邦呂后夫婦通過各種手段,將八位異姓王誅殺七位,只餘下明哲保身的長沙王吳芮。

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雖然在後世多被批判誅殺功臣、鳥盡弓藏,但確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同時,劉邦在誅殺異姓王之後分封劉氏宗親,久而久之造成諸侯王與中央政府的對立,在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西漢初年分封的諸侯王

4、誅殺劉邦子嗣、大封諸呂

①、呂后掌握大權之後,首先誅殺了趙王劉如意;之後用帶有侮辱性質的刑法“人彘”殺死了戚夫人,還邀請惠帝前來觀看,惠帝看後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自此不理朝政,沉湎酒色,早早就病死了。

②、呂后在執掌大權之後,先後殺害了樑王劉恢、趙王劉友,還致使燕王劉建絕嗣,自此劉邦的兒子只剩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

在實行宗法制的古代,呂后實際上是劉邦子嗣的嫡母,呂后以母親的身份殺害兒子,絲毫沒有道德、禮法中所提倡的仁慈

③、呂后還多次分封呂氏宗族的人為諸侯王,其中以呂產、呂祿二人為首,呂氏族人掌握了西漢中央政府的大部分權力,這也開啟了漢朝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后分封諸呂的做法實際上破壞了劉邦與漢臣“非劉氏不王”的盟誓,呂后和呂氏宗族擾亂朝政的行為引起了很多功臣和劉姓諸侯王的不滿,並最終在呂后死後爆發了平定諸呂之亂的戰爭,其本質是劉氏宗親和漢臣為奪取政權而對外宣佈的發兵藉口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分封諸呂,其中呂嬃是樊噲的妻子

5、和親匈奴

和親匈奴是劉邦在白登之圍之後採納婁敬的建議所訂立的國策,呂后只是沿用先朝舊制。但在古代的許多人看來,與匈奴和親有辱國家形象

看待某一歷史事件,我們要綜合當時的情況來看政策是否合理。在當時西漢政權剛剛穩固,百廢待興,民間經濟收到連年戰爭的嚴重破壞,軍士傷亡無數,軍事裝備落後;而匈奴在當時則已經統一草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部族,當時的西漢政府是沒有實力戰勝匈奴的。

所以說,在當時對外與匈奴和親、對內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正確的,和親政策為西漢帶來了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使人民免受戰爭之苦,使西漢迅速恢復了國力,為後來的漢武盛世、北逐匈奴奠定了基礎

"

提到呂后,她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她是第一個被記載於史冊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大權獨攬的女性,她第一次次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史書中第一次和皇帝並列在本紀之中。但是呂后在傳統歷史觀眾的名聲和評價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因為她個人的汙點而忽視,或者說有意忽視其政治功績和在當時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本文旨在通過歷史記載還原並分析呂后的功過,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呂后的過失

在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評價是很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僭越皇權,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這一批判,是建立在以男權主義為主體的價值觀之上的。因為在中國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社會的性質實際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且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依附於父族或者夫族之上的;而且在此之上建立的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也是倡導男尊女卑的。

在這種兩千餘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凌駕皇權之上,執掌朝政十六年之久,開始了女性專權,所以遭到了維護男權統治的史學家們的批判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呂后

2、穢亂後宮

在諸多史書中都記載有呂后和審食其通姦的事情,在呂后大權獨攬之後還封審食其為左丞相,並且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曾側面提到了這件事。

呂后身為皇太后,理應作為天下女性的表率,卻私通審食其,穢亂後宮,在個人道德操守上有汙點; 並且這種作風會影響劉氏皇族的聲譽,敗壞良好的社會風氣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闢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闢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楚漢傳奇》中的審食其

3、誅殺異姓王

劉邦消滅項羽後,為了穩定局勢,採用權宜之計,分封了八位異姓王;在局勢穩定之後,劉邦開始了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這些行動的背後都有呂后的影子,其中呂后更是直接策劃了誅殺韓信、彭越的行動。劉邦呂后夫婦通過各種手段,將八位異姓王誅殺七位,只餘下明哲保身的長沙王吳芮。

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雖然在後世多被批判誅殺功臣、鳥盡弓藏,但確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同時,劉邦在誅殺異姓王之後分封劉氏宗親,久而久之造成諸侯王與中央政府的對立,在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西漢初年分封的諸侯王

4、誅殺劉邦子嗣、大封諸呂

①、呂后掌握大權之後,首先誅殺了趙王劉如意;之後用帶有侮辱性質的刑法“人彘”殺死了戚夫人,還邀請惠帝前來觀看,惠帝看後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自此不理朝政,沉湎酒色,早早就病死了。

②、呂后在執掌大權之後,先後殺害了樑王劉恢、趙王劉友,還致使燕王劉建絕嗣,自此劉邦的兒子只剩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

在實行宗法制的古代,呂后實際上是劉邦子嗣的嫡母,呂后以母親的身份殺害兒子,絲毫沒有道德、禮法中所提倡的仁慈

③、呂后還多次分封呂氏宗族的人為諸侯王,其中以呂產、呂祿二人為首,呂氏族人掌握了西漢中央政府的大部分權力,這也開啟了漢朝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后分封諸呂的做法實際上破壞了劉邦與漢臣“非劉氏不王”的盟誓,呂后和呂氏宗族擾亂朝政的行為引起了很多功臣和劉姓諸侯王的不滿,並最終在呂后死後爆發了平定諸呂之亂的戰爭,其本質是劉氏宗親和漢臣為奪取政權而對外宣佈的發兵藉口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分封諸呂,其中呂嬃是樊噲的妻子

5、和親匈奴

和親匈奴是劉邦在白登之圍之後採納婁敬的建議所訂立的國策,呂后只是沿用先朝舊制。但在古代的許多人看來,與匈奴和親有辱國家形象

看待某一歷史事件,我們要綜合當時的情況來看政策是否合理。在當時西漢政權剛剛穩固,百廢待興,民間經濟收到連年戰爭的嚴重破壞,軍士傷亡無數,軍事裝備落後;而匈奴在當時則已經統一草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部族,當時的西漢政府是沒有實力戰勝匈奴的。

所以說,在當時對外與匈奴和親、對內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正確的,和親政策為西漢帶來了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使人民免受戰爭之苦,使西漢迅速恢復了國力,為後來的漢武盛世、北逐匈奴奠定了基礎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匈和親

6、扶持、廢立、殺害傀儡皇帝

在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劉盈死後,立前少帝劉恭為傀儡皇帝,呂后臨朝稱制、掌握大權,劉恭年長之後意欲殺死呂后外孫女、漢惠帝皇后張嫣為生母報仇,被呂后所廢,之後囚禁幽殺;劉恭死後,呂后改立後少帝劉弘,繼續執掌政權。

呂后在漢惠帝的時代就已經奪取了政權的控制權,之後更是先後廢立皇帝,將朝廷的權力完全集中到自己和呂氏一族手中,這或許是因為她性格中的因素,但這也造成了呂氏家族的覆滅。

呂后廢立、殺害皇帝的事情其實就是將皇權玩弄於自己的股掌之中,以此也可以看出她強烈的權力慾、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狠辣、果斷的性格。

我們可以給傳統史觀中對呂后“過錯”的看法總結一下:

①、呂后以女性身份凌駕皇權之上,是建立在男權思想之上得出的結論,評判她功過的標準應是百姓生活的改善、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存續;

②、呂后淫亂、殘忍雖說只屬於道德的缺失,但又由於她是實際上的大漢政權的掌控者,她的所作所為也必定會影響國家的命運;

③、呂后誅殺功臣、殺戮劉邦子嗣的做法屬於統治階級上層的政治鬥爭,但也造成政治秩序的混亂和社會的不安。

呂后的功績不可磨滅

由於漢惠帝時期的政權實際上掌握在呂后手中,所以漢惠帝時期的善政實際上也有呂后的影子,在此處我放一塊敘述。

1、無為而治

呂后掌權之時,西漢剛剛經歷過秦末農民戰爭、楚漢之爭和平定異姓諸侯王等長期戰爭,人口銳減、農業荒廢、民生凋敝,經濟生產和社會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在這種背景之下,休養生息、發展農業、安定民生才是首要任務,所以黃老之學所推崇的清靜無為的政治理念在政治上被得到了實施。

休養生息、清靜無為的國策實際上在劉邦的時代就開始實施,呂后只是繼承和堅持了這一制度;在此基礎之上,呂后還基本堅持了劉邦訂立的相國繼承人選,實際在關係國家民生的政治制度上未做變更,史稱“蕭規曹隨”。

"

提到呂后,她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她是第一個被記載於史冊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大權獨攬的女性,她第一次次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史書中第一次和皇帝並列在本紀之中。但是呂后在傳統歷史觀眾的名聲和評價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因為她個人的汙點而忽視,或者說有意忽視其政治功績和在當時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本文旨在通過歷史記載還原並分析呂后的功過,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呂后的過失

在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評價是很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僭越皇權,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這一批判,是建立在以男權主義為主體的價值觀之上的。因為在中國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社會的性質實際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且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依附於父族或者夫族之上的;而且在此之上建立的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也是倡導男尊女卑的。

在這種兩千餘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凌駕皇權之上,執掌朝政十六年之久,開始了女性專權,所以遭到了維護男權統治的史學家們的批判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呂后

2、穢亂後宮

在諸多史書中都記載有呂后和審食其通姦的事情,在呂后大權獨攬之後還封審食其為左丞相,並且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曾側面提到了這件事。

呂后身為皇太后,理應作為天下女性的表率,卻私通審食其,穢亂後宮,在個人道德操守上有汙點; 並且這種作風會影響劉氏皇族的聲譽,敗壞良好的社會風氣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闢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闢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楚漢傳奇》中的審食其

3、誅殺異姓王

劉邦消滅項羽後,為了穩定局勢,採用權宜之計,分封了八位異姓王;在局勢穩定之後,劉邦開始了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這些行動的背後都有呂后的影子,其中呂后更是直接策劃了誅殺韓信、彭越的行動。劉邦呂后夫婦通過各種手段,將八位異姓王誅殺七位,只餘下明哲保身的長沙王吳芮。

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雖然在後世多被批判誅殺功臣、鳥盡弓藏,但確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同時,劉邦在誅殺異姓王之後分封劉氏宗親,久而久之造成諸侯王與中央政府的對立,在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西漢初年分封的諸侯王

4、誅殺劉邦子嗣、大封諸呂

①、呂后掌握大權之後,首先誅殺了趙王劉如意;之後用帶有侮辱性質的刑法“人彘”殺死了戚夫人,還邀請惠帝前來觀看,惠帝看後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自此不理朝政,沉湎酒色,早早就病死了。

②、呂后在執掌大權之後,先後殺害了樑王劉恢、趙王劉友,還致使燕王劉建絕嗣,自此劉邦的兒子只剩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

在實行宗法制的古代,呂后實際上是劉邦子嗣的嫡母,呂后以母親的身份殺害兒子,絲毫沒有道德、禮法中所提倡的仁慈

③、呂后還多次分封呂氏宗族的人為諸侯王,其中以呂產、呂祿二人為首,呂氏族人掌握了西漢中央政府的大部分權力,這也開啟了漢朝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后分封諸呂的做法實際上破壞了劉邦與漢臣“非劉氏不王”的盟誓,呂后和呂氏宗族擾亂朝政的行為引起了很多功臣和劉姓諸侯王的不滿,並最終在呂后死後爆發了平定諸呂之亂的戰爭,其本質是劉氏宗親和漢臣為奪取政權而對外宣佈的發兵藉口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分封諸呂,其中呂嬃是樊噲的妻子

5、和親匈奴

和親匈奴是劉邦在白登之圍之後採納婁敬的建議所訂立的國策,呂后只是沿用先朝舊制。但在古代的許多人看來,與匈奴和親有辱國家形象

看待某一歷史事件,我們要綜合當時的情況來看政策是否合理。在當時西漢政權剛剛穩固,百廢待興,民間經濟收到連年戰爭的嚴重破壞,軍士傷亡無數,軍事裝備落後;而匈奴在當時則已經統一草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部族,當時的西漢政府是沒有實力戰勝匈奴的。

所以說,在當時對外與匈奴和親、對內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正確的,和親政策為西漢帶來了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使人民免受戰爭之苦,使西漢迅速恢復了國力,為後來的漢武盛世、北逐匈奴奠定了基礎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匈和親

6、扶持、廢立、殺害傀儡皇帝

在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劉盈死後,立前少帝劉恭為傀儡皇帝,呂后臨朝稱制、掌握大權,劉恭年長之後意欲殺死呂后外孫女、漢惠帝皇后張嫣為生母報仇,被呂后所廢,之後囚禁幽殺;劉恭死後,呂后改立後少帝劉弘,繼續執掌政權。

呂后在漢惠帝的時代就已經奪取了政權的控制權,之後更是先後廢立皇帝,將朝廷的權力完全集中到自己和呂氏一族手中,這或許是因為她性格中的因素,但這也造成了呂氏家族的覆滅。

呂后廢立、殺害皇帝的事情其實就是將皇權玩弄於自己的股掌之中,以此也可以看出她強烈的權力慾、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狠辣、果斷的性格。

我們可以給傳統史觀中對呂后“過錯”的看法總結一下:

①、呂后以女性身份凌駕皇權之上,是建立在男權思想之上得出的結論,評判她功過的標準應是百姓生活的改善、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存續;

②、呂后淫亂、殘忍雖說只屬於道德的缺失,但又由於她是實際上的大漢政權的掌控者,她的所作所為也必定會影響國家的命運;

③、呂后誅殺功臣、殺戮劉邦子嗣的做法屬於統治階級上層的政治鬥爭,但也造成政治秩序的混亂和社會的不安。

呂后的功績不可磨滅

由於漢惠帝時期的政權實際上掌握在呂后手中,所以漢惠帝時期的善政實際上也有呂后的影子,在此處我放一塊敘述。

1、無為而治

呂后掌權之時,西漢剛剛經歷過秦末農民戰爭、楚漢之爭和平定異姓諸侯王等長期戰爭,人口銳減、農業荒廢、民生凋敝,經濟生產和社會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在這種背景之下,休養生息、發展農業、安定民生才是首要任務,所以黃老之學所推崇的清靜無為的政治理念在政治上被得到了實施。

休養生息、清靜無為的國策實際上在劉邦的時代就開始實施,呂后只是繼承和堅持了這一制度;在此基礎之上,呂后還基本堅持了劉邦訂立的相國繼承人選,實際在關係國家民生的政治制度上未做變更,史稱“蕭規曹隨”。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崇尚“無為”的老子

2、鼓勵早婚生育,增加人口

漢惠帝六年,即公元前189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就是西漢對成年人徵收的人頭稅,稱作算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子年滿十五到三十歲之間還不嫁人者,需要繳納五個成人的稅賦。

由於古代醫療水平有限,人均壽命較低,十五到三十歲是女子生育的黃金年齡。這道詔令的意思很明顯,意在通過加重賦稅的方式促使女子早婚早育,以增加人口,為國家提供賦稅、徭役、兵源、人才等

"

提到呂后,她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她是第一個被記載於史冊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大權獨攬的女性,她第一次次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史書中第一次和皇帝並列在本紀之中。但是呂后在傳統歷史觀眾的名聲和評價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因為她個人的汙點而忽視,或者說有意忽視其政治功績和在當時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本文旨在通過歷史記載還原並分析呂后的功過,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呂后的過失

在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評價是很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僭越皇權,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這一批判,是建立在以男權主義為主體的價值觀之上的。因為在中國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社會的性質實際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且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依附於父族或者夫族之上的;而且在此之上建立的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也是倡導男尊女卑的。

在這種兩千餘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凌駕皇權之上,執掌朝政十六年之久,開始了女性專權,所以遭到了維護男權統治的史學家們的批判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呂后

2、穢亂後宮

在諸多史書中都記載有呂后和審食其通姦的事情,在呂后大權獨攬之後還封審食其為左丞相,並且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曾側面提到了這件事。

呂后身為皇太后,理應作為天下女性的表率,卻私通審食其,穢亂後宮,在個人道德操守上有汙點; 並且這種作風會影響劉氏皇族的聲譽,敗壞良好的社會風氣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闢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闢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楚漢傳奇》中的審食其

3、誅殺異姓王

劉邦消滅項羽後,為了穩定局勢,採用權宜之計,分封了八位異姓王;在局勢穩定之後,劉邦開始了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這些行動的背後都有呂后的影子,其中呂后更是直接策劃了誅殺韓信、彭越的行動。劉邦呂后夫婦通過各種手段,將八位異姓王誅殺七位,只餘下明哲保身的長沙王吳芮。

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雖然在後世多被批判誅殺功臣、鳥盡弓藏,但確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同時,劉邦在誅殺異姓王之後分封劉氏宗親,久而久之造成諸侯王與中央政府的對立,在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西漢初年分封的諸侯王

4、誅殺劉邦子嗣、大封諸呂

①、呂后掌握大權之後,首先誅殺了趙王劉如意;之後用帶有侮辱性質的刑法“人彘”殺死了戚夫人,還邀請惠帝前來觀看,惠帝看後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自此不理朝政,沉湎酒色,早早就病死了。

②、呂后在執掌大權之後,先後殺害了樑王劉恢、趙王劉友,還致使燕王劉建絕嗣,自此劉邦的兒子只剩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

在實行宗法制的古代,呂后實際上是劉邦子嗣的嫡母,呂后以母親的身份殺害兒子,絲毫沒有道德、禮法中所提倡的仁慈

③、呂后還多次分封呂氏宗族的人為諸侯王,其中以呂產、呂祿二人為首,呂氏族人掌握了西漢中央政府的大部分權力,這也開啟了漢朝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后分封諸呂的做法實際上破壞了劉邦與漢臣“非劉氏不王”的盟誓,呂后和呂氏宗族擾亂朝政的行為引起了很多功臣和劉姓諸侯王的不滿,並最終在呂后死後爆發了平定諸呂之亂的戰爭,其本質是劉氏宗親和漢臣為奪取政權而對外宣佈的發兵藉口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分封諸呂,其中呂嬃是樊噲的妻子

5、和親匈奴

和親匈奴是劉邦在白登之圍之後採納婁敬的建議所訂立的國策,呂后只是沿用先朝舊制。但在古代的許多人看來,與匈奴和親有辱國家形象

看待某一歷史事件,我們要綜合當時的情況來看政策是否合理。在當時西漢政權剛剛穩固,百廢待興,民間經濟收到連年戰爭的嚴重破壞,軍士傷亡無數,軍事裝備落後;而匈奴在當時則已經統一草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部族,當時的西漢政府是沒有實力戰勝匈奴的。

所以說,在當時對外與匈奴和親、對內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正確的,和親政策為西漢帶來了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使人民免受戰爭之苦,使西漢迅速恢復了國力,為後來的漢武盛世、北逐匈奴奠定了基礎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匈和親

6、扶持、廢立、殺害傀儡皇帝

在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劉盈死後,立前少帝劉恭為傀儡皇帝,呂后臨朝稱制、掌握大權,劉恭年長之後意欲殺死呂后外孫女、漢惠帝皇后張嫣為生母報仇,被呂后所廢,之後囚禁幽殺;劉恭死後,呂后改立後少帝劉弘,繼續執掌政權。

呂后在漢惠帝的時代就已經奪取了政權的控制權,之後更是先後廢立皇帝,將朝廷的權力完全集中到自己和呂氏一族手中,這或許是因為她性格中的因素,但這也造成了呂氏家族的覆滅。

呂后廢立、殺害皇帝的事情其實就是將皇權玩弄於自己的股掌之中,以此也可以看出她強烈的權力慾、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狠辣、果斷的性格。

我們可以給傳統史觀中對呂后“過錯”的看法總結一下:

①、呂后以女性身份凌駕皇權之上,是建立在男權思想之上得出的結論,評判她功過的標準應是百姓生活的改善、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存續;

②、呂后淫亂、殘忍雖說只屬於道德的缺失,但又由於她是實際上的大漢政權的掌控者,她的所作所為也必定會影響國家的命運;

③、呂后誅殺功臣、殺戮劉邦子嗣的做法屬於統治階級上層的政治鬥爭,但也造成政治秩序的混亂和社會的不安。

呂后的功績不可磨滅

由於漢惠帝時期的政權實際上掌握在呂后手中,所以漢惠帝時期的善政實際上也有呂后的影子,在此處我放一塊敘述。

1、無為而治

呂后掌權之時,西漢剛剛經歷過秦末農民戰爭、楚漢之爭和平定異姓諸侯王等長期戰爭,人口銳減、農業荒廢、民生凋敝,經濟生產和社會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在這種背景之下,休養生息、發展農業、安定民生才是首要任務,所以黃老之學所推崇的清靜無為的政治理念在政治上被得到了實施。

休養生息、清靜無為的國策實際上在劉邦的時代就開始實施,呂后只是繼承和堅持了這一制度;在此基礎之上,呂后還基本堅持了劉邦訂立的相國繼承人選,實際在關係國家民生的政治制度上未做變更,史稱“蕭規曹隨”。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崇尚“無為”的老子

2、鼓勵早婚生育,增加人口

漢惠帝六年,即公元前189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就是西漢對成年人徵收的人頭稅,稱作算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子年滿十五到三十歲之間還不嫁人者,需要繳納五個成人的稅賦。

由於古代醫療水平有限,人均壽命較低,十五到三十歲是女子生育的黃金年齡。這道詔令的意思很明顯,意在通過加重賦稅的方式促使女子早婚早育,以增加人口,為國家提供賦稅、徭役、兵源、人才等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古今人類的平均壽命

3、減輕徭役賦稅,鼓勵農業生產,鼓勵民間風氣

①、漢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舉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這道詔令以減輕徭役為獎勵,鼓勵農業生產 而只有兩類人可以享受這個待遇:其一是遵守禮法、力行孝悌的人,其二是努力耕作的人。

"

提到呂后,她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她是第一個被記載於史冊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大權獨攬的女性,她第一次次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史書中第一次和皇帝並列在本紀之中。但是呂后在傳統歷史觀眾的名聲和評價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因為她個人的汙點而忽視,或者說有意忽視其政治功績和在當時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本文旨在通過歷史記載還原並分析呂后的功過,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呂后的過失

在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評價是很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僭越皇權,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這一批判,是建立在以男權主義為主體的價值觀之上的。因為在中國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社會的性質實際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且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依附於父族或者夫族之上的;而且在此之上建立的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也是倡導男尊女卑的。

在這種兩千餘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凌駕皇權之上,執掌朝政十六年之久,開始了女性專權,所以遭到了維護男權統治的史學家們的批判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呂后

2、穢亂後宮

在諸多史書中都記載有呂后和審食其通姦的事情,在呂后大權獨攬之後還封審食其為左丞相,並且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曾側面提到了這件事。

呂后身為皇太后,理應作為天下女性的表率,卻私通審食其,穢亂後宮,在個人道德操守上有汙點; 並且這種作風會影響劉氏皇族的聲譽,敗壞良好的社會風氣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闢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闢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楚漢傳奇》中的審食其

3、誅殺異姓王

劉邦消滅項羽後,為了穩定局勢,採用權宜之計,分封了八位異姓王;在局勢穩定之後,劉邦開始了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這些行動的背後都有呂后的影子,其中呂后更是直接策劃了誅殺韓信、彭越的行動。劉邦呂后夫婦通過各種手段,將八位異姓王誅殺七位,只餘下明哲保身的長沙王吳芮。

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雖然在後世多被批判誅殺功臣、鳥盡弓藏,但確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同時,劉邦在誅殺異姓王之後分封劉氏宗親,久而久之造成諸侯王與中央政府的對立,在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西漢初年分封的諸侯王

4、誅殺劉邦子嗣、大封諸呂

①、呂后掌握大權之後,首先誅殺了趙王劉如意;之後用帶有侮辱性質的刑法“人彘”殺死了戚夫人,還邀請惠帝前來觀看,惠帝看後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自此不理朝政,沉湎酒色,早早就病死了。

②、呂后在執掌大權之後,先後殺害了樑王劉恢、趙王劉友,還致使燕王劉建絕嗣,自此劉邦的兒子只剩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

在實行宗法制的古代,呂后實際上是劉邦子嗣的嫡母,呂后以母親的身份殺害兒子,絲毫沒有道德、禮法中所提倡的仁慈

③、呂后還多次分封呂氏宗族的人為諸侯王,其中以呂產、呂祿二人為首,呂氏族人掌握了西漢中央政府的大部分權力,這也開啟了漢朝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后分封諸呂的做法實際上破壞了劉邦與漢臣“非劉氏不王”的盟誓,呂后和呂氏宗族擾亂朝政的行為引起了很多功臣和劉姓諸侯王的不滿,並最終在呂后死後爆發了平定諸呂之亂的戰爭,其本質是劉氏宗親和漢臣為奪取政權而對外宣佈的發兵藉口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分封諸呂,其中呂嬃是樊噲的妻子

5、和親匈奴

和親匈奴是劉邦在白登之圍之後採納婁敬的建議所訂立的國策,呂后只是沿用先朝舊制。但在古代的許多人看來,與匈奴和親有辱國家形象

看待某一歷史事件,我們要綜合當時的情況來看政策是否合理。在當時西漢政權剛剛穩固,百廢待興,民間經濟收到連年戰爭的嚴重破壞,軍士傷亡無數,軍事裝備落後;而匈奴在當時則已經統一草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部族,當時的西漢政府是沒有實力戰勝匈奴的。

所以說,在當時對外與匈奴和親、對內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正確的,和親政策為西漢帶來了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使人民免受戰爭之苦,使西漢迅速恢復了國力,為後來的漢武盛世、北逐匈奴奠定了基礎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匈和親

6、扶持、廢立、殺害傀儡皇帝

在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劉盈死後,立前少帝劉恭為傀儡皇帝,呂后臨朝稱制、掌握大權,劉恭年長之後意欲殺死呂后外孫女、漢惠帝皇后張嫣為生母報仇,被呂后所廢,之後囚禁幽殺;劉恭死後,呂后改立後少帝劉弘,繼續執掌政權。

呂后在漢惠帝的時代就已經奪取了政權的控制權,之後更是先後廢立皇帝,將朝廷的權力完全集中到自己和呂氏一族手中,這或許是因為她性格中的因素,但這也造成了呂氏家族的覆滅。

呂后廢立、殺害皇帝的事情其實就是將皇權玩弄於自己的股掌之中,以此也可以看出她強烈的權力慾、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狠辣、果斷的性格。

我們可以給傳統史觀中對呂后“過錯”的看法總結一下:

①、呂后以女性身份凌駕皇權之上,是建立在男權思想之上得出的結論,評判她功過的標準應是百姓生活的改善、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存續;

②、呂后淫亂、殘忍雖說只屬於道德的缺失,但又由於她是實際上的大漢政權的掌控者,她的所作所為也必定會影響國家的命運;

③、呂后誅殺功臣、殺戮劉邦子嗣的做法屬於統治階級上層的政治鬥爭,但也造成政治秩序的混亂和社會的不安。

呂后的功績不可磨滅

由於漢惠帝時期的政權實際上掌握在呂后手中,所以漢惠帝時期的善政實際上也有呂后的影子,在此處我放一塊敘述。

1、無為而治

呂后掌權之時,西漢剛剛經歷過秦末農民戰爭、楚漢之爭和平定異姓諸侯王等長期戰爭,人口銳減、農業荒廢、民生凋敝,經濟生產和社會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在這種背景之下,休養生息、發展農業、安定民生才是首要任務,所以黃老之學所推崇的清靜無為的政治理念在政治上被得到了實施。

休養生息、清靜無為的國策實際上在劉邦的時代就開始實施,呂后只是繼承和堅持了這一制度;在此基礎之上,呂后還基本堅持了劉邦訂立的相國繼承人選,實際在關係國家民生的政治制度上未做變更,史稱“蕭規曹隨”。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崇尚“無為”的老子

2、鼓勵早婚生育,增加人口

漢惠帝六年,即公元前189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就是西漢對成年人徵收的人頭稅,稱作算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子年滿十五到三十歲之間還不嫁人者,需要繳納五個成人的稅賦。

由於古代醫療水平有限,人均壽命較低,十五到三十歲是女子生育的黃金年齡。這道詔令的意思很明顯,意在通過加重賦稅的方式促使女子早婚早育,以增加人口,為國家提供賦稅、徭役、兵源、人才等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古今人類的平均壽命

3、減輕徭役賦稅,鼓勵農業生產,鼓勵民間風氣

①、漢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舉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這道詔令以減輕徭役為獎勵,鼓勵農業生產 而只有兩類人可以享受這個待遇:其一是遵守禮法、力行孝悌的人,其二是努力耕作的人。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畫像石中的農耕場景

這道詔令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同時鼓勵孝悌,有利於民間學習和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

②、在賦稅方面,恢復了漢高祖時期的“十五稅一”,也就是說農民一年勞動所得只需上交國家1/15,這大大刺激了農民們從事農業的熱情,同時起到了恢復和發展農業、恢復民生、增強國力的作用。到了漢景帝時期,稅賦更是低到了“三十稅一”。

3、廢除和減輕刑罰

①、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

呂后二年春正月,即公元前187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除三族罪、妖言令”。三族罪,就是指有一人犯罪要累及他的三族,三族有父子孫三族或者父母妻三族兩種說法;妖言令是指,假如某一地被舉報有妖言流傳,一旦查實,方圓一定範圍之內的人都要被誅殺。

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實際目的是為增加人口;同時說明法治思想的進步,更加註重人的價值

②、贖罪法

呂后二年,即公元前187年,在西漢政府頒佈的詔令之中還有一條“減刑,頒佈贖罪法”。贖罪法,實際上是自古流傳的一條法令,即用金錢財物來抵消法律的懲罰。

總體來看,減輕刑罰的出發點是好的,愛惜民力,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的作用;而贖罪法也可以為西漢政府帶來不菲的財政收入

用我們現代的價值觀來看待贖罪法,無疑是對法律和公平的褻瀆,但我們也應當考慮當時實行贖罪法的時代侷限性和西漢政府的階級屬性

③、戍卒歲更

呂后五年,即公元前183年,詔令“戍卒歲更”。意思就是讓負責戍邊的兵卒每年變更一次。這實際上是針對秦朝嚴苛的徭役制度,秦朝大量徵召農夫戍邊或者從事建築,死傷無數。

"

提到呂后,她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她是第一個被記載於史冊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大權獨攬的女性,她第一次次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史書中第一次和皇帝並列在本紀之中。但是呂后在傳統歷史觀眾的名聲和評價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因為她個人的汙點而忽視,或者說有意忽視其政治功績和在當時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本文旨在通過歷史記載還原並分析呂后的功過,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呂后的過失

在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評價是很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僭越皇權,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這一批判,是建立在以男權主義為主體的價值觀之上的。因為在中國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社會的性質實際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且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依附於父族或者夫族之上的;而且在此之上建立的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也是倡導男尊女卑的。

在這種兩千餘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凌駕皇權之上,執掌朝政十六年之久,開始了女性專權,所以遭到了維護男權統治的史學家們的批判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呂后

2、穢亂後宮

在諸多史書中都記載有呂后和審食其通姦的事情,在呂后大權獨攬之後還封審食其為左丞相,並且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曾側面提到了這件事。

呂后身為皇太后,理應作為天下女性的表率,卻私通審食其,穢亂後宮,在個人道德操守上有汙點; 並且這種作風會影響劉氏皇族的聲譽,敗壞良好的社會風氣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闢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闢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楚漢傳奇》中的審食其

3、誅殺異姓王

劉邦消滅項羽後,為了穩定局勢,採用權宜之計,分封了八位異姓王;在局勢穩定之後,劉邦開始了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這些行動的背後都有呂后的影子,其中呂后更是直接策劃了誅殺韓信、彭越的行動。劉邦呂后夫婦通過各種手段,將八位異姓王誅殺七位,只餘下明哲保身的長沙王吳芮。

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雖然在後世多被批判誅殺功臣、鳥盡弓藏,但確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同時,劉邦在誅殺異姓王之後分封劉氏宗親,久而久之造成諸侯王與中央政府的對立,在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西漢初年分封的諸侯王

4、誅殺劉邦子嗣、大封諸呂

①、呂后掌握大權之後,首先誅殺了趙王劉如意;之後用帶有侮辱性質的刑法“人彘”殺死了戚夫人,還邀請惠帝前來觀看,惠帝看後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自此不理朝政,沉湎酒色,早早就病死了。

②、呂后在執掌大權之後,先後殺害了樑王劉恢、趙王劉友,還致使燕王劉建絕嗣,自此劉邦的兒子只剩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

在實行宗法制的古代,呂后實際上是劉邦子嗣的嫡母,呂后以母親的身份殺害兒子,絲毫沒有道德、禮法中所提倡的仁慈

③、呂后還多次分封呂氏宗族的人為諸侯王,其中以呂產、呂祿二人為首,呂氏族人掌握了西漢中央政府的大部分權力,這也開啟了漢朝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后分封諸呂的做法實際上破壞了劉邦與漢臣“非劉氏不王”的盟誓,呂后和呂氏宗族擾亂朝政的行為引起了很多功臣和劉姓諸侯王的不滿,並最終在呂后死後爆發了平定諸呂之亂的戰爭,其本質是劉氏宗親和漢臣為奪取政權而對外宣佈的發兵藉口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分封諸呂,其中呂嬃是樊噲的妻子

5、和親匈奴

和親匈奴是劉邦在白登之圍之後採納婁敬的建議所訂立的國策,呂后只是沿用先朝舊制。但在古代的許多人看來,與匈奴和親有辱國家形象

看待某一歷史事件,我們要綜合當時的情況來看政策是否合理。在當時西漢政權剛剛穩固,百廢待興,民間經濟收到連年戰爭的嚴重破壞,軍士傷亡無數,軍事裝備落後;而匈奴在當時則已經統一草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部族,當時的西漢政府是沒有實力戰勝匈奴的。

所以說,在當時對外與匈奴和親、對內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正確的,和親政策為西漢帶來了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使人民免受戰爭之苦,使西漢迅速恢復了國力,為後來的漢武盛世、北逐匈奴奠定了基礎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匈和親

6、扶持、廢立、殺害傀儡皇帝

在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劉盈死後,立前少帝劉恭為傀儡皇帝,呂后臨朝稱制、掌握大權,劉恭年長之後意欲殺死呂后外孫女、漢惠帝皇后張嫣為生母報仇,被呂后所廢,之後囚禁幽殺;劉恭死後,呂后改立後少帝劉弘,繼續執掌政權。

呂后在漢惠帝的時代就已經奪取了政權的控制權,之後更是先後廢立皇帝,將朝廷的權力完全集中到自己和呂氏一族手中,這或許是因為她性格中的因素,但這也造成了呂氏家族的覆滅。

呂后廢立、殺害皇帝的事情其實就是將皇權玩弄於自己的股掌之中,以此也可以看出她強烈的權力慾、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狠辣、果斷的性格。

我們可以給傳統史觀中對呂后“過錯”的看法總結一下:

①、呂后以女性身份凌駕皇權之上,是建立在男權思想之上得出的結論,評判她功過的標準應是百姓生活的改善、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存續;

②、呂后淫亂、殘忍雖說只屬於道德的缺失,但又由於她是實際上的大漢政權的掌控者,她的所作所為也必定會影響國家的命運;

③、呂后誅殺功臣、殺戮劉邦子嗣的做法屬於統治階級上層的政治鬥爭,但也造成政治秩序的混亂和社會的不安。

呂后的功績不可磨滅

由於漢惠帝時期的政權實際上掌握在呂后手中,所以漢惠帝時期的善政實際上也有呂后的影子,在此處我放一塊敘述。

1、無為而治

呂后掌權之時,西漢剛剛經歷過秦末農民戰爭、楚漢之爭和平定異姓諸侯王等長期戰爭,人口銳減、農業荒廢、民生凋敝,經濟生產和社會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在這種背景之下,休養生息、發展農業、安定民生才是首要任務,所以黃老之學所推崇的清靜無為的政治理念在政治上被得到了實施。

休養生息、清靜無為的國策實際上在劉邦的時代就開始實施,呂后只是繼承和堅持了這一制度;在此基礎之上,呂后還基本堅持了劉邦訂立的相國繼承人選,實際在關係國家民生的政治制度上未做變更,史稱“蕭規曹隨”。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崇尚“無為”的老子

2、鼓勵早婚生育,增加人口

漢惠帝六年,即公元前189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就是西漢對成年人徵收的人頭稅,稱作算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子年滿十五到三十歲之間還不嫁人者,需要繳納五個成人的稅賦。

由於古代醫療水平有限,人均壽命較低,十五到三十歲是女子生育的黃金年齡。這道詔令的意思很明顯,意在通過加重賦稅的方式促使女子早婚早育,以增加人口,為國家提供賦稅、徭役、兵源、人才等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古今人類的平均壽命

3、減輕徭役賦稅,鼓勵農業生產,鼓勵民間風氣

①、漢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舉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這道詔令以減輕徭役為獎勵,鼓勵農業生產 而只有兩類人可以享受這個待遇:其一是遵守禮法、力行孝悌的人,其二是努力耕作的人。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畫像石中的農耕場景

這道詔令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同時鼓勵孝悌,有利於民間學習和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

②、在賦稅方面,恢復了漢高祖時期的“十五稅一”,也就是說農民一年勞動所得只需上交國家1/15,這大大刺激了農民們從事農業的熱情,同時起到了恢復和發展農業、恢復民生、增強國力的作用。到了漢景帝時期,稅賦更是低到了“三十稅一”。

3、廢除和減輕刑罰

①、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

呂后二年春正月,即公元前187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除三族罪、妖言令”。三族罪,就是指有一人犯罪要累及他的三族,三族有父子孫三族或者父母妻三族兩種說法;妖言令是指,假如某一地被舉報有妖言流傳,一旦查實,方圓一定範圍之內的人都要被誅殺。

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實際目的是為增加人口;同時說明法治思想的進步,更加註重人的價值

②、贖罪法

呂后二年,即公元前187年,在西漢政府頒佈的詔令之中還有一條“減刑,頒佈贖罪法”。贖罪法,實際上是自古流傳的一條法令,即用金錢財物來抵消法律的懲罰。

總體來看,減輕刑罰的出發點是好的,愛惜民力,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的作用;而贖罪法也可以為西漢政府帶來不菲的財政收入

用我們現代的價值觀來看待贖罪法,無疑是對法律和公平的褻瀆,但我們也應當考慮當時實行贖罪法的時代侷限性和西漢政府的階級屬性

③、戍卒歲更

呂后五年,即公元前183年,詔令“戍卒歲更”。意思就是讓負責戍邊的兵卒每年變更一次。這實際上是針對秦朝嚴苛的徭役制度,秦朝大量徵召農夫戍邊或者從事建築,死傷無數。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陳勝吳廣領導起義軍的大部分成員是作為戍卒的農民

變更戍卒的服役期,起到了減輕農民負擔,發展農業、恢復民生的作用

④、廢除挾書律

漢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廢除挾書律。

挾書律是秦朝頒行的法令,屬於“焚書坑儒”的一部分,具體內容是“敢有挾書者族”,意思就是敢有私藏秦朝明令禁止書籍的人以族誅罪論處;西漢建立之後,漢承秦制,實際上也繼承了挾書律。

西漢政府在法律和國家層面正式廢除挾書律,使得許多珍貴的書籍得以保存和流傳,使文化思想領域重新煥發生機促進了漢代初年的文化繁榮

"

提到呂后,她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她是第一個被記載於史冊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大權獨攬的女性,她第一次次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史書中第一次和皇帝並列在本紀之中。但是呂后在傳統歷史觀眾的名聲和評價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因為她個人的汙點而忽視,或者說有意忽視其政治功績和在當時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本文旨在通過歷史記載還原並分析呂后的功過,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呂后的過失

在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評價是很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僭越皇權,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這一批判,是建立在以男權主義為主體的價值觀之上的。因為在中國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社會的性質實際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且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依附於父族或者夫族之上的;而且在此之上建立的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也是倡導男尊女卑的。

在這種兩千餘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凌駕皇權之上,執掌朝政十六年之久,開始了女性專權,所以遭到了維護男權統治的史學家們的批判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呂后

2、穢亂後宮

在諸多史書中都記載有呂后和審食其通姦的事情,在呂后大權獨攬之後還封審食其為左丞相,並且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曾側面提到了這件事。

呂后身為皇太后,理應作為天下女性的表率,卻私通審食其,穢亂後宮,在個人道德操守上有汙點; 並且這種作風會影響劉氏皇族的聲譽,敗壞良好的社會風氣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闢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闢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楚漢傳奇》中的審食其

3、誅殺異姓王

劉邦消滅項羽後,為了穩定局勢,採用權宜之計,分封了八位異姓王;在局勢穩定之後,劉邦開始了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這些行動的背後都有呂后的影子,其中呂后更是直接策劃了誅殺韓信、彭越的行動。劉邦呂后夫婦通過各種手段,將八位異姓王誅殺七位,只餘下明哲保身的長沙王吳芮。

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雖然在後世多被批判誅殺功臣、鳥盡弓藏,但確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同時,劉邦在誅殺異姓王之後分封劉氏宗親,久而久之造成諸侯王與中央政府的對立,在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西漢初年分封的諸侯王

4、誅殺劉邦子嗣、大封諸呂

①、呂后掌握大權之後,首先誅殺了趙王劉如意;之後用帶有侮辱性質的刑法“人彘”殺死了戚夫人,還邀請惠帝前來觀看,惠帝看後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自此不理朝政,沉湎酒色,早早就病死了。

②、呂后在執掌大權之後,先後殺害了樑王劉恢、趙王劉友,還致使燕王劉建絕嗣,自此劉邦的兒子只剩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

在實行宗法制的古代,呂后實際上是劉邦子嗣的嫡母,呂后以母親的身份殺害兒子,絲毫沒有道德、禮法中所提倡的仁慈

③、呂后還多次分封呂氏宗族的人為諸侯王,其中以呂產、呂祿二人為首,呂氏族人掌握了西漢中央政府的大部分權力,這也開啟了漢朝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后分封諸呂的做法實際上破壞了劉邦與漢臣“非劉氏不王”的盟誓,呂后和呂氏宗族擾亂朝政的行為引起了很多功臣和劉姓諸侯王的不滿,並最終在呂后死後爆發了平定諸呂之亂的戰爭,其本質是劉氏宗親和漢臣為奪取政權而對外宣佈的發兵藉口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分封諸呂,其中呂嬃是樊噲的妻子

5、和親匈奴

和親匈奴是劉邦在白登之圍之後採納婁敬的建議所訂立的國策,呂后只是沿用先朝舊制。但在古代的許多人看來,與匈奴和親有辱國家形象

看待某一歷史事件,我們要綜合當時的情況來看政策是否合理。在當時西漢政權剛剛穩固,百廢待興,民間經濟收到連年戰爭的嚴重破壞,軍士傷亡無數,軍事裝備落後;而匈奴在當時則已經統一草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部族,當時的西漢政府是沒有實力戰勝匈奴的。

所以說,在當時對外與匈奴和親、對內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正確的,和親政策為西漢帶來了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使人民免受戰爭之苦,使西漢迅速恢復了國力,為後來的漢武盛世、北逐匈奴奠定了基礎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匈和親

6、扶持、廢立、殺害傀儡皇帝

在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劉盈死後,立前少帝劉恭為傀儡皇帝,呂后臨朝稱制、掌握大權,劉恭年長之後意欲殺死呂后外孫女、漢惠帝皇后張嫣為生母報仇,被呂后所廢,之後囚禁幽殺;劉恭死後,呂后改立後少帝劉弘,繼續執掌政權。

呂后在漢惠帝的時代就已經奪取了政權的控制權,之後更是先後廢立皇帝,將朝廷的權力完全集中到自己和呂氏一族手中,這或許是因為她性格中的因素,但這也造成了呂氏家族的覆滅。

呂后廢立、殺害皇帝的事情其實就是將皇權玩弄於自己的股掌之中,以此也可以看出她強烈的權力慾、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狠辣、果斷的性格。

我們可以給傳統史觀中對呂后“過錯”的看法總結一下:

①、呂后以女性身份凌駕皇權之上,是建立在男權思想之上得出的結論,評判她功過的標準應是百姓生活的改善、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存續;

②、呂后淫亂、殘忍雖說只屬於道德的缺失,但又由於她是實際上的大漢政權的掌控者,她的所作所為也必定會影響國家的命運;

③、呂后誅殺功臣、殺戮劉邦子嗣的做法屬於統治階級上層的政治鬥爭,但也造成政治秩序的混亂和社會的不安。

呂后的功績不可磨滅

由於漢惠帝時期的政權實際上掌握在呂后手中,所以漢惠帝時期的善政實際上也有呂后的影子,在此處我放一塊敘述。

1、無為而治

呂后掌權之時,西漢剛剛經歷過秦末農民戰爭、楚漢之爭和平定異姓諸侯王等長期戰爭,人口銳減、農業荒廢、民生凋敝,經濟生產和社會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在這種背景之下,休養生息、發展農業、安定民生才是首要任務,所以黃老之學所推崇的清靜無為的政治理念在政治上被得到了實施。

休養生息、清靜無為的國策實際上在劉邦的時代就開始實施,呂后只是繼承和堅持了這一制度;在此基礎之上,呂后還基本堅持了劉邦訂立的相國繼承人選,實際在關係國家民生的政治制度上未做變更,史稱“蕭規曹隨”。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崇尚“無為”的老子

2、鼓勵早婚生育,增加人口

漢惠帝六年,即公元前189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就是西漢對成年人徵收的人頭稅,稱作算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子年滿十五到三十歲之間還不嫁人者,需要繳納五個成人的稅賦。

由於古代醫療水平有限,人均壽命較低,十五到三十歲是女子生育的黃金年齡。這道詔令的意思很明顯,意在通過加重賦稅的方式促使女子早婚早育,以增加人口,為國家提供賦稅、徭役、兵源、人才等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古今人類的平均壽命

3、減輕徭役賦稅,鼓勵農業生產,鼓勵民間風氣

①、漢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舉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這道詔令以減輕徭役為獎勵,鼓勵農業生產 而只有兩類人可以享受這個待遇:其一是遵守禮法、力行孝悌的人,其二是努力耕作的人。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畫像石中的農耕場景

這道詔令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同時鼓勵孝悌,有利於民間學習和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

②、在賦稅方面,恢復了漢高祖時期的“十五稅一”,也就是說農民一年勞動所得只需上交國家1/15,這大大刺激了農民們從事農業的熱情,同時起到了恢復和發展農業、恢復民生、增強國力的作用。到了漢景帝時期,稅賦更是低到了“三十稅一”。

3、廢除和減輕刑罰

①、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

呂后二年春正月,即公元前187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除三族罪、妖言令”。三族罪,就是指有一人犯罪要累及他的三族,三族有父子孫三族或者父母妻三族兩種說法;妖言令是指,假如某一地被舉報有妖言流傳,一旦查實,方圓一定範圍之內的人都要被誅殺。

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實際目的是為增加人口;同時說明法治思想的進步,更加註重人的價值

②、贖罪法

呂后二年,即公元前187年,在西漢政府頒佈的詔令之中還有一條“減刑,頒佈贖罪法”。贖罪法,實際上是自古流傳的一條法令,即用金錢財物來抵消法律的懲罰。

總體來看,減輕刑罰的出發點是好的,愛惜民力,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的作用;而贖罪法也可以為西漢政府帶來不菲的財政收入

用我們現代的價值觀來看待贖罪法,無疑是對法律和公平的褻瀆,但我們也應當考慮當時實行贖罪法的時代侷限性和西漢政府的階級屬性

③、戍卒歲更

呂后五年,即公元前183年,詔令“戍卒歲更”。意思就是讓負責戍邊的兵卒每年變更一次。這實際上是針對秦朝嚴苛的徭役制度,秦朝大量徵召農夫戍邊或者從事建築,死傷無數。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陳勝吳廣領導起義軍的大部分成員是作為戍卒的農民

變更戍卒的服役期,起到了減輕農民負擔,發展農業、恢復民生的作用

④、廢除挾書律

漢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廢除挾書律。

挾書律是秦朝頒行的法令,屬於“焚書坑儒”的一部分,具體內容是“敢有挾書者族”,意思就是敢有私藏秦朝明令禁止書籍的人以族誅罪論處;西漢建立之後,漢承秦制,實際上也繼承了挾書律。

西漢政府在法律和國家層面正式廢除挾書律,使得許多珍貴的書籍得以保存和流傳,使文化思想領域重新煥發生機促進了漢代初年的文化繁榮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焚書

4、 發展商業,改革幣制

①、復弛商賈之律

在劉邦建立西漢之後,實際上是實行的抑商制度,有律令“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也就是說不準商人穿著絲綢製作的衣服,徵收重稅,並且在思想觀念和社會地位上輕視商人

到了漢惠帝、呂后時期,西漢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寬了對於商業的限制,“復弛商賈之律”,就是放寬了對於商賈在法律上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

提到呂后,她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她是第一個被記載於史冊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大權獨攬的女性,她第一次次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史書中第一次和皇帝並列在本紀之中。但是呂后在傳統歷史觀眾的名聲和評價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因為她個人的汙點而忽視,或者說有意忽視其政治功績和在當時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本文旨在通過歷史記載還原並分析呂后的功過,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呂后的過失

在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評價是很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僭越皇權,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這一批判,是建立在以男權主義為主體的價值觀之上的。因為在中國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社會的性質實際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且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依附於父族或者夫族之上的;而且在此之上建立的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也是倡導男尊女卑的。

在這種兩千餘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凌駕皇權之上,執掌朝政十六年之久,開始了女性專權,所以遭到了維護男權統治的史學家們的批判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呂后

2、穢亂後宮

在諸多史書中都記載有呂后和審食其通姦的事情,在呂后大權獨攬之後還封審食其為左丞相,並且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曾側面提到了這件事。

呂后身為皇太后,理應作為天下女性的表率,卻私通審食其,穢亂後宮,在個人道德操守上有汙點; 並且這種作風會影響劉氏皇族的聲譽,敗壞良好的社會風氣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闢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闢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楚漢傳奇》中的審食其

3、誅殺異姓王

劉邦消滅項羽後,為了穩定局勢,採用權宜之計,分封了八位異姓王;在局勢穩定之後,劉邦開始了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這些行動的背後都有呂后的影子,其中呂后更是直接策劃了誅殺韓信、彭越的行動。劉邦呂后夫婦通過各種手段,將八位異姓王誅殺七位,只餘下明哲保身的長沙王吳芮。

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雖然在後世多被批判誅殺功臣、鳥盡弓藏,但確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同時,劉邦在誅殺異姓王之後分封劉氏宗親,久而久之造成諸侯王與中央政府的對立,在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西漢初年分封的諸侯王

4、誅殺劉邦子嗣、大封諸呂

①、呂后掌握大權之後,首先誅殺了趙王劉如意;之後用帶有侮辱性質的刑法“人彘”殺死了戚夫人,還邀請惠帝前來觀看,惠帝看後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自此不理朝政,沉湎酒色,早早就病死了。

②、呂后在執掌大權之後,先後殺害了樑王劉恢、趙王劉友,還致使燕王劉建絕嗣,自此劉邦的兒子只剩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

在實行宗法制的古代,呂后實際上是劉邦子嗣的嫡母,呂后以母親的身份殺害兒子,絲毫沒有道德、禮法中所提倡的仁慈

③、呂后還多次分封呂氏宗族的人為諸侯王,其中以呂產、呂祿二人為首,呂氏族人掌握了西漢中央政府的大部分權力,這也開啟了漢朝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后分封諸呂的做法實際上破壞了劉邦與漢臣“非劉氏不王”的盟誓,呂后和呂氏宗族擾亂朝政的行為引起了很多功臣和劉姓諸侯王的不滿,並最終在呂后死後爆發了平定諸呂之亂的戰爭,其本質是劉氏宗親和漢臣為奪取政權而對外宣佈的發兵藉口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分封諸呂,其中呂嬃是樊噲的妻子

5、和親匈奴

和親匈奴是劉邦在白登之圍之後採納婁敬的建議所訂立的國策,呂后只是沿用先朝舊制。但在古代的許多人看來,與匈奴和親有辱國家形象

看待某一歷史事件,我們要綜合當時的情況來看政策是否合理。在當時西漢政權剛剛穩固,百廢待興,民間經濟收到連年戰爭的嚴重破壞,軍士傷亡無數,軍事裝備落後;而匈奴在當時則已經統一草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部族,當時的西漢政府是沒有實力戰勝匈奴的。

所以說,在當時對外與匈奴和親、對內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正確的,和親政策為西漢帶來了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使人民免受戰爭之苦,使西漢迅速恢復了國力,為後來的漢武盛世、北逐匈奴奠定了基礎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匈和親

6、扶持、廢立、殺害傀儡皇帝

在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劉盈死後,立前少帝劉恭為傀儡皇帝,呂后臨朝稱制、掌握大權,劉恭年長之後意欲殺死呂后外孫女、漢惠帝皇后張嫣為生母報仇,被呂后所廢,之後囚禁幽殺;劉恭死後,呂后改立後少帝劉弘,繼續執掌政權。

呂后在漢惠帝的時代就已經奪取了政權的控制權,之後更是先後廢立皇帝,將朝廷的權力完全集中到自己和呂氏一族手中,這或許是因為她性格中的因素,但這也造成了呂氏家族的覆滅。

呂后廢立、殺害皇帝的事情其實就是將皇權玩弄於自己的股掌之中,以此也可以看出她強烈的權力慾、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狠辣、果斷的性格。

我們可以給傳統史觀中對呂后“過錯”的看法總結一下:

①、呂后以女性身份凌駕皇權之上,是建立在男權思想之上得出的結論,評判她功過的標準應是百姓生活的改善、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存續;

②、呂后淫亂、殘忍雖說只屬於道德的缺失,但又由於她是實際上的大漢政權的掌控者,她的所作所為也必定會影響國家的命運;

③、呂后誅殺功臣、殺戮劉邦子嗣的做法屬於統治階級上層的政治鬥爭,但也造成政治秩序的混亂和社會的不安。

呂后的功績不可磨滅

由於漢惠帝時期的政權實際上掌握在呂后手中,所以漢惠帝時期的善政實際上也有呂后的影子,在此處我放一塊敘述。

1、無為而治

呂后掌權之時,西漢剛剛經歷過秦末農民戰爭、楚漢之爭和平定異姓諸侯王等長期戰爭,人口銳減、農業荒廢、民生凋敝,經濟生產和社會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在這種背景之下,休養生息、發展農業、安定民生才是首要任務,所以黃老之學所推崇的清靜無為的政治理念在政治上被得到了實施。

休養生息、清靜無為的國策實際上在劉邦的時代就開始實施,呂后只是繼承和堅持了這一制度;在此基礎之上,呂后還基本堅持了劉邦訂立的相國繼承人選,實際在關係國家民生的政治制度上未做變更,史稱“蕭規曹隨”。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崇尚“無為”的老子

2、鼓勵早婚生育,增加人口

漢惠帝六年,即公元前189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就是西漢對成年人徵收的人頭稅,稱作算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子年滿十五到三十歲之間還不嫁人者,需要繳納五個成人的稅賦。

由於古代醫療水平有限,人均壽命較低,十五到三十歲是女子生育的黃金年齡。這道詔令的意思很明顯,意在通過加重賦稅的方式促使女子早婚早育,以增加人口,為國家提供賦稅、徭役、兵源、人才等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古今人類的平均壽命

3、減輕徭役賦稅,鼓勵農業生產,鼓勵民間風氣

①、漢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舉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這道詔令以減輕徭役為獎勵,鼓勵農業生產 而只有兩類人可以享受這個待遇:其一是遵守禮法、力行孝悌的人,其二是努力耕作的人。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畫像石中的農耕場景

這道詔令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同時鼓勵孝悌,有利於民間學習和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

②、在賦稅方面,恢復了漢高祖時期的“十五稅一”,也就是說農民一年勞動所得只需上交國家1/15,這大大刺激了農民們從事農業的熱情,同時起到了恢復和發展農業、恢復民生、增強國力的作用。到了漢景帝時期,稅賦更是低到了“三十稅一”。

3、廢除和減輕刑罰

①、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

呂后二年春正月,即公元前187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除三族罪、妖言令”。三族罪,就是指有一人犯罪要累及他的三族,三族有父子孫三族或者父母妻三族兩種說法;妖言令是指,假如某一地被舉報有妖言流傳,一旦查實,方圓一定範圍之內的人都要被誅殺。

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實際目的是為增加人口;同時說明法治思想的進步,更加註重人的價值

②、贖罪法

呂后二年,即公元前187年,在西漢政府頒佈的詔令之中還有一條“減刑,頒佈贖罪法”。贖罪法,實際上是自古流傳的一條法令,即用金錢財物來抵消法律的懲罰。

總體來看,減輕刑罰的出發點是好的,愛惜民力,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的作用;而贖罪法也可以為西漢政府帶來不菲的財政收入

用我們現代的價值觀來看待贖罪法,無疑是對法律和公平的褻瀆,但我們也應當考慮當時實行贖罪法的時代侷限性和西漢政府的階級屬性

③、戍卒歲更

呂后五年,即公元前183年,詔令“戍卒歲更”。意思就是讓負責戍邊的兵卒每年變更一次。這實際上是針對秦朝嚴苛的徭役制度,秦朝大量徵召農夫戍邊或者從事建築,死傷無數。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陳勝吳廣領導起義軍的大部分成員是作為戍卒的農民

變更戍卒的服役期,起到了減輕農民負擔,發展農業、恢復民生的作用

④、廢除挾書律

漢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廢除挾書律。

挾書律是秦朝頒行的法令,屬於“焚書坑儒”的一部分,具體內容是“敢有挾書者族”,意思就是敢有私藏秦朝明令禁止書籍的人以族誅罪論處;西漢建立之後,漢承秦制,實際上也繼承了挾書律。

西漢政府在法律和國家層面正式廢除挾書律,使得許多珍貴的書籍得以保存和流傳,使文化思想領域重新煥發生機促進了漢代初年的文化繁榮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焚書

4、 發展商業,改革幣制

①、復弛商賈之律

在劉邦建立西漢之後,實際上是實行的抑商制度,有律令“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也就是說不準商人穿著絲綢製作的衣服,徵收重稅,並且在思想觀念和社會地位上輕視商人

到了漢惠帝、呂后時期,西漢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寬了對於商業的限制,“復弛商賈之律”,就是放寬了對於商賈在法律上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清明上河圖》中的商賈

②、設立西市

漢惠帝六年,即公元前189年,漢政府在長安設立西市,這一點上促進了經濟的繁榮;但從考古資料顯示,西漢設立的西市在長安城較為偏僻的西北角,並且設立在城牆之內,以方便管控,這不難看出西漢仍是實行抑商的國策

"

提到呂后,她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她是第一個被記載於史冊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大權獨攬的女性,她第一次次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史書中第一次和皇帝並列在本紀之中。但是呂后在傳統歷史觀眾的名聲和評價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因為她個人的汙點而忽視,或者說有意忽視其政治功績和在當時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本文旨在通過歷史記載還原並分析呂后的功過,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呂后的過失

在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評價是很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僭越皇權,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這一批判,是建立在以男權主義為主體的價值觀之上的。因為在中國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社會的性質實際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且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依附於父族或者夫族之上的;而且在此之上建立的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也是倡導男尊女卑的。

在這種兩千餘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凌駕皇權之上,執掌朝政十六年之久,開始了女性專權,所以遭到了維護男權統治的史學家們的批判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呂后

2、穢亂後宮

在諸多史書中都記載有呂后和審食其通姦的事情,在呂后大權獨攬之後還封審食其為左丞相,並且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曾側面提到了這件事。

呂后身為皇太后,理應作為天下女性的表率,卻私通審食其,穢亂後宮,在個人道德操守上有汙點; 並且這種作風會影響劉氏皇族的聲譽,敗壞良好的社會風氣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闢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闢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楚漢傳奇》中的審食其

3、誅殺異姓王

劉邦消滅項羽後,為了穩定局勢,採用權宜之計,分封了八位異姓王;在局勢穩定之後,劉邦開始了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這些行動的背後都有呂后的影子,其中呂后更是直接策劃了誅殺韓信、彭越的行動。劉邦呂后夫婦通過各種手段,將八位異姓王誅殺七位,只餘下明哲保身的長沙王吳芮。

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雖然在後世多被批判誅殺功臣、鳥盡弓藏,但確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同時,劉邦在誅殺異姓王之後分封劉氏宗親,久而久之造成諸侯王與中央政府的對立,在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西漢初年分封的諸侯王

4、誅殺劉邦子嗣、大封諸呂

①、呂后掌握大權之後,首先誅殺了趙王劉如意;之後用帶有侮辱性質的刑法“人彘”殺死了戚夫人,還邀請惠帝前來觀看,惠帝看後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自此不理朝政,沉湎酒色,早早就病死了。

②、呂后在執掌大權之後,先後殺害了樑王劉恢、趙王劉友,還致使燕王劉建絕嗣,自此劉邦的兒子只剩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

在實行宗法制的古代,呂后實際上是劉邦子嗣的嫡母,呂后以母親的身份殺害兒子,絲毫沒有道德、禮法中所提倡的仁慈

③、呂后還多次分封呂氏宗族的人為諸侯王,其中以呂產、呂祿二人為首,呂氏族人掌握了西漢中央政府的大部分權力,這也開啟了漢朝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后分封諸呂的做法實際上破壞了劉邦與漢臣“非劉氏不王”的盟誓,呂后和呂氏宗族擾亂朝政的行為引起了很多功臣和劉姓諸侯王的不滿,並最終在呂后死後爆發了平定諸呂之亂的戰爭,其本質是劉氏宗親和漢臣為奪取政權而對外宣佈的發兵藉口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分封諸呂,其中呂嬃是樊噲的妻子

5、和親匈奴

和親匈奴是劉邦在白登之圍之後採納婁敬的建議所訂立的國策,呂后只是沿用先朝舊制。但在古代的許多人看來,與匈奴和親有辱國家形象

看待某一歷史事件,我們要綜合當時的情況來看政策是否合理。在當時西漢政權剛剛穩固,百廢待興,民間經濟收到連年戰爭的嚴重破壞,軍士傷亡無數,軍事裝備落後;而匈奴在當時則已經統一草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部族,當時的西漢政府是沒有實力戰勝匈奴的。

所以說,在當時對外與匈奴和親、對內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正確的,和親政策為西漢帶來了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使人民免受戰爭之苦,使西漢迅速恢復了國力,為後來的漢武盛世、北逐匈奴奠定了基礎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匈和親

6、扶持、廢立、殺害傀儡皇帝

在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劉盈死後,立前少帝劉恭為傀儡皇帝,呂后臨朝稱制、掌握大權,劉恭年長之後意欲殺死呂后外孫女、漢惠帝皇后張嫣為生母報仇,被呂后所廢,之後囚禁幽殺;劉恭死後,呂后改立後少帝劉弘,繼續執掌政權。

呂后在漢惠帝的時代就已經奪取了政權的控制權,之後更是先後廢立皇帝,將朝廷的權力完全集中到自己和呂氏一族手中,這或許是因為她性格中的因素,但這也造成了呂氏家族的覆滅。

呂后廢立、殺害皇帝的事情其實就是將皇權玩弄於自己的股掌之中,以此也可以看出她強烈的權力慾、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狠辣、果斷的性格。

我們可以給傳統史觀中對呂后“過錯”的看法總結一下:

①、呂后以女性身份凌駕皇權之上,是建立在男權思想之上得出的結論,評判她功過的標準應是百姓生活的改善、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存續;

②、呂后淫亂、殘忍雖說只屬於道德的缺失,但又由於她是實際上的大漢政權的掌控者,她的所作所為也必定會影響國家的命運;

③、呂后誅殺功臣、殺戮劉邦子嗣的做法屬於統治階級上層的政治鬥爭,但也造成政治秩序的混亂和社會的不安。

呂后的功績不可磨滅

由於漢惠帝時期的政權實際上掌握在呂后手中,所以漢惠帝時期的善政實際上也有呂后的影子,在此處我放一塊敘述。

1、無為而治

呂后掌權之時,西漢剛剛經歷過秦末農民戰爭、楚漢之爭和平定異姓諸侯王等長期戰爭,人口銳減、農業荒廢、民生凋敝,經濟生產和社會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在這種背景之下,休養生息、發展農業、安定民生才是首要任務,所以黃老之學所推崇的清靜無為的政治理念在政治上被得到了實施。

休養生息、清靜無為的國策實際上在劉邦的時代就開始實施,呂后只是繼承和堅持了這一制度;在此基礎之上,呂后還基本堅持了劉邦訂立的相國繼承人選,實際在關係國家民生的政治制度上未做變更,史稱“蕭規曹隨”。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崇尚“無為”的老子

2、鼓勵早婚生育,增加人口

漢惠帝六年,即公元前189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就是西漢對成年人徵收的人頭稅,稱作算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子年滿十五到三十歲之間還不嫁人者,需要繳納五個成人的稅賦。

由於古代醫療水平有限,人均壽命較低,十五到三十歲是女子生育的黃金年齡。這道詔令的意思很明顯,意在通過加重賦稅的方式促使女子早婚早育,以增加人口,為國家提供賦稅、徭役、兵源、人才等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古今人類的平均壽命

3、減輕徭役賦稅,鼓勵農業生產,鼓勵民間風氣

①、漢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舉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這道詔令以減輕徭役為獎勵,鼓勵農業生產 而只有兩類人可以享受這個待遇:其一是遵守禮法、力行孝悌的人,其二是努力耕作的人。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畫像石中的農耕場景

這道詔令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同時鼓勵孝悌,有利於民間學習和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

②、在賦稅方面,恢復了漢高祖時期的“十五稅一”,也就是說農民一年勞動所得只需上交國家1/15,這大大刺激了農民們從事農業的熱情,同時起到了恢復和發展農業、恢復民生、增強國力的作用。到了漢景帝時期,稅賦更是低到了“三十稅一”。

3、廢除和減輕刑罰

①、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

呂后二年春正月,即公元前187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除三族罪、妖言令”。三族罪,就是指有一人犯罪要累及他的三族,三族有父子孫三族或者父母妻三族兩種說法;妖言令是指,假如某一地被舉報有妖言流傳,一旦查實,方圓一定範圍之內的人都要被誅殺。

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實際目的是為增加人口;同時說明法治思想的進步,更加註重人的價值

②、贖罪法

呂后二年,即公元前187年,在西漢政府頒佈的詔令之中還有一條“減刑,頒佈贖罪法”。贖罪法,實際上是自古流傳的一條法令,即用金錢財物來抵消法律的懲罰。

總體來看,減輕刑罰的出發點是好的,愛惜民力,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的作用;而贖罪法也可以為西漢政府帶來不菲的財政收入

用我們現代的價值觀來看待贖罪法,無疑是對法律和公平的褻瀆,但我們也應當考慮當時實行贖罪法的時代侷限性和西漢政府的階級屬性

③、戍卒歲更

呂后五年,即公元前183年,詔令“戍卒歲更”。意思就是讓負責戍邊的兵卒每年變更一次。這實際上是針對秦朝嚴苛的徭役制度,秦朝大量徵召農夫戍邊或者從事建築,死傷無數。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陳勝吳廣領導起義軍的大部分成員是作為戍卒的農民

變更戍卒的服役期,起到了減輕農民負擔,發展農業、恢復民生的作用

④、廢除挾書律

漢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廢除挾書律。

挾書律是秦朝頒行的法令,屬於“焚書坑儒”的一部分,具體內容是“敢有挾書者族”,意思就是敢有私藏秦朝明令禁止書籍的人以族誅罪論處;西漢建立之後,漢承秦制,實際上也繼承了挾書律。

西漢政府在法律和國家層面正式廢除挾書律,使得許多珍貴的書籍得以保存和流傳,使文化思想領域重新煥發生機促進了漢代初年的文化繁榮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焚書

4、 發展商業,改革幣制

①、復弛商賈之律

在劉邦建立西漢之後,實際上是實行的抑商制度,有律令“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也就是說不準商人穿著絲綢製作的衣服,徵收重稅,並且在思想觀念和社會地位上輕視商人

到了漢惠帝、呂后時期,西漢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寬了對於商業的限制,“復弛商賈之律”,就是放寬了對於商賈在法律上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清明上河圖》中的商賈

②、設立西市

漢惠帝六年,即公元前189年,漢政府在長安設立西市,這一點上促進了經濟的繁榮;但從考古資料顯示,西漢設立的西市在長安城較為偏僻的西北角,並且設立在城牆之內,以方便管控,這不難看出西漢仍是實行抑商的國策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西漢長安平面圖

③、幣制改革

呂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行八銖錢,此次幣制改革的背景是因為漢初貨幣是繼承的秦朝的秦半兩錢,但民間私鑄貨幣現象嚴重,貨幣重量不足,導致物價高昂,同時幣制混亂。在這種情況下,西漢政府決定加重貨幣重量以提高貨幣價值,從而穩定物價,頒行了八銖錢。

呂后六年即公元前182年,因為與南越國作戰,導致軍費增加,於是行五分錢(半兩錢),減輕貨幣重量到五分以增加軍費

"

提到呂后,她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她是第一個被記載於史冊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她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大權獨攬的女性,她第一次次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史書中第一次和皇帝並列在本紀之中。但是呂后在傳統歷史觀眾的名聲和評價是很差的,甚至很多人因為她個人的汙點而忽視,或者說有意忽視其政治功績和在當時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本文旨在通過歷史記載還原並分析呂后的功過,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呂后的過失

在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評價是很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僭越皇權,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傳統史觀中對於呂后的這一批判,是建立在以男權主義為主體的價值觀之上的。因為在中國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社會的性質實際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低,並且女性的社會地位是依附於父族或者夫族之上的;而且在此之上建立的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也是倡導男尊女卑的。

在這種兩千餘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呂后以女性的身份凌駕皇權之上,執掌朝政十六年之久,開始了女性專權,所以遭到了維護男權統治的史學家們的批判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呂后

2、穢亂後宮

在諸多史書中都記載有呂后和審食其通姦的事情,在呂后大權獨攬之後還封審食其為左丞相,並且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曾側面提到了這件事。

呂后身為皇太后,理應作為天下女性的表率,卻私通審食其,穢亂後宮,在個人道德操守上有汙點; 並且這種作風會影響劉氏皇族的聲譽,敗壞良好的社會風氣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闢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闢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楚漢傳奇》中的審食其

3、誅殺異姓王

劉邦消滅項羽後,為了穩定局勢,採用權宜之計,分封了八位異姓王;在局勢穩定之後,劉邦開始了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這些行動的背後都有呂后的影子,其中呂后更是直接策劃了誅殺韓信、彭越的行動。劉邦呂后夫婦通過各種手段,將八位異姓王誅殺七位,只餘下明哲保身的長沙王吳芮。

誅除異姓王的行動,雖然在後世多被批判誅殺功臣、鳥盡弓藏,但確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同時,劉邦在誅殺異姓王之後分封劉氏宗親,久而久之造成諸侯王與中央政府的對立,在景帝時期爆發了“七國之亂”。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西漢初年分封的諸侯王

4、誅殺劉邦子嗣、大封諸呂

①、呂后掌握大權之後,首先誅殺了趙王劉如意;之後用帶有侮辱性質的刑法“人彘”殺死了戚夫人,還邀請惠帝前來觀看,惠帝看後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自此不理朝政,沉湎酒色,早早就病死了。

②、呂后在執掌大權之後,先後殺害了樑王劉恢、趙王劉友,還致使燕王劉建絕嗣,自此劉邦的兒子只剩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

在實行宗法制的古代,呂后實際上是劉邦子嗣的嫡母,呂后以母親的身份殺害兒子,絲毫沒有道德、禮法中所提倡的仁慈

③、呂后還多次分封呂氏宗族的人為諸侯王,其中以呂產、呂祿二人為首,呂氏族人掌握了西漢中央政府的大部分權力,這也開啟了漢朝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后分封諸呂的做法實際上破壞了劉邦與漢臣“非劉氏不王”的盟誓,呂后和呂氏宗族擾亂朝政的行為引起了很多功臣和劉姓諸侯王的不滿,並最終在呂后死後爆發了平定諸呂之亂的戰爭,其本質是劉氏宗親和漢臣為奪取政權而對外宣佈的發兵藉口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分封諸呂,其中呂嬃是樊噲的妻子

5、和親匈奴

和親匈奴是劉邦在白登之圍之後採納婁敬的建議所訂立的國策,呂后只是沿用先朝舊制。但在古代的許多人看來,與匈奴和親有辱國家形象

看待某一歷史事件,我們要綜合當時的情況來看政策是否合理。在當時西漢政權剛剛穩固,百廢待興,民間經濟收到連年戰爭的嚴重破壞,軍士傷亡無數,軍事裝備落後;而匈奴在當時則已經統一草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部族,當時的西漢政府是沒有實力戰勝匈奴的。

所以說,在當時對外與匈奴和親、對內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正確的,和親政策為西漢帶來了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使人民免受戰爭之苦,使西漢迅速恢復了國力,為後來的漢武盛世、北逐匈奴奠定了基礎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匈和親

6、扶持、廢立、殺害傀儡皇帝

在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劉盈死後,立前少帝劉恭為傀儡皇帝,呂后臨朝稱制、掌握大權,劉恭年長之後意欲殺死呂后外孫女、漢惠帝皇后張嫣為生母報仇,被呂后所廢,之後囚禁幽殺;劉恭死後,呂后改立後少帝劉弘,繼續執掌政權。

呂后在漢惠帝的時代就已經奪取了政權的控制權,之後更是先後廢立皇帝,將朝廷的權力完全集中到自己和呂氏一族手中,這或許是因為她性格中的因素,但這也造成了呂氏家族的覆滅。

呂后廢立、殺害皇帝的事情其實就是將皇權玩弄於自己的股掌之中,以此也可以看出她強烈的權力慾、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狠辣、果斷的性格。

我們可以給傳統史觀中對呂后“過錯”的看法總結一下:

①、呂后以女性身份凌駕皇權之上,是建立在男權思想之上得出的結論,評判她功過的標準應是百姓生活的改善、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存續;

②、呂后淫亂、殘忍雖說只屬於道德的缺失,但又由於她是實際上的大漢政權的掌控者,她的所作所為也必定會影響國家的命運;

③、呂后誅殺功臣、殺戮劉邦子嗣的做法屬於統治階級上層的政治鬥爭,但也造成政治秩序的混亂和社會的不安。

呂后的功績不可磨滅

由於漢惠帝時期的政權實際上掌握在呂后手中,所以漢惠帝時期的善政實際上也有呂后的影子,在此處我放一塊敘述。

1、無為而治

呂后掌權之時,西漢剛剛經歷過秦末農民戰爭、楚漢之爭和平定異姓諸侯王等長期戰爭,人口銳減、農業荒廢、民生凋敝,經濟生產和社會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在這種背景之下,休養生息、發展農業、安定民生才是首要任務,所以黃老之學所推崇的清靜無為的政治理念在政治上被得到了實施。

休養生息、清靜無為的國策實際上在劉邦的時代就開始實施,呂后只是繼承和堅持了這一制度;在此基礎之上,呂后還基本堅持了劉邦訂立的相國繼承人選,實際在關係國家民生的政治制度上未做變更,史稱“蕭規曹隨”。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崇尚“無為”的老子

2、鼓勵早婚生育,增加人口

漢惠帝六年,即公元前189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就是西漢對成年人徵收的人頭稅,稱作算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子年滿十五到三十歲之間還不嫁人者,需要繳納五個成人的稅賦。

由於古代醫療水平有限,人均壽命較低,十五到三十歲是女子生育的黃金年齡。這道詔令的意思很明顯,意在通過加重賦稅的方式促使女子早婚早育,以增加人口,為國家提供賦稅、徭役、兵源、人才等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古今人類的平均壽命

3、減輕徭役賦稅,鼓勵農業生產,鼓勵民間風氣

①、漢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舉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這道詔令以減輕徭役為獎勵,鼓勵農業生產 而只有兩類人可以享受這個待遇:其一是遵守禮法、力行孝悌的人,其二是努力耕作的人。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漢畫像石中的農耕場景

這道詔令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同時鼓勵孝悌,有利於民間學習和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

②、在賦稅方面,恢復了漢高祖時期的“十五稅一”,也就是說農民一年勞動所得只需上交國家1/15,這大大刺激了農民們從事農業的熱情,同時起到了恢復和發展農業、恢復民生、增強國力的作用。到了漢景帝時期,稅賦更是低到了“三十稅一”。

3、廢除和減輕刑罰

①、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

呂后二年春正月,即公元前187年,西漢政府頒佈詔令“除三族罪、妖言令”。三族罪,就是指有一人犯罪要累及他的三族,三族有父子孫三族或者父母妻三族兩種說法;妖言令是指,假如某一地被舉報有妖言流傳,一旦查實,方圓一定範圍之內的人都要被誅殺。

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實際目的是為增加人口;同時說明法治思想的進步,更加註重人的價值

②、贖罪法

呂后二年,即公元前187年,在西漢政府頒佈的詔令之中還有一條“減刑,頒佈贖罪法”。贖罪法,實際上是自古流傳的一條法令,即用金錢財物來抵消法律的懲罰。

總體來看,減輕刑罰的出發點是好的,愛惜民力,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的作用;而贖罪法也可以為西漢政府帶來不菲的財政收入

用我們現代的價值觀來看待贖罪法,無疑是對法律和公平的褻瀆,但我們也應當考慮當時實行贖罪法的時代侷限性和西漢政府的階級屬性

③、戍卒歲更

呂后五年,即公元前183年,詔令“戍卒歲更”。意思就是讓負責戍邊的兵卒每年變更一次。這實際上是針對秦朝嚴苛的徭役制度,秦朝大量徵召農夫戍邊或者從事建築,死傷無數。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陳勝吳廣領導起義軍的大部分成員是作為戍卒的農民

變更戍卒的服役期,起到了減輕農民負擔,發展農業、恢復民生的作用

④、廢除挾書律

漢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廢除挾書律。

挾書律是秦朝頒行的法令,屬於“焚書坑儒”的一部分,具體內容是“敢有挾書者族”,意思就是敢有私藏秦朝明令禁止書籍的人以族誅罪論處;西漢建立之後,漢承秦制,實際上也繼承了挾書律。

西漢政府在法律和國家層面正式廢除挾書律,使得許多珍貴的書籍得以保存和流傳,使文化思想領域重新煥發生機促進了漢代初年的文化繁榮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焚書

4、 發展商業,改革幣制

①、復弛商賈之律

在劉邦建立西漢之後,實際上是實行的抑商制度,有律令“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也就是說不準商人穿著絲綢製作的衣服,徵收重稅,並且在思想觀念和社會地位上輕視商人

到了漢惠帝、呂后時期,西漢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寬了對於商業的限制,“復弛商賈之律”,就是放寬了對於商賈在法律上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清明上河圖》中的商賈

②、設立西市

漢惠帝六年,即公元前189年,漢政府在長安設立西市,這一點上促進了經濟的繁榮;但從考古資料顯示,西漢設立的西市在長安城較為偏僻的西北角,並且設立在城牆之內,以方便管控,這不難看出西漢仍是實行抑商的國策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西漢長安平面圖

③、幣制改革

呂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行八銖錢,此次幣制改革的背景是因為漢初貨幣是繼承的秦朝的秦半兩錢,但民間私鑄貨幣現象嚴重,貨幣重量不足,導致物價高昂,同時幣制混亂。在這種情況下,西漢政府決定加重貨幣重量以提高貨幣價值,從而穩定物價,頒行了八銖錢。

呂后六年即公元前182年,因為與南越國作戰,導致軍費增加,於是行五分錢(半兩錢),減輕貨幣重量到五分以增加軍費

呂后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聲名狼藉,今天我們應對她做出公正評價

呂后時期的半兩五分錢

呂后執政期間雖然有許多過失,但基本是在統治階級內部進行的權力鬥爭,沒有蔓延和波及到下層的人民;而呂后所實行的許多政治制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之後中國封建王朝上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在當時,司馬遷本著公正的態度給與了呂后這樣的評價:“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肯定了呂后的功績;而今天,我們也應當本著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史觀對呂后給予公正的評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