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道路,距今已4000多年,傳說舜帝曾在此道販過鹽
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道路,距今已4000多年,傳說舜帝曾在此道販過鹽
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道路,距今已4000多年,傳說舜帝曾在此道販過鹽
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道路,距今已4000多年,傳說舜帝曾在此道販過鹽
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道路,距今已4000多年,傳說舜帝曾在此道販過鹽
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道路,距今已4000多年,傳說舜帝曾在此道販過鹽
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道路,距今已4000多年,傳說舜帝曾在此道販過鹽
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道路,距今已4000多年,傳說舜帝曾在此道販過鹽
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道路,距今已4000多年,傳說舜帝曾在此道販過鹽
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道路,距今已4000多年,傳說舜帝曾在此道販過鹽
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道路,距今已4000多年,傳說舜帝曾在此道販過鹽
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道路,距今已4000多年,傳說舜帝曾在此道販過鹽
春風不語影像
1/11 虞阪古鹽道故址位於山西運城市東郭鎮磨河村至平陸縣張店鎮平頭鋪村之間,全程約8公里。北連運城鹽湖,南延黃河岸邊茅津渡口,鹽道碗延在中條山的溝坡、懸崖邊上。是數千年來食鹽運往中原等地的重要通道。因路經周朝時的諸侯國虞國而稱作虞阪道,沿途山勢險峻,坡道盤曲,路面坎坷不平。據考證,鹽板古道的開鑿年代最少也在4000年以前,是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道路,傳說舜帝也曾販過鹽。
2/11 虞阪古鹽道的古鎖陽關,所有運鹽車必須經過的關口。位於青石槽路段的最險要處,裡靠懸崖,外臨深谷,有一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鎖陽關建於五代,明初重建。重建時,山峰之間,曾有磚砌兩洞,儼似門戶,洞上方石刻“古鎖陽關”四字。南面洞兩旁有對聯曰:“矗矗樹屏藩南頂天柱,亭亭羅保障北護虞州。”北洞下有石刻八字曰:“虞晉分野,平安通衢。”
3/11 古鹽道的絕大部分路段,是在重重疊疊極為堅硬的石山中開鑿出來的。據傳說,人們要把運城的鹽運到中原大地去,就決定在中條山開闢一條路。山中有一段道路都是青石,他們用白礬、鹽、硝放在石頭上燒,然後用水澆,龜裂的石頭就被一層層鑿開。順著山勢,道路曲折,形如長槽,故又名青石槽(青石槽段約3.5公里,寬1.5—4米),這也是虞阪最崎險的路面。圖為當年人們這種辦法開鑿的龜裂的石頭路。
4/11 虞阪盤盤上青石,石上車跡深一尺。木製車輪在堅硬石面上留下的歷史。置身古道,那清脆的馬蹄聲、渾厚的駝鈴聲以及吱呀作響的獨輪車的碾軋聲,彷彿又就在耳旁迴響起。
5/11 馬蹄遺蹟,清晰可見。走在這條有數千年曆史的古道上,還能清晰地看到牲畜蹄子磨出的印痕,讓人不由想象到當年古道上鹽運馬隊的逶迤,人來車住的繁榮景象。
6/11 踩著四千年前先民們運鹽趕牲口磨出的蹄印與車轍,隨著青石板路的延伸,徜徉在歷史的深邃中。隨著歲月的流逝,它將深深淺淺地永久定格在綿長的石道上。
7/11 在這條古道里,有太多的地名記載了運鹽的歷史,平頭鋪便是一處,鹽車一路顛簸,到平頭鋪則漸漸進入平地,鹽運人員把鹽車上的鹽重新分裝,人和牲口也在此喘息休息。
8/11 平頭鋪北面的響鈴彎,據說,鹽車到此,牲口脖子上的鈴鐺就可以讓平頭鋪的人聽到,各店家聞聲出門,準備招攬生意。
9/11 古道旁有個兒女窩,傳說行人可在此祈禱求子。
10/11 傳說的伯樂相馬故事發生地。
11/11 虞阪古道不但是把河東池鹽運往中原的必經之路,還是運城通往平陸的主要通道。它的作用一直延續到解放前,在1937年以前,運城到平陸都是走這條路,修了209國道之後,原路便成為歷史。遠望古道東面蜿蜒盤旋在中條山上的運三高速上不斷的車流,再回頭看看眼前佈滿塵土枯葉的古鹽道,不覺感慨萬千,喟然長嘆。(本組圖文是春風不語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2017-08-02

相關推薦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