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喀左東山嘴遺址出土的紅山文化綠松石鴞

遼寧喀左東山嘴遺址出土的紅山文化綠松石鴞

紅山文化綠松石鴞

東山嘴紅山文化祭祀遺址是1979年由省、市、縣博物館聯合進行發掘的。這是遺址南北長60米,東西寬40米。南側是一用河卵石鋪成的圓形臺基地,北側是一長方形石基址,內置成組立石,均由經過加工的石塊砌成,並以規整的側面向外,使臺基邊緣整齊劃一。在方形臺基址的兩側各有一條整齊的石基帶,構成一組坐北朝南、東西對稱、主次分明的建築群址。


根據東山嘴祭祀遺址的結構和出土文物,考古專家認為,這個遺址系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人類舉行某種祭祀活動的中心場所。它是牛河梁遺址以外又一處具有代表性的紅山文化晚期大型祭祀性遺址,是迄今為止第一個發現與女性崇拜有關的遺蹟遺物的遺址,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國最早的一處宗教祭祀遺址。因此,考古專家們確定,東山嘴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歷史上首次發現,它對研究我國燕山南北、長城地帶為重心的北方地區從遠古到秦統一前的文化和社會歷史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對中華文明起源以及原始宗教、建築和藝術研究都具有重要價值。


在圓形臺基址附近出有兩件小型陶塑像,殘高分別為5釐米和5.8釐米,均為裸體立像,腹部凸起,臂部肥大,通體打磨光滑,似塗有一層紅衣,整個形象表現為孕婦的特徵。陶塑婦像的出現表明,在五千多年前,喀左地區正處於高度發達的母系氏族社會時期。除此之外,出土的還有大型人物坐像殘塊、雙龍首玉璜、綠松石雕刻的鴞鳥等飾件和大量形制特異的彩陶器。東山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成果已編入中國歷史教科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