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保國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我的家鄉交城縣西社鎮東社村的對面有一座很高的山峰,村人都稱其為子昊山、子華山,其實它的官名叫子夏山。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截岔盆地群山懷抱,子夏山是盆地周圍最高的山峰,因而特別顯眼。山上有村莊,有植物,有動物,有藥材,有礦石,有煤炭,有溪水,有洞穴,還有化石,是座寶山。

關於子夏山,截岔地區的人民有很多的傳說。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一、 有關子夏山的傳說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一)"拴船橛"

交城截岔地區一直流傳說子夏山上有"拴船橛",有的人說見過,是一人多高的鐵橛子,兩個人也抬不動;大部分人說找不到,見過沒見過的人都說,此"拴船橛"很神,一隻手扳時可晃,兩隻手搖時卻紋絲不動。

子夏山頂那麼高,怎麼就能有了"拴船橛"呢?村人便講到了"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的故事(村民張正一講述,張林輝整理):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說古時候,咱們山西晉中盆地全部是水,茫茫一派,水天一色。水有多深呢?現在的子夏山有多高,水就有多深,還有人說,三道川上游的海岸村便是因位於湖邊而得名。當時的人們相互往來全靠船來擺渡,"拴船橛"就是船靠岸時用來拴船用的。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治水英雄大禹來到晉陽湖上,駕船在湖上考查多處,探出湖底的泥土,肥的流油。大禹就想,要是能把方圓千里的湖水排掉,人民在肥沃的土地上耕種該有多好呀。為此,大禹駕船在湖中考察多日,冥思苦想放水的辦法,愁的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一天深夜大禹駕船在湖中游蕩,這時忽見遠處有一燈光時隱時現,近前一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正在打魚,還未及說一句話,忽然颳了一股風,老太太蹤影全無。大禹只好回到駐地苦想,深夜怎麼會出現一位老太太打魚,且來去飄忽不定,是否自己看花了眼,越想越覺得奇怪,難道老太太是神仙不成。想到此,便決定來日去看個究竟。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第二天黑夜大禹與隨從駕船同往,又在原處發現時明時暗的燈光,大禹悄悄過去問道:"老人家,為何深夜一個人在此打魚?",這時老太太笑容滿面,從容作答:"你不是也深更半夜睡不著覺,在遊湖考察嗎?"哎!老太太怎會知道我的行蹤?更加堅信老太太是神人,便深施一禮,上前求救治水的方法。老太太微微一笑,並不作答,只是隨手把一枚小石頭扔來,正中桌子上的酒杯,頓時酒杯被打碎一個缺口,杯中的酒流了一桌子,再看老太太時,已經悄然不見了。大禹回到駐地苦思冥想老太太的所為,莫非暗示自己,鑿山排水,空出晉陽川嗎?想到這裡,他非常高興。第二天便帶領部下沿湖考察,終於發現既易排水又易施工的靈石口。而後便組織群眾,硬是從汾河峽谷打開一條通道,湖水流了幾個月,才空出了一馬平川的晉中大地。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從此,才有了我們的截岔盆地,才有了文峪河,我們的祖先才能在大河兩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村民們還有關於子夏山的許多傳說和故事。

但是為什麼叫子夏山?子夏山有多大?山上為什麼有"拴船橛"和化石呢?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就要仔細研究了。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二、 有關子夏山的幾個問題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一)子夏山名稱的由來

1、比較通行的說法:子夏山位於文水縣城西10公里處馬西鄉。據傳原名隱泉山、湯泉山、謁泉山、大陵山,唐玄宗把大陵山以子夏姓氏命名。因子夏姓卜名商,故又名卜山、商山。主峰旋鳳樓海拔1771米。山上南坡隱唐洞,內有泥塑、浮雕等佛像。洞外懸瀑直下,飛泉瀉落,壯觀險峻,景色迷人,是遊覽勝地。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2、據呂世宏所著的《汾上訪古揭祕山西曆史地理之謎》之"卜夏山之謎"稱:子夏山位於汾陽市北,古名隱泉山,是汾陽城北望諸山的統稱,西南界汾陽峪道河白彪嶺,東北到汾文交界處神堂北的子華山,綿延十里,帶山側塞,為汾郡鎮州之山。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隱泉之名,起源於戰國時代,因孔子學生卜子夏曾經隱居此而得名,現汾陽隱讀峁下有石洞及古代子夏隱居石室。戰國時代魏文侯前來山洞拜謁子夏,故又名謁泉山。隱泉山最為雄奇的山峰是東北端的子華山,如華山一般險峻,所以人稱子華山。

隱泉山名向子夏山的演變是一個漸進過程。隋代人們已經用"子夏"代稱隱泉山。隋末唐初,隱泉山已經有商山之謂,取卜子夏名商,汾陽市博物館唐代墓誌銘中還有夏山稱謂。最後演變為子夏山大約在唐宋時期。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3、光緒八年版《交城縣誌》是這樣記載子夏山的:"在縣西四十一里陽灣村西南,為卜山,左脈高接雲霄,勢如壁立,半崖有洞,深不可測,俗稱桃花洞,洞之對面曰樓兒寨,離溝底數十丈,在懸崖中,無路可尋通。寨□□□居□盆□□列焉但可望而不可即。"

由此可知,子夏山名稱來源於孔子高徒子夏在此講學無疑,均稱為卜山,沒有什麼爭議。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尤擅長於文學。《史記》記載:"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其子死,哭之失明"。西河就是指文水、汾陽邊山這一帶地區。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子夏為什麼來晉國?正如他後來說的"吾離群而索居"呢?這是由他的性格和抱負決定的。子夏在孔子去世以後,最有資格統領孔門弟子,然而由於其自小家貧,性格怪異,使其與其他弟子並不能友好相處,他的學術主張與曾子產生分歧後,便退隱遙遠的西河湖岸著書立說,並以辦學為生。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子夏來了,在隱唐洞中講學,還開設了子夏書院。這裡的人們接受了他的教育,紛紛以賢命名自己的村子。

文水有東夏祠、西夏祠村、神堂村和上賢村、信賢村,汾陽有桑(喪)子坡、想子垣等村。汾陽、孝義、平遙、靈石、文水等地歷史上都建有子夏廟,汾陽境內還有獨特的卜夫子廟和河東公廟。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汾陽民諺雲"子夏喪子哭瞎眼",地點在現在的汾陽桑子坡,《汾陽縣誌》記載桑子坡原名喪子坡,因其不雅更名。文水神堂村,因古代村北建有子夏廟,故名神堂村。子夏山腳下的文水孝子渠,相傳子夏遊學於此,其子思父心切,素知該父好山,遂沿西山尋訪,寒冬一日,風雪交加,其子凍死於該村旁邊渠裡,故名孝子渠。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由此分析推測,交城截岔地區人民代代相稱的子昊山的"昊"字應該是準確的。因為村民將"孝"俗稱為"昊",如"孝帽、孝衫"讀為"昊帽、昊衫"等,將子孝山叫為"子昊山"也就順理成章了。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二)、子夏山的範圍

1、文水人稱:子夏山位於文水縣城西10公里處馬西。子夏山北高南低,南連臺塬地。北南長6.5公里,東西寬3-4公里。古代因隱泉在山之西出流,名隱泉水,近代改名頭道川,現在谷口處,建神堂水庫,又名神堂溝。中峰子夏山,海拔高程1732.3米,地理座標北緯37°26’,東經111°54’43";北峰西茆山,海拔高程1896米,地理座標北緯37°28’07",東經111°54’20"。在中峰和北峰之間,東有窟隆山,海拔高程1672米;西有人人山,海拔高程1751.9米,再西為燈樹峁(乾池峁),海拔高程1854.5米。文水縣在此建大陵山林場,主產油松。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2、交城人稱:西子夏山地理座標:北緯37°31’,東經111°55’。主峰海拔1701米。西起南溝,北起南溝村東溝,東連子夏山,周長約10公里。山屬石灰岩穹窿高中山,懸崖壁立如屏,山脊狹長似帶,峰嶺呈狼牙狀排列,上覆中層少礫石輕壤石英砂質山地褐土。植被以有刺密灌為主。山脊走向北西南東,北東直距西社4公里。為本縣南東部與文水縣之界山。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3、汾陽人稱:子夏山位於汾陽市北,古名隱泉山,是汾陽城北望諸山的統稱,西南界汾陽峪道河白彪嶺,東北到汾文交界處神堂北的子華山,綿延十里,帶山側塞,為汾郡鎮州之山。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由以上可知,各縣所理解的子夏山範圍不同,都是從自身界域的範圍來定義的,我覺得子夏山的範圍應該是包括汾陽、文水、交城所涉範圍內的整體山脈,它們是緊密相聯不可分割的。就像呂梁山脈一樣,它包含大大小小的山脈很多,涉及山西西部的幾十個縣域。

況且從古至今,各縣的行政區域劃分也是有所調整的,如現屬文水縣的莊頭、蘇家巖村原來是屬於交城縣的。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三)、卜子夏

卜子夏(約公元前507-約公元前420),姓卜,名商,字子夏,河南溫縣卜楊江村人。子夏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尤擅長於文學。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史學家,長期寓居魏國西河。《史記》記載:"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呂氏春秋·察傳》也有"子夏之晉,過衛"的記載。子夏西遊晉國,來到風景秀麗人口稀少的西河大湖地區,創辦學校,開闢蒙荒,深得當時駐紮在西河大湖地區的三晉魏氏家庭的敬重。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卜子夏是孔子的高足。孔子的主要學術著作《詩》、《書》、《禮》、《樂》、《春秋》、《論語》被稱做"六經",定自孔子,但"發明章句,始於子夏",就是說孔子的主要學術著作是由卜子夏收集整理,然後由孔子"筆則筆,削則削"而後成書的。兩漢魏晉多數學者都認為孔子的學術著作主要是由卜子夏傳播的,而且認為"在孔子弟子中,若就影響而言,卜子夏無疑是最大的。"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卜子夏創立的"學而優則仕,仕則優則學"、"大德不逾閒,小德出人可也"等學術理論,至今被人們認為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很多學者認為卜子夏是法家的鼻祖,事實上他開創了儒家學術和法家學術融會貫通的先河,他的學術是去除"任人唯親",樹立"任人唯賢"的里程碑。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卜子夏寓居西河三十餘年,創立西河學派,成為三晉儒學宗師。卜子夏設教講學,效法孔子廣招門徒,名聲由此大振,弟子眾多,西河之民將子夏視為是孔子於生而尊敬之,有詩讚曰:"宣尼生不到西河,聖化難沾觖望多。商也天教生獨晚,為分一脈闡文科。"他的知名弟子有魏文侯、段幹木、吳起、禽滑黎等等。接受了子夏教育的魏文侯、文治武功,從善如流,開創了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偉業,強秦畏懼,韓趙賓從。文侯師子夏,友田子方、客段幹木的故事更成為歷史美談,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君主。他的功績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四)、子夏山"拴船橛"的由來

1、地質時代及特徵

有必要先解釋一下,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根據地層自然形成的先後順序和生物特徵,將地層分為5代13紀,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各個不同時期的地層裡,大都保存有古代動、植物的標準化石。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太古代是最古的地質時代,指距今46億年前地球形成到25億年前原核生物(包括細菌和藍藻)普遍出現的這段時間。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氣圈和生命的形成都發生在這一重要而又漫長的時期,大約39億年前,地球形成最初的永久地殼,至35億年前大氣圈、海水開始形成。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元古代指距今24億年至5.7億年前的"生命大爆發"這一地質階段。陸地大部分被海洋佔據,晚期我國許多地區已經露出海面而成為陸地。元古代晚期稱為震旦紀,出現了全球性的大冰期。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古生代指距今5.7億年至2.3億年前這一地質階段,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陸地面積不斷擴大,陸生生物空前發展。動物群以海生無脊椎動物中的三葉蟲、軟體動物和棘皮動物最繁盛,相繼出現低等魚類、古兩棲類和古爬行類動物。石炭紀和二疊紀因有厥類森林而成為地質運動歷史上的重要成煤期。石炭紀因盛產煤層而得名,石炭是煤的舊時稱呼。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中生代指距今2.3億年至6700萬年前這一地質階段,別名恐龍時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在此期間,各大陸逐漸移動到今天的位置。早、中期是爬行動物的天下,但這時原始哺乳動物和原始的鳥類已經出現,繁盛的被子植物也在這時發展起來。晚期的白堊紀末大滅絕讓繁盛一時的爬行動物走向了衰落,新的物種開始出現。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新生代指距今6500萬年前至今,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地質年代,只有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新生代以哺乳動物的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為特徵,由於生物界逐漸呈現了現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現代生物的時代。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2、交城截岔地區和子夏山地質演變和岩石出露情況

大約在太古代,本區沉積了界河口群和呂梁山群之後,強烈的地殼運動五臺運動,形成了山西古臺塊的基底。界河口群地層在子夏山西榆皮、南溝、野則河、米家莊村及其北部有出現。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元古代,又一次華北構造運動呂梁運動,地臺上升,華北地臺輪廓基本形成,呂梁山隆起,形成了文峪河上游峽谷河段,海水退去。元古代末期,區內同整個華北地臺一樣地殼開始下沉,發生海侵。震旦紀地層主要分佈在子夏山段,由米家莊村大羅溝,以北北西方向一直延伸到陳臺溝,向南出露於屯軍溝一直延伸到牛家溝以西兩公里處。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從古生代初期開始沉積,形成了前期的寒武紀和奧陶紀海相地層。大約從距今4.6億年開始,呂梁全境上升露出水面,地表遭受風化剝蝕,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風化殘積物層。在距今2.7-2.84億年的古生代中後期,沉積形成了石炭紀中上統的海陸交互地層(含多煤層)以及海陸交互相、大陸湖泊相、河流相的二疊紀煤系地層(含煤多層)。寒武紀地層主要出露於米家莊村大羅溝東,向北北西方向一直到陳臺溝,向南從屯軍溝一直延伸到牛家溝村;奧陶紀地層主要分佈於西社龍門口到天麗場,西社大溝等處,以北北西方向延伸到陳臺溝,向南延伸到牛家溝西;石炭紀地層主要出露於沙溝磨房附近以北北西方向延伸到西則溝、郭家背後、黑沙坪、上房溝,一直到吳家溝西一公里處,南部從西社向南延伸到牛家溝西一公里處;二疊紀地層主要出露於沙溝村西、高家嶺、柏樹底到吳家溝,向南出露於陽灣村到牛家溝以南。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到距今2.3億年時的中生代,華北地臺(包括本境)完全海退,開始陸相沉積。此後到燕山運動,一直延續到距今6700萬年的白堊末期方告結束。三疊紀地層主要出露於東社村、大巖頭村、西山頭村以北,南部出露於塔上、曲裡以南及南堡村西南,以砂岩、礫岩、泥岩為主。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距今2500萬年的喜馬拉雅運動形成了汾河地塹,之後到現在,沉積堆積了第四系疏鬆沉積物及風化黃土。主要分佈文峪河、西冶河溝谷、河谷、窪地,以洪積、坡積形成的礫石層、亞砂土和亞粘土。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3、"拴船橛"的傳說真假

從太古代至古生代漫長的地質年代,幾經大陸下沉,海水入侵,陸升海退旋迴,經過海相沉積,海陸相沉積和陸相沉積,陸地上升。在中生代的燕山運動,強烈的構造運動和伴隨的岩漿運動,流域山川構造骨架,流域地貌基本形成。新生代第三世紀末的大地"喜馬拉雅運動",東部陷落,形成汾河地塹盆地,西部地質上升,呂梁山脈再次隆升,更加陡峻。第四紀冰川、暴雨洪流、風積、湖積、洪積、坡積、侵蝕、地震、斷裂以及人類活動,流域的構造體系、構造形式基本穩定下來。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子夏山是呂梁山脈的組成部分,是呂梁山的東翼,交城截岔盆地位於文峪河峽谷,與汾河峽谷、晉中盆地相銜接,所以它的形成與發展與呂梁山和汾河地塹的地質活動緊密關聯。

經過陸升海退旋迴,海陸相沉積,所以子夏山上有動物、植物死後而成的化石,臥龍山、黃崖坡、鏊子峁上有砂礫石也就不足為奇啦。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海退以後,漫長曆史時期內存在大量的內陸湖泊,由於自然和人工的共同作用,有些湖泊逐漸消失也在情理之中。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現在交城縣的西北端,龐泉溝鎮市莊西側,有一座山,叫骨脊山,舊稱"呂梁山",是交城、方山、離石(古稱永寧州)的界山,海拔2156米,周長10公里。山頂曾有漢代記載大禹治水的碑文"呂梁碑"(存有拓片),在這碑上刻的是記載大禹治水的碑文。據碑文記載,4000年前大禹治水,就是從骨脊山下開始的。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據康熙《永寧州志》載:其名骨脊山者,以泰山在左,華山在右,常山為靠,嵩山為抱,此山是隆居中,依然天地之脊骨焉。"

所謂骨脊,應該還有一層深層次的本義,那就是兩口相串的"呂"的象形意,呂梁之意大抵由此而來。呂,曰脊骨,曰脊椎,曰膂骨;樑曰,水橋也,石絕於水為樑,負棟早樑。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康熙八年版《交城縣誌》載:呂梁山,俗名谷積山,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接永寧界。《禹貢》注:治樑及岐是也。又呂不韋雲:"龍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即此。

康熙七年-十二年在任的交城知縣趙吉士在其詩作《西社龍門》中有"卻憶呂梁如未闢,孟門何處可朝宗"的句子。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光緒八年版《交城縣誌》載:呂梁山,《一統志》名集骨山,舊志為積榖山,在縣西一百五十里,接永寧州,戴家莊分治焉。《禹貢》所謂:治樑及岐是也。又《呂氏春秋》:龍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即此。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圍繞骨脊山、呂梁山、孟門開闢的傳說大概是:骨脊山位於呂梁山主峰,在遠古時代晉陝峽谷黃河並未貫通,有無數個高原懸湖存在,特別是孟門的定湖,懸崖峭壁環繞,阻擋了黃河的南流,一遇洪水,黃河水氾濫成災,甚至越到交城,進入晉陽湖,流入汾河體系。於是大禹登上骨脊山觀察山勢,在孟門鑿開蛟龍壁,疏導河水順晉陝峽谷而下。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順理,"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的傳說即開鑿靈石口,使晉陽湖水即汾河水順流南下,沿臨汾、運城注入黃河,形成這條中華民族母親河的第二大支流。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其實,"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的神話傳說在交城、文水、汾陽子夏山一帶均代代流傳,早已家喻戶曉。千百年來,中國老百姓念念不忘這位征服自然、為民造福的英雄,以至於成為古代至今流傳最廣、內容最豐富的一個神話故事,故事是震撼人心的。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所以子夏山上有"拴船橛"也不是"天方夜譚",它是古人的生活必需品,況且有人見過,就信其有不信其無吧。"三分歷史,七分神話",我們也不必細究。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至於說到大禹治水來過子夏山否,那可是距今4000多年的事了,很難說清,也不必考證,就讓這傳說和大禹治水的精神鼓舞和激勵著我們為了追求美好生活,改變自身命運,克服困難,艱苦奮鬥,不斷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推進社會文明進程吧。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三、 有關子夏山的功勞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子夏山作為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提供給當地人民必要的生存空間的同時,也提供給他們必需的物質資源。如土地、溪流、洞穴、森林、牧草、藥材、動物、礦產等等。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由於森林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所以它有"吞吐雨水"的功能;由於它有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新鮮空氣的功能,又被科學家稱為"吞碳吐氧機"。作為地球的綠色之肺,在維護生態環境方面功勞卓著和不可取代。而正由於子夏山茂盛的森林和植被,才有了截岔地區"牛鬥虎的故事"、"馮加喜打豹子"、"西社村的白虎峁和正月十七的老虎節"和傳說、地名和節日等。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截岔地區被子夏山等山峰環抱,形成了山間小盆地,正鑑於此,四周的高山阻擋了寒流的侵襲,使處於溫帶季風氣候的此地氣候溫暖溼潤,日照充足,降水適中,無霜期長,一年兩茬,農業生產發達。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子夏山和截岔盆地在形成以後曾經被水反覆淹沒,那些曾經存在過的海、湖河流中,曾經生活過的大量生物死亡以後被埋入淤泥中,就會成為形成煤炭的物質基礎。所以,子夏山和截岔地區的石炭紀、二疊紀含煤層較多,如東北側的西則溝、郭家背後、黑沙坪、上房溝、吳家溝和西社、陽灣、莊頭、牛家溝淺煤層帶等,深層還有豐富的煤藏量,形成了以山西西山煤田截岔地區為中心的"東社礦區"。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西山煤田,共劃分為四個礦區即西山礦區、古交礦區、清交礦區和東社礦區。面積1353平方公里,探明儲量193億噸,其中焦煤80億噸,貧煤62億噸,瘦煤25億噸、肥煤20億噸,無煙煤6億噸。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東社礦區,位於西山煤田的西南邊緣,跨交城、文水兩縣,面積533平方公里,北與古交礦區接壤,東以瓦窯河與清交礦區毗鄰,西部以煤層露頭線為界,南部邊界為清交斷層。含煤地層總厚度131米,共含煤8-13層,基中含主要可採煤層4層,煤種有焦煤、肥煤、瘦煤、無煙煤等。煤質較優,灰分最低,含10%左右,硫分也不高,煤的發熱量一般在8000大卡/公斤左右。主要用於冶金、化工。

東社礦區由於煤層埋藏較深,且屬於煤層邊端,還未成規模開採。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煤可以帶來火,作為燃料和取暖,給截岔地區人民生活帶來溫暖和安全,煤作為能源,可以給我們帶來財富,推動人類的進步,這是大自然的恩賜。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也正由於子夏山的地質形成條件,石灰岩資源十分豐富,截岔地區也成為交城縣的建材基地。根據目前發現和開採的還有鉛、銀、鐵、鎂、石膏、石英石等礦產。石灰岩主要是在淺海的環境下形成的,湖海中所沉積的碳酸鈣,在失去水分以後,緊壓膠結起來而形成的岩石,稱為石灰岩,是優質的水泥原料。這是截岔地區的主導產業和主要的經濟來源,也是子夏山地區的主要礦產。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截岔地區水泥廠林立,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經過歷年整頓後,至今水泥行業仍占主導地位。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如果你從百度衛星地圖上仔細觀察,從截岔地區西社鎮開始,經陽灣村、莊頭村、牛家溝村、東莊村、土塔村、靛頭村、小南峪村、石堂溝到神堂村,為一條長約16公里的白色石灰岩開採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造成了子夏山的損傷和植被的破壞。這也說明子夏山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一樣的地質結構,一樣的礦藏,一樣的傳說,一樣的人文歷史。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除以上作用外,子夏山珍貴的地質遺存、潛藏的巨大旅遊開發價值是十分可貴的。

由上述敘述可知,截岔地區附近的子夏山等山嶽上有從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所有五個地質年代的地層出露,對研究呂梁山、子夏山、截岔地區、文峪河等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是真正的"呂梁古董",是珍貴的地質遺存。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子夏山既有秀麗的自然風光,也有深厚的人文景觀,只要簡單開發,必然光彩照人,可以說資源是豐富的,潛力是巨大的。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二0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話說呂梁名山——子夏山

  參考資料

1、 夏肇庸修,許惺南纂,光緒八年版《交城縣誌》(1882)

2、 燕居謙主編,《交城縣誌》,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年9月

3、 山西省文峪河水利管理局編,《文峪河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4、 田瑞主編,《交城縣地名辭典》,1993年7月

5、 張林輝,《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黑龍溝黑龍王的傳說》,2014年10月

6、 張國林,《牛鬥虎的故事》,2012年12月

7、 韓寶義(老亦不老),《一個村莊的老虎回憶》,2006年5月

8、 任續義《西社鎮地質概況》,2015年6月

9、 馬 超《黑龍爺的故事座談錄音整理》,2014年6月

10、 遊如俊、韓旺《發生在米家莊的一件軼事》,2014年5月

11、 呂世宏所著的《汾上訪古揭祕山西曆史地理之謎》

12、 王學禮,《子夏與文水》,太原日報,2015年3月

13、 張根成主編,《呂梁名人傳略》,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