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編輯:大臉貓 熱線電話||5369528、5369523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在民間傳說中,關於八仙的故事不在少數,並出現了像是《東遊記》的小說和各種關於八仙的影視劇。而在八仙中,流傳故事最多的當屬呂洞賓。

呂洞賓在八仙排行中雖不是“老大”,但是他的影響卻是其他七仙無法相匹的。呂洞賓也是八仙中與泰山關係最密切的一位,在泰山,就有祭祀呂洞賓的呂祖殿、呂祖洞,在泰山周邊現在仍有點化神虯、大鬧蟠桃會、度化樑灝等傳說流傳。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呂祖洞中祀回翁

點化神虯回龍宮

泰山腳下有一廟宇,叫做王母池,過王母池往東走,有一個不大的小山洞,山洞面積約10平方米左右,洞內有灶臺、燭臺等,供奉著呂洞賓,相傳是呂洞賓曾經修仙的山洞,因此叫做呂祖洞。

洞內還有宋人偽書的《呂祖詩二首》,其中一首曰:“昔日曾遊此,如今九十春,紅塵多少客,誰是識予人?”雖然呂洞賓得道成仙,有了點石成金的本領,但從留下的詩中也不難看出獨往獨來的寂寞與冷清。呂祖洞雖然位於香火旺盛的王母池東側,洞也非常狹小,需要彎腰進入,但呂祖洞的香火依舊不斷,時常有人前來燒香祈福。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昔年留字識曾來,事滿華夷通九垓。無賴蛟虯識我字,故留蹤跡不沉埋。”

呂祖洞旁,有一個小水灣,叫做虯在灣,水中有一條神虯在溪澗中修煉,神虯能興風作雨,每逢天旱,便普降甘霖,為四鄰八鄉做了不少好事,人們都非常感激他。因為與毗鄰呂祖洞,神虯可以說是呂洞賓的鄰居。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傳說,有一天,呂洞賓從外邊回來,被泰山的景色所陶醉,就拿來筆墨,在東邊小山的石壁上龍飛鳳舞地開始書寫。神虯看到呂洞賓寫的起勁,就變成了一個小孩,偷偷在他後面一字一句地跟著唸了起來。呂洞賓回頭一看,見一小孩搖頭晃腦地吟他的詩,覺得這小孩挺有意思,就和他開了個玩笑,在他臉上輕輕一點。這一點不要緊,只見狂風驟起,天昏地暗,有一水柱從潭中騰空而起,那神虯乘風飛去。

原來,神虯眼睛有些毛病,所以從龍宮遷居在此,呂洞賓此時已修煉成仙,他這一筆,正好點在神虯的眼上,神虯頓覺耳聰目明,眼睛好了,就重返龍宮了。不久,風住浪止,水灣中又回覆平靜,呂洞賓此刻才明白,那小孩就是水中神虯所變。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小蓬萊得道成仙

蟠桃會上送牡丹

相傳,呂洞賓在呂祖洞修煉了 90 餘年,後經過八仙橋,到達有小蓬萊之稱的王母池得道成仙。而在王母池中,有一座建築,名為七真殿,因為殿內主祀呂洞賓,七真殿又叫呂祖殿。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在民間,還流傳著王母與呂洞賓的故事。據說,有一年王母娘娘過生日,照例在瑤池舉辦了蟠桃大會,大會名義上是請各路神仙前來赴宴,但實際上王母心裡也有個小算盤,她打算收點壽禮,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各路神仙收到王母請客的紅帖,開始翻箱倒櫃,東借西借,千方百計送上一份厚禮。可偏偏呂洞賓不太買賬,一個子兒也沒花,只掐了一朵牡丹送到王母駕前,王母嘴上不說,心理卻是不痛快,暗生一計,要給呂洞賓點顏色看看,以儆效尤。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宴席擺好後,按照王母指定的座位,眾仙依次入座,排到最後,單單沒有呂洞賓的座位。呂洞賓氣不過,連飲幾杯,藉著酒勁,走到王母面前,問她為什麼一樣的客人兩樣的待遇。王母見呂洞賓問,便藉機拍案而起,質問呂洞賓身為散仙,卻六根不淨,酒色財氣無有不沾,不配做神仙。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王母以為先發制人,揭了對方的短,就能讓呂洞賓無地自容,但誰知道呂洞賓不僅沒有愧色,反而仰天大笑,戲謔地說:“要說酒色財氣,比比王母,小仙還自愧不如。遠的不說,就說今天這蟠桃大會,上陳瓊漿玉液,下列歌舞美女,也算得有酒有色。眾仙獻壽,多有奇珍異寶,您也發財不小。就我呂洞賓一個未肯趨炎附勢,你就大動肝火,氣兒也不算小啊!”

被呂洞賓這麼一攪和,弄得眾仙不歡而散,把王母氣得直翻白眼,從此以後,再也不到泰山設會慶壽。呂洞賓也一氣之下離開泰山,到海外仙山雲遊散心。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白氏郎憤而離家

走遍山川裝萬仙

從紅門處徒步登泰山,必然會經過萬仙樓,但很少有人會關注萬仙樓,但殊不知在民間傳說中,萬仙樓還與呂洞賓有關。

在民間,流傳著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傳說,據說他們還生了個兒子,取名白氏郎。白牡丹原來也在泰山修煉,後來忍受不了別人的嘲弄,就和兒子搬到了泰山南邊的徂徠山居住。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白氏郎由於沒有名正言順的父親,從小就受欺負。一年臘月二十三,白氏郎又在外受欺負哭著回了家,白牡丹在家裡正為買不起酒菜犯愁,見白氏郎又從外面哭著回來,鼻子都讓人打破了,十分難過,順勢抓起燒火棍照著灶王爺出氣,灶王爺被打得鼻青臉腫,便跑到玉皇大帝那裡告狀。玉皇大帝聽了灶君的一面之詞,便吩咐四員大將下凡懲罰白氏郎。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之後一天白氏郎正在院中劈柴,一個悶雷過後,白氏郎隨聲倒地,天兵天將下凡懲罰白氏郎,白氏郎經過脫胎換骨般的疼痛,從此恨透了灶王爺,也恨透了所有神仙,他發誓要把所有的神仙都扣押起來。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想要報仇的白氏郎拿起自己上山裝水用的葫蘆,把灶王爺裝了起來,之後就告別了母親提著葫蘆走遍全國的名山大川,見廟就進、見神就收,他想收完以後,把他們全都壓在泰山底下。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把萬仙裝進葫蘆後,白氏郎來到泰山,剛過紅門不遠,迎面走來一位鶴髮童顏的老人,得知老人是他的生父呂洞賓後,白氏郎大吃一驚,手中的葫蘆掉在地上摔成了兩半,各路神仙都連滾帶爬地向旁邊的一個大石洞擠去,呂洞賓數也數不過來,就把它取名為千佛洞,後人又在那裡起樓造閣,順呂祖之意取名萬仙樓。

見到了父親後,白氏郎內心難過,跪在呂洞賓面前把母子兩人多年來的遭遇告訴了他。呂洞賓聽了後,就把一把斷煩惱、避磨難、呼風喚雨的青龍寶劍交給了白氏郎,囑咐他照顧好母親,就把他送回了徂徠山。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巧記求助文曲星

仙人橋上度樑灝

從山下到山頂,許多地方都留下了呂洞賓的傳說故事。碧霞祠東南的仙人橋,就是因呂洞賓得名。在傳說中,呂洞賓因為三戲白牡丹觸怒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下令在某日的午時三刻將呂洞賓斬首。呂洞賓不甘心就這麼了此一生,便想了一計,找樑灝幫忙。樑灝是文曲星下凡,考場上屢試不第,就連秀才都還沒考中,但他那尺把粗的筆管,卻是個藏身的好地方。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呂洞賓找到樑灝,說明來意,向樑灝乞求道:“求老兄救我一命,他日,我保你科場高中。”呂洞賓告訴樑灝,只要到了行刑斬首的那天,不管是風狂雷緊,還是鬼哭狼嚎,樑灝只要握緊筆管不停地寫,不鬆手,便能救下他。樑灝見是散仙呂洞賓,要求也很簡單,就應了下來。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到了行刑這天,天空便滾雲翻墨,狂風大作,地動山搖,電閃雷鳴,彷彿馬上就要天崩地裂。樑灝記住了呂洞賓說的話,緊緊握住手中的筆管不停地書寫。午時三刻過後,窗外風住雷止,麗日當空,樑灝也已經洋洋灑灑寫了幾十張紙。此時,呂洞賓現身感謝樑灝,對樑灝說第二年保證他高中狀元后飄然離去。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第二年,樑灝進京趕考,果然中了狀元。但皇帝見他年事已高,便賜給他許多金銀財物,讓他衣錦還鄉。因為樑灝曾經發誓,如果今生能中頭名狀元,就給碧霞元君親自掛袍進香,便挑了一天登山還願。樑灝還完願,聽到遠處好象有人叫他,便尋聲找去。只見呂洞賓端坐在仙人橋上向他招手,想要報答樑灝的救命之恩,帶他走過仙人橋成仙。但當時樑灝年齡已經不小了,擔心爬不上這懸崖峭壁,便婉言謝絕,呂洞賓只好一人從橋上飛走了。也正是因此,這座橋被命名為仙人橋。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西溪美景醉遊人

王旭巧對呂洞賓

西溪是泰山自然風光的精粹所在。它因山勢而得溪的勸快,潭的沉靜,瀑的狂放,又因水的存在而得草木之蔥蘢,煙雲之飄逸。清麗雋美的溪聲山色,不知醉倒了多少遊人。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元朝時候,東平出了位豁達灑脫的詩人王旭,他生性好遊,常常放浪于山水之間。王旭來到泰山,為西溪的景色所所迷醉,面對如此靜謐清幽的美景,不忍帶上眾人攪擾,獨自沿西溪信步漫遊,陶醉在“窈然而深,蔚然而秀”的景色之中。正當王旭忘情地沉醉在這無人之境的時候,迎面―位白髮長者飄然而至,立在王旭的面前笑而問曰:“東平賢士多,客官是王旭?”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王旭面對這位陌生的長者,心中十分詫異,但為了不失於禮,他還是上前躬身作揖,請教長者姓名。長者並不忙著作答,仍是笑容滿面、不慌不忙地口出一聯:“東平湖,湖東平,俊傑千百萬,當世又出小漢卿。”

小漢卿是指當時可與關漢卿相比的東平又一名士高文秀。王旭聽後,知道長者是在考自己,他也稍作思索,便道出下聯:“鳳凰山,山鳳凰,名碑七十二,遠古曾葬老堯。王”長者聽罷,連連稱善,未與王旭作別,隨手扔下一個寫有“呂洞賓”的黃綢子,便騰起一片祥雲乘風而去。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王旭經過與仙人的對話,面對西溪景色,似有所悟,靈感頓至,吟成一首《西溪》詩:“我愛西溪好,披雲獨往來。一川煙景合,三面畫展開。溥俗無高隱,清時有逸才。近巖多隙地,松竹更須栽。”詩寫得清麗,的確有仙風道骨的飄逸,不愧為經過仙家指點的好詩。

呂洞賓在泰山的那些事

*版權聲明:公眾號如需轉載泰山工作室原創內容,請後臺聯繫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