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十九回,講呂布兵敗下邳被殺。對於呂布的死,簡單談談~

從曹操來看,一開始的時候他還是想留住呂布,併為自己使用的。

第一、呂布是一員虎將。虎牢關伐董卓時,關東聯軍那麼多名將都死在了他的手裡,即使是後來劉關張哥仨一起上,溫侯也是精神抖擻、不慌不忙以一敵三。可見呂布的功夫還是可以的。

劉備為什麼一定要弄死呂布

第二,從當時的環境上看,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北有袁紹,南有袁術、劉表、孫策,西有馬騰、韓遂等輩。曹操被夾在中間,雖“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萬一群雄聯手一起討伐他,以他當時的實力還真招架不住。因此,為了使自己發展壯大,就要有人。只要有人,隊伍就可壯大,地盤就會越來越大,勢力就會一天天的增長。像呂布這樣的人才,正是曹操所需要的,需要他為自己東奔西走,南征北戰。

第三,為了將來對付袁紹。

從當時的整個實力看,袁紹無外乎是最強大的,地跨四州,帶甲百萬,文臣如雨,猛將如雲,且燕趙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受惠於袁士多年,必效死命。因此,袁紹可謂雄霸一方。

呂布自長安突圍之後,轉戰各處,寄人籬下,曾經投奔過袁紹,並與其一起共破張燕。因此對袁軍的虛實多少是知道一些的。再有袁紹手下張合、高覽皆世之名將,顏良、文丑更是勇冠三軍。相反,曹操手下雖不乏夏侯墩、夏侯淵、曹洪、曹仁、李典、樂進等名將,但是因地緣環境所限,各自面對的都是其他群雄,不便統一集中。因此,曹操需要一個武功高強可獨當一面的人。因此,收降呂布,可在與袁紹決戰時使用。

劉備為什麼一定要弄死呂布

第四,暗防劉備

劉備因失徐州而投曹操,曹公明知劉備乃天下梟雄,為不失天下人心而收之。但是,他知道劉備終不肯久居於人下,早晚必為心腹大患。因此,為了不長他人之勢,自己此時何不收了他呢。

第五、怕人暗算,做貼身護衛

呂布自跟董卓之後,凡董卓上朝呂布必持戟帶甲士跟隨,以防不測。當伍莩行刺董卓未遂之後。也是呂布先制服的他。

曹操自宛城之戰失去典韋后,痛心不已。自挾天子把持朝政以來,外人皆視曹操與董卓無二。因此,曹操需要一個武功好,又有威名的人能夠保護自己。身邊的夏侯墩、夏侯淵、曹洪、曹仁、李典、樂進等都有各自的任務,正當他為自己犯愁時,呂布的被俘,給他帶來了解決問題的機會。

正因為上述五點,所以當呂布說:“明公所慮者,布也。今布已服,~~~~公為主將,布副之,何愁天下不平”時,曹操憂鬱了一下,轉身問身邊的劉備,想聽聽他的意見。

劉備為什麼一定要弄死呂布

但是劉皇叔的一劑“借刀殺人”玩的真是精彩,乾淨利索。一句話就讓曾經不可一世的溫候命喪黃泉。那麼劉備為什麼要借曹操的刀殺呂布?

第一、曹操不是董卓

曹操要比董卓聰明得多。雖然他自己也是好色之徒,但是有了董卓之死、宛城之敗後,曹操絕不會再在同一塊石頭上跌倒。

劉備為什麼一定要弄死呂布

第二、解除後顧之憂

劉備的目標是興復漢室。但是憑他現在手中兵不過三千,將不過關張,這點實力要想重振漢室,那是任重而道遠。因此,他不斷地投靠比較有實力的地方勢力,一則為保自身,二則是趁機借勢打擊政敵,前期跟隨公孫瓚討伐董卓,後來在曹操眼皮底下參加董承的“衣帶詔”事件。

如果此時的曹操真的收降了呂布,那對於當時的曹操來講無異於如虎添翼,以後在想除掉他就更難了。

這是其一,其二對於劉備而言,當時曹操的實力已經夠強大的了,手裡有漢獻帝,取得了政治上的資本,帳下更有夏侯敦、夏侯淵、曹仁、曹洪等名將,可謂兵精將勇。如果在加上一個呂布,那就更難對付了。

劉備為什麼一定要弄死呂布

第三,官報私仇

當初呂布無家可歸來投劉備時,是劉備讓出小沛讓他居住。因張飛打了他岳丈,他聽從陳宮之言,夜襲徐州。使得劉備失了城池家小,沒有了後方根據地。即使後來呂布讓劉備再回小沛駐守,但他的一句“屈身守分,以待天時。”道出了他的心理想法。呂布咱先把這筆帳記下,來日方長,總有一天,我要找你算帳。所以後來,當曹操興兵討伐呂布時,劉備“奉明公命,敢不夙夜用心。”毫不猶豫地加入曹操隊伍中來,嚴兵整甲,待命以為前驅。

可憐的呂布到了此時,仍抱有幻想,天真地認為劉備一定會替他求情的,因為他曾經轅門射戟救過劉備。但是他錯了,他現在的情況和劉備當時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呂布現在是並敗被俘,原因是他只聽妻妾言,不聽戰將計,致使人心背離。劉備當時雖然是兵微將寡,但是上下一心,面對紀靈十萬大軍能同仇敵愾,即使戰敗,關張也會死保他撤退的,或回平原,或投曹操。憑劉備的名氣,與他人沒什麼間隙,口碑不錯,即使是曹操也不會因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所以他走哪都會受到好的招待。而呂布向來被人認為是反覆無常,降則傷人,今日好不容易逮著,不弄死才怪呢。

劉備為什麼一定要弄死呂布

一句“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讓呂布身首異處,曹、劉二人合夥除掉了呂布。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