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
"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跟瀘州的老前輩聊天既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有時候又是一件比較沮喪的事情,當他們給我講述瀘州的歷史和過去,那些輝煌的成就時候,讓我無比嚮往,巴不得馬上去瞻仰一番,但是大多數都已經消失不見,這種感覺就非常令我沮喪,還有的根本不知道它們的現狀。比如瀘州的一些近現代的典型建築,具有獨特風格,在眾多的建築物中獨樹一幟,反映了當時建築藝術的特點及達到一定的水平,有的還帶有紀念意義。

今天我特意整理了一部來給大家分享,如果你知道它們最終的歸宿和結果還請留言賜教。

"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跟瀘州的老前輩聊天既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有時候又是一件比較沮喪的事情,當他們給我講述瀘州的歷史和過去,那些輝煌的成就時候,讓我無比嚮往,巴不得馬上去瞻仰一番,但是大多數都已經消失不見,這種感覺就非常令我沮喪,還有的根本不知道它們的現狀。比如瀘州的一些近現代的典型建築,具有獨特風格,在眾多的建築物中獨樹一幟,反映了當時建築藝術的特點及達到一定的水平,有的還帶有紀念意義。

今天我特意整理了一部來給大家分享,如果你知道它們最終的歸宿和結果還請留言賜教。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楊氏節孝和好善樂施坊

原來位於瀘州市市中區(今天江陽區)南城鄉飛躍村。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座東向西。石質。三重簷雲柱5門6柱,以中心牌坊為基點,左右向兩邊自伸出兩道石柱,形成5道牌坊的群體,共有6幅對聯。正面前額上書“節孝”二字,陰刻祥雲上有九龕瓷造像坊通高10米,寬7.4米,深3.1米。石刻圖案基本保存完整,上有飛天、人物、飛龍等鏤空深浮雕圖案,滴永上有8個立式龜身龍頭圖案,保存基本完好。該牌坊建築結構獨特,門楣上陰刻楷書“好善樂施”四字。1985年12月18日由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今天它的情況呢?百子圖沒有了,宏道堂改建了,牌坊也被拆遷到了洞賓亭,跟原來的模樣呢?請老一輩的人指點。

"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跟瀘州的老前輩聊天既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有時候又是一件比較沮喪的事情,當他們給我講述瀘州的歷史和過去,那些輝煌的成就時候,讓我無比嚮往,巴不得馬上去瞻仰一番,但是大多數都已經消失不見,這種感覺就非常令我沮喪,還有的根本不知道它們的現狀。比如瀘州的一些近現代的典型建築,具有獨特風格,在眾多的建築物中獨樹一幟,反映了當時建築藝術的特點及達到一定的水平,有的還帶有紀念意義。

今天我特意整理了一部來給大家分享,如果你知道它們最終的歸宿和結果還請留言賜教。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楊氏節孝和好善樂施坊

原來位於瀘州市市中區(今天江陽區)南城鄉飛躍村。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座東向西。石質。三重簷雲柱5門6柱,以中心牌坊為基點,左右向兩邊自伸出兩道石柱,形成5道牌坊的群體,共有6幅對聯。正面前額上書“節孝”二字,陰刻祥雲上有九龕瓷造像坊通高10米,寬7.4米,深3.1米。石刻圖案基本保存完整,上有飛天、人物、飛龍等鏤空深浮雕圖案,滴永上有8個立式龜身龍頭圖案,保存基本完好。該牌坊建築結構獨特,門楣上陰刻楷書“好善樂施”四字。1985年12月18日由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今天它的情況呢?百子圖沒有了,宏道堂改建了,牌坊也被拆遷到了洞賓亭,跟原來的模樣呢?請老一輩的人指點。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牛場上石牌坊群

位於瀘州市原來市中區(今日屬於龍馬灘區)魚塘鎮一心村西南1公里處。牌坊群共分兩座:1號坊頂部毀;2號坊保存完好;均座北朝南呈縱式排列,座落在牛場路中央。

1號坊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頂部為雙重簷4柱3門3滴水,寬8米,厚2.3米,高8.4米;除毀損部分外,坊上雕刻圖案,題刻皆保存完好。

2號坊為“孫宋孺人節孝坊”,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頂部為3重簷,4柱3門滴水,寬2米,厚2.2米,高10.4米。坊上有24龕石刻圖案及題刻,其內容為人物、花鳥、山水等圖案、刻工精細,造型優類,栩栩如生,嚴保存完好,1983年由地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據說在石堡灣的戒毒所處,不知道是否還能查看,還是已經搬遷?

"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跟瀘州的老前輩聊天既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有時候又是一件比較沮喪的事情,當他們給我講述瀘州的歷史和過去,那些輝煌的成就時候,讓我無比嚮往,巴不得馬上去瞻仰一番,但是大多數都已經消失不見,這種感覺就非常令我沮喪,還有的根本不知道它們的現狀。比如瀘州的一些近現代的典型建築,具有獨特風格,在眾多的建築物中獨樹一幟,反映了當時建築藝術的特點及達到一定的水平,有的還帶有紀念意義。

今天我特意整理了一部來給大家分享,如果你知道它們最終的歸宿和結果還請留言賜教。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楊氏節孝和好善樂施坊

原來位於瀘州市市中區(今天江陽區)南城鄉飛躍村。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座東向西。石質。三重簷雲柱5門6柱,以中心牌坊為基點,左右向兩邊自伸出兩道石柱,形成5道牌坊的群體,共有6幅對聯。正面前額上書“節孝”二字,陰刻祥雲上有九龕瓷造像坊通高10米,寬7.4米,深3.1米。石刻圖案基本保存完整,上有飛天、人物、飛龍等鏤空深浮雕圖案,滴永上有8個立式龜身龍頭圖案,保存基本完好。該牌坊建築結構獨特,門楣上陰刻楷書“好善樂施”四字。1985年12月18日由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今天它的情況呢?百子圖沒有了,宏道堂改建了,牌坊也被拆遷到了洞賓亭,跟原來的模樣呢?請老一輩的人指點。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牛場上石牌坊群

位於瀘州市原來市中區(今日屬於龍馬灘區)魚塘鎮一心村西南1公里處。牌坊群共分兩座:1號坊頂部毀;2號坊保存完好;均座北朝南呈縱式排列,座落在牛場路中央。

1號坊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頂部為雙重簷4柱3門3滴水,寬8米,厚2.3米,高8.4米;除毀損部分外,坊上雕刻圖案,題刻皆保存完好。

2號坊為“孫宋孺人節孝坊”,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頂部為3重簷,4柱3門滴水,寬2米,厚2.2米,高10.4米。坊上有24龕石刻圖案及題刻,其內容為人物、花鳥、山水等圖案、刻工精細,造型優類,栩栩如生,嚴保存完好,1983年由地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據說在石堡灣的戒毒所處,不知道是否還能查看,還是已經搬遷?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湯家公館

位於瀘州市江陽區三聖城垣10號,後為瀘州市百貨站職工宿舍,建於清末座南向北,二重堂四合院佈局,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門、前廳和後殿,保存完整。佔地面積730平方米。

大門:早期被毀,後存為磚石結構,大門高2.56米,寬2.32米;

前廳:木結構單検懸山式屋頂,穿逗樑架,5穿用6柱,面3間1.2米,進深2間6.64米,通高約10米,用2.5米直徑的園形木柱承重;

後殿:木結構單簷懸山式屋頂。穿鬥式樑架,4穿用4柱,面闊3間17.2米,進深2間12.7米,通高約10米,用2.5米直徑的園形木柱承重。垂帶式三級踏道,素面臺基高0.38米。整個其時候建築保存完整,瓦當、滴水均保存完好。廂房已改為磚牆。簷柱均有人物、走獸等精美雕刻,吊簷均有花草鏤空雕刻。鼓錘式柱礎。有器形、梅花、蝙蝠、牡丹花紋花窗等,為當時瀘州保存較好的民居建築之一。

我想問一下今天呢?去哪裡了?還在嗎?

"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跟瀘州的老前輩聊天既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有時候又是一件比較沮喪的事情,當他們給我講述瀘州的歷史和過去,那些輝煌的成就時候,讓我無比嚮往,巴不得馬上去瞻仰一番,但是大多數都已經消失不見,這種感覺就非常令我沮喪,還有的根本不知道它們的現狀。比如瀘州的一些近現代的典型建築,具有獨特風格,在眾多的建築物中獨樹一幟,反映了當時建築藝術的特點及達到一定的水平,有的還帶有紀念意義。

今天我特意整理了一部來給大家分享,如果你知道它們最終的歸宿和結果還請留言賜教。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楊氏節孝和好善樂施坊

原來位於瀘州市市中區(今天江陽區)南城鄉飛躍村。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座東向西。石質。三重簷雲柱5門6柱,以中心牌坊為基點,左右向兩邊自伸出兩道石柱,形成5道牌坊的群體,共有6幅對聯。正面前額上書“節孝”二字,陰刻祥雲上有九龕瓷造像坊通高10米,寬7.4米,深3.1米。石刻圖案基本保存完整,上有飛天、人物、飛龍等鏤空深浮雕圖案,滴永上有8個立式龜身龍頭圖案,保存基本完好。該牌坊建築結構獨特,門楣上陰刻楷書“好善樂施”四字。1985年12月18日由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今天它的情況呢?百子圖沒有了,宏道堂改建了,牌坊也被拆遷到了洞賓亭,跟原來的模樣呢?請老一輩的人指點。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牛場上石牌坊群

位於瀘州市原來市中區(今日屬於龍馬灘區)魚塘鎮一心村西南1公里處。牌坊群共分兩座:1號坊頂部毀;2號坊保存完好;均座北朝南呈縱式排列,座落在牛場路中央。

1號坊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頂部為雙重簷4柱3門3滴水,寬8米,厚2.3米,高8.4米;除毀損部分外,坊上雕刻圖案,題刻皆保存完好。

2號坊為“孫宋孺人節孝坊”,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頂部為3重簷,4柱3門滴水,寬2米,厚2.2米,高10.4米。坊上有24龕石刻圖案及題刻,其內容為人物、花鳥、山水等圖案、刻工精細,造型優類,栩栩如生,嚴保存完好,1983年由地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據說在石堡灣的戒毒所處,不知道是否還能查看,還是已經搬遷?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湯家公館

位於瀘州市江陽區三聖城垣10號,後為瀘州市百貨站職工宿舍,建於清末座南向北,二重堂四合院佈局,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門、前廳和後殿,保存完整。佔地面積730平方米。

大門:早期被毀,後存為磚石結構,大門高2.56米,寬2.32米;

前廳:木結構單検懸山式屋頂,穿逗樑架,5穿用6柱,面3間1.2米,進深2間6.64米,通高約10米,用2.5米直徑的園形木柱承重;

後殿:木結構單簷懸山式屋頂。穿鬥式樑架,4穿用4柱,面闊3間17.2米,進深2間12.7米,通高約10米,用2.5米直徑的園形木柱承重。垂帶式三級踏道,素面臺基高0.38米。整個其時候建築保存完整,瓦當、滴水均保存完好。廂房已改為磚牆。簷柱均有人物、走獸等精美雕刻,吊簷均有花草鏤空雕刻。鼓錘式柱礎。有器形、梅花、蝙蝠、牡丹花紋花窗等,為當時瀘州保存較好的民居建築之一。

我想問一下今天呢?去哪裡了?還在嗎?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真原堂

位於瀘州新江陽區馬路123號,現為天主教愛國委員會駐地,始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座西向東,兩重堂四合院佈局,現存大門、前殿和後殿,總佔地面積719平方米。

大門:四重簷十滴水帷幔式,門高3.7米,寬2.1米,正額有“教諭萬生”四字,門兩側對聯為:“盛世崇文且喜普天聆至理,煦朝重道直從此地究根源。”大門烽火牆高1.2米,寬2.6米,保存完整。

前殿:木結構單簷懸山寺屋頂,穿鬥式樑架,三穿用七柱,面闊5間21米,進深6.6米通高10米,素面臺基高0.8米。垂帶式踏道5級,中間正樑上有“光緒二年”楷書字樣。

後殿:木結構單簷懸山式屋頂,穿鬥式樑架,3穿用7柱,面闊8間21米,進深6間16.9米,通高10米,素面臺基高0.7米,垂帶式踏道3級,後殿花窗為宮廷式,屋頂為藻井式。整個建築保存完整,用房已改為磚牆,柱上有精美雕刻,後殿祭臺前有三座祭壇,為楠木,雕花豐富面精美,正中一座祭壇雕刻“東門”圖案。這個地方現在還算保持完整,因為有人管理和維護。

"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跟瀘州的老前輩聊天既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有時候又是一件比較沮喪的事情,當他們給我講述瀘州的歷史和過去,那些輝煌的成就時候,讓我無比嚮往,巴不得馬上去瞻仰一番,但是大多數都已經消失不見,這種感覺就非常令我沮喪,還有的根本不知道它們的現狀。比如瀘州的一些近現代的典型建築,具有獨特風格,在眾多的建築物中獨樹一幟,反映了當時建築藝術的特點及達到一定的水平,有的還帶有紀念意義。

今天我特意整理了一部來給大家分享,如果你知道它們最終的歸宿和結果還請留言賜教。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楊氏節孝和好善樂施坊

原來位於瀘州市市中區(今天江陽區)南城鄉飛躍村。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座東向西。石質。三重簷雲柱5門6柱,以中心牌坊為基點,左右向兩邊自伸出兩道石柱,形成5道牌坊的群體,共有6幅對聯。正面前額上書“節孝”二字,陰刻祥雲上有九龕瓷造像坊通高10米,寬7.4米,深3.1米。石刻圖案基本保存完整,上有飛天、人物、飛龍等鏤空深浮雕圖案,滴永上有8個立式龜身龍頭圖案,保存基本完好。該牌坊建築結構獨特,門楣上陰刻楷書“好善樂施”四字。1985年12月18日由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今天它的情況呢?百子圖沒有了,宏道堂改建了,牌坊也被拆遷到了洞賓亭,跟原來的模樣呢?請老一輩的人指點。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牛場上石牌坊群

位於瀘州市原來市中區(今日屬於龍馬灘區)魚塘鎮一心村西南1公里處。牌坊群共分兩座:1號坊頂部毀;2號坊保存完好;均座北朝南呈縱式排列,座落在牛場路中央。

1號坊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頂部為雙重簷4柱3門3滴水,寬8米,厚2.3米,高8.4米;除毀損部分外,坊上雕刻圖案,題刻皆保存完好。

2號坊為“孫宋孺人節孝坊”,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頂部為3重簷,4柱3門滴水,寬2米,厚2.2米,高10.4米。坊上有24龕石刻圖案及題刻,其內容為人物、花鳥、山水等圖案、刻工精細,造型優類,栩栩如生,嚴保存完好,1983年由地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據說在石堡灣的戒毒所處,不知道是否還能查看,還是已經搬遷?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湯家公館

位於瀘州市江陽區三聖城垣10號,後為瀘州市百貨站職工宿舍,建於清末座南向北,二重堂四合院佈局,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門、前廳和後殿,保存完整。佔地面積730平方米。

大門:早期被毀,後存為磚石結構,大門高2.56米,寬2.32米;

前廳:木結構單検懸山式屋頂,穿逗樑架,5穿用6柱,面3間1.2米,進深2間6.64米,通高約10米,用2.5米直徑的園形木柱承重;

後殿:木結構單簷懸山式屋頂。穿鬥式樑架,4穿用4柱,面闊3間17.2米,進深2間12.7米,通高約10米,用2.5米直徑的園形木柱承重。垂帶式三級踏道,素面臺基高0.38米。整個其時候建築保存完整,瓦當、滴水均保存完好。廂房已改為磚牆。簷柱均有人物、走獸等精美雕刻,吊簷均有花草鏤空雕刻。鼓錘式柱礎。有器形、梅花、蝙蝠、牡丹花紋花窗等,為當時瀘州保存較好的民居建築之一。

我想問一下今天呢?去哪裡了?還在嗎?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真原堂

位於瀘州新江陽區馬路123號,現為天主教愛國委員會駐地,始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座西向東,兩重堂四合院佈局,現存大門、前殿和後殿,總佔地面積719平方米。

大門:四重簷十滴水帷幔式,門高3.7米,寬2.1米,正額有“教諭萬生”四字,門兩側對聯為:“盛世崇文且喜普天聆至理,煦朝重道直從此地究根源。”大門烽火牆高1.2米,寬2.6米,保存完整。

前殿:木結構單簷懸山寺屋頂,穿鬥式樑架,三穿用七柱,面闊5間21米,進深6.6米通高10米,素面臺基高0.8米。垂帶式踏道5級,中間正樑上有“光緒二年”楷書字樣。

後殿:木結構單簷懸山式屋頂,穿鬥式樑架,3穿用7柱,面闊8間21米,進深6間16.9米,通高10米,素面臺基高0.7米,垂帶式踏道3級,後殿花窗為宮廷式,屋頂為藻井式。整個建築保存完整,用房已改為磚牆,柱上有精美雕刻,後殿祭臺前有三座祭壇,為楠木,雕花豐富面精美,正中一座祭壇雕刻“東門”圖案。這個地方現在還算保持完整,因為有人管理和維護。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鐘鼓樓

位於瀘州市江陽區花園路前臨迎暉路,右為原文化宮,左為原瀘化廠招待所,背靠原來省公安管理幹部學院。現在就在原址只是周圍變化太大,以上說的前後左右都不是原來的模樣了。

始建於明嘉靖十六年(1587),稱大觀臺;民國17年(1928)重建,1982年維修。鐘鼓樓原為古典式建築,石殿於民國17年重建為中西式結合的鼓樓,抗戰時期曾被日本侵略軍飛機炸燬數層。

鐘鼓樓為磚石結枃;四級樓閣式,中西結合式建築,座西向東,古地面積126平方米,建築面積41平方米,通高15.2米。樓頂為平頂,呈四邊形,每層邊長均一致、各層均四面開窗,各兩扇。樓身邊長為6.4米,由長0.2米、寬0.1米、厚0.04米的磚呈橫向砌成。

鐘鼓樓的四周地面為八角形素面臺基高1.2米,10級階梯踏道,磚結構欄杆,高0.95米,八角形臺基邊長6.1米1983年,地轄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成了瀘州的地標建築。

"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跟瀘州的老前輩聊天既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有時候又是一件比較沮喪的事情,當他們給我講述瀘州的歷史和過去,那些輝煌的成就時候,讓我無比嚮往,巴不得馬上去瞻仰一番,但是大多數都已經消失不見,這種感覺就非常令我沮喪,還有的根本不知道它們的現狀。比如瀘州的一些近現代的典型建築,具有獨特風格,在眾多的建築物中獨樹一幟,反映了當時建築藝術的特點及達到一定的水平,有的還帶有紀念意義。

今天我特意整理了一部來給大家分享,如果你知道它們最終的歸宿和結果還請留言賜教。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楊氏節孝和好善樂施坊

原來位於瀘州市市中區(今天江陽區)南城鄉飛躍村。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座東向西。石質。三重簷雲柱5門6柱,以中心牌坊為基點,左右向兩邊自伸出兩道石柱,形成5道牌坊的群體,共有6幅對聯。正面前額上書“節孝”二字,陰刻祥雲上有九龕瓷造像坊通高10米,寬7.4米,深3.1米。石刻圖案基本保存完整,上有飛天、人物、飛龍等鏤空深浮雕圖案,滴永上有8個立式龜身龍頭圖案,保存基本完好。該牌坊建築結構獨特,門楣上陰刻楷書“好善樂施”四字。1985年12月18日由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今天它的情況呢?百子圖沒有了,宏道堂改建了,牌坊也被拆遷到了洞賓亭,跟原來的模樣呢?請老一輩的人指點。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牛場上石牌坊群

位於瀘州市原來市中區(今日屬於龍馬灘區)魚塘鎮一心村西南1公里處。牌坊群共分兩座:1號坊頂部毀;2號坊保存完好;均座北朝南呈縱式排列,座落在牛場路中央。

1號坊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頂部為雙重簷4柱3門3滴水,寬8米,厚2.3米,高8.4米;除毀損部分外,坊上雕刻圖案,題刻皆保存完好。

2號坊為“孫宋孺人節孝坊”,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頂部為3重簷,4柱3門滴水,寬2米,厚2.2米,高10.4米。坊上有24龕石刻圖案及題刻,其內容為人物、花鳥、山水等圖案、刻工精細,造型優類,栩栩如生,嚴保存完好,1983年由地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據說在石堡灣的戒毒所處,不知道是否還能查看,還是已經搬遷?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湯家公館

位於瀘州市江陽區三聖城垣10號,後為瀘州市百貨站職工宿舍,建於清末座南向北,二重堂四合院佈局,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門、前廳和後殿,保存完整。佔地面積730平方米。

大門:早期被毀,後存為磚石結構,大門高2.56米,寬2.32米;

前廳:木結構單検懸山式屋頂,穿逗樑架,5穿用6柱,面3間1.2米,進深2間6.64米,通高約10米,用2.5米直徑的園形木柱承重;

後殿:木結構單簷懸山式屋頂。穿鬥式樑架,4穿用4柱,面闊3間17.2米,進深2間12.7米,通高約10米,用2.5米直徑的園形木柱承重。垂帶式三級踏道,素面臺基高0.38米。整個其時候建築保存完整,瓦當、滴水均保存完好。廂房已改為磚牆。簷柱均有人物、走獸等精美雕刻,吊簷均有花草鏤空雕刻。鼓錘式柱礎。有器形、梅花、蝙蝠、牡丹花紋花窗等,為當時瀘州保存較好的民居建築之一。

我想問一下今天呢?去哪裡了?還在嗎?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真原堂

位於瀘州新江陽區馬路123號,現為天主教愛國委員會駐地,始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座西向東,兩重堂四合院佈局,現存大門、前殿和後殿,總佔地面積719平方米。

大門:四重簷十滴水帷幔式,門高3.7米,寬2.1米,正額有“教諭萬生”四字,門兩側對聯為:“盛世崇文且喜普天聆至理,煦朝重道直從此地究根源。”大門烽火牆高1.2米,寬2.6米,保存完整。

前殿:木結構單簷懸山寺屋頂,穿鬥式樑架,三穿用七柱,面闊5間21米,進深6.6米通高10米,素面臺基高0.8米。垂帶式踏道5級,中間正樑上有“光緒二年”楷書字樣。

後殿:木結構單簷懸山式屋頂,穿鬥式樑架,3穿用7柱,面闊8間21米,進深6間16.9米,通高10米,素面臺基高0.7米,垂帶式踏道3級,後殿花窗為宮廷式,屋頂為藻井式。整個建築保存完整,用房已改為磚牆,柱上有精美雕刻,後殿祭臺前有三座祭壇,為楠木,雕花豐富面精美,正中一座祭壇雕刻“東門”圖案。這個地方現在還算保持完整,因為有人管理和維護。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鐘鼓樓

位於瀘州市江陽區花園路前臨迎暉路,右為原文化宮,左為原瀘化廠招待所,背靠原來省公安管理幹部學院。現在就在原址只是周圍變化太大,以上說的前後左右都不是原來的模樣了。

始建於明嘉靖十六年(1587),稱大觀臺;民國17年(1928)重建,1982年維修。鐘鼓樓原為古典式建築,石殿於民國17年重建為中西式結合的鼓樓,抗戰時期曾被日本侵略軍飛機炸燬數層。

鐘鼓樓為磚石結枃;四級樓閣式,中西結合式建築,座西向東,古地面積126平方米,建築面積41平方米,通高15.2米。樓頂為平頂,呈四邊形,每層邊長均一致、各層均四面開窗,各兩扇。樓身邊長為6.4米,由長0.2米、寬0.1米、厚0.04米的磚呈橫向砌成。

鐘鼓樓的四周地面為八角形素面臺基高1.2米,10級階梯踏道,磚結構欄杆,高0.95米,八角形臺基邊長6.1米1983年,地轄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成了瀘州的地標建築。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蔣兆和故居

位於小市卿巷子,後為瀘縣電影公司宿舍,原名“百齡舊家”又稱“蔣家花園”是我國著名國畫家蔣兆和故居,現僅存左廂房。該建築座東北向西南,為木結構懸山式屋頂,穿鬥結構,6穿用9柱,面闊6間24米,進深8間8.6米,通高4.95米,素面臺基高0.5米,建築面33.5平方米。1988年瀘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比較重視,重新開始修葺它的故居。

"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跟瀘州的老前輩聊天既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有時候又是一件比較沮喪的事情,當他們給我講述瀘州的歷史和過去,那些輝煌的成就時候,讓我無比嚮往,巴不得馬上去瞻仰一番,但是大多數都已經消失不見,這種感覺就非常令我沮喪,還有的根本不知道它們的現狀。比如瀘州的一些近現代的典型建築,具有獨特風格,在眾多的建築物中獨樹一幟,反映了當時建築藝術的特點及達到一定的水平,有的還帶有紀念意義。

今天我特意整理了一部來給大家分享,如果你知道它們最終的歸宿和結果還請留言賜教。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楊氏節孝和好善樂施坊

原來位於瀘州市市中區(今天江陽區)南城鄉飛躍村。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座東向西。石質。三重簷雲柱5門6柱,以中心牌坊為基點,左右向兩邊自伸出兩道石柱,形成5道牌坊的群體,共有6幅對聯。正面前額上書“節孝”二字,陰刻祥雲上有九龕瓷造像坊通高10米,寬7.4米,深3.1米。石刻圖案基本保存完整,上有飛天、人物、飛龍等鏤空深浮雕圖案,滴永上有8個立式龜身龍頭圖案,保存基本完好。該牌坊建築結構獨特,門楣上陰刻楷書“好善樂施”四字。1985年12月18日由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今天它的情況呢?百子圖沒有了,宏道堂改建了,牌坊也被拆遷到了洞賓亭,跟原來的模樣呢?請老一輩的人指點。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牛場上石牌坊群

位於瀘州市原來市中區(今日屬於龍馬灘區)魚塘鎮一心村西南1公里處。牌坊群共分兩座:1號坊頂部毀;2號坊保存完好;均座北朝南呈縱式排列,座落在牛場路中央。

1號坊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頂部為雙重簷4柱3門3滴水,寬8米,厚2.3米,高8.4米;除毀損部分外,坊上雕刻圖案,題刻皆保存完好。

2號坊為“孫宋孺人節孝坊”,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頂部為3重簷,4柱3門滴水,寬2米,厚2.2米,高10.4米。坊上有24龕石刻圖案及題刻,其內容為人物、花鳥、山水等圖案、刻工精細,造型優類,栩栩如生,嚴保存完好,1983年由地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據說在石堡灣的戒毒所處,不知道是否還能查看,還是已經搬遷?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湯家公館

位於瀘州市江陽區三聖城垣10號,後為瀘州市百貨站職工宿舍,建於清末座南向北,二重堂四合院佈局,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門、前廳和後殿,保存完整。佔地面積730平方米。

大門:早期被毀,後存為磚石結構,大門高2.56米,寬2.32米;

前廳:木結構單検懸山式屋頂,穿逗樑架,5穿用6柱,面3間1.2米,進深2間6.64米,通高約10米,用2.5米直徑的園形木柱承重;

後殿:木結構單簷懸山式屋頂。穿鬥式樑架,4穿用4柱,面闊3間17.2米,進深2間12.7米,通高約10米,用2.5米直徑的園形木柱承重。垂帶式三級踏道,素面臺基高0.38米。整個其時候建築保存完整,瓦當、滴水均保存完好。廂房已改為磚牆。簷柱均有人物、走獸等精美雕刻,吊簷均有花草鏤空雕刻。鼓錘式柱礎。有器形、梅花、蝙蝠、牡丹花紋花窗等,為當時瀘州保存較好的民居建築之一。

我想問一下今天呢?去哪裡了?還在嗎?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真原堂

位於瀘州新江陽區馬路123號,現為天主教愛國委員會駐地,始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座西向東,兩重堂四合院佈局,現存大門、前殿和後殿,總佔地面積719平方米。

大門:四重簷十滴水帷幔式,門高3.7米,寬2.1米,正額有“教諭萬生”四字,門兩側對聯為:“盛世崇文且喜普天聆至理,煦朝重道直從此地究根源。”大門烽火牆高1.2米,寬2.6米,保存完整。

前殿:木結構單簷懸山寺屋頂,穿鬥式樑架,三穿用七柱,面闊5間21米,進深6.6米通高10米,素面臺基高0.8米。垂帶式踏道5級,中間正樑上有“光緒二年”楷書字樣。

後殿:木結構單簷懸山式屋頂,穿鬥式樑架,3穿用7柱,面闊8間21米,進深6間16.9米,通高10米,素面臺基高0.7米,垂帶式踏道3級,後殿花窗為宮廷式,屋頂為藻井式。整個建築保存完整,用房已改為磚牆,柱上有精美雕刻,後殿祭臺前有三座祭壇,為楠木,雕花豐富面精美,正中一座祭壇雕刻“東門”圖案。這個地方現在還算保持完整,因為有人管理和維護。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鐘鼓樓

位於瀘州市江陽區花園路前臨迎暉路,右為原文化宮,左為原瀘化廠招待所,背靠原來省公安管理幹部學院。現在就在原址只是周圍變化太大,以上說的前後左右都不是原來的模樣了。

始建於明嘉靖十六年(1587),稱大觀臺;民國17年(1928)重建,1982年維修。鐘鼓樓原為古典式建築,石殿於民國17年重建為中西式結合的鼓樓,抗戰時期曾被日本侵略軍飛機炸燬數層。

鐘鼓樓為磚石結枃;四級樓閣式,中西結合式建築,座西向東,古地面積126平方米,建築面積41平方米,通高15.2米。樓頂為平頂,呈四邊形,每層邊長均一致、各層均四面開窗,各兩扇。樓身邊長為6.4米,由長0.2米、寬0.1米、厚0.04米的磚呈橫向砌成。

鐘鼓樓的四周地面為八角形素面臺基高1.2米,10級階梯踏道,磚結構欄杆,高0.95米,八角形臺基邊長6.1米1983年,地轄瀘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成了瀘州的地標建築。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蔣兆和故居

位於小市卿巷子,後為瀘縣電影公司宿舍,原名“百齡舊家”又稱“蔣家花園”是我國著名國畫家蔣兆和故居,現僅存左廂房。該建築座東北向西南,為木結構懸山式屋頂,穿鬥結構,6穿用9柱,面闊6間24米,進深8間8.6米,通高4.95米,素面臺基高0.5米,建築面33.5平方米。1988年瀘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比較重視,重新開始修葺它的故居。

問道瀘州:這些瀘州近現代的典型建築,你們現在還好嗎?

瀘州現主城區分為江陽區和龍馬潭區,上面說的的一些近現代典型建築也只是一部分大多數不知道後話了。而且很多也沒有寫完比如:溫家公館,肖巷子羅家公館,楊森公館,石園,廖家花園,曾家花園,了園等等。這些民俗民居的典型建築,今天還能看到嗎?為什麼沒有人重視和保護,我寫瀘州文化,最沮喪的莫過於此,給大家介紹了半天,自己好多都沒有見過,即便圖片資料都很難尋找。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特別是老瀘州人多留言,提供線索,我們還能保留一些總是好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