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魯迅,讀閏土,經歷滄桑才發現,我們都是閏土

魯迅 故鄉 靈楓歷史閣 2019-04-09

魯迅筆下的閏土,是我們記憶中可悲可嘆的人物。少年時我們以為我們是魯迅,長大後,我們才知道,原來我們才是閏土。

看魯迅,讀閏土,經歷滄桑才發現,我們都是閏土

一、故鄉不再是故鄉,我們都活成了閏土

幼年時期的感情,總是純潔到令人心馳神往。可當帶著滿腔希望回到故鄉,卻發現,原來熟悉的故鄉已經大變模樣。

正如1921年回到紹興的魯迅,在見過幼年好友的陌生以後,滿懷傷感寫下了《故鄉》,來抨擊這個泯滅人性的社會,來感傷自己的青春。

看魯迅,讀閏土,經歷滄桑才發現,我們都是閏土

故鄉里面有一節是寫閏土的,教材將它選進了課文,成為萬千學生必背的段落之一。

那時我們青春年少,不知道世道艱難,不知道有人為我們遮風擋雨,自然而然將自己代入少爺的角色,感傷為何閏土不能再大膽一點。

可實際上,哪怕已經是21世紀,我們依然會被生活打磨得面目全非。那些依然保持著少年般童真的人,要麼是家境優渥,要麼是運氣爆棚,但終究是少數派。

看魯迅,讀閏土,經歷滄桑才發現,我們都是閏土

那個帶著銀項圈,用力刺猹的少年,消失在漫漫長河之中,取而代之的,是為了生活艱辛,扛起家庭重擔的男人。

男人的成長,總是帶著血淚,卻也帶著偉大的光環。

或許,幼年閏土的父親,曾經也是一個天真浪漫的“閏土”,他原本也會有個要好的老爺朋友,最終卻不敢相認。

看魯迅,讀閏土,經歷滄桑才發現,我們都是閏土

生命的偉大,在於一代一代的傳承不熄。我們活成了閏土,不是膽小懦弱,不是無能,而是我們想要去守護那些更加珍貴的東西。為了這些珍貴,我們甘願捨棄那個長不大的孩子,去迎接風雨的洗禮,去面對人世滄桑。

我們都活成了閏土,也甘願成為閏土。

看魯迅,讀閏土,經歷滄桑才發現,我們都是閏土

二、年少意氣風發,長大點頭哈腰

幼年的閏土,不懂天地之大,不懂人間滄桑,所以才能面對魯迅,沒有骨子裡的自卑,開開心心玩耍到一塊。

這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是少年時期自我認知的驕傲。那時,我們都會以為自己是拯救世界的大英雄,只要想做,便沒有做不到。

可真正的長大,是從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性開始。開始明白,有些事情做不到,有些事情已經輸在了起跑線。真正的英雄主義,是認清生活以後仍然熱愛生活。

看魯迅,讀閏土,經歷滄桑才發現,我們都是閏土

認清真相的過程,是痛苦的,很多人連認識的勇氣都沒有,渾渾噩噩度過一生;有的人敢於認識,卻沉迷於此,喪失熱情。

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人,才能真正做到認識和熱愛,而這些人,哪怕沒有功成名就,也會成為自己小圈子裡的王,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

看魯迅,讀閏土,經歷滄桑才發現,我們都是閏土

中年閏土養著八口人,靠著種地,靠著地主家的照顧才能堪堪生存。這個時候的他,肩膀上的擔子已經很重,眼界也不再如少年時滿懷天地,他只想要打理好一家三口,靠天吃飯。

這個時候的他,不再敢對魯迅有任何的不尊敬,他害怕自己的錯誤會導致一家人的痛苦。他畏畏縮縮,不敢上前,已經被生活磨平了稜角,變成了當年自己最討厭的人。

他開始懂得規矩,開始明白道理,這彷彿是他的宿命,也正因為如此,魯迅才扼腕痛惜。

宿命到底是什麼,憑什麼能夠決定一個人的生活狀態?

看魯迅,讀閏土,經歷滄桑才發現,我們都是閏土

三、內心的小孩,生活的慶幸

中年閏土最開心的時光,或許也是魯迅回家的日子。因為當時的魯迅,將很多不用的東西都給他,讓他隨便選。

而閏土選了長桌、凳子、香爐還有稱等等,開心得像個孩子。

他沒有那麼多的遠大抱負,他也沒有想要去改變世界,他想的,是讓自己的妻子和6個孩子的生活過得好一點,再好一點,哪怕在外面他要點頭哈腰,他要成為那個曾經自己討厭的人。

看魯迅,讀閏土,經歷滄桑才發現,我們都是閏土

什麼是家人,或許是那個在茫茫人海之中,讓你感覺自己並不渺小的人吧。

那時的魯迅並不懂得,每個甘願成為生活奴隸的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孩子。幸運的人,遇上一個好妻子,他內心的小孩會被守護,他也會感到人生的一點點小確幸。

看魯迅,讀閏土,經歷滄桑才發現,我們都是閏土

這些小確幸說出來或許很小很小,可當時的幸福感卻那麼真。

正如對於父母而言,不要求孩子功成名就,只要平安幸福,如此便足夠了。

或許成長,便是從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開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