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萬華在他的著作《臺灣文學史》中概括臺灣為"流離的中國",筆者想:那麼是不是文學也可以成為"流離的中國文學"。當年,筆者讀到"流離的中國"這幾個字的時候還是非常感動的。我覺著它將臺灣與大陸之間那種微妙的關係概括出了。

'臺灣魯迅'與大陸魯迅的相似與差異

這樣的一個"流離的中國"當然是中國領土的一份子。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鄉愁》說道:"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是的呀,那一灣淺淺地海峽就是這樣,成了我們的一副寬大的隔膜。隔開了很多交流,隔出了許許多多的"陌生"。筆者覺得突然有份責任感來為大家介紹介紹在"臺灣海峽"對面的這個中國的小島上所孕育出來和大陸文學一脈相承而又帶著濃烈的地域特色的"臺灣文學"。

臺灣文學長期因為政治、地緣因素,常被中國中心主義者視為邊陲文學或中國文學的支流,在發展上即受到相當大的壓抑。尤其在外來統治者的廣義殖民下,紛雜書寫系統使臺灣文學呈現無法連貫的窘境。不過相對的,從南島語系原住民的口傳文學、中國古文(臺灣傳統文學)、白話文、日文、臺語文引發的複雜情況及斷層也豐富了臺灣文學的面相。

'臺灣魯迅'與大陸魯迅的相似與差異

在學者們的努力之下終於定義了臺灣文學,他們講臺灣文學分為"廣義"與"狹義"之分:臺灣文學就廣義而言應為"出生或客居臺灣所發表的所有文字作品",而狹義上則應指"描寫臺灣鄉土人物、再現臺灣典型環境、運用臺灣方言的作品、表現臺灣人的生活與思想"的文學作品。

說到臺灣的新文學,有一個人是總也繞不過的。就像中國現代文學史總是繞不開"魯迅"一樣。他就像一根新文學的樹幹一樣,臺灣文學後來的發展和興起也都是站著這位臺灣文學巨匠的肩膀上展開的。因為他就是"臺灣新文學的開創者"。

從"臺灣的魯迅"開始

賴和,原名賴河,字懶雲。臺灣 彰化人。1894年出生於臺灣彰化的一個百姓之家。賴和生活的時期,正是日本佔領臺灣、實行殖民統治的時期,面對日本統治者實行的政治上的高壓統治,賴和以筆做刀槍,揭露和控訴日本侵略者給臺灣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熱情歌頌臺灣人民的反抗精神。

'臺灣魯迅'與大陸魯迅的相似與差異

賴和除行醫外,並從事抗日活動與文學創作,是臺灣新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先後發表一系列散文新詩和白話小說,如《鬥鬧熱》、《一杆"秤仔"》、《惹事》等,均收在《賴和先生全集》之中。

我們熟知得魯迅自然是不用筆者多費脣舌介紹了。 筆者對於魯迅只有有點想說的就是: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一生的寫照。

'臺灣魯迅'與大陸魯迅的相似與差異

筆者第一次知道賴和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本能的原因立刻就想到既然是"臺灣的魯迅",那麼我們會非常好奇他憑什麼能夠稱為"臺灣的魯迅",他和魯迅的異同點又在哪裡?這個問題也是筆者想和大家一起探討的問題,所以筆者就把自己的一點拙見分享給大家:

賴和與大陸魯迅的相似與差異

相似之處

1、經歷與決心

《藤野先生》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散文,記敘了作者從東京到仙台學醫的幾個生活片斷。其中有東京"清國留學生"的生活情況,由東京到仙台的旅途回憶,有在仙台的食住情況,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狹隘民族觀念的學生的排斥,還有一次看電影受到的刺激從而促使魯迅放棄學醫而進入文學領域:

"他的對於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

眾所周知的幻燈片時間,魯迅在日本受到了歧視和深深感受到傷害。魯迅和孫中山一樣都認為"醫治人心比醫治身體"更加重要。要說歷史或者顯示中也是有及多的巧合的:因為賴和也是如此,他剛開始的事業也是從醫生開始的。1909年 5月,16歲的賴和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讀書,1916年在家鄉彰化開設賴和醫院,為貧苦群眾醫治疾病。 1917年赴福建廈門,在博愛醫院服務兩年。

'臺灣魯迅'與大陸魯迅的相似與差異

在廈門的兩年受"五四"運動的影響,賴和深感民族自決的重要性,尤其對啟迪民眾的重要性有進一步的看法,認為文學是有重要作用的,應該屬於人民。賴和也認為"醫心"的重要性。在他們瞭解的醫學領域似乎並不是他們最終的事業,賴和和魯迅都從醫生開始走向文壇。

2、新文學開創者

新文化運動是由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蔡元培、錢玄同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可以說中國的現當代文學就是從這裡發端的。1915年開始,中國一百多年的文學歷史就是從這裡開始了新的篇章。魯迅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對於舊文學進行強烈的批判,積極探索用白話文寫作的實踐。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對人吃人的制度進行猛烈,地揭露和抨擊,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

對於這樣的情況賴和在"五四"運動爆發後立即從廈門返臺,和黃朝琴、張我軍一起在臺灣掀起了白話文學運動。1921年,賴和加入"臺灣文化協會",並當選為理事。1925年,賴和為呼應白話文寫作,發表了處女作散文《無題》,被譽為"臺灣新文學運動以來頭一篇可紀念的散文"

'臺灣魯迅'與大陸魯迅的相似與差異

1930年,他和許乃昌。黃呈聰等人創辦了《現代生活》。1932年,他和陳虛若、黃週一起主持《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的"學藝欄",並擔任《南音》、《臺灣新文學》的編輯,培養和提攜後起之秀。

新文學運動的浪潮把賴和推為無可爭議的臺灣文壇領袖,他的一生,為提倡白話文寫作和推動新文學運動起了極大的作用。有人說,臺灣新文學由賴和"打下第一鋤,撒下第一粒種籽"。

臺灣作家守愚曾對賴和的創舉大加稱讚說:"第一個把白話文的真正價值具體地提到大眾之前的,便是懶雲(賴和)的白話文學作品。"

"再過幾天,生意屢好,他又想炊一灶年糕,就把糖米買回來。"(《一杆'秤仔'》)

"喂!囝仔,什麼人賭錢的?"查大人的威聲„„(孩子啼哭),他就用教訓的意義,輕輕地打一掌說"緘點著!不許哭,賭錢的什麼人?"(《不如意的過年》)

'臺灣魯迅'與大陸魯迅的相似與差異

王錦江在《賴懶雲論》中透露:賴雲"是一個極為認真的作家。每寫一篇作品,他總是先用文言文寫好,然後按照文言稿改成白話文,再改成接近臺灣話的文章。"正是由於賴和在臺灣新文學濫觴時期的種種貢獻,他被人們稱為臺灣新文學的"奶母"、"父親"、"開拓者"、"先驅者"和"指引者"。石濤更明確地指出:"因為賴和的出現,才奠定了(臺灣)現代鄉土文學的基礎。"

3、批判的文風

魯迅文學如"投槍"一樣的批判品格, 也是賴和作品的基本特徵。兩人都是將社會的病症攤開來檢視。賴和作品的批判鋒芒: 其一, 揭露殖民統治的殘暴與法律的虛假、當局及其鷹犬殘害人民的滔天罪行。《不幸之賣油炸檜的》 、《不如意的過年》 、《補大人》 等等。這些作品和魯迅的《且介亭雜文》的文章具有相似之處;其二, 斥責封建地主階級對人民的壓榨、對婦女的欺凌。 如《善訟人的故事》中土豪志舍霸佔山林勒索百姓, 讓貧民死無葬身之地。這個其實和魯迅的《祝福》有些相似;其三, 批評新舊士紳、知識分子不知亡國滅種之恨, 苟且偷安, 麻木不仁。《赴了春宴回來》中年輕的縉紳子弟們, 一味用" 肉香" 、" 酒香" 、女人的" 媚態" 來填補那無所作為的精神上的空虛;其四, 抨擊臺灣社會傳統陋習以及部分民眾對強權、對暴力逆來順受的行為。如《鬥鬧熱》批評迎神賽會的鋪張浪費、鬥氣誇富的毫無意義。這個部分則與魯迅的《藥》有相同的主旨。

'臺灣魯迅'與大陸魯迅的相似與差異

明顯差異

賴和雖然被稱為"臺灣的魯迅",但是也僅僅是說他們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處,真正的他的風格其實和魯迅作品有很大差別。筆者功力有限也只能夠將他們兩人大致的不同點概括出。有些細微處不能夠盡數的,還各位包涵。

1、溫柔的批判與鋒芒

'臺灣魯迅'與大陸魯迅的相似與差異

國人都知道魯迅的風格是直露、冷峻、帶著強烈的與毫不留情的文風而屹立在中國文壇上的。孟子有"知人論世"之說,可能魯迅的性格即是如此。但是,身為臺灣魯迅的賴和雖然也是帶著批判色彩:批判殖民統治,封建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麻木不仁等現象。但是他的語氣總是帶著可以挽回的溫柔:

他雖然把舊文學稱作" 受人餘唾的`痰壺' " , 認為它不是一種" 能認識自我、能為自己說話、能與民眾發生關係"的文學。但是, 他一再強調:既往時代的舊文學, 自有其存在的價值。———《讀臺日紙的〈新舊文學之比較〉》舊文學自有她不可沒的價值, 不因為提唱(倡)新文學就被淘汰。———《開頭我們要明瞭地聲明著》小子怎麼敢把既往文學, 一切抹殺, 不也說他自有存在的價值嗎? 無論杜陸, 就是老先生所不取的王次回,(除了`教郎祗底摸挲遍,忽見紅幫露枕邊' 一類句子)也有一絲生命。———《謹復某老先生》

'臺灣魯迅'與大陸魯迅的相似與差異

我們再看看魯迅的語言:

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滿足,即一天一天的墮落,但卻又覺得日見其光榮。在事實上,亡國一次,即添加幾個殉難的忠臣,後來每不想光復舊物,而只去讚美那幾個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過之後,也每每不思懲凶,自衛,卻只顧歌詠那一群烈女。——魯迅

魯迅的語言總是那麼生硬,可是賴和的語言總是留有餘地,批判是批判,但是總是不把話說死。

2、閩南風情

閩南語,據傳起源於黃河、洛水流域,在西晉時期、唐朝、北宋遷移至福建南部,發祥於福建泉州。在臺灣亦被稱為臺語、臺灣話、河洛話或福佬話,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為福建話(Hokkien)或咱人話(臺閩字寫作咱儂話)。

'臺灣魯迅'與大陸魯迅的相似與差異

在賴和的作品中我們很容易看到臺灣的風土人情,可是最典型的還是他將閩南語融入了文章之中:

《一杆"秤仔"》這部作品是賴和為了批判殖民統治政府利用篡改像"稱"一樣公平的法規來壓榨百姓的故事。這個故事是極具有寫實風格,寫出了日據時期悲慘的臺灣人民的生活。其中極具閩南語特色的語言是賴和的最突出特徵。現在筆者就舉出具體的實例來說明其中的閩南語:

會社:公司,在這篇文章中指的是糖廠。

刻虧:虧待的意思。(農名們受過會社的刻虧、剝奪......)

租聲:田租。(不願意種蔗,會社就加"租聲"向業主爭。)

刻儉:省吃儉用。(又得他母親的刻儉,漸積下些錢來。)

販路:銷路。(聽說鎮子上生菜販路很好。)

作者因為功力有限只能夠發現這麼最明顯的幾點,不足處還望指正。

賴和的作品對臺灣"五四"以後的一代鄉土作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賴和是臺灣新文學的開拓者,他提掖並且引導了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的發展","他的寫實意識影響了以後不少的文學創作者,尤其是搖籃期的楊守愚、陳虛谷;他的嘲弄技法影響了蔡愁洞、吳濁流、葉石濤;而他那不屈不撓的抗議精神更影響了朱點人、楊逵和呂赫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