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導致寫作的“爆發”與“衰減”現象?'

"


"


什麼原因導致寫作的“爆發”與“衰減”現象?


現在的醫學和心理學儘管在不斷髮展在進步,可是,面對人的身體與心理,還是遠遠沒有達到窮盡的地步,甚至說還是處在“表象”階段,尚未進入“物自體”的認識層次。康德遠在十八世紀就致力於如何推進認識的研究,提出了人是可以認識事物的,但是,這種認識必須撥開事物表面的東西來進入理性的世界,只有理性才能真正認識和把握事物,因此,他寫出了三大批判,這是剖析人的認識的鉅著。然而,直到今天為止,人們對事物和世界的認識,包括對自身的身體與心理的認識,沒有多少重大的新發現和新的解釋的學說,缺少突破性的進展。

認識與認識論,這是認識事物和世界的理性思維。只有在理性思維的指引下,人的認識才能沿著正確的路徑前進,才能不斷豐富認識論——哲學家對人類的貢獻,就是不斷提供這樣的理論探索,當然,這個探索是漫長而且沒有終點的。遠的不說,僅僅就自身而言,其身體與心理仍然存在著許許多多應該解決的問題。


"


什麼原因導致寫作的“爆發”與“衰減”現象?


現在的醫學和心理學儘管在不斷髮展在進步,可是,面對人的身體與心理,還是遠遠沒有達到窮盡的地步,甚至說還是處在“表象”階段,尚未進入“物自體”的認識層次。康德遠在十八世紀就致力於如何推進認識的研究,提出了人是可以認識事物的,但是,這種認識必須撥開事物表面的東西來進入理性的世界,只有理性才能真正認識和把握事物,因此,他寫出了三大批判,這是剖析人的認識的鉅著。然而,直到今天為止,人們對事物和世界的認識,包括對自身的身體與心理的認識,沒有多少重大的新發現和新的解釋的學說,缺少突破性的進展。

認識與認識論,這是認識事物和世界的理性思維。只有在理性思維的指引下,人的認識才能沿著正確的路徑前進,才能不斷豐富認識論——哲學家對人類的貢獻,就是不斷提供這樣的理論探索,當然,這個探索是漫長而且沒有終點的。遠的不說,僅僅就自身而言,其身體與心理仍然存在著許許多多應該解決的問題。


什麼原因導致寫作的“爆發”與“衰減”現象?


人為什麼在某個時間段裡,忽然覺得幾乎到了“崩潰”的“臨界點”——換句話說,就是人在這個時間段裡,神情委頓,萬念俱灰,就連平日裡非常感興趣的問題,也懶於思索,原先興味盎然的圖書,很快沒有了閱讀的慾望,一切都失去了意義,甚至不願意見人,把自己“躲避”起來。這似乎是自身的身體與心理出現了問題,出現這個問題的根源和條件是什麼,至今沒有找到滿意的答覆。然而,熬過了這段時間之後,彷彿“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身體與精神猶如極度乾旱的土地,經過“甘霖”的澆灌,瞬時間,又有了生氣,又有了活力,一切又恢復了正常,先前委頓的神清和萬念俱灰,一掃而空,思維從阻滯狀態復活了,之前覺得有點“厭惡”的書籍又變得“可親”起來,覺得眼前的世界仍然是那麼地美好——這種身體與心理現象,似乎是在週期性地出現,身體與心理的極度“衰減”過程和在某一時刻的“頓悟”式的“靈醒”。

這個現象不僅僅是出現在平日的生活和閱讀過程中,而且,還出現在寫作過程中。寫作也有一個“爆發”期和“衰減”期。在“爆發”期,文思敏捷,妙語疊出,文章如“萬斛泉湧”,隨地而出,而在“衰減”期呢,則拖泥帶水,久久不能成篇。以魯迅先生為例。原先,閱讀魯迅先生的著作,特別是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注意到其開篇《狗.貓.鼠》的寫作時間是1926年2月21日,而壓軸的《範愛農》是1926年11月18日,也就是說,這部散文集是他在9個多月的時間內創作出來的,這9個多月,是魯迅先生散文的寫作的“噴發”期,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他的身體與心理乃至情緒和心境,都達到了寫散文的“最佳”狀況,接連寫出了10篇現代散文史上的佳作——然而,以後的歷史時間裡,魯迅先生再也沒有這個時間段的散文寫作興致了,這與他的寫作題材與體裁的變化有關,但是,在我看來,主要還是魯迅先生缺少了寫作回憶性散文的最佳的身體與心理狀態,影響到寫作的情緒和心境,使得《朝花夕拾》成為魯迅先生的散文“絕唱”。由此來看,無論是日常生活和閱讀過程也好,還是寫作也好,均出現這樣的身體與心理狀態,這就說明,這個問題是值得研究。不過,這並非與其他人一樣,有的人卻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周作人也是我國現代散文史上的一代大家,可是,他的散文寫作,貫穿了其一生,沒有停止,一直在平穩地進行,以他的自編散文集子而言就有30多種,還不算他的集外集等散文作品集——這又是什麼身體與心理現象呢?


"


什麼原因導致寫作的“爆發”與“衰減”現象?


現在的醫學和心理學儘管在不斷髮展在進步,可是,面對人的身體與心理,還是遠遠沒有達到窮盡的地步,甚至說還是處在“表象”階段,尚未進入“物自體”的認識層次。康德遠在十八世紀就致力於如何推進認識的研究,提出了人是可以認識事物的,但是,這種認識必須撥開事物表面的東西來進入理性的世界,只有理性才能真正認識和把握事物,因此,他寫出了三大批判,這是剖析人的認識的鉅著。然而,直到今天為止,人們對事物和世界的認識,包括對自身的身體與心理的認識,沒有多少重大的新發現和新的解釋的學說,缺少突破性的進展。

認識與認識論,這是認識事物和世界的理性思維。只有在理性思維的指引下,人的認識才能沿著正確的路徑前進,才能不斷豐富認識論——哲學家對人類的貢獻,就是不斷提供這樣的理論探索,當然,這個探索是漫長而且沒有終點的。遠的不說,僅僅就自身而言,其身體與心理仍然存在著許許多多應該解決的問題。


什麼原因導致寫作的“爆發”與“衰減”現象?


人為什麼在某個時間段裡,忽然覺得幾乎到了“崩潰”的“臨界點”——換句話說,就是人在這個時間段裡,神情委頓,萬念俱灰,就連平日裡非常感興趣的問題,也懶於思索,原先興味盎然的圖書,很快沒有了閱讀的慾望,一切都失去了意義,甚至不願意見人,把自己“躲避”起來。這似乎是自身的身體與心理出現了問題,出現這個問題的根源和條件是什麼,至今沒有找到滿意的答覆。然而,熬過了這段時間之後,彷彿“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身體與精神猶如極度乾旱的土地,經過“甘霖”的澆灌,瞬時間,又有了生氣,又有了活力,一切又恢復了正常,先前委頓的神清和萬念俱灰,一掃而空,思維從阻滯狀態復活了,之前覺得有點“厭惡”的書籍又變得“可親”起來,覺得眼前的世界仍然是那麼地美好——這種身體與心理現象,似乎是在週期性地出現,身體與心理的極度“衰減”過程和在某一時刻的“頓悟”式的“靈醒”。

這個現象不僅僅是出現在平日的生活和閱讀過程中,而且,還出現在寫作過程中。寫作也有一個“爆發”期和“衰減”期。在“爆發”期,文思敏捷,妙語疊出,文章如“萬斛泉湧”,隨地而出,而在“衰減”期呢,則拖泥帶水,久久不能成篇。以魯迅先生為例。原先,閱讀魯迅先生的著作,特別是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注意到其開篇《狗.貓.鼠》的寫作時間是1926年2月21日,而壓軸的《範愛農》是1926年11月18日,也就是說,這部散文集是他在9個多月的時間內創作出來的,這9個多月,是魯迅先生散文的寫作的“噴發”期,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他的身體與心理乃至情緒和心境,都達到了寫散文的“最佳”狀況,接連寫出了10篇現代散文史上的佳作——然而,以後的歷史時間裡,魯迅先生再也沒有這個時間段的散文寫作興致了,這與他的寫作題材與體裁的變化有關,但是,在我看來,主要還是魯迅先生缺少了寫作回憶性散文的最佳的身體與心理狀態,影響到寫作的情緒和心境,使得《朝花夕拾》成為魯迅先生的散文“絕唱”。由此來看,無論是日常生活和閱讀過程也好,還是寫作也好,均出現這樣的身體與心理狀態,這就說明,這個問題是值得研究。不過,這並非與其他人一樣,有的人卻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周作人也是我國現代散文史上的一代大家,可是,他的散文寫作,貫穿了其一生,沒有停止,一直在平穩地進行,以他的自編散文集子而言就有30多種,還不算他的集外集等散文作品集——這又是什麼身體與心理現象呢?


什麼原因導致寫作的“爆發”與“衰減”現象?


這裡說的是,魯迅先生比較純粹意義上的散文寫作,沒有涉及到他的小說和雜文以及學術文章的寫作。而周作人的散文寫作,內容豐富而廣闊,既有比較純粹意義上的散文寫作又有學術性散文寫作,然而,他的敘事寫人和回憶故土生活的散文,也是相對在某個時間段。只是沒有魯迅先生寫作時間相對集中而已,魯迅先生的《野草》,也是這樣,好像火山噴發一樣,噴發期則焰火沖天,絢麗天地,過去了,就“衰減”下來,轉而其他的寫作。

現代科學雖然日新月異不斷揭示出事物發展的內部規律,不斷從“表象”引深到“物自體”的探究,然而,對身體與心理的這個現象,應該進一步去探究,這對人的現代的日常生活和一些喜歡寫作的人來說,是很有益處的。起碼告訴人們,當身體與心理出現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使人很快從不好的情緒和心境中走出來,除過自身的身體與心理調適,還應採取點什麼措施呢?

記得張中行先生寫過一部《順生論》,人呀,得順生,或者出現這個身體與心理現象,是人的生命過程中不能迴避的“環節”,那就順其自然,挺住,咬牙挺住,緩過幾天就好了,好了就好了……寫作的“爆發”與“衰減”現象,確實值得關注與研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