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吳書第九》對東吳三任早逝的大將周瑜、魯肅和呂蒙的生平進行了周詳的表述。不禁令人感慨,數千年以來江東子弟才俊何其之多。結尾處,陳壽記錄了一段孫權與陸遜的交談,在評價大都督魯肅的時候,孫權是這樣說的:

“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於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諮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駁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

魯肅建議借荊州給劉備,道理何在?

孫權認為,魯肅對東吳政權有兩個巨大貢獻,即在見到孫權之初就力勸他把江東的事業看成帝王的事業,做長遠的規劃和發展;第二是在曹操率領大軍屯兵赤壁的時候,張昭、秦鬆等人都已經提議向曹操投降的緊要關頭,魯肅建議把在外帶兵的周瑜叫回來,抗擊曹操大軍。但是孫權同樣也認為,魯肅有一個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建議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

事實上,孫權之所以能夠有後來的成就,魯肅在東吳發揮的作用是超過所有人的,在二人剛剛見面的時候,魯肅就提出了著名的《榻上策》,又稱《吳中對》,在三國曆史上,這一戰略的地位與諸葛亮的《隆中對》不相上下,但是從歷史後來的發展以及對實際情況的結合來看,僅從兩份企劃書來看,魯肅的戰略視野是要超過諸葛亮的。

而孫權所說的,魯肅“兩個優點,一個缺點”基本上就體現在榻上策中。魯肅是東吳境內第一個對孫權明確提出“建號帝王意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的人----既然要創立帝王之業,而且《榻上策》中魯肅最初提到的也是兩分天下,天下的諸侯遲早都會是自己的敵人,那麼魯肅為什麼要勸說孫權借荊州呢?首先我們看《三國志·魯肅傳》中記載的借荊州的過程:

魯肅建議借荊州給劉備,道理何在?

《漢晉春秋》中記載,劉備佔領了荊州之後,隻身來到東吳的首都,跟孫權商量想要統領荊州。從道理上講,劉表死後荊州雖然是無主之地,擊敗曹操劉備是依靠了孫權的力量,但是戰後孫權卻沒有得到實惠,所以劉備想要佔據荊州,去徵求孫權的意見,是講道理的表現。雖然就算孫權不同意他也不會歸還,但總體上表現出了團結的誠意。

不過在那個亂世,誠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東吳的將領們都讓孫權扣押劉備,只有魯肅一個人勸說道:

“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

魯肅不希望孫權去奪取荊州的最直接理由是荊州尚未安撫,曹操威脅大,而孫權在荊州“恩威未洽”,所以建議荊州可以先讓給劉備。

那麼這個理由是否合理了呢?很多人認為,孫權不攻打劉備的理由在於劉備軍事實力比較強大,而且既然已經佔據了荊州,加之北方曹操仍然虎視眈眈,所以東吳想要奪取就比較困難了,所以只能借荊州。

當然,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這這卻絕對不會成為孫權在當時同意借走荊州的最主要理由,因為本身天下大亂,時代本身就是戰爭的時代,進攻荊州固然會有損失,可一旦成功,所取得的回報卻是極大的。

而且後來周瑜提出的不攻打荊州,軟禁劉備的方案,也被孫權拒絕了。這表明,孫權當時除了對奪取荊州的困難有考慮之外,仍然還是想借劉備之手管理荊州的。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國曆史上一直都存在著。

三國時期,對於孫吳來說最大的缺陷並不在於兵將的多少,而是在於天時,因為天時又常常決定著人和。曹操在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則發揮自己姓氏的利好,自稱中山靖王之後,這樣天下就會有很多人歸附他們。比如荀彧等人,認為曹操是漢朝丞相,是天下正統;關羽、諸葛亮這類人,則認為劉備是正統。但至於孫權,無論如何都是逆賊,這也是孫權之所以是三國最後一個稱帝的主要原因。

而荊州這個地方在劉表佔據時期,與東吳有著深刻的仇恨,孫權的老爹孫堅就是死在江夏太守黃祖手裡,大將凌操(淩統之父)也死在黃祖手裡。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東吳政權在當時去統治荊州,雙方的矛盾很難說不會爆發。

魯肅建議借荊州給劉備,道理何在?

再看東吳自身的情況,由於缺乏“正統”的名義支持,大批的東吳英才紛紛背叛,孫策期間,與孫家發生矛盾或者被殺或者逃跑的人物有:

前吳郡太守盛憲;現吳郡太守許貢;揚州牧劉繇;會稽太守王朗(《三國演義》裡被諸葛亮罵死,曹丕時位列三公);陳登的叔父陳瑀;後來官至蜀漢太傅的許靖。

而且,東吳內部矛盾爆發也給孫氏留下了慘痛的教訓,孫策就是被許貢門客所殺。除此之外,孫權在他統治江南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始終在與這些不認可孫家正統的人做鬥爭。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曹操大軍南下的時候,張昭等人才力主投降。曹操也充分利用孫權這個弱點,不斷的去離間東吳君臣關係,比如曾經給太史慈送了一箱當歸(《三國志·太史慈傳》)。

由此可見,魯肅建議把荊州借給劉備並沒有任何錯誤,反而可以借劉備之手安撫荊州;同意了劉備“借荊州”的說法,反而還多了對荊州名義上的擁有;隨著時間的發展,荊州民眾對曹操一方的認可度降低,對原漢朝的認可度也降低,孫權再奪回來,就容易管理的多了。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正統觀念可謂根深蒂固。秦朝滅亡之後天下沒有皇帝,但是很多人從心裡開始認可滅亡秦朝的劉邦,而不是實力最強的項羽;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後,即便對方是個少數民族政權,卻仍然承認元朝的正統地位,這其中的原理跟三國時期人們對正統的認識觀念是類似的。正統,必須要有,而且不能斷,非正統想要被認可為正統,則需要非常艱辛漫長的過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