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魯肅這個人讀史|魯肅這個人

東漢末年,世道已經不行了,有錢人都想著怎麼保命、保財,魯肅不一樣,他雖然是富二代,但不斂財貨,反而樂善好施。他們鄉里的人,有百分之八十,都跟魯肅借過錢、蹭過飯,魯肅從不計較。

魯肅很豁達,周瑜當時帶領著一支部隊,沒飯吃了,管魯肅借,魯肅當即就把家產的一半送給人家,而且沒讓周瑜打欠條。有人說,司馬遷說“夫量主而進,前哲所韙”,魯肅是看好周瑜將來能成事,所以慷慨解囊。不管因為什麼,魯肅這種做法很有審美性,讓別人喜歡他、欣賞他。有錢人應該多學學魯肅。

讀史|魯肅這個人

武藝高強,庇護百姓

魯肅早先在袁術手底下幹事,當個鄉長,後來發現袁術這個人差勁,他決意捨棄袁術,帶領百姓投奔周瑜。袁術派了幾百號兄弟追捕他。

魯肅讓老百姓先走,自己率領七八十個青年小夥子斷後。追兵到了以後,魯肅就喊:“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唐虞猶不能以化天下,況袁氏乎?”意思是袁術這個人賞罰不明,你們何苦為他賣命。

追兵聽罷,心念動搖。這個時候,魯肅拈弓搭箭,潮鳴電掣,一下子就發出去三箭,勁力之強,居然打穿了盾牌。

追兵一看,功夫太高了,自己不是對手,權衡利弊之下,決定撤退。

呂布轅門射戟,那是演義;魯肅箭法高超,那是事實。

在這件事情當中,魯肅最露臉的,不是說他箭法如何,而是他心裡面有著“民本思想”,危難當頭,他讓老百姓先走。

讀史|魯肅這個人

榻上獻策,籌謀帝業

魯肅來到了江東以後,孫權就向他問計:“孤承父兄之大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魯肅對曰:“昔高帝欲尊義帝而不獲,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這幾句話,正中下懷。孫權後來就是這麼幹的。但因為當時還沒那個實力,所以裝孫子說:“天道深遠,此言非所及也!”

但是二十二年以後孫權稱帝的時候,說了截然相反的話,他說:“孤能有今天,魯肅早就料到了。子敬真是有先見之明啊!”

讀史|魯肅這個人

力排眾議,聯劉抗曹

建安十三年,劉表剛剛病死,魯肅就為孫權打起了算盤,他進言說:“現在劉表死了,荊州那個地方守不住,早晚要丟給別人。與其別人去取,不如我們佔領。現在我們先去探探底,看看劉備的態度。如果劉備跟荊州的蔡氏家族能尿到一個壺裡面去,我們就先不招惹他們,好生安撫,以後再找機會;如果他們不合,我們就扶持劉備和劉琦,再建立一個荊州政府,把他們搞亂,我們坐收漁利。”

孫權答應了。

但是沒料到劉琮即位以後,投降得如此之快。

魯肅當即感到脣亡齒寒,建議孫權聯劉抗曹。

孫權畢竟年少,一時拿不定戰和大計,他心裡沒底,就問魯肅:“曹操號稱兵馬八十萬。怎麼打?”

魯肅幫他分析:“曹操打官渡之戰的時候,不過就是六七萬,後降二袁、斬蹋頓,得眾八九萬,今又兼荊州,得眾不過四五萬,加在一起,不到二十萬,不用害怕。”

孫權聽罷,內心稍安。孫權又問:“為什麼非要聯劉抗曹?這是養虎遺患,不能獨力抗曹或者吞劉抗曹嗎?”

魯肅說:“如果獨力抗曹,當然我們也能做到,但是劉備那方面的資源等於閒置;如果說吞劉抗曹,那曹操還沒來,我們就先得跟劉備幹一架,划不來。”

讀史|魯肅這個人

單刀赴會,斥罵關羽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為成偏安霸業,仍不肯將荊州屬郡交還,並給關羽增兵三萬,以固防守。魯肅為大局著想,邀請關羽約談,提出雙方“單刀赴會”的建議。然而,他部下將領擔心送羊入虎口,極力勸阻。他卻毫無畏懼,毅然赴會。

會上,魯肅數次指責關羽君臣背信棄義,以鄰為壑。關羽狡辯說:“赤壁之戰時,左將軍(劉備)親身作戰,睡覺的時候都不脫鞋,竭盡全力打敗了魏軍,難道能白白辛苦,不擁有一塊土地嗎?”

魯肅說:“雲長所言差矣!我開始在長阪與劉備會面時,他的部眾微寡,所屬軍力尚且比不上一個校尉,而且智竭計窮,師老兵疲,勢力衰頹,正打算遠逃!那時他會想到有今天嗎?我們主公可憐劉備無處容身,不吝惜荊州的土地和人才,使劉備有了落腳之地,幫助他化解了性命之虞。但劉備卻自私自利,虛情假意,辜負恩德,損壞我們的友好關係。在他沒得到劉璋的地盤之前,對領土強佔不還或許說得過去,可現在他已霸控西川,又想要兼併荊州土地,這樣沒品行的事連庸常之人都不忍心做,更遑論統帥一邦的領袖人物。”

關羽欲再行置辯,魯肅疾言厲色地呵斥說:“我聽說因為貪取小利而放棄了道義,是為禍之始。我與雲長皆肩負救濟天下之重任,不能不講道理,形同無賴,而應做出正確的決斷,以道義輔助時局。何況你們想要憑藉羸弱之眾與江東猛虎力爭,誰敢幫助你們呢?”

按說關羽素來驕矜,此時又以三倍軍力凌於其上,不該示弱,卻十分意外地沉默不語。不久,“備遂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

劉備、關羽最終肯割讓城池,雖然主要是因為曹操南征在即,兩家需要重修盟好,但同時也可看作是二人對魯肅當初向孫權“力主借地”之高風亮節的回報。

魯肅的主要事蹟說完了,順帶著說句閒話。最後江東能夠討回荊州,殺死關羽,魯肅也有三分功勞。

聽到這,有人肯定會說:“扯淡!奪回荊州,殺死關羽,那是陸遜和呂蒙的功勞!”

其實,魯肅在這裡面是有作用的,只不過他的作用是無形的。

正因為魯肅為人忠厚,而且一直採用談判的方式,也就是和平的手段討要荊州,才給關羽和劉備造成錯覺,認為東吳方面不會輕易動武,呂蒙才能得逞。

聖人曰:“始如處子,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距。”此掩發之道也。這就是魯肅的套路。

(摘自《領導文萃》2019年3月下)

稿件來源:《三國大軍師》

責任編輯:張風

新媒體編輯:少時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讀史|魯肅這個人

閱讀

讓你成為有影響力的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