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猿》是德斯蒙德·莫利斯創作的一本探討人類行為的科學著作,作者把人類當作一種物種亦即裸猿來看待,並討論人類的種種行為。毫不留情的扯下了人類神聖的面具,它開宗明義地告訴讀者,人類就是沒毛的猿--是動物,這種論斷,對我們幾千年的文化簡直是一種徹底的顛覆。

人之何謂人?-《裸猿》

《裸猿》篇幅不是很長,結構嚴密緊湊,分別從人類起源、性、育兒、探索、爭鬥、覓食和進食、整飾和舒適以及人和動物的關係等八個方面分析了人類行為的動物特徵和其後面的基礎的動物行為。通篇的基調是人類社會性的行為,是以動物的本能行為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本書還解釋了人類的探索行為,遊戲行為,領土製度。甚至心理學上的原生家庭概念也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證據,嬰兒期的延長可以使得裸猿接受父母以及社會的教導,社會屬性的變得重要。

45年前《裸猿》的首次出版是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它是新達爾文主義運動走出生物學界而邁向社會科學領域時所扔出的第一枚炸彈,此後,理查德·道金斯和愛德華·威爾遜又分別於1975和1976年出版了引起巨大反響的《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和《自私的基因》。

並非巧合的是,其間,莫里斯與道金斯的共同老師尼古拉·廷伯根與另外兩位動物行為學家分享了1973年的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

新達爾文主義的迅猛入侵在當時的社會科學界激起了軒然大波,一方面,這些著作讓讀者大開眼界、深受啟發,因而也非常暢銷,而同時,在知識界和社會精英那裡,上述作者們卻四處遭遇言辭激烈的反對、指責、嘲諷、抗議、甚至謾罵和雞蛋攻擊。

所有這些反應,無非是因為他們試圖將在生物學界已趨成熟的基因和進化理論,運用到對人與社會的觀察、分析和解釋之中,用生物學家和動物行為學家的眼光來考察人類的特徵與習性,將昆蟲和蜜蜂研究中獲得的啟示運用到對人類群體和社會的觀察之中,這些做法,被許多人視為對人類神聖地位的挑戰。

今天的讀者或許很難體會當時的激烈場面和新達爾文主義的艱難處境,它面臨著保守和進步派的兩面夾擊:在保守派看來,這是進化論對傳統宗教和倫理體系的又一次進攻。

在上一輪進攻中,達爾文主義已將神聖的人“拉低”為擁有共同祖先的動物界的一員,而這次,他們又要將其所珍視的人性、傳統和道德還原為無關乎神性或靈性的遺傳編碼和“策略”。

而在進步派那邊,當時主導思想界的行為主義和文化相對主義認為,通過理性的思辨與探索,藉助科學知識和技術手段,人類能夠按其意志任意的或朝向公認良好的方向改造人性、行為模式、價值體系和社會制度。

可現在有人卻用大量證據揭示了:人類的價值偏好、行為模式、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都有著深厚的生物學基礎和古老的進化淵源,其中許多被基因編碼在遺傳物質中,雖然這些基因在不同環境條件下會有不同表達,但它們是不能被任意改造的。

新達爾文主義藉以進入人與社會領域的通俗作品,或多或少帶有些佈道者的使命感,因而其所介紹的理論與知識的成熟度難免會低一些,但《裸猿》仍是個很好的起點,它寫的非常生動有趣,內容也很豐富,用一個動物學家的眼光考察了人的方方面面。

最重要的是它能開闊眼界和思路:呀,原來我們還可以這麼看待自己,原來這些我們早已熟視無睹的東西背後是有原因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