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在史籍和後世百姓的心中,一向都是“明君聖主”。這位親手締造大唐盛世的“天可汗”,素來以知人善任和寬厚待人著稱,蘇轍贊曰“唐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一人而已。任賢使能,將相莫非其人,恭儉節用,天下幾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見其比也”。哪怕是數次頂撞於他的魏徵,李世民也沒有真正處罰他。不過有一件事,李世民卻做得不太地道,他後來在命人繪製開國功臣畫像懸掛於凌煙閣時,卻故意遺忘了一位為其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將領。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在史籍和後世百姓的心中,一向都是“明君聖主”。這位親手締造大唐盛世的“天可汗”,素來以知人善任和寬厚待人著稱,蘇轍贊曰“唐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一人而已。任賢使能,將相莫非其人,恭儉節用,天下幾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見其比也”。哪怕是數次頂撞於他的魏徵,李世民也沒有真正處罰他。不過有一件事,李世民卻做得不太地道,他後來在命人繪製開國功臣畫像懸掛於凌煙閣時,卻故意遺忘了一位為其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將領。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唐太宗及長孫無忌劇照

此人便是一代猛將羅士信。羅士信,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最初效力於隋朝齊郡通守張須陀,十四歲之時便開始在軍中嶄露頭角。由於羅士信作戰勇猛且悍不畏死,張須陀也對他十分賞識,每次作戰都會帶上羅士信。很快,兩人勇猛善戰的名聲也傳到隋煬帝楊廣耳中,後者特地遣使褒揚。據《資治通鑑》記載,“每戰,須陀先登,士信為副。帝遣使慰諭,並畫須陀、士信戰陳之狀而觀之。”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在史籍和後世百姓的心中,一向都是“明君聖主”。這位親手締造大唐盛世的“天可汗”,素來以知人善任和寬厚待人著稱,蘇轍贊曰“唐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一人而已。任賢使能,將相莫非其人,恭儉節用,天下幾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見其比也”。哪怕是數次頂撞於他的魏徵,李世民也沒有真正處罰他。不過有一件事,李世民卻做得不太地道,他後來在命人繪製開國功臣畫像懸掛於凌煙閣時,卻故意遺忘了一位為其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將領。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唐太宗及長孫無忌劇照

此人便是一代猛將羅士信。羅士信,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最初效力於隋朝齊郡通守張須陀,十四歲之時便開始在軍中嶄露頭角。由於羅士信作戰勇猛且悍不畏死,張須陀也對他十分賞識,每次作戰都會帶上羅士信。很快,兩人勇猛善戰的名聲也傳到隋煬帝楊廣耳中,後者特地遣使褒揚。據《資治通鑑》記載,“每戰,須陀先登,士信為副。帝遣使慰諭,並畫須陀、士信戰陳之狀而觀之。”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隋末將領劇照

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張須陀戰死。羅士信在大哭一場之後,輾轉前往王世充麾下效力。不過後者唯利是圖的本性讓羅士信反感不已,後來王世充派羅士信進攻谷州城,羅士信便趁機投奔唐軍麾下。對此,唐高祖李淵甚為驚喜,“上聞其來,甚喜,遣使迎勞,賜帛五千段,稟食其所部。”對於降將,這樣的待遇不可謂不高。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在史籍和後世百姓的心中,一向都是“明君聖主”。這位親手締造大唐盛世的“天可汗”,素來以知人善任和寬厚待人著稱,蘇轍贊曰“唐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一人而已。任賢使能,將相莫非其人,恭儉節用,天下幾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見其比也”。哪怕是數次頂撞於他的魏徵,李世民也沒有真正處罰他。不過有一件事,李世民卻做得不太地道,他後來在命人繪製開國功臣畫像懸掛於凌煙閣時,卻故意遺忘了一位為其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將領。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唐太宗及長孫無忌劇照

此人便是一代猛將羅士信。羅士信,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最初效力於隋朝齊郡通守張須陀,十四歲之時便開始在軍中嶄露頭角。由於羅士信作戰勇猛且悍不畏死,張須陀也對他十分賞識,每次作戰都會帶上羅士信。很快,兩人勇猛善戰的名聲也傳到隋煬帝楊廣耳中,後者特地遣使褒揚。據《資治通鑑》記載,“每戰,須陀先登,士信為副。帝遣使慰諭,並畫須陀、士信戰陳之狀而觀之。”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隋末將領劇照

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張須陀戰死。羅士信在大哭一場之後,輾轉前往王世充麾下效力。不過後者唯利是圖的本性讓羅士信反感不已,後來王世充派羅士信進攻谷州城,羅士信便趁機投奔唐軍麾下。對此,唐高祖李淵甚為驚喜,“上聞其來,甚喜,遣使迎勞,賜帛五千段,稟食其所部。”對於降將,這樣的待遇不可謂不高。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秦王李世民劇照

加入唐軍以後,李世民對於羅士信的勇猛也十分讚賞,將其視為心腹將領,帶領他四處征戰。在討伐王世充之時,羅士信攻取硤石堡、進圍千金堡,立下赫赫戰功,進封絳州總管、剡國公。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羅士信跟隨李世民征討劉黑闥。在羅士信鎮守洺水城之時,由於援兵遲遲未到,羅士信力戰不敵,最終被劉黑闥擒殺,時年二十三歲。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在史籍和後世百姓的心中,一向都是“明君聖主”。這位親手締造大唐盛世的“天可汗”,素來以知人善任和寬厚待人著稱,蘇轍贊曰“唐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一人而已。任賢使能,將相莫非其人,恭儉節用,天下幾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見其比也”。哪怕是數次頂撞於他的魏徵,李世民也沒有真正處罰他。不過有一件事,李世民卻做得不太地道,他後來在命人繪製開國功臣畫像懸掛於凌煙閣時,卻故意遺忘了一位為其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將領。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唐太宗及長孫無忌劇照

此人便是一代猛將羅士信。羅士信,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最初效力於隋朝齊郡通守張須陀,十四歲之時便開始在軍中嶄露頭角。由於羅士信作戰勇猛且悍不畏死,張須陀也對他十分賞識,每次作戰都會帶上羅士信。很快,兩人勇猛善戰的名聲也傳到隋煬帝楊廣耳中,後者特地遣使褒揚。據《資治通鑑》記載,“每戰,須陀先登,士信為副。帝遣使慰諭,並畫須陀、士信戰陳之狀而觀之。”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隋末將領劇照

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張須陀戰死。羅士信在大哭一場之後,輾轉前往王世充麾下效力。不過後者唯利是圖的本性讓羅士信反感不已,後來王世充派羅士信進攻谷州城,羅士信便趁機投奔唐軍麾下。對此,唐高祖李淵甚為驚喜,“上聞其來,甚喜,遣使迎勞,賜帛五千段,稟食其所部。”對於降將,這樣的待遇不可謂不高。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秦王李世民劇照

加入唐軍以後,李世民對於羅士信的勇猛也十分讚賞,將其視為心腹將領,帶領他四處征戰。在討伐王世充之時,羅士信攻取硤石堡、進圍千金堡,立下赫赫戰功,進封絳州總管、剡國公。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羅士信跟隨李世民征討劉黑闥。在羅士信鎮守洺水城之時,由於援兵遲遲未到,羅士信力戰不敵,最終被劉黑闥擒殺,時年二十三歲。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猛將羅士信劇照

對於羅士信陣亡一事,李世民當時自然很是悲痛。然而從李世民後來的表現來看,他卻似乎徹底忘記了這位大功臣,不僅沒有將羅士信列入凌煙閣功臣之中,甚至也沒有對他進行追封。這其中莫非還有什麼隱情?在子淵看來,李世民並非忘恩負義之人,他之所以這麼做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在史籍和後世百姓的心中,一向都是“明君聖主”。這位親手締造大唐盛世的“天可汗”,素來以知人善任和寬厚待人著稱,蘇轍贊曰“唐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一人而已。任賢使能,將相莫非其人,恭儉節用,天下幾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見其比也”。哪怕是數次頂撞於他的魏徵,李世民也沒有真正處罰他。不過有一件事,李世民卻做得不太地道,他後來在命人繪製開國功臣畫像懸掛於凌煙閣時,卻故意遺忘了一位為其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將領。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唐太宗及長孫無忌劇照

此人便是一代猛將羅士信。羅士信,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最初效力於隋朝齊郡通守張須陀,十四歲之時便開始在軍中嶄露頭角。由於羅士信作戰勇猛且悍不畏死,張須陀也對他十分賞識,每次作戰都會帶上羅士信。很快,兩人勇猛善戰的名聲也傳到隋煬帝楊廣耳中,後者特地遣使褒揚。據《資治通鑑》記載,“每戰,須陀先登,士信為副。帝遣使慰諭,並畫須陀、士信戰陳之狀而觀之。”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隋末將領劇照

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張須陀戰死。羅士信在大哭一場之後,輾轉前往王世充麾下效力。不過後者唯利是圖的本性讓羅士信反感不已,後來王世充派羅士信進攻谷州城,羅士信便趁機投奔唐軍麾下。對此,唐高祖李淵甚為驚喜,“上聞其來,甚喜,遣使迎勞,賜帛五千段,稟食其所部。”對於降將,這樣的待遇不可謂不高。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秦王李世民劇照

加入唐軍以後,李世民對於羅士信的勇猛也十分讚賞,將其視為心腹將領,帶領他四處征戰。在討伐王世充之時,羅士信攻取硤石堡、進圍千金堡,立下赫赫戰功,進封絳州總管、剡國公。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羅士信跟隨李世民征討劉黑闥。在羅士信鎮守洺水城之時,由於援兵遲遲未到,羅士信力戰不敵,最終被劉黑闥擒殺,時年二十三歲。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猛將羅士信劇照

對於羅士信陣亡一事,李世民當時自然很是悲痛。然而從李世民後來的表現來看,他卻似乎徹底忘記了這位大功臣,不僅沒有將羅士信列入凌煙閣功臣之中,甚至也沒有對他進行追封。這其中莫非還有什麼隱情?在子淵看來,李世民並非忘恩負義之人,他之所以這麼做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隋唐時期城市場景復原模型

其一,羅士信的名聲實在太差,列入開國功臣的話容易引發非議。早在張須陀麾下為將時,羅士信在殺死敵軍以後,總喜歡將他們的鼻子割下來以顯示自己的軍功。這在不少百姓眼中是很殘忍的一種行為。羅士信後來在圍攻千金堡之時,為洩私憤,還做下過屠城的惡舉,“士信伏兵於道,伺其門開,突入,屠之。”由此可見,如果將羅士信也列入開國功臣之中,想必會引起許多百姓的強烈不滿,這不利於他的個人統治。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在史籍和後世百姓的心中,一向都是“明君聖主”。這位親手締造大唐盛世的“天可汗”,素來以知人善任和寬厚待人著稱,蘇轍贊曰“唐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一人而已。任賢使能,將相莫非其人,恭儉節用,天下幾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見其比也”。哪怕是數次頂撞於他的魏徵,李世民也沒有真正處罰他。不過有一件事,李世民卻做得不太地道,他後來在命人繪製開國功臣畫像懸掛於凌煙閣時,卻故意遺忘了一位為其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將領。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唐太宗及長孫無忌劇照

此人便是一代猛將羅士信。羅士信,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最初效力於隋朝齊郡通守張須陀,十四歲之時便開始在軍中嶄露頭角。由於羅士信作戰勇猛且悍不畏死,張須陀也對他十分賞識,每次作戰都會帶上羅士信。很快,兩人勇猛善戰的名聲也傳到隋煬帝楊廣耳中,後者特地遣使褒揚。據《資治通鑑》記載,“每戰,須陀先登,士信為副。帝遣使慰諭,並畫須陀、士信戰陳之狀而觀之。”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隋末將領劇照

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張須陀戰死。羅士信在大哭一場之後,輾轉前往王世充麾下效力。不過後者唯利是圖的本性讓羅士信反感不已,後來王世充派羅士信進攻谷州城,羅士信便趁機投奔唐軍麾下。對此,唐高祖李淵甚為驚喜,“上聞其來,甚喜,遣使迎勞,賜帛五千段,稟食其所部。”對於降將,這樣的待遇不可謂不高。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秦王李世民劇照

加入唐軍以後,李世民對於羅士信的勇猛也十分讚賞,將其視為心腹將領,帶領他四處征戰。在討伐王世充之時,羅士信攻取硤石堡、進圍千金堡,立下赫赫戰功,進封絳州總管、剡國公。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羅士信跟隨李世民征討劉黑闥。在羅士信鎮守洺水城之時,由於援兵遲遲未到,羅士信力戰不敵,最終被劉黑闥擒殺,時年二十三歲。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猛將羅士信劇照

對於羅士信陣亡一事,李世民當時自然很是悲痛。然而從李世民後來的表現來看,他卻似乎徹底忘記了這位大功臣,不僅沒有將羅士信列入凌煙閣功臣之中,甚至也沒有對他進行追封。這其中莫非還有什麼隱情?在子淵看來,李世民並非忘恩負義之人,他之所以這麼做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隋唐時期城市場景復原模型

其一,羅士信的名聲實在太差,列入開國功臣的話容易引發非議。早在張須陀麾下為將時,羅士信在殺死敵軍以後,總喜歡將他們的鼻子割下來以顯示自己的軍功。這在不少百姓眼中是很殘忍的一種行為。羅士信後來在圍攻千金堡之時,為洩私憤,還做下過屠城的惡舉,“士信伏兵於道,伺其門開,突入,屠之。”由此可見,如果將羅士信也列入開國功臣之中,想必會引起許多百姓的強烈不滿,這不利於他的個人統治。

羅士信本是一時名將,為李唐立下無數功勞,死後為何被太宗冷落?

▲唐太宗李世民劇照

其二,羅士信之死,與李世民的用人失誤不無關係。羅士信是代替王君廓守城才戰死的,可諷刺的是,李世民更為信賴的王君廓,最終卻背叛了唐軍。因此,洺水城一戰也就成為李世民的一個汙點。從帝王心性方面考慮,李世民自然是不願再提起羅士信的,畢竟若是將其定為功臣並大肆封贈,人們就會知道他的生平,那麼他的死因也會被明眼人看穿。說起來,只怪羅士信陣亡得太早,不然以他的勇猛,未必不能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參考資料:

《舊唐書·羅士信傳》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歡迎加入古代史愛好者同盟,增長見識、培養思維、積累談資、結交知己、收穫友情。子淵在這裡與你不見不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