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文、圖/阿餅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知道,印度地圖右下方伸出來的一小條長長的觸角,原來經歷了那麼多苦難。

連向來客觀冷靜的維基百科,寫它的時候都帶著無限的憐憫與嘆息。

這座印度教朝聖地,擁有一道一千七百萬年前羅摩時代的人造橋。在1964年冬夜,這座聖城,變成一座“鬼城”。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從班本島開往特努什戈迪的大橋

網絡上關於特努什戈迪(Dhanushkodi)的旅行攻略並不多,但每個能找得到的旅行指南、包括維基百科,都會在最後友善地提醒你:

最好不要獨自前往特努什戈迪,更不要在那裡過夜!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一部電力車,印度人喜歡坐在車體外面,俗稱的“外掛”

信與不信,由不得你。在海灘上,拍完一串幼兒的腳印後,我的手機就無故失靈了,離開那裡回到蘇摩那半島的城裡後,又無故恢復正常,然而相機在第二天也無故壞了。

我拍下的那串幼兒腳印的前方,是一座兩層的紅磚建築殘骸。很大,構造複雜,像是有錢人的別墅,矗立在海邊,隔著保克海峽遙望著對岸的楞伽島(現斯里蘭卡)。

那個尖點,就是鬼城。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浩劫餘生

1964年12月22日22:55,一輛從班本島開往特努什戈迪的653號列車突然遭遇海上颶風,全車110名乘客和5名列車工作人員葬身海底。

這場可怕的海嘯持續了三天四夜,至25日傍晚,整座城已被夷為平地,鎮上1800多名居民無一倖免。

在那場永不可逆轉的災難以前,你知道這個小鎮是多麼熱鬧與豐足嗎?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鬼城”廢墟

它離舊時的錫蘭國是那麼近,加上印度教神聖史詩《羅摩衍那》中關於羅摩橋傳說的加持,小鎮永遠都是來來往往的朝聖者、遊客、往來於錫蘭的紡織商人和各種貨物運輸船伕,他們活躍在火車站、渡口、旅店、教堂和達摩寺廟。

海嘯之後不久,當地政府下令禁止人們居住、前往那裡,並宣佈該地為“鬼城”,不允許任何人對它做出任何改變。

至此,這座聖城的千年歷史便停留在1964年的那個冬夜裡,掩埋在沙丘下的鬼蜮廢墟里。

羅摩橋,也真的變成了一個古代印度的傳說。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鬼城”廢墟

大陸盡頭,特努什戈迪

清晨5點,蘇摩那半島的城裡,太陽還在蠢蠢欲動地爬升,裹著像格子床單一般長腰布的印度男人和纏著紗麗的印度女人,早已湧入羅摩那薩斯瓦米神廟後的聖海里沐浴、祈禱,展開一天的平常生活。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清晨,當地人在羅摩那薩斯瓦米神廟裡接受聖水的沐浴、祈禱

蘇摩那其實只是一個純樸簡陋的小城,卻是印度教的重要聖地。

在印度教的說法中,信徒們的一生必去的朝聖之地,除了北印的聖城瓦拉納西(甚至是死在那裡),南印的蘇摩那與特努什戈迪同樣不可錯過。

所以,不分淡旺季,小城每天都吸引著許多外國觀光客和印度本國朝聖者湧入,當地的旅館民宿幾乎天天客滿,一房難求。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坐火車穿越叢林

神廟門塔前停著一輛輛的三輪突突車,車伕見到旅行者和朝聖者便會大聲吆喝:“特努什戈迪!要去特努什戈迪嗎?”

從蘇摩那的城裡出發,可以搭一班公交車前往特努什戈迪,不過車只能到達特努什戈迪沙灘。

大部分人選擇拼坐一種沙灘吉普車去4公里外的“弓之盡頭”,也有稀稀落落地一些朝聖者步行過去。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當地婦女賣花維生

在一望無垠的沙地蘆葦地裡,還能看到幾個皮膚黝黑的印度婦女在曠野裡沖澡,裹著斑斕色彩紗麗。

她們是“鬼城”裡僅剩的漁民,在這裡靠捕魚和售賣一點貝殼類紀念品維生。

從空中鳥瞰,如果把斯里蘭卡比作是一顆水滴形的祖母綠寶石,把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半島比作一張凝視著寶石的側臉,那麼班本島是印度大陸試圖伸向觸摸寶石小島的細長觸手——而長18公里、寬1公里的特努什戈迪,就是那個觸手的尖點,印度大陸的盡頭、離斯里蘭卡最近的地方,亦是印度洋與孟加拉灣交界之處。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特努什戈迪,就是那個觸手的尖點

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傳說羅摩王子得到神猴哈奴曼的幫助,由神猴大軍花了5天的時間,在印度大陸與斯里蘭卡島之間建造了一座浮橋,叫做“羅摩橋”,用來運送他的武士們去對岸殺死楞伽島上的魔王拉瓦納,救回愛妻西塔。

援救成功之後,羅摩王命令新的楞伽國王Vibhishana毀掉這座橋。Vibhishana站在島上,朝大陸射了一支箭,弓箭所到之處,路橋盡毀,直到特努什戈迪才停了下來。

特努什戈迪便有了“Dhanushkodi”這個名字,在泰米爾語中意思是“弓的盡頭”。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連接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半島和蘇摩那半島的海上公路與鐵路

有趣的是,這座在千年史詩傳說中已經被摧毀的橋,卻被美國太空總署NASA證實了它存在的真實性。

2002年4月,NASA發佈了一張航天影像圖,清晰地顯示出印度和斯里蘭卡之間有一條狹長的、斷斷續續的石灰岩礁石和小沙洲,橫跨保克海峽,若隱若現,綿延48公里。

在深藍色的海洋背景上,這一道淡藍和白色的沙樑非常醒目。

NASA有關人員認為,“它們是真正的地球地質構造,並不是人類活動的證據。”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NASA衛星照片,印度在上方,斯里蘭卡在下方

它究竟是數千至數萬年前形成的天然沙洲,還是一千七百萬年前羅摩時代的人造橋?

鄭宸一部小說《摩羅橋》,講述了主人公“我”和旅伴“大吉嶺小姐”的印度旅行故事。故事介於紀實和虛構之間——正如羅摩橋,虛實無法考證,全靠細心的讀者體味其中的微妙。

在印度,這場聖蹟與自然地貌之爭所帶來的影響,除了名字分歧,還有至今尚未平息的政治、宗教和歷史的大論戰。

但是,這些形而上的紛爭只是當地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真正改變他們人生的,是半個世紀前那個冬夜的絕世天劫。那場海嘯。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1964年12月22日22:55,那場海嘯的鐵道殘骸還留在原地,被時間凝固

如今,遊客流連在被海水沖垮的鐵軌、坍塌的郵局、教堂誦經臺前雕刻的禱告……它們都還在那裡。海藻的纏繞、沙漠的掩埋和海水的侵蝕也不足以對它造成威脅。

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你依然能根據現場的殘骸想象小鎮的大致原貌。

小鎮遺址再往前走幾百米,是真正的"盡頭的盡頭",等待你的是兩片完全不同性格卻連在一起的大海交匯——波濤洶湧的印度洋與風平浪靜的孟加拉灣。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朝聖者們在這裡完成他們的朝聖儀式。他們大多數是來自印度本國的普通信眾,也有穿著橙色布袍的僧人。僧人會背一個單肩方布袋,裝著鮮花、薰香、彩色的香料粉末和剃鬚刀等祭祀用的材料,用於幫助虔誠的信眾剃鬚、禱告及沐浴。

在地球瞬息萬變的今天,特努什戈迪用一座城的代價換來了“永恆”的存在,換來了另一種對生命的致敬。如同在傳說中的那支弓箭,摧毀了別處的記憶與時間,唯獨停留在這裡。

維基百科都說,最好不要在那裡過夜

千里迢迢來到“盡頭的盡頭”的,大多數是來自印度本國的普通信眾,他們在這裡進行簡單的禱告與沐浴儀式,便結伴搭車回城了,不會久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