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部豆瓣9.0評分電影看過的人不太多,但是值得推薦


《鋼琴家》的導演是羅曼·波蘭斯基。我以前沒看過什麼波蘭斯基拍的電影。早年間,因為鋼琴家席皮爾曼的傳奇自傳《鋼琴師》的緣故,把翻拍的電影《鋼琴家》找出來看了一遍。

很多人看席皮爾曼的自傳,喜歡上了這個音樂天才。而很多人看波蘭斯曼的電影,卻沒能喜歡上他本人。對於波蘭斯曼本人,不予評論。但要說明一點,只是從電影作品角度來說,波蘭斯曼是個無愧且有血性的好導演。

近些年,影視技術快速發展,很多好萊塢導演將過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最大化先進的光影技術,以達到最震撼的效果。而這個震撼往往都是追求視覺和聽覺的震撼。觀眾真正的內心音膜,卻在一陣光影拂過之後,變得平淡無奇。所以前幾年,你常常能看見,電影院聲音最大、色彩最絢麗的電影,必是好萊塢大片無疑了。

但這幾年,你要是再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中國的一些導演也開始加入到這場為電影“貼金”、“貼銀”的吸錢運動中。說是吸錢,一點也不為過。一則吸投資商的前,二來吸消費者的錢。

那吸過後是個什麼效果?想必看過一些鬼故事的人都知道,人在被鬼吸過之後,要麼陰死,要麼陽衰。因此你也會常常看到,很多所謂的商業科幻大片,投入巨大,吸錢巨大,結果票房慘淡,血本無歸。

而那些因為一絲好奇,帶著家人買了票,看完電影的觀眾,當他們走出電影院時,除了對電影震撼效果不過三秒的驚歎外,沒有任何東西留在了他們心裡。就像鳥兒絢麗的翅膀,在空中華麗而又優美地一劃,而後消失在璀璨而短暫的落日餘暉中,沒剩下一點點的痕跡。卻還發出“我還會再回來”的殷切期盼。

這樣的電影拍多了,一個個的導演變得一個比一個沒有個性。關掉電影的製作字幕介紹,換上任何一個人的名字,沒人會懷疑。相反真正有個性,有鮮明特色的電影,如要是掛上一個不相干人的名字,細心的觀眾,就會疑惑:怎麼感覺這好像是那個誰拍的電影呢?

而能夠令觀眾在這樣的疑惑下為電影本真的製作者遲疑那麼一兩秒鐘的導演還真是不多見。目前,在中國我就知道謝晉導演的作品、姜文導演的作品、周星馳導演的作品、王家衛導演的作品有這樣的個性。未來會不會更多,我不知道。希望有更多。

電影《鋼琴家》導演波蘭斯基便也是這樣的導演。

波蘭斯基是猶太人,小的時候經歷過二戰,父母都曾被關押在納粹的集中營,母親在那場劫難中失去了生命。後來斯皮爾伯格找他拍《辛德勒的名單》,因為這個童年陰影,他拒絕了。

在這之後,年逾古稀的波蘭斯基遇到了《鋼琴家》的劇本,便決定將自己的民族感情和個人經歷都注入這部電影中去。而這部電影最終也為他贏得了金棕櫚獎,成為他晚年的又一部巔峰佳作。

前段時間,看了弗蘭克爾的《尋找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不似很多災難類型的回憶集,弗蘭克爾在磨難中的每次承受,每次觀察和每一次體悟,就好像上帝的眼睛,俯瞰著芸芸眾生的視角,全然忘記了自己的存在,忘記了自己的疼痛。如此他才能夠在那樣的環境下,還能想著怎樣活下去才有意義,怎樣有意義的生存才是真正意義的活下去。

而在看《鋼琴家》的時候,越到最後,越發覺得毛骨悚然。它竟有著和《尋找生命的意義》一書同樣的上帝視角。但觀眾卻又是在跟隨著電影主人公席皮爾曼的視角,一次又一次將心提到嗓子眼,又將嗓子眼提到頭頂,最後一直到電影的最後,鋼琴聲再次久違地響起時,才終於敢鬆一口氣。

在德軍的全城搜捕中,身為猶太人的席皮爾曼在城市的德佔區和猶太區之間的斷壁殘桓,或是高樓公寓中四處躲藏。由於在躲閃,影片的四分之三的鏡頭也都在躲閃,而在躲閃中卻又能保持穩定和平靜。想必這是導演的視角。

而席皮爾曼的視角則一直是在窗戶的玻璃前。有時掀開窗簾,有時側身斜看,隔著窗戶的玻璃,看著眼下大街上,槍炮四起,來來往往的人,也不熙熙攘攘,卻又倒下得密密麻麻。

席皮爾曼明白也許在某個黎明的早晨,他也會是躺在那堆被子彈擊穿的肉體堆積成的高高人堆裡的一具凍僵了的普通屍體。然後上面蓋滿了白雪,他變得和地面一樣冰冷。

帶著這樣的恐懼,他一直在逃。就是個像極了暴風雨前的普通螞蟻,四處探頭,八面張望,尋找能夠放下自己身軀而不被發現的彈丸之地。可席皮爾曼又不普通。因為他是鋼琴師。他是一名出色的鋼琴師。在這戰爭之前,他曾是迷倒眾人,常常各地參加演出的鋼琴師。

平凡而又不普通的鋼琴師。

在那樣一切都是血腥,都是破碎,都是殘缺,都是殺戮的環境中,能夠有一雙使黑白琴鍵交錯跳躍的手,該是多麼大的慈悲。無論是上帝,還是觀眾,其實都想聽一聽這個音樂天才,彈奏一曲。

不同於上帝和觀眾,導演的小心思在於,他有自己的安排,而他的功力就在於此。一雙乾淨漂亮會彈琴的手,在整個影片的四分之九點五的過程中沒有一次恰到好處地放在鋼琴的黑白琴鍵上,哪怕鋼琴就在眼前,而當時四下剛好又沒人,但也沒有按下去一個鍵,發出來一個音。

有的只是席皮爾曼的指尖,懸空在佈滿灰塵的黑白琴鍵上,任憑指尖上下左右激盪地跳躍著,可偏偏就是連琴鍵上的灰塵都不碰一下。在這樣的跳動中,席皮爾曼能夠隨著指尖的躍動,聽見自己心裡的音樂。可觀眾聽不到。於是在接下的觀影中,觀眾除了想看一看席皮爾曼的最終結局外,又多了一個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找尋那段席皮爾曼心裡的音樂。

"
這部豆瓣9.0評分電影看過的人不太多,但是值得推薦


《鋼琴家》的導演是羅曼·波蘭斯基。我以前沒看過什麼波蘭斯基拍的電影。早年間,因為鋼琴家席皮爾曼的傳奇自傳《鋼琴師》的緣故,把翻拍的電影《鋼琴家》找出來看了一遍。

很多人看席皮爾曼的自傳,喜歡上了這個音樂天才。而很多人看波蘭斯曼的電影,卻沒能喜歡上他本人。對於波蘭斯曼本人,不予評論。但要說明一點,只是從電影作品角度來說,波蘭斯曼是個無愧且有血性的好導演。

近些年,影視技術快速發展,很多好萊塢導演將過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最大化先進的光影技術,以達到最震撼的效果。而這個震撼往往都是追求視覺和聽覺的震撼。觀眾真正的內心音膜,卻在一陣光影拂過之後,變得平淡無奇。所以前幾年,你常常能看見,電影院聲音最大、色彩最絢麗的電影,必是好萊塢大片無疑了。

但這幾年,你要是再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中國的一些導演也開始加入到這場為電影“貼金”、“貼銀”的吸錢運動中。說是吸錢,一點也不為過。一則吸投資商的前,二來吸消費者的錢。

那吸過後是個什麼效果?想必看過一些鬼故事的人都知道,人在被鬼吸過之後,要麼陰死,要麼陽衰。因此你也會常常看到,很多所謂的商業科幻大片,投入巨大,吸錢巨大,結果票房慘淡,血本無歸。

而那些因為一絲好奇,帶著家人買了票,看完電影的觀眾,當他們走出電影院時,除了對電影震撼效果不過三秒的驚歎外,沒有任何東西留在了他們心裡。就像鳥兒絢麗的翅膀,在空中華麗而又優美地一劃,而後消失在璀璨而短暫的落日餘暉中,沒剩下一點點的痕跡。卻還發出“我還會再回來”的殷切期盼。

這樣的電影拍多了,一個個的導演變得一個比一個沒有個性。關掉電影的製作字幕介紹,換上任何一個人的名字,沒人會懷疑。相反真正有個性,有鮮明特色的電影,如要是掛上一個不相干人的名字,細心的觀眾,就會疑惑:怎麼感覺這好像是那個誰拍的電影呢?

而能夠令觀眾在這樣的疑惑下為電影本真的製作者遲疑那麼一兩秒鐘的導演還真是不多見。目前,在中國我就知道謝晉導演的作品、姜文導演的作品、周星馳導演的作品、王家衛導演的作品有這樣的個性。未來會不會更多,我不知道。希望有更多。

電影《鋼琴家》導演波蘭斯基便也是這樣的導演。

波蘭斯基是猶太人,小的時候經歷過二戰,父母都曾被關押在納粹的集中營,母親在那場劫難中失去了生命。後來斯皮爾伯格找他拍《辛德勒的名單》,因為這個童年陰影,他拒絕了。

在這之後,年逾古稀的波蘭斯基遇到了《鋼琴家》的劇本,便決定將自己的民族感情和個人經歷都注入這部電影中去。而這部電影最終也為他贏得了金棕櫚獎,成為他晚年的又一部巔峰佳作。

前段時間,看了弗蘭克爾的《尋找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不似很多災難類型的回憶集,弗蘭克爾在磨難中的每次承受,每次觀察和每一次體悟,就好像上帝的眼睛,俯瞰著芸芸眾生的視角,全然忘記了自己的存在,忘記了自己的疼痛。如此他才能夠在那樣的環境下,還能想著怎樣活下去才有意義,怎樣有意義的生存才是真正意義的活下去。

而在看《鋼琴家》的時候,越到最後,越發覺得毛骨悚然。它竟有著和《尋找生命的意義》一書同樣的上帝視角。但觀眾卻又是在跟隨著電影主人公席皮爾曼的視角,一次又一次將心提到嗓子眼,又將嗓子眼提到頭頂,最後一直到電影的最後,鋼琴聲再次久違地響起時,才終於敢鬆一口氣。

在德軍的全城搜捕中,身為猶太人的席皮爾曼在城市的德佔區和猶太區之間的斷壁殘桓,或是高樓公寓中四處躲藏。由於在躲閃,影片的四分之三的鏡頭也都在躲閃,而在躲閃中卻又能保持穩定和平靜。想必這是導演的視角。

而席皮爾曼的視角則一直是在窗戶的玻璃前。有時掀開窗簾,有時側身斜看,隔著窗戶的玻璃,看著眼下大街上,槍炮四起,來來往往的人,也不熙熙攘攘,卻又倒下得密密麻麻。

席皮爾曼明白也許在某個黎明的早晨,他也會是躺在那堆被子彈擊穿的肉體堆積成的高高人堆裡的一具凍僵了的普通屍體。然後上面蓋滿了白雪,他變得和地面一樣冰冷。

帶著這樣的恐懼,他一直在逃。就是個像極了暴風雨前的普通螞蟻,四處探頭,八面張望,尋找能夠放下自己身軀而不被發現的彈丸之地。可席皮爾曼又不普通。因為他是鋼琴師。他是一名出色的鋼琴師。在這戰爭之前,他曾是迷倒眾人,常常各地參加演出的鋼琴師。

平凡而又不普通的鋼琴師。

在那樣一切都是血腥,都是破碎,都是殘缺,都是殺戮的環境中,能夠有一雙使黑白琴鍵交錯跳躍的手,該是多麼大的慈悲。無論是上帝,還是觀眾,其實都想聽一聽這個音樂天才,彈奏一曲。

不同於上帝和觀眾,導演的小心思在於,他有自己的安排,而他的功力就在於此。一雙乾淨漂亮會彈琴的手,在整個影片的四分之九點五的過程中沒有一次恰到好處地放在鋼琴的黑白琴鍵上,哪怕鋼琴就在眼前,而當時四下剛好又沒人,但也沒有按下去一個鍵,發出來一個音。

有的只是席皮爾曼的指尖,懸空在佈滿灰塵的黑白琴鍵上,任憑指尖上下左右激盪地跳躍著,可偏偏就是連琴鍵上的灰塵都不碰一下。在這樣的跳動中,席皮爾曼能夠隨著指尖的躍動,聽見自己心裡的音樂。可觀眾聽不到。於是在接下的觀影中,觀眾除了想看一看席皮爾曼的最終結局外,又多了一個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找尋那段席皮爾曼心裡的音樂。

這部豆瓣9.0評分電影看過的人不太多,但是值得推薦


就這樣席皮爾曼一直逃離著,觀眾一直找尋著。影片最後,為了覓食,偉大的鋼琴師一不小心打翻的罐子,碾壓過佈滿灰塵的木地板,隨著鏡頭的移動,一直滾遠去,到了一個站得筆挺的德國軍官黑得發亮的皮鞋前面,才戛然而止。

一些事情的戛然而止,卻是另一些事情的剛剛開始。

“你是做什麼的?”。月色下德國軍官滿臉的冷。

“我是一名鋼琴師”。月色下席皮爾曼緊張地發抖,連鬍鬚都在動。

軍官將席皮爾曼領到一處有鋼琴的房間,命他彈一曲。

一雙顫顫巍巍的手,小心翼翼地放在了琴鍵上。

到這個時候,當第一聲琴音響起的時候,觀眾也終於完成了一次由電影院觀影人身份到音樂廳欣賞音樂會聽眾身份的華麗轉變。

第一聲琴音響起的時候,一大部分月色自上而下地灑在了席皮爾曼雜亂又骯髒的鬍鬚上,剩下的透過鬍鬚的縫隙,映到那雙纖瘦柔軟的手上,蒼白髮光。隨著第二聲,第三聲,一串一串的音符自下而上,再回旋繞樑,整個房間的月色都籠罩在這來自鋼琴的餘音之中。

當然也包括那個冷冷的德國軍官。他只端坐那一動不動。雙手十指張開,又各自重重地放在兩隻穿著黑色軍靴的大腿上,偶爾隨著旋律,緊閉雙手,聽到某處,又不時鬆開。

這首曲子最終拯救了席皮爾曼,也同樣拯救了那個冷冷的德國軍官,當然還有看電影的人。

《鋼琴家》從頭到尾沒有一處提及席皮爾曼是如何在苦難中去熱愛鋼琴的。相反,為了能夠活下去,甚至鋼琴就在眼前,也不會刻意多看一眼。因為席皮爾曼知道,愛鋼琴是需要先愛自己。

先活下去。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最先熱愛自己。此外,有餘力,再去愛一個人,愛一件事情,愛這個世界,愛世上每個小的塵埃。

PS:影片席皮爾曼為德國軍官彈奏的是肖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文章開頭插入曲即是。

"
這部豆瓣9.0評分電影看過的人不太多,但是值得推薦


《鋼琴家》的導演是羅曼·波蘭斯基。我以前沒看過什麼波蘭斯基拍的電影。早年間,因為鋼琴家席皮爾曼的傳奇自傳《鋼琴師》的緣故,把翻拍的電影《鋼琴家》找出來看了一遍。

很多人看席皮爾曼的自傳,喜歡上了這個音樂天才。而很多人看波蘭斯曼的電影,卻沒能喜歡上他本人。對於波蘭斯曼本人,不予評論。但要說明一點,只是從電影作品角度來說,波蘭斯曼是個無愧且有血性的好導演。

近些年,影視技術快速發展,很多好萊塢導演將過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最大化先進的光影技術,以達到最震撼的效果。而這個震撼往往都是追求視覺和聽覺的震撼。觀眾真正的內心音膜,卻在一陣光影拂過之後,變得平淡無奇。所以前幾年,你常常能看見,電影院聲音最大、色彩最絢麗的電影,必是好萊塢大片無疑了。

但這幾年,你要是再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中國的一些導演也開始加入到這場為電影“貼金”、“貼銀”的吸錢運動中。說是吸錢,一點也不為過。一則吸投資商的前,二來吸消費者的錢。

那吸過後是個什麼效果?想必看過一些鬼故事的人都知道,人在被鬼吸過之後,要麼陰死,要麼陽衰。因此你也會常常看到,很多所謂的商業科幻大片,投入巨大,吸錢巨大,結果票房慘淡,血本無歸。

而那些因為一絲好奇,帶著家人買了票,看完電影的觀眾,當他們走出電影院時,除了對電影震撼效果不過三秒的驚歎外,沒有任何東西留在了他們心裡。就像鳥兒絢麗的翅膀,在空中華麗而又優美地一劃,而後消失在璀璨而短暫的落日餘暉中,沒剩下一點點的痕跡。卻還發出“我還會再回來”的殷切期盼。

這樣的電影拍多了,一個個的導演變得一個比一個沒有個性。關掉電影的製作字幕介紹,換上任何一個人的名字,沒人會懷疑。相反真正有個性,有鮮明特色的電影,如要是掛上一個不相干人的名字,細心的觀眾,就會疑惑:怎麼感覺這好像是那個誰拍的電影呢?

而能夠令觀眾在這樣的疑惑下為電影本真的製作者遲疑那麼一兩秒鐘的導演還真是不多見。目前,在中國我就知道謝晉導演的作品、姜文導演的作品、周星馳導演的作品、王家衛導演的作品有這樣的個性。未來會不會更多,我不知道。希望有更多。

電影《鋼琴家》導演波蘭斯基便也是這樣的導演。

波蘭斯基是猶太人,小的時候經歷過二戰,父母都曾被關押在納粹的集中營,母親在那場劫難中失去了生命。後來斯皮爾伯格找他拍《辛德勒的名單》,因為這個童年陰影,他拒絕了。

在這之後,年逾古稀的波蘭斯基遇到了《鋼琴家》的劇本,便決定將自己的民族感情和個人經歷都注入這部電影中去。而這部電影最終也為他贏得了金棕櫚獎,成為他晚年的又一部巔峰佳作。

前段時間,看了弗蘭克爾的《尋找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不似很多災難類型的回憶集,弗蘭克爾在磨難中的每次承受,每次觀察和每一次體悟,就好像上帝的眼睛,俯瞰著芸芸眾生的視角,全然忘記了自己的存在,忘記了自己的疼痛。如此他才能夠在那樣的環境下,還能想著怎樣活下去才有意義,怎樣有意義的生存才是真正意義的活下去。

而在看《鋼琴家》的時候,越到最後,越發覺得毛骨悚然。它竟有著和《尋找生命的意義》一書同樣的上帝視角。但觀眾卻又是在跟隨著電影主人公席皮爾曼的視角,一次又一次將心提到嗓子眼,又將嗓子眼提到頭頂,最後一直到電影的最後,鋼琴聲再次久違地響起時,才終於敢鬆一口氣。

在德軍的全城搜捕中,身為猶太人的席皮爾曼在城市的德佔區和猶太區之間的斷壁殘桓,或是高樓公寓中四處躲藏。由於在躲閃,影片的四分之三的鏡頭也都在躲閃,而在躲閃中卻又能保持穩定和平靜。想必這是導演的視角。

而席皮爾曼的視角則一直是在窗戶的玻璃前。有時掀開窗簾,有時側身斜看,隔著窗戶的玻璃,看著眼下大街上,槍炮四起,來來往往的人,也不熙熙攘攘,卻又倒下得密密麻麻。

席皮爾曼明白也許在某個黎明的早晨,他也會是躺在那堆被子彈擊穿的肉體堆積成的高高人堆裡的一具凍僵了的普通屍體。然後上面蓋滿了白雪,他變得和地面一樣冰冷。

帶著這樣的恐懼,他一直在逃。就是個像極了暴風雨前的普通螞蟻,四處探頭,八面張望,尋找能夠放下自己身軀而不被發現的彈丸之地。可席皮爾曼又不普通。因為他是鋼琴師。他是一名出色的鋼琴師。在這戰爭之前,他曾是迷倒眾人,常常各地參加演出的鋼琴師。

平凡而又不普通的鋼琴師。

在那樣一切都是血腥,都是破碎,都是殘缺,都是殺戮的環境中,能夠有一雙使黑白琴鍵交錯跳躍的手,該是多麼大的慈悲。無論是上帝,還是觀眾,其實都想聽一聽這個音樂天才,彈奏一曲。

不同於上帝和觀眾,導演的小心思在於,他有自己的安排,而他的功力就在於此。一雙乾淨漂亮會彈琴的手,在整個影片的四分之九點五的過程中沒有一次恰到好處地放在鋼琴的黑白琴鍵上,哪怕鋼琴就在眼前,而當時四下剛好又沒人,但也沒有按下去一個鍵,發出來一個音。

有的只是席皮爾曼的指尖,懸空在佈滿灰塵的黑白琴鍵上,任憑指尖上下左右激盪地跳躍著,可偏偏就是連琴鍵上的灰塵都不碰一下。在這樣的跳動中,席皮爾曼能夠隨著指尖的躍動,聽見自己心裡的音樂。可觀眾聽不到。於是在接下的觀影中,觀眾除了想看一看席皮爾曼的最終結局外,又多了一個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找尋那段席皮爾曼心裡的音樂。

這部豆瓣9.0評分電影看過的人不太多,但是值得推薦


就這樣席皮爾曼一直逃離著,觀眾一直找尋著。影片最後,為了覓食,偉大的鋼琴師一不小心打翻的罐子,碾壓過佈滿灰塵的木地板,隨著鏡頭的移動,一直滾遠去,到了一個站得筆挺的德國軍官黑得發亮的皮鞋前面,才戛然而止。

一些事情的戛然而止,卻是另一些事情的剛剛開始。

“你是做什麼的?”。月色下德國軍官滿臉的冷。

“我是一名鋼琴師”。月色下席皮爾曼緊張地發抖,連鬍鬚都在動。

軍官將席皮爾曼領到一處有鋼琴的房間,命他彈一曲。

一雙顫顫巍巍的手,小心翼翼地放在了琴鍵上。

到這個時候,當第一聲琴音響起的時候,觀眾也終於完成了一次由電影院觀影人身份到音樂廳欣賞音樂會聽眾身份的華麗轉變。

第一聲琴音響起的時候,一大部分月色自上而下地灑在了席皮爾曼雜亂又骯髒的鬍鬚上,剩下的透過鬍鬚的縫隙,映到那雙纖瘦柔軟的手上,蒼白髮光。隨著第二聲,第三聲,一串一串的音符自下而上,再回旋繞樑,整個房間的月色都籠罩在這來自鋼琴的餘音之中。

當然也包括那個冷冷的德國軍官。他只端坐那一動不動。雙手十指張開,又各自重重地放在兩隻穿著黑色軍靴的大腿上,偶爾隨著旋律,緊閉雙手,聽到某處,又不時鬆開。

這首曲子最終拯救了席皮爾曼,也同樣拯救了那個冷冷的德國軍官,當然還有看電影的人。

《鋼琴家》從頭到尾沒有一處提及席皮爾曼是如何在苦難中去熱愛鋼琴的。相反,為了能夠活下去,甚至鋼琴就在眼前,也不會刻意多看一眼。因為席皮爾曼知道,愛鋼琴是需要先愛自己。

先活下去。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最先熱愛自己。此外,有餘力,再去愛一個人,愛一件事情,愛這個世界,愛世上每個小的塵埃。

PS:影片席皮爾曼為德國軍官彈奏的是肖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文章開頭插入曲即是。

這部豆瓣9.0評分電影看過的人不太多,但是值得推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